名人推薦:
李明璁(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楊小濱(政大台文所教授)
楊昌年(作家)
駱以軍(作家)
(依姓氏筆劃)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躲貓貓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71 |
![]() |
二手中文書 |
$ 221 |
![]() |
華人文學 |
$ 221 |
![]() |
文學 |
$ 234 |
![]() |
小說/文學 |
$ 246 |
![]() |
中文書 |
$ 280 |
![]() |
現代散文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文壇令人驚艷的新聲, 用文字靈光構築生命不凡的城堡!
陳芳明主編新時代散文書系──「Essay時代」推薦作家!
◎這是一本書寫空間與人的關係,或者說,《躲貓貓》更接近探索個人與孤獨與愛的意義。作者的文字充滿魔幻力量,像座靈魂迷宮,展現一路讓人目不暇給的流麗風景。
◎從存在的空間向遠方出發,書寫南加州的生活與情感體悟。有時,一不小心回望海另一邊的海島上曾經的飛鴻雪爪,在輕描淡寫字裡行間洩漏了寂寞的鄉愁。
◎陳芳明主編,新時代散文書系──「Essay時代」出版主旨
當前台灣社會已經從權力的囚牢釋放出來,散文創作者的思考模式,價值觀念,內心感覺,已經與上個世代截然不同。他們筆下釀造出來的文字技藝,幾乎與他們各自的生活方式全然貼近。他們的作品,已經開始定義台灣文學的陌生圖像。其中的聲調、音色、味道、感覺,都足以容納時代變化的節奏。他們並列登場時,全盤翻新的散文風格也宣告誕生。
值此之際,麥田規畫推出的「Essay時代」系列,別具時代意義。此書系的選書,不限世代,不限領域,舉凡能體現當代社會的散文觀,以及反映多元議題的書寫,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我們期許一個創新的文學發聲,在新的世紀展現應有的文化能量。
劉思坊的散文書寫,是一枚亮眼的驚嘆號!
與眾不同,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不管是躲藏者還是找尋者,都在和空間做遊戲。
努力實驗新的文體,用以承載在不同時空裡,在不同的語境裡,在不同城市裡來往穿梭時,那如泉水般汩汩湧出,卻再也無法用既有的語言體系表現出來的各種奇幻想像。──劉思坊
從首篇〈躲貓貓〉的開宗明義,揭啟劉思坊亟欲探究的是關於生命的叩問,以及作者敏銳纖細的神經,在時間、空間、情感纏繞中,以拔俗的文字和語言爬梳生活的冷熱。
生活、工作在南加州的劉思坊,書寫在地也書寫成長的海島。石子路809號的舊情人東尼與屋子;五點半的巷口是緩衝區塊(buffering zone),在人人等待回家團聚的五點半,卻每每經歷著分離焦慮;從來都走在情人C繪製的地圖上,直到失去C才發現C是座迷宮;一個人去迴轉壽司店,是孤單嗎?畫家霍普(Edward Hopper)將如何畫下〈迴轉吧,孤單人生〉的風景;飛機上不是哆啦A夢的任意門空間穿越,而是時光機所帶來的時間上的穿越;台北的屋頂總是汗水淋漓地在肩膀上扛起更多的建物,刻苦耐牢地為主人多爭取一分一毫的空間……
劉思坊在不同空間與回憶中移動:城市、家、車、圖書館、飛機、屋頂、咖啡館、巷子……每一個置身的場域,都讓她著迷於自己與它發生的親密情感,並且在空間裡思索當下或過往人物與事物的美麗或哀愁。內斂細膩的文字,表達出內心與世界所蘊含豐沛情感與奔放思潮,不論書寫關於異國或海島,作者的文字充滿魔幻力量,像座靈魂迷宮,展現一路讓人目不暇給的流麗風景。
作者簡介:
劉思坊
「一開始都是寫小說,但沒想到散文集倒是先出了。起初是因為不太敢面對散文文體裡離自己比較靠近的「我」,所以很自然地往小說體中的「他」走去,但不管採用什麼文體什麼視角,寫作,都是一段解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就像是我的另一個身份—─作為一個文學和理論的研究者,每當摩拳擦掌地準備開始新的研究,大概都是因為曾被某種複雜而美麗的現象所吸引住了,於是忍不住閱讀得更多,思考得更細,想抽絲剝繭,細細分析。於是,研究論文和文學創作,最終成為我的兩種不同表現方式,兩者想要探討的,往往是同一件事。
我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東亞語文與文學學系就讀博士班,主要研究空間,知識論與情感的關係,副修性別研究。平時在該校教授語言課,也曾在東亞文學系上設計與教授「旅行與電影」相關課程,我們閱讀民族誌,討論《春光乍洩》裡那台在路上拋錨的老爺車,我們一起寫了旅行誌或拍了小電影。在赴美求學以前,就讀於師範大學國文系與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期間曾得幾個文學獎,也曾在幾個文學或電影雜誌社兼寫訪問稿。目前正努力實驗新的文體,用以承載在不同時空裡,在不同的語境裡,在不同城市裡來往穿梭時,那如泉水般汩汩湧出,卻再也無法用既有的語言體系表現出來的各種奇幻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