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1 項符合

丹麥女孩(電影書衣版)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31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看了電影之後才翻開小說 葛蕾...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11/03
看了電影之後才翻開小說 葛蕾塔無私的愛讓人非常感動 而莉莉追求自我的過程 也讓人打從心底佩服她的勇氣 希望我們每個人也都能夠勇於追求真正想要的 而不是害怕別人的眼光就不敢去做
丹麥女孩(電影書衣版) 丹麥女孩(電影書衣版)

作者:大衛.埃博雪夫 / 譯者:王敏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01-1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丹麥女孩(電影書衣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改編電影入圍2016金球獎戲劇類最佳男主角(艾迪瑞德曼)、戲劇類最佳女主角(艾莉西亞薇坎德)、最佳配樂(亞歷山卓戴斯普雷特);入圍本屆美國演員工會獎電影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
◎改編真人實事 OUT雜誌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寫下全球首次性別重置手術的動人創作
◎本書榮獲紐約時報選書、美國藝術文學院羅森塔爾基金會獎、浪達文學獎作品


  當你深愛的某人渴望改變,你會怎麼做?

  某個寒冷的午後,畫室裡的妻子葛蕾塔要求丈夫埃恩納幫忙一件事。

  來自美國的葛蕾塔為了自由,放棄加州的豪門生活,在丹麥展開藝術家生涯。她擅長人物畫,同為畫家的丈夫則以丹麥北方老家的主題而聞名。

  有天,一名歌劇女伶臨時無法前來讓葛蕾塔作畫,她只得央求埃恩納當模特兒,他說:「沒問題,做什麼都行。」

  穿上女伶的芥茉黃淑女鞋、繫上吊帶襪、套上白色洋裝,好讓妻子完成最後的工作。望著自己柔滑如絲緞的小腿,頭一次當模特兒的埃恩納不禁頭暈發熱……

  從此,兩人之間出現了第三者「莉莉」,她總是趁埃恩納不在的時候出現。有時葛蕾塔出門,回來時只見莉莉坐在埃恩納的位置低頭看書;如果莉莉不在,空氣中則瀰漫著她的味道。莉莉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葛蕾塔不得不思索,丈夫的身體裡面是否真的住了一個女孩?她該怎麼辦?

  葛蕾塔沒有想到,只是臨時起意求助於丈夫,竟為往後的人生投下一顆震撼彈,她該如何繼續愛她的伴侶?她曾以為絕不接受命運的安排,但如今她能承受自己安排的一切嗎?橫越美國、北歐與德國的追尋自我之旅,即將開展一樁最熾烈、最不尋常的愛情故事……

  (本版本電影書衣版中〈作者的話〉、〈後記〉、〈作者訪談〉為2015新增修訂版)

名人推薦

  ◎高旭寛(台灣TG蝶園發言人)、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施舜翔(專欄作家)、陳珊妮(歌手)、魏鵬真(窩著咖啡)、聶永真(設計師)鄭重推薦

  ◎高自華(台灣TG蝶園)專文:跨越性別的跨性情感欲望

  ◎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舊金山記事報、出版人週刊、新政治家週刊 專文好評

  這部小說的男扮女裝主人翁被專家們認為是「同性戀者」,或是「身心障礙者」,結果他自己選擇成為「變性人」。用口語說,她勇敢「做自己」。不過,與其說主人翁「做自己」,不如說她「發明自己」:她並不是依循前例,將一個現成的自己達成;身為前例的她,將從來不曾存在的自己加以無中生有。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女英雄不只有一個,而是有一對:一個把自己發明為「女人」的丈夫,以及一個把自己發明為「變性人之妻」的妻子。小說特別動人的時刻,不只在於雙姝之間的相依為命,也在於她們各被肉慾驅策的互相背叛。--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當你所愛的人想要改變自己,甚至是自己的性別,你還會愛他嗎?得自丹麥畫家Einar Wegener真實故事的靈感而寫下的這部性別議題小說,彷彿從左拉畫中走出的愛情故事,些許殘酷卻是真實人生。--魏鵬真(窩著咖啡)

  令人心碎而難忘,無懈可擊。——《波士頓環球報》

  大衛‧埃博雪夫……建構出豐饒的想像世界……文字精巧,故事性強,絲絲入扣……埃博雪夫寫出動人而不同凡俗的愛情篇章,其中一方的身分是待解的謎團。本書核心複雜深刻……作者探索愛情的技巧令人讚嘆,是值得細讀的小說。——《紐約時報》

  了不起的小說成就……對初試啼聲的小說作者來說,《丹麥女孩》是極大膽的嘗試,然而埃博雪夫以優美與智慧,完成了這項高難度任務。換成另一個同情心不夠的作者,書中的性別議題很容易處理失當,或充斥揭人陰私的低級趣味。但本書非但沒有落入窠臼,反而如一首美妙聖歌,歌詠堅貞不凡的愛。——《波士頓環球報》

  小說充滿力道,除了因為埃博雪夫生動、富於音樂感的文字,也因為他有能力掃蕩當代對於性別與所謂變性癖的紛擾與誤解。——《芝加哥論壇報》

  埃博雪夫善於處理層次豐富的曖昧情事與微妙的心理扭轉。非常引人入勝……讀著讀著,謎樣身分的盒蓋突然打開,性別轉變的歷程栩栩在目。他技巧超卓,令我們不得不相信最不可思議的轉變,某一種身分是以另一個身分的消亡為代價……對於身分議題有中肯的思考,處理相當細緻。——《紳士》雜誌

  離奇而令人不忍釋手的故事,關於性別轉換、忠誠、與愛情。《丹麥女孩》是相當了得的處女作:狂野、豐富、教人恐懼……同時令人著迷。——《紐約郵報》

  埃博雪夫寫出最深沉美麗的愛情故事,儘管並非世俗常見的愛情。——《密爾沃基哨兵周刊》

  不知何故令人深深動容……難以分類的作品,不忍釋手。——《底特律新聞》

  埃博雪夫善於觀察細節。書頁間充滿了色彩、氣味、質地、動作……創新而令人沉醉的散文風格……引人入勝,敘事手法奇異細膩,且能深入探索角色的內心。——《舊金山記事報》

  《丹麥女孩》是十分動人而豐沛的真實故事,探討婚姻的忠誠與性反常。——《仕女》雜誌

  埃恩納驀然覺醒,以緩慢而優雅的姿態,找到真實的自我……如詩般的文字……埃博雪夫的文字節制而柔軟,幾令人以為出自產量豐富的小說家之手,完全不像啼聲初試的作品。他憑藉堅定的信念,與刻畫細節的能力,讓一九三○年代的歐洲氛圍與小說主要背景,在其筆下重現。《丹麥女孩》令人目眩,然而安靜美好,充滿史實的想像與同理心,允為佳作。——《亞特蘭大新聞憲政報》

  構思細膩完整、極具原創性的處女作。——《紐約消費導刊》

  關於性別認同,極少出現如此犀利的探討……埃博雪夫掌握了時代氛圍……既具詩意又充滿熱情。——《出版人週刊》

  埃博雪夫的文字令人讚嘆……處女作有此佳績,值得讚美。——《訪問雜誌》

  大衛‧埃博雪夫不同凡響的第一部小說,是依照真實故事寫成的……非常優美,令人不忍釋手。本書優雅、篤定、富於機趣,足以令經驗老到的作者自豪,遑論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實令人咋舌。——《星期日快報》

  讓人愛不忍釋的佳作……是關於性別變換與身分重建的美妙寓言。這本好書值得廣大讀者重視。——《每日電訊報》

  令人深深感動的第一部作品……性別倒置在小說中其來已久,可上溯至古希臘神話。同時襲上心頭的還有珍妮特‧溫特森的《銘刻於身》與蘿絲‧崔梅的《聖境》。埃博雪夫處理的題材極其相似,卻未蹈襲前人,而是另闢蹊徑,傳達出獨特的時代氛圍,故事在哥本哈根、巴黎、德勒斯登三地發生,各具特色。他極為敏感,卻不致流於感傷,文字清新雅潔。是文如其人的佳作。——《新政治家週刊》

  《丹麥女孩》能魅惑人……文字優雅細膩。——《她》雜誌

  本書深具美感,視覺意象富於象徵意味,時代與當地氛圍彷如具有魔力。作者具有藝術氣息的文字頗為允當,畫家職業與其性格發展融合無忤。作者對埃恩納與其妻子深表同情,將此一怪異甚且略帶煽情的主題提昇到新的層次。——《藝術報》

  本書令人莫名感動,明晰細緻的文字展現作者對此一困境的犀利見解。大衛‧埃博雪夫竭力避免不當的色慾描寫,因此寫下了動人的故事,關於真愛、苦難、與犧牲。——《星期天電訊報》

  細膩、優雅、令人動容。——《觀察家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埃博雪夫(David Ebershoff)


  生於加州帕薩迪那,現居紐約。暢銷作品《第十九個妻子》(The 19th Wife)改編為電視劇,曾於紐約大學、普林斯頓教授寫作課程,現於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作品《丹麥女孩》改編為電影,榮獲美國藝術文學院羅森塔爾基金會獎、浪達文學獎,入圍美國圖書館協會獎(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ward)、紐約公共圖書館獎(New York Public Library’s Young Lions Award)與詹姆斯‧提普奇獎(James Tiptree, Jr. Award),埃博雪夫並兩度獲OUT雜誌名列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另著有《帕薩迪那》(Pasadena)和《玫塊之城》(The Rose City);作品翻譯超過二十種外語版本。

譯者簡介

王敏雯


  台師大翻譯研究所畢,專職譯者。喜歡翻譯過程中苦樂交參的感受。
 

目錄

作者序 身分的失落與獲得

卷一 一九二五‧哥本哈根
卷二 一九二九‧巴黎
卷三 一九三○‧德勒斯登
卷四 一九三一‧哥本哈根

作者的話 
後記 一則愛的傳奇
作者訪談 忠於自己的生命故事
跨越性別的跨性情感欲望  高自華
 

後記

一則愛的傳奇
文/大衛‧埃博雪夫


  今年夏初,《浮華世界》雜誌首度登出凱特琳‧詹納(Caitlyn Jenner)的相片,讓我想起距今不到一百年前,也有個跨性別女子透過一張畫像對世界告白,那就是莉莉‧艾勒柏。一九三〇年,莉莉離開了與太太葛爾妲(小說中稱為葛蕾塔)共用的巴黎畫室,前往德國,打算在德勒斯登市立婦女診所接受一連串手術,成為真正的女人。待在那兒的時候,她喜歡坐在易北河的河堤上,在陽光下思索自己的過去──名叫埃恩納‧維金納的男人,是他先天的性別;以及往後的女性身分。她改姓艾勒柏,便是來自易北河的靈感。離開診所後,莉莉原本不願張揚,但她動手術的消息傳到了歐洲報社,於是她決定先聲奪人,公開自己的故事。她接受某個丹麥記者訪問,在數次訪談當中,坦承自己是變性女人,將一己的心路歷程,妻子在變性過程中給予的支持,以及藝術(兩人都是畫家)如何影響、塑造她對自身的看法。一九三〇年代初,莉莉曾短暫出現在國際媒體,公認是最早接受性別重置手術的極少數人之一,世界各國報紙無不刊登她的消息。如今艾迪‧瑞德曼在電影《丹麥女孩》中擔綱演出,更多人知道了她是跨性別者的始祖。

  早在二十年前,其時我還是個新人作家,便讀過莉莉的故事,只覺得她的生平有不少東西深深打動我,包括做自己的勇氣、在身處婚姻狀態時變性、故事場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歐洲,以及她在LGBTIQ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當中某個細節使我浮想聯翩:其妻葛爾妲以莉莉為主角畫了幾幅油畫,畫中的美麗女子雙眸大而黑,兩瓣心形嘴唇甚是飽滿。這幾幅畫繪於她轉換性別的初期,是莉莉最早的畫像之一。畫像裡的她姿態各異:有時躺在沙發床上,雙臂枕在頭下方;有時抬起一隻腳跨在椅子上,正在玩紙牌;有時轉過頭,半睜半閉的雙眼看著某一點,眼神十分複雜。以莉莉為題的畫作在哥本哈根和巴黎掀起一股熱潮,許多人深受畫中女子吸引,因為她的神情堪比蒙娜麗莎,容許許多種解讀。同樣地,莉莉‧艾勒柏本身也容許不同的解讀或詮釋。對不同的人來說,她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正因如此,她流傳下來的故事才會如此雋永豐沛,鼓舞人心。對我來說,愈深入思索莉莉這個人,愈感到她的一生是追尋藝術、愛情和身分認同的故事。

  藝術家能看到不存在的事物,想像常人無從感知的未來。藝術家詮釋現實,使其更加生動,並且流傳後世。莉莉‧艾勒柏的故事正是關於藝術,關於創造,關於想像召喚出現實的故事;是藝術家透過創作,詮釋這個世界以及自身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儘管變性前曾有過一段輝煌的畫家生涯,莉莉堅稱自己絕非藝術家。她認為藝術與繪畫只屬於埃恩納(其中一幅畫作就掛在我的辦公室,在我身旁陪著我打字。是一幅法國莊園畫作,上面有埃恩納‧維金納的簽名)。但我不同意。莉莉是藝術家,最了不起的創作就是她自己。她想像未來的人生,竭盡所能,創造出夢想人生。我曾久久觀看葛爾妲的莉莉畫作。這類畫作並非莉莉的寫真(正如莫內的《乾草堆》系列畫作亦非照實描繪)。這些畫具備高度風格及象徵意義,是畫家的再創造,觸目盡是綠、黃、粉紅,色調活潑。但畫作的確捕捉到莉莉的精髓,比我所見過的任何一張照片更能充分傳達她的精神。世人先透過這些畫作認識莉莉,而我也是透過畫作了解她靈魂的色彩、輪廓,以及陰影。

  莉莉的人生也是一則愛的傳奇。我們透過與他人的親密關係,表達各式各樣的情感,而我逐漸了解到,理解莉莉必須先從葛爾妲開始。她們倆攜手打造一處親密的小海灣,僅容兩人容身,存在於小灣中的愛情極其真實,也最為脆弱。莉莉便是誕生於此一私密空間。我很想知道,葛爾妲為何接受莉莉,又是以何種方式迎接她的來到;我也想釐清葛爾妲的角色:究竟是出於愛與忠誠,保護與扶持,抑或背後有更複雜的動機?莉莉搖身一變成為葛爾妲的繆思女神,後者最知名的畫(如今價值數千美元)便是莉莉系列畫作。莉莉的出現,葛爾妲方才得以略展藝術家的抱負。

  莉莉‧艾勒柏當然也是追尋自我認同的故事,如今公認是跨性別運動的代表人物。無論就現實面、或在接受記者訪問與《男變女》一書(她於過世前協助撰寫的半虛構式傳記)來看,她的人生帶領當時大眾了解何謂性別認同。時至今日啟發了許多人,無論是跨性別者或接受自己性別的人都能坦然做自己。莉莉深知,虛假的生活根本不算人生。我們是誰?我們想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又希望別人如何看待我們?每一個關於自我認同的問題,是內心掙扎的關鍵。若能解開這些問題,你就離自由更近了。將近一世紀前,莉莉‧艾勒柏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只為了找尋自己──她在畫室裡擺好姿勢,供人作畫,也對這個世界宣告:這就是我。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3025
  • 叢書系列: hit暢小說
  • 規格:平裝 / 36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看了電影之後才翻開小說 葛蕾...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11/03
看了電影之後才翻開小說
葛蕾塔無私的愛讓人非常感動
而莉莉追求自我的過程
也讓人打從心底佩服她的勇氣
希望我們每個人也都能夠勇於追求真正想要的
而不是害怕別人的眼光就不敢去做
 於是乎,讀者在大衛‧埃博雪夫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6/03
於是乎,讀者在大衛‧埃博雪夫的《丹麥女孩》書中讀到原本身為妻子的葛蕾塔,自始至終對丈夫無怨無悔的支持與付出,相對地,也能感覺到書中 埃恩納/莉莉 的軟弱和愛自己勝於其他人------當然並不是否定 埃恩納/莉莉 的忠於做自己,而是在故事的進程中,我忍不住會想:倘若沒有妻子葛蕾塔的一路相挺,埃恩納/莉莉 最終會有勇氣選擇做自己嗎?

那葛蕾塔如此堅定而無私的愛究竟從何而來?愛一個人之深,就是親眼看著這個人快樂,即便因而失去這份愛也無妨。------這樣的愛,令人動容,也讓人感覺不可思議。這大概也是作者大衛‧埃博雪夫在初接收到這個真實新聞報導時,對此感到興趣的原因吧。

小說結尾是這一切的延伸。我想結局必須讓婚姻消失,畢竟這是小說主旨。真正的葛蕾塔和莉莉最終分道揚鑣,想想兩人曾經為彼此付出那麼多,這種結局似乎不太合情理,而且過於悲哀,令人絕望。

五顆星推薦這本大衛‧埃博雪夫的《丹麥女孩》。
 所謂的「愛」, 是包容、接納...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1/10
所謂的「愛」,
是包容、接納、成全,
用生命陪伴對方走到盡頭,
這個故事儘管有許多讓人落淚的地方,
但那顆真摯的心是如此的深深打動人,
讀後值得細細深思。
 真的覺得男主角的老婆非常大愛,...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1/02
真的覺得男主角的老婆非常大愛,在那種保守的年代
卻能不顧他人眼光,支持老公的願望。
男主角也非常勇敢,明知最後可能會離開人世,卻鼓
起勇氣完成自己的願望。
這種無條件付出的愛,非常值得學習。
 做一個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7/31
做一個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
承認一個事實,需要多大的擔當?
當你愛的人,不再是你所熟悉,你又會怎麼做?
這些都沒有明確的答案
丹麥女孩,卻讓人理解,原來這些都只是問句般的存在
所有的回答,全由自己寫上
世俗的眼光,並不是枷鎖,唯有自己,知道自己真正的去處
葛蕾塔的愛是對埃恩納的保護,是對莉莉的成全
就因為愛過、相處過,是愛人也是親人
因此葛蕾塔明白放手是對埃恩納最適合的選擇
也許不再是以愛人的身分,但親人的身分卻更拉近彼此的心
或許這本書提出對於性別的認同性,卻也讓人看到
原來有一種愛叫做放手,不是緊抓著
而是選擇讓他離去,因為你明白無論他走的多遠
他都會深印在你心中,而他也會將你牢記在心
埃恩納的選擇,在當時確實是一大震撼
但他明白自己所想要,最終也付出行動
或許結果是不理想的,但她很清楚,葛蕾塔也很清楚
她.....曾經生活在這,曾經為自己活一次
 勇敢的面對誠實的自我,無需理會...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7/31
勇敢的面對誠實的自我,無需理會世人的眼光。

比起勇敢做自己的莉莉,我更喜歡支持所愛的人全心為他付出的葛蕾塔。

葛蕾塔到底是太傻還是太好。
第一任丈夫,葛蕾塔親手結束了對方的性命,然而葛蕾塔也親手結束了她和他的愛情。
第二任丈夫,葛蕾塔支持他的所有想法,最後葛蕾塔深愛的男人,成了女人愛上了別的男人。
 莉莉挑戰的是世人的價值觀以及從...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6/07/31
莉莉挑戰的是世人的價值觀以及從未成功的創舉。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男主角發掘自己心靈深處的另一面。
那一面或許一直都在,只是沒有一個契機浮現。
於是他開始想做真正的自己,雖然那是不被世俗眼光所接受的
起先他的妻子也無法接受無法體諒,可是出於對他的愛吧,她最後選擇陪著他,去實現他的願望。
每個人都有做自己的權力,但書中的莉莉之所以能夠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身邊妻子的支持也是最重要的。

做想要的自己,會活的更快樂。
 平常看的翻譯小說少,一開始是因...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7/31
平常看的翻譯小說少,一開始是因為電影,作為埃迪瑞德曼的影迷,丹麥女孩我從知道訊息之後就坐立難安,等了半年之久,終於等到了電影上映,與之齊來的是撲天蓋地的宣傳,處處可見丹麥女孩的海報,的書籍.
作為粉絲之一,雖然不抱太高的期望,卻也''跟風''的買了一本,卻在一讀之下著了道,在回過神之前就讀了將近一半多.對翻譯小說不甚了解,野不好意思多說什麼,但是我會給予他流暢二字作為書給我的感覺,在描寫方面的細膩,是值得一讀的.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無論...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6/07/30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無論是埃恩納也好,抑或葛蕾塔,都有權利選擇是否要接受這樣的自己或是這樣的改變。
我不認為葛蕾塔必定要接受自己丈夫的改變才叫愛,然而,真正偉大的是,她以丈夫想要的方式去愛他。
就因她知道埃恩納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他的決定,所以她選擇尊重,以對方想要的方式去愛他。
掙扎以及痛苦,在埃恩納在葛蕾塔之間清楚的感受到這點,沒有誰比誰難受,在這段愛裡面,都是平等的。
不可否認的,在現代社會,所謂的變性人仍處於弱勢,更別提當時的保守封閉,儘管如此埃恩納還是做到了,他讓莉莉得以成為一個真的生命,一個真實的存在。
他知道真正的自己該是怎樣的,不單單只是靈魂上的追求,還有生理上的渴望完整,外在和內在都達契合,才能成就他所謂個體的純粹。
我想,要成就一個夢,光靠一個人是無法達成的,葛蕾塔的鼓勵及尊重,甚至是先前的隱忍和痛苦,都是莉莉可以被實現的一大緣故。
最後莉莉存在於一剎那,可是她的精神卻永駐不滅,這就是一種難能可貴。
 當真實的自己與社會標準及別人之...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6/07/27
當真實的自己與社會標準及別人之期望不一樣時,我們該如何自處呢? 「做自己」可以有多難多痛苦呢? 當身體成為囚牢,身份成為累贅,活出真實的自己重要,還是努力成為別人眼中所期望的人更重要呢? 

有沒有一種愛、有沒有一個人,是願意擁抱最真實的你? 不管你是多麼不堪、支離破碎、千瘡百孔,甚或被世界遺棄與唾罵,但他仍愛你和支持你。如果身邊有這麼一個人或一班人,還需在乎社會的標準嗎? 還需要為了那些對自己完全不重要的人的期望而壓抑自己,痛苦的活下去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包袱,理應明白背著包袱做人有多痛苦,心靈的枷鎖有多難解,可是很多時候,卻還是難以除下那副「有色眼鏡」,做出某些事或說出某些話加重別人的負擔,讓人更痛苦。其實別人怎麼活,如果他不違法又沒傷害別人,那與我們何干呢? 我們為何要站在道德高地去批判別人的生活? 世界既不屬於我,也不屬於你,是誰賦予我們權力,能把另一個切切實實生活在這世界的人排除掉? 還可以任意的嘲笑、冷眼及厭棄呢? 就只因為別人的生活方式和選擇與自己不同,就要覺得別人古怪及受排擠嗎? 到底「正常」是如何定義? 是誰定義? 當覺得別人是自己眼中的刺時,有否想過自己也是別人眼中的樑木? 我想,世上很多事都超出我們理解的範圍,但我們可以選擇的是: 縱然不理解,卻諒解;縱然不認同,卻尊重;縱然不能接受,卻不冷嘲熱諷。

愛情無分國界,年齡只不過是數字,那性別又為何成為阻礙? 世界這麼奇妙,世事又這麼出乎意料,如果任何事不是黑,就是白,我想人生會少了很多衝擊與震撼吧? 

認清異同,尊重異同,因為不管是相同還是相異,每個人也需要有活著或活出自己的勇氣! 假設不能祝福別人,也不要絆到別人吧!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今日66折
焦慮是你的優勢:平凡的人害怕焦慮,卓越的人善用焦慮
作者:摩拉.阿倫斯-梅勒 (Morra Aarons-Mele)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13
66折: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給存股族的ETF實驗筆記:從金融股、高股息ETF出發,以錢養錢,晉升買房族的完整分享
作者:小車X存股實驗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17
66折: $ 277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搞懂基因,找出你的有效減重法!容易胖、很快累不是你的錯,掌握DNA關鍵,輕鬆達成不復胖、不衰老健康人生
作者:植前和之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24-05-07
66折: $ 238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暢銷3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附《蛤蟆先生勇氣藏書卡》組)
作者:羅伯.狄保德 (Robert de Board)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2-01-26
$ 31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帶著智慧型手機闖蕩異世界。 30
作者:冬原パトラ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9-16
$ 20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作者:尼克.馬朱利 (Nick Maggiulli)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5-30
$ 31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中年好秋:人生如騎行,不論面對上坡或下坡,我們都要好好的把路走下去
作者:呂秋遠、曾學立、劉孟哲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9-27
$ 33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漫漫時光 (首刷限定版)(上)
作者:古矢渚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9-11
$ 153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獸人雙胞胎與少年Ω的條件婚約 (首刷限定版) 01
作者:羽純ハナ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9-25
$ 20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