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0 項符合

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

的圖書
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 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

作者:陳熙遠張哲嘉周春燕胡曉真等人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11-29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07至2009年「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整合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結集。共收錄十三篇論文,依循「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角度切入,就若干不同個案,從歷史、文學、文化史等角度來進行回應與闡述,剖析明清以降臺灣多元駁雜的歷史文化進程。

  全書分為四輯。第一輯「知識生產與觀念轉型」中,陳熙遠〈新舊約與今古文──「聖經」在儒教中國的近代啟示〉,探討晚清今文學者在重構孔教核心理論時,對於今古文經傳統的吸納,及受到西教理解的影響。張哲嘉〈晚清時期日本旅人眼中的中國衛生與健康〉,分析晚清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聚焦當時日本出訪中國者記錄下所折射出的中國衛生與健康概況。周春燕〈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針對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梳理西方以兒童為本位的觀念傳入中國後所產生的一系列對傳統哺乳方式的影響。三篇論文不約而同凸顯知識生產中,由不同個人或特定群體所形成的人際網路,以及過程中的觀念轉化與互滲。

  第二輯「文學典律的建構與重組」的三篇論文,分別觸及清代以來的城市志書寫、現代中國文學史敘事、戰後臺灣文學典律的樹立。胡曉真〈記一座城的身世──劫餘心理與城市志書寫〉,以范祖述的《杭俗遺風》與丁丙編纂的《武林坊巷志》為本,將私人城市志與官方地方志進行對照詮釋。黃子平〈「新文學大系」與文學史〉,從1935年趙家璧等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談起,凸顯其及將中國現代文學「第一個十年」(1917-1927)經典化,從而奠定現代文學史敘事的基本架構之演變歷程。黃美娥〈戰後初期臺灣文學新秩序的生成與重構:「光復元年」──以本省人士在臺出版數種雜誌為觀察對象〉,探討戰後初期臺灣文學新秩序的生成與重構,與前兩篇論文同樣關注時局驟變下文人的肆應和自處,及文學場域中的政治角力。

  第三輯「現代性的表述與再現」聚焦於二十世紀前半不同現代性的呈現。梅家玲〈現代的聲音:「聲音」與文學的現代轉型〉,關注近代中國在文學的現代性追求過程中,聲音與文字轉型之際所牽涉的美學與政治等層面的拉扯和張力。林姵吟〈「文明」的磋商:1930年代臺灣長篇通俗小說──以徐坤泉,林煇焜作品為例〉,聚焦三○年代臺灣婚戀小說中「文明」的再現。廖炳惠〈氣候變遷與殖民統治:溼熱與現代性〉,分析殖民地氣候如何折射出日本殖民者與臺灣的曖昧以及殖民論述的不穩定性。

  第四輯「戰後台灣的族群,文化傳播與家國想像」,則探討臺灣社會因著國民黨遷臺而激化的不同族群的文化交匯。黃英哲〈跨界者的跨界與虛構──陶晶孫小說〈淡水河心中〉顯現的戰後臺灣社會像〉,以陶晶孫(1897-1952)唯一遺留的日文小說〈淡水河心中〉(淡水河殉情)為中心,探究這位作家的多重跨界書寫。張必瑜〈戰後初期(1945-1968)臺灣小學地理知識傳授中的家國想像〉,以戰後初期臺灣的小學地理課本為主,探討黨國教育如何透過課本及其他儀式和物件,展演其「意識型態國家機器」。沈冬的〈流行歌曲上電視──《群星會》的視聽形塑〉,以慎芝及群星會為例,由視、聽兩方面切入,探討《群星會》如何成為「極視聽之娛」的節目。洪淑苓〈泰雅族詩人瓦歷斯.諾幹的族群書寫與文化關懷〉則以泰雅族詩人瓦歷斯諾幹的作品入手,析論其族群書寫與文化關懷。

  十三篇各自獨立又互為相關的研究。共同聚焦於不同政權、意識型態、族群、語言、文化、觀念、體系、媒介之交界後所產生的游移與衝擊,除了關注參與其中的能動者持續的磋商、磨合、折衷、應變的游移過程,也強調知識的建構性,及建構背後鑲嵌的角力軌跡和多重因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熙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的主要焦點為明清時期的文化傳統與禮教秩序,如何隨著歷史地理內外在條件的演變,從而造成斷裂、轉化或重現等課題。

張哲嘉

  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檔案館主任。研究興趣包括身體史、藥物史、法醫史、近代東西方科學交流史。

周春燕

  私立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中國婦女史、明清以來中國公共衛生發展史等領域。

胡曉真

  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是明清敘事文學、清末民初文學與女性文學。

  相關著作
  《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

黃子平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黃美娥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長期從事臺灣文學研究與史料編纂。

梅家玲

  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兼括中國近現代文學、臺灣文學與六朝文學。

  相關著作
  《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
  《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新版)》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

林姵吟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哈佛燕京學社2015/16訪問學者。

廖炳惠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川流講座教授。

黃英哲

  現任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專攻:臺灣近現代史、臺灣文學、許壽裳研究。

張必瑜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

沈冬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音樂史,近年專力於戰後臺灣流行歌曲。

洪淑苓

  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現代詩、民間文學、臺灣文學。
 

目錄

作者簡介
林姵吟/梅家玲 導論

Part I 知識生產與觀念轉型
陳熙遠 新舊約與今古文─「聖經」在儒教中國的近代啟示
張哲嘉 晚清時期日本旅人眼中的中國衛生與健康
周春燕 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

Part II 文學典律的建構與重組
胡曉真 記一座城的身世─劫餘心理與城市志書寫
黃子平 「新文學大系」與文學史
黃美娥 戰後初期臺灣文學新秩序的生成與重構:「光復元年」─以本省人士在臺出版數種雜誌為觀察對象

Part III 現代性的表述與再現
梅家玲 現代的聲音:「聲音」與文學的現代轉型
林姵吟 「文明」的磋商:1930年代臺灣長篇通俗小說─以徐坤泉,林煇焜作品為例
廖炳惠 氣候變遷與殖民統治:溼熱與現代性

Part IV 戰後台灣的族群,文化傳播與家國想像
黃英哲 跨界者的跨界與虛構─陶晶孫小說〈淡水河心中〉顯現的戰後臺灣社會像
張必瑜 戰後初期(1945-1968)臺灣小學地理知識傳授中的家國想像
沈 冬 流行歌曲上電視─《群星會》的視聽形塑
洪淑苓 泰雅族詩人瓦歷斯.諾幹的族群書寫與文化關懷
 

導論

林姵吟/梅家玲

 
  明清以來,中外交流即日益頻繁;鴉片、甲午戰爭之後,中國/臺灣與異文化的往來對話,更因為民族意識的介入、教育啟蒙思想的蔚興、帝國與殖民的權力運作,衍生出許多駁雜面向。此後,第二次中日戰爭(1937-45)與國共內戰,造成民眾在二十世紀中葉大規模的流離遷徙,中國與臺灣的走向,亦在兩岸分隔之後,各有參差。而本書,便是試圖經由「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角度切入,剖析其間多元駁雜的歷史文化進程。
 
  「文化傳譯」來自不同文化體系間的交會與交鋒,帶來的不只是對於異文化的翻譯傳播,也是不斷游移的邊界想像,是文字、文本與文化的持續辯證。它可以落實為生活實踐,更可以進入文學書寫與知識體系,隨著教育制度、出版傳媒與各式網絡流通,進行典範與制度的轉移,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以及族群社會認同的轉折變化。要言之,將包括以下幾個不同層面的問題:
 
  一、 翻譯與傳播:包含語言、觀念與經典等不同性質與脈絡的知識生產與轉型個案研究;
 
  二、 典範與制度:包含知識類型(宗教、醫學、歷史、文學、音樂)及組織制度(大學社群、調查機構、雜誌團體)的比較研究;
 
  三、 網絡與流動:包含人物群體、知識體系、文本、文化場域等有形與無形層面與動態的文化研究;
 
  四、( 多)中心與邊陲:包含東亞(近現代中國及日本)及其周邊(韓國、臺灣、琉球/沖繩、中國邊疆)的跨國空間架構;
 
  五、 論述與想像:包含帝國與殖民、邊疆與異域、正統與規範、性別與族群等不同時空及文化脈絡的論述分析;
 
  六、 假說與理論:包含個別研究的主要分析課題和解釋學說,以及對於當代東亞研究主要論述的批評。
 
  這些層面所觸及的學科領域各有不同,可謂關涉至廣,各有側重;但整體而言,卻也彼此相關。尤其是,放在明清迄今的歷史進程中省視,更可發現:動盪的政局、遷變的疆域、各種有形無形的行旅歷程,皆所以牽動其間的運作發展,及其對於現代性的追求過程。而本書,基本上乃是針對若干具體個案予以深入考察,論析它們如何體現了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文學、文化或知識體系中的轉折變化。它的源起,首先是國內幾位學界同道,於2007年以「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為主題,共組整合型計畫研究團隊,在國科會(現改為「科技部」)支持下,就此議題進行研探。2009年秋天,由梅家玲與林姵吟合作,先後在臺灣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舉行國際研討會,擴大國際學術交流。而收錄於本書的十三篇論文,主要便是這些成果的結集。它們有些和臺大或劍橋大學會議時發表的不同,但仍依循原有的「交界與游移」這一主題,就若干不同個案,從歷史、文學、文化史等角度來進行回應與闡述。其章節編排,以各篇題旨為主,時間次序為輔,分為四輯:
 
  (一)知識生產與觀念轉型
 
  本輯收有兩篇關於晚清中國及一篇近代中國的論文,分別關注今文學派儒教觀、日本旅人如何看待中國衛生,以及中國消費者哺育觀。三篇論文不約而同地凸顯了知識生產中,由不同個人或特定群體所形成的人際網路,以及過程中的觀念轉化與互滲。
 
  其中,陳熙遠的論文探討晚清時期強調通時達變的今文學者,在重構其孔教的核心理論時,如何吸納了既有經今古文傳統的資源,又如何同時受其對西教理解(或誤解)的影響與制約。文章中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即今文學派的孔教理論建構與其對西教認知上具有某程度相應的交互作用。特別是耶教聖經中的新約與舊約,曾一度為晚清公羊學派提供了分疏今古文的參照點。
 
  張哲嘉分析晚清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聚焦當時日本出訪中國者之紀錄中所折射出的中國衛生與健康概況。他將訪華者依身分分為十類,然後逐一析論其眼中的中國印象。文章說明日本人對中國衛生落後之觀感和當時西方人頗為相似(西醫在當時日本勢力漸強所致)行文之中不乏歧視性字眼,但也有正面的評價(如中國北方人的體魄強健),而這些負面的評價在某程度上說明了日人企圖超越中國的文化心態。
 
周春燕的文章延續關於保健概念的討論。針對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她梳理了西方以兒童為本位的觀念傳入中國後,所產生的一系列對傳統哺乳方式的衝擊(例如對乳母或代乳粉的選擇日趨嚴格,更加講究「科學」的方法哺育),也論證了西方哺育觀念因與「強國」論述的結合而來勢洶洶,而由鮮乳和代乳粉廠商與當地醫師或士紳結合的網絡,則透過印刷文化,尤其是報章雜誌上的廣告,加劇了這場哺育觀念之爭。
 
  (二)文學典律的建構與重組
 
  本輯時間跨度較大,但主題集中。三篇論文分別觸及清代以來的城市志書寫、現代中國文學史敘事、戰後臺灣文學典律的樹立。典律(canon)在希臘字源(kanon)上有丈量之意,英語中的使用由天主教開始,特指教廷所認可的經文,以與所謂「偽經」區隔開來。文學批評上可被理解為持續被沿襲、推崇的特定文本、作家或書寫範式。每一政治權力的交界、交接之際皆引發了典律的重構。典律和權威或霸權常有依從關係,因此遭人詬病。
 
  胡曉真以劫餘文人的城市書寫入手,不但梳理了「地方志」這一傳統書寫形式的多重作用與詮釋空間,也有以私人城市志對照官方版本的況味。論文以范祖述的《杭俗遺風》與丁丙編纂的《武林坊巷志》為本,闡述前者在細寫食物上有先前城市志書寫之風,但少了對政教歷史之興趣,以繁華日常為主,為俗世化城市書寫的佳例。同寫杭州,丁丙卻另闢蹊徑,以徵引他人著作為方法,植入自己之聲音,構築出杭州的集體記憶。在文獻輯佚上承襲了清代風範,但單一城市「坊巷」的考據又有別於傳統地方志,可謂文人化的地方志。劫難後如何記憶、怎樣重建因人而異,而太平天國一戰實為私人撰寫的城市志過渡到都市文學之關鍵。
 
  黃子平從1935年趙家璧集當時文化菁英編選而推出的《中國新文學大系》談起,分析此選集如何以「作品精選」加「專家導讀」的方式,將中國現代文學「第一個十年」(1917-1927)經典化,從而奠定現代文學史敘事的基本架構。文章進一步梳理「大系」如何在1980年代後鹹魚翻身,陸續推出了第二(1928-
 
1937)、第三(1938-1949)、第四輯(1949-1976),但也因攸關兩岸三地「文學經典」的整合而引發諸多問題:如文學史的斷裂與連續、文學的地緣政治、文學知識生產間的平衡與不平衡、文學史的文獻與系譜學,和作品的評價等。
 
  黃美娥研究戰後初期臺灣文學新秩序的生成與重構,與胡曉真之文呼應,同樣關注時局驟變下文人的肆應和自處,也與黃子平論文有所對照,皆涉及文學場域中的政治角力。黃美娥鎖定1945年10月25日起一年內(即「光復元年」),提出「光復元年」文學階段論這一視角,以對現有研究臺灣戰後初期慣用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詮釋框架進行補充,以更精緻地勾勒出臺籍文人、作家在政權遞嬗之際的努力,以及因「光復」後新舊、雅俗文學者間的跨界與分合。論文以數種過去較少被關注的期刊為個案,闡述「光復」對臺籍文人的意涵,論證其在文學秩序的「復歸」下,已在不同刊物中注入新意,特別是當中的集體文學國族主義化傾向,以及如何與中國文學嫁接又不失臺灣文學特殊性的思考,這短短一年的發展已奠定了戰後初期臺灣文學史之源頭。
 
  (三)現代性的表述與再現
 
  現代性的定義分歧,廣義上指現代的各種特質與情境,如歷史編纂上的分期、從農業至工商業社會的物質化進程、波特萊爾式的美學現代性,或自由、民主等概念,具多重向度的表述方式。與西歐諸國歷時約三百年的進程不同,中國和臺灣的現代性進程被壓縮,顯得早熟,不但未必有相對應的物質條件為輔,也與國族幽靈和殖民情境勾連不清。歸入此部分的三篇論文聚焦於二十世紀前半不同現代性的呈現,含括中國現代文學轉型中「聲音」的介入、三○年代臺灣婚戀小說中「文明」的再現、殖民地氣候如何折射出日本殖民者與臺灣的曖昧以及殖民論述的不穩定性。
 
  梅家玲的文章關注近代中國在文學的現代性追求過程中,聲音與文字轉型之際所牽涉的美學與政治等層面的拉扯和張力,例如如何從南腔北調的方言鄉音統合成中州正韻的「國語」。論文首先檢視「讀詩會」、「中國詩歌會」的誦讀實踐,分析前者菁英化和後者大眾化的取向,然後爬梳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朗誦活動如何走向群眾,並說明了聲音與文字間的頡頏,以及政治驅力主導下的朗誦詩特色,最後將此「聲音論述」置入朱自清等人的「語文教育」下加以闡述,論證當代國語文學和語文教育相輔相成之關係。
 
  林姵吟聚焦日治臺灣,以1930年代於報章上連載的長篇婚戀主題小說為中心,探究這些作品中折射的「文明」視域。文章首先強調「文明」這一概念在中文語境中的多義轉化和展演,然後以徐坤泉的中文小說和林煇焜的日文小說為例,逐一析論兩位作家作品中「文明」磋商最為明顯的四個面向:折衷的婚戀價值觀與對新社會欲迎還拒的游移態度、中西揉合的宗教視界、駁雜的文化互文、等差式的關於臺灣的地誌書寫,最後探究此類通俗文本從社會學、文學、女性為中心等閱讀方式切入所分別具有的意涵。
 
  廖炳惠的論文〈氣候變遷與殖民統治〉將重點轉向殖民者,討論日本人如何建構關於其南進政策根據地臺灣的「南方」論述,以推進其殖民統治。文章首先介紹了塔席克(Michael Taussig)關於天氣的三階段論述,然後剖析日本旅遊文學家(池上秀畝和佐藤春夫)對臺灣風土的觀察,並對照臺灣作家龍瑛宗如何將臺灣的濕熱和被殖民者的自憐,甚或自我敵視心態結合。無獨有偶,石川欽一郎也經歷了自我摒棄,不斷地藉由臺/日的類比,對殖民地或懷舊或排斥,再再顯示了其殖民者身分的幽微轉折和岌岌可危的(日本)本我。
 
  (四)戰後臺灣的族群,文化傳播與家國想像
 
  本輯有四篇論文,探討臺灣社會因著國民黨遷臺而激化的不同族群的文化交匯。兩篇關注戰後初期的省籍關係與家國想像,一篇涉及戰前中國流行文化在戰後臺灣的鏈接,另一篇處理當代臺灣的原/漢議題。
 
  黃英哲以陶晶孫(1897-1952)唯一遺留的日文小說〈淡水河心中〉(淡水河殉情)為中心,探究這位作家的多重跨界書寫。陶氏本身即具豐富的地理和職業的跨界經驗:畢業於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參與「創造社」及左聯活動。戰後任職臺大熱帶醫學研究所,1950年亡命日本至1952年病逝之中,創作旺盛。〈淡水河心中〉從社會新聞改編成文學作品,以理解日文的外省青年為中介者,重新再現了戰後初期臺灣社會的省籍矛盾,日本殖民經驗與新來的統治者間交界後而生的語言、文化記憶的隔閡。小說敘述者本身的雙語能力(和陶晶孫本人相似)則讓他得以從多元視角記錄這起殉情事件,使官方論述和街談巷議得以交匯、碰撞,浪漫殉情被導向雅正,虛實重疊難辨。
 
  張必瑜以戰後初期臺灣的小學地理課本為主,探討國民黨政府如何透過這些教課書的課文,以及其他儀式(如升降旗典禮)和物件(如地圖、標語、領袖肖像)全面地展演了其一如阿圖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所言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的反共邏輯,並強行灌輸其官方版本的、將臺灣架空的地理知識,導致戰後一代人在「中華民國」文化地理想像中,對本土臺灣反生失根之感。文中釐析了黨國化地理教育的三大策略:愛國愛鄉、敵人與失土的強調、邊陲化臺灣,提醒我們此以中華民國為主的認同建構終將隨臺灣政治生態的改變而被淘汰。
 
  沈冬的論文以慎芝及群星會為切入點,由視、聽兩方面切入,探討《群星會》如何成為「極視聽之娛」的節目。文章首先勾勒了關華石與慎芝的背景與音樂生涯,對《群星會》音樂外的部分做文化史的分析(例如其演出型態,慎芝為《群星會》設計的節目行銷網絡,及她將廣播歌唱節目轉型為電視節目的過程),也經由對《群星會》演唱曲目及其作曲作詞者之考訂,追溯歌曲源頭,分析歌曲特色,並理出《群星會》早期歌曲由上海老歌、香港時代曲與臺灣原創的國語流行歌曲「三分天下」之局面,以及「洋曲中詞」的翻唱歌曲迅速萌生之情況,而《群星會》以衣香鬚影所營造出的視聽極致,則為六○年代的臺灣觀眾提供了現實之外的無限想像。
 
  洪淑苓則以泰雅族詩人瓦歷斯諾幹的作品入手,析論其中的族群書寫與文化關懷,與黃英哲論文中的省籍關係相呼應。文章側重探討瓦歷斯詩作中的幾大主題,諸如反映原住民都市生活的困頓、建構族群歷史(尤其是藉由霧社事件的再現)以對抗遺忘、隨著伊能嘉距的腳蹤,再次探勘原住民家園、叩問國家體制對其的破壞。文章指出後殖民式的抗爭逆寫只是瓦歷斯的初期目標。與其對母語書寫孤注一擲,瓦歷斯更看重內在精神的覺醒,關注如何讓原住民文化重新在生活實踐中活化,以及如何在全球化大潮下達至族群和諧共處。
 
  上述論文呈現了十三個相關但又各自獨立的個案研究。作者們共同聚焦於不同政權、意識形態、族群、語言、文化、觀念、體系、媒介之交界後所產生的游移與衝擊,除了關注參與其中的能動者(如個別作家、旅人或特定組織成員)持續的磋商、磨合、折衷、應變的游移過程,也強調知識的建構性,及建構背後鑲嵌的角力軌跡和多重因素。我們衷心感謝從研究的開展到論文結集期間,科技部、臺灣大學、劍橋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與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所提供的各種協助,並感謝香港大學文學院徐朗星研究基金(Hsu Long Sing Research Fund)的出版資助,更期許這本跨文史的論文集能為文化傳譯和知識生產(尤其是中國和臺灣的脈絡下)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4077
  • 叢書系列: 麥田人文
  • 規格:平裝 / 44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FBI教你讀心術 2:老闆、同事、客戶不說,但你一定要看穿的非言語行為,讓你的職涯從平凡變卓越。
作者:喬.納瓦羅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8-30
66折: $ 26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追尋角落的微光:看見底層的人們被苦難所激發的潛能(二版)
作者:程敏淑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3-04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文言文很好用:妙筆生花要形容詞,驚人不休全憑數詞、量詞:引經據典,言之有物、談吐得宜,提升素養的最快方法。
作者:段張取藝
出版社:任性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29
66折: $ 25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手寫韓語單字記憶法:基礎800寫字帖,一筆一劃邊寫邊背,自然而然就記起來!(附QRCode雲端音檔)
作者:郭修蓉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24-09-01
$ 263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女友的朋友(4)
作者:じゅら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1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看懂投資本質:首度寫給投資人的理財專書
作者:張明輝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11-06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緋色誘惑(07)完結特裝版
作者:山根綾乃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1-21
$ 69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永世流轉Ⅱ 無修正
作者:黑青郎君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3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謝沅瑾蛇年生肖運勢大解析:年年必備全方位開運工具書!
作者:謝沅瑾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9
$ 34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出租女友 35 (首刷限定版)
作者:宮島禮吏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1-15
$ 133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