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不傷感情地拒絕同事請求?
——蘇東坡教你輕鬆say no!
明明是自己有道理,卻弄得像欠了人家似的。這是什麼情況?
當同事請你幫忙做件事,你不想做,卻怎麼也拉不下臉來拒絕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
你心裡憋屈倒也罷了,說不定從此就結下樑子,你說冤不冤?
朋友老汪的女兒,去年剛大學畢業,到一家公司工作。辦公室裡有一位老大姊,恰好住在同一個社區,就以前輩的口氣,大大咧咧地說:「小汪啊,以後下班我就搭你的車啊。」小汪當時也有點為難,但初來乍到,畢竟不好當面拒絕,就說:「好啊好啊,反正⋯⋯也是順便麼。」幾次便車搭下來,這老大姊把搭便車當成了理所應當的福利。有時還會說:「唉唷,我這個表格還沒做好,你等我十分鐘啊。」而小汪晚上要加班呢,還得跟她報告:「我晚上要加班,不好意思,要不你自己先走吧。」如此這般幾個月下來,誰受得了?
更何況小汪剛出校門,同學朋友之間吃飯喝茶逛街的事很多,哪能天天給她做「專職司機」。以至小汪眼見要下班了,就開始煩惱起來。再後來,就開始編藉口了,想方設法不讓這大姊搭便車。大姊也是精明,這點「小把戲」一眼就看穿,於是便不高興了,開始在辦公室裡,在主管那裡說小汪的壞話。可憐小汪剛工作沒幾個月,就結結實實地把一個前輩得罪了。
這事說起來,其實挺可笑也挺簡單的。車是小汪的,憑什麼一定要讓你搭便車,是你人品爆棚啊還是德高望重?一聲「不行」不就結了嗎?但事實上,「拒絕」這個動作,對許多人來說,往往比「付出」還難。
怎樣不傷感情地拒絕同事的請求?宋人張邦基的《墨莊漫錄》裡,記載了一個大文豪蘇東坡拒絕人的故事。
蘇東坡的友好拒絕術
蘇軾蘇東坡,和他的弟弟蘇轍,都是當時的大名人,官做得不算大,影響力卻絕對不小。有個蘇家兄弟當年的老朋友,想讓蘇轍幫忙在官府裡謀個差事,蘇轍委婉地拒絕了。這人不死心,想想蘇轍最聽大哥蘇軾的話,就想從蘇軾這裡來個「曲線救國」。蘇軾自然知道他的來由,倒上茶,相對坐下,也不等他開口,就跟這位老朋友說起了一個笑話。
蘇東坡說,從前有個人,家境貧困,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幹起了盜墓的營生。他先挖開一座墳,裡面的人竟然裸體而臥。這人對盜墓人說:「我是西漢的楊王孫,你難道沒聽說過,我是因主張裸葬而出名的。我裸身而葬,哪有什麼東西可給你?」盜墓人只得換了一座墳,費了好大的勁,進入墓中。墓中竟是一個國王,這下可發大財了吧?哪知國王說了:「我是漢文帝啊,生前我專門下詔,規定我的墓葬中不得有金銀首飾,只能用瓦器陶器,這裡實在沒有值錢的東西,真是不好意思啊。」盜墓者不甘心,東轉西轉,看到有兩座墳墓連在一起,十分高興,心想,總有一座有收穫吧。他便馬上動手先挖左邊這一座。打開後,裡面的那人說:「我就是那個不食周粟而被餓死在首陽山的伯夷,我連吃的也沒有,哪有什麼東西能給你啊?」盜墓人說:「行,行,你別說了,我到右邊那座去看看。」伯夷笑了:「我看你還是算了吧,右邊那座埋的是我弟弟叔齊,我們兩個是一塊餓死的,你看我這副樣子,他能好到哪兒去?」
蘇東坡講到這裡,那老朋友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再也不提求職的事,喝了一會兒茶,聊了一會兒天,就走了。
蘇軾自然不是無緣無故說笑話,他的意思是,我也知道你是不得已才來找我的,就像那個盜墓人一樣,也是沒辦法了才想到去盜墓。但我和蘇轍呢,就像伯夷叔齊兩兄弟一樣,實在沒有什麼能力可以幫你在官府找一份工作。來人當然也理解蘇軾的這一番苦心,覺得蘇軾雖然沒有幫上忙,但對自己還是很上心的,也就沒什麼不高興了。
同事間互相幫助,樂於助人,這當然是應該的,但這裡也有個是否合理是否過分的問題,也有個量力而行、力所能及的問題。一般說來,是否答應同事的請求,有兩點必須考慮,一是要確定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明明自己對能否辦成毫無把握,或者是自己要面子,或者是怕讓對方難堪,甚至輕信對方說的「這事非你不可」一類的話,勉勉強強地答應了別人,勞心勞力,最後又辦不成,這樣不但自己覺得很累,也浪費了對方的時間和機會,還會讓對方覺得你不可信。
二是要端正自己的心態。什麼心態?就是幫助別人是你的善良,拒絕別人是你的自由。即使是自己有這個能力,但覺得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或者要耗費自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就要考慮是不是值得。任何人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樂於助人的前提是你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
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是聖人的境界,一般人用不著對自己有這樣的高標準。所以,拒絕人,並沒有什麼好內疚的。說句刻薄點的話,世界上還有些人,算準了別人臉皮薄、不敢拒絕人的心理,有意提一些離譜的要求,如前面那個搭便車的大姊一樣,擺明了把人家當「冤大頭」,拒絕這樣的人,完全不用有什麼心理障礙。
當然,無須內疚,並不是說可以直截了當地、或者不加思考地拒絕,這可能也是一種做人的風格,但如果能在不傷感情的情況下,像蘇東坡這樣在輕鬆友好的氣氛中說一聲No,當然是更好了。
拒絕也要「放感情」
在拒絕人這件事上,蘇東坡的故事,至少有三個方面值得借鑒學習。
第一,你不一定要講道理,但一定要講感情。也就是說,你是拒絕了這件事,但沒有拒絕這個人。這件事我是幫不上你了,但我們還是同事還是朋友。說實話,拒絕人家的請求,這樣的道理無論如何是講不圓的。別人找上門來,你難道說,你這個請求是沒有道理的是不對的;或者,這事你花點力氣也可以做到,為什麼要我幫你?再或者,這事我幫了你,你就永遠不會自己做。
道理講得很好聽,無非是要說明,我拒絕你是合情合理的。但從對方的角度來看,你不肯幫忙也就算了,還要說出一番理由,還要來指責我的不是,這也太過分了。無論你編出多少理由,拉出多少墊背,給人的印象就是巧言令色,很可能對你從此就會心懷芥蒂,甚至滿腹怨氣。
所以即使是拒絕人,你的態度、你的語氣,要讓他感受到你是很在乎他的,你真的不想冒犯他,但這事,也真的是沒辦法。就像蘇東坡,他是用說笑話的方式,來說No的。這其實是向朋友說,我不想讓你尷尬,你也不要讓我尷尬,你有你的難處,我也有我的難處,我們就互相體諒一下吧。
第二,不一定要解釋為什麼,但最好能說怎麼辦。很多時候,我們拒絕同事時,怕自己顯得寡情薄義,就挖空心思解釋一番,因為這個,因為那個,我也想幫但上級不允許,現在時機不對以後或許有機會,如此等等。但往往,你解釋得越多,越容易讓別人誤會,好像是你故意把這事說得很難,以抬高自己的身價,或者好像是故意留一點希望給他,讓他不斷求你。這對人的印象是很不好的。
其實,解釋得再動聽,最後也是拒絕,說多了反而讓別人覺得虛偽,不如誠懇地向對方說一句「十分抱歉」。當然,有時候有能力,你也可以給對方出出主意,我拒絕了你,那是我愛莫能助,但我可以給你指條路,你可以嘗試一下。
比如有一個公司的副總,朋友請他把自己的兒子安排到公司。他拿過簡歷一看,學歷不夠,專業也不適合,他就說了,這半年以內,我們這裡沒有招聘計畫,別耽誤了孩子。我有個朋友,他那裡最近在招人,專業也對得上,我給你個電話,你找他試試。你沒有答應他的要求,但你同時給他指了一條路,也是表示自己的誠意。不管這事成不成,人家都會領你一份情。
第三,不一定要當場拒絕,但絕不能一拖再拖。心理學上有個「一致理論」。就是說,如果你承諾了什麼,卻沒有做到,就會在心中產生負疚,前後不一致會導致自身的痛苦。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不想做的事情一開始就不要答應,一旦答應了,對方和自己都會對此產生期待,這個期待如果沒有被滿足,比一開始就拒絕帶來的痛苦和傷害要更大。
比如人家請蘇東坡幫忙求職,蘇東坡不想幫也不能幫,說個笑話,人家一聽弦外之音,也就知難而退了。但蘇東坡沒有說,這個事啊,有難度,我想想辦法看。或者說,這幾天比較忙,等空下來,我找司馬光、王安石說說看。過了幾天,人家又來找了,蘇東坡這才說,這事啊,其實我真是做不了。那這老朋友肯定很不高興,不願做你老蘇早說啊,別浪費大家的時間啊,你這是在玩我呀。
所以,拒絕這件事,最合適的做法就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千萬別裝。你以為是直接拒絕怕人家難堪,是想把場面做得好看一點,其實呢,往往到最後,難堪的是你自己。你不想付出還想當好人,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拒絕這件事,最簡單也最適當的做法,那就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實實在在地拒絕別人,既是尊重對方,也是尊重自己。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拒絕別人,是我們這輩子繞不過去的坎。既然爬也要爬過去,我們不如用優雅的姿態翻過去。
怎樣規畫自己的職業生涯?
——諸葛亮的「就職三部曲」
有句話,叫作「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現代已無如此性別分野,但要是選錯了職業,入錯了行當,那就像嫁錯、娶錯了人一樣可怕,這話真算不上誇張。入錯行的本質其實不是選擇問題,而是機會成本,你進了這家公司就不可能同時進那家公司,你放棄的,就是成本。所以入錯行的最可怕之處,在於沒有辦法改正。人最能做事的時期,也就那麼幾年,等到三五年一過,這才回過神來,唉唷!我當初要是做什麼什麼就好了,已經來不及了!這個,用句很俗的話來說,就叫輸在了起跑線上,要追回來那是太難了。
想清三個問題,完成「職涯設計圖」
我有一個老同事,比我小了十幾歲。當初他進來時,我是他的部門主管。這小夥子名校畢業,腦子靈活,能說善道,充滿激情,我覺得是個好人材。但做了幾年後,正要培養他上位呢,他離職了,主要是覺得我們這個城市太小,沒有發展空間,就到了上海的一家都市類報紙。但大有大的難處,大城市媒體人材眾多,他做了兩年也沒冒出頭,就沉不住氣了,另外也覺得傳統媒體沒前途,跳到了一個網站公司。這網站一開始倒也熱鬧,過了大半年,投資人的錢一燒光,後繼乏力,眼看辦不下去了,他就自己創業,搞了個APP,還真拉來了風頭,但兩年一過,又做不下去了。沒辦法,只好到一家銀行做文字工作,搞公共關係,又跟媒體打上了交道。眼看當年跟他一起進公司的同事,現在大多做到了中階主管,混得都是有頭有臉的,他到媒體聯繫工作,找的都是當年同事的手下,心裡自然不是滋味。一天來找我,他說自己怎麼也不比他們差啊,也不是不努力,怎麼就混成這樣了呢?我說:「你啊,真應該回到學校去一次。」他說:「你是說我要再回去學習?」我說:「不是,你到學校,傳達室警衛會問你:『你是誰?你要到哪裡?要找什麼人?』你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回答好這 三句話。」
雖是開玩笑,但確也是實話。這個小夥子七八年混得不如意,正在於他沒有想清楚這三句話。我是誰?就是我的興趣、我的能力、我的特點、我擅長做什麼,這些,他不清楚。我要到哪裡?指的是到哪個單位去工作,才能把我的能力我的特長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把我的事業帶到最高點;他也不清楚。我要找什麼人?就是要達到這個目標,要通過哪些途徑,在什麼樣的上司手下工作;這些,更加不清楚。正所謂「心中無數點子多,頭腦糊塗決心大」,做事只是「跟著感覺走」。做什麼工作,一拍腦袋,這個不錯,就它了;能不能做,一拍胸脯,沒問題,肯定行;等到做不下去了,就一拍屁股,走人,再換一家試試。這怎麼行呢?
就像蓋房子先得有圖紙,建城市先得有規畫一樣,一個人做什麼職業,也必須要有規畫,這就是人生的圖紙。這職業規畫,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中心思想,也就是警衛都要問的這三個問題:你是誰?要到哪裡去?要找什麼人?
這三個問題,看似簡單,真要回答好,也不容易。把這三個問題想清楚了,以後做事也 就事半功倍。
三國時候有一個名人,他找工作時,認真地考慮了這三個問題,最後他也成了三國時乃至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丞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
諸葛亮如何成為劉備的「唯一」
這諸葛亮很有意思。他二十七八歲了,還是個待業青年,連面試也沒經歷過一次,但他不急,每天在家裡看看書、寫寫詩、睡睡懶覺。但這樣一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青年,一出手,就找到了一份他十分滿意的工作,直接就做了高階主管。他是怎麼做到的?就是這三個問題回答得好。
第一個,你是誰?這是對自己的定位的思考,包括我是個什麼類型的人才,我的興趣、我的長處是什麼,適合幹什麼事業。每個人的特長、風格、個性都是不同的,也不能簡單地說好還是不好,關鍵是找到自己最為適合的、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那個崗位。
諸葛亮是個曠世奇才,他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他喜歡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這兩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相,立下了盛世偉業。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樂,不僅是說自己的能力強本事大,更是對自己的明確定位。因為管仲、樂毅是幫助齊桓公、燕昭王稱霸群雄的相國,也就是說,是營運總監的角色,不是自己做老闆,而是幫助老闆做大做強的人。
諸葛亮有這麼大的本事,為什麼不站到前台,自己創業過一把老闆癮?並不是諸葛亮不想當老闆,而是他覺得自己不可能當老闆。三國時,割據一方的軍閥,像曹操、袁紹、袁術、孫權、劉備、劉表、劉璋、公孫瓚等,至少要有三個條件,一是出身於名門世家,這樣才有號召力;二是占有一塊地盤,這樣才有發展的基礎;三是手下有一支隊伍,這樣才不被別人吃掉。諸葛亮只是躬耕於南陽的一個農村青年,他本事再大,到哪裡去拉隊伍?到哪裡去占地盤?還沒動手人家就把他給滅了。所以,諸葛亮把自己定位在職業經理人的角色,是十分明智的。
這樣依託已有的基礎,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己的價值,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有了這樣的定位後,諸葛亮就按照「謀略大師」的角色來包裝、宣傳自己。我們看《三國演義》中,無論是老一輩的知名人士水鏡先生,還是當地的名人徐庶、崔州平等,說起諸葛亮,都異口同聲:誰要是得到了諸葛亮,誰就可以爭天下。「諸葛亮是個好軍師」,這樣的形象就深入人心了。
第二個問題,要到哪裡去。諸葛亮為什麼到了二十七歲還在隆中高臥,不是他不想出山,而是他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哪裡去?諸葛亮這樣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的人才,到哪裡都會得到重用,這是肯定的;但重用到什麼地步,那還是有點講究。比如曹操統一了半個中國,實力最強,平台最大,似乎應該是首選。但曹操這裡人才濟濟,像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水準高、資格老、功勞大,諸葛亮這樣一個無資歷、無實績、無關係的青年人跑去,大概要按部就班從幕僚做起,打拚幾年後才能脫穎而出,至於要做到「營運總監」這樣的高層,可能還得看運氣。
再比如孫權,實力也是很強的,但孫權這裡已經形成了張昭、周瑜等人的江東集團,都是孫權知根知底的心腹,諸葛亮一個外地人要一下子凌駕於眾人之上,是不大可能的,更何況周瑜的能力也不在諸葛亮之下。所以諸葛亮最後選中劉備做他的老闆,其實是經過了細緻 考察、深思熟慮後的決策。我想主要有這三點。
一是劉備志向遠大,以「匡扶漢室」為奮鬥目標。一個員工事業發展的上限,取決於這個公司的上限,而一個公司的上限,取決於老大的目標。劉備把目標定得越高,諸葛亮發展的空間也就越大。二是劉備眼下的實力雖然較弱,但成長性好,諸葛亮去了後,可以大展身手;三是劉備集團的人才結構極不合理,關羽、張飛、趙雲是超級武將,而文臣則只有糜竺、孫乾、簡雍等二三流人才,諸葛亮去了後,不但是第一,而且還是唯一,能馬上擔任核心職務。四是劉備為人的口碑較好,待人寬厚謙和,諸葛亮這樣一個背景不強的人,不用擔心受到排擠。所以,我們看起來是劉備哭著喊著要見諸葛亮,其實應該是諸葛亮主動要投奔劉備的。這就要說到第三點了。
第三個問題,你找什麼人?就是說,通過什麼途徑來實現自己的規畫,把規畫從紙上落到地上。這方面,諸葛亮也給我們做出了示範。諸葛亮主要是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樹立口碑。比如讓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出「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得天 下」的經典廣告語,並把諸葛亮比之為姜子牙和張良;比如讓劉備很信任的軍師徐庶說,諸葛亮的才能勝自己十倍。這種來自知名人士的推薦,比自己介紹自己,當然效果更好。這就是典型的「自己行,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行」,這樣,劉備自然而然地有了「得到諸葛亮就能成大事」的想法。第二件事,是做足功課。在第一次面試中,諸葛亮就必須要把自己的才能全部施展出來,讓劉備下定決心來委以重任。諸葛亮的「隆中對」,正是他這幾年的心血之所在。當兩人第一次見面,諸葛亮向劉備一一道來,劉備頓時感覺眼前出現了一條金光大道,當下毫不猶豫請諸葛亮來做軍師,輔佐自己。
第三件事,就是行銷自己。「三顧茅廬」的故事,我們基本上可以肯定,這是諸葛亮設計的一齣好戲。我們現在看這個故事,重點注意的,是劉備求賢若渴的誠意,但對諸葛亮來說,卻是以此來抬高自己的身價。人往往就是這樣,容易得到的,不會太珍惜;得不到的,反而會放在心上。畢竟讓一個沒有打過仗也沒有做過官的年輕人,一下子就擔任高官,這樣的破格,對劉備來說,也是不容易下決心的。諸葛亮的一次次避而不見,就是一次次幫劉備在下決心。最後呢,諸葛亮一出山就成了劉備最信任的軍師,而且這一做就是一生,也算是 報答了劉備對他毫無保留的信任。用新版《三國》連續劇中諸葛亮的話來說,這就叫「與其 尋找主公,不如為自己創造一個主公」。
掌握求職問題關鍵
我們當然比不上諸葛亮,所以,一出山就是高官這樣的好事,還是不要去多想,但諸葛亮的職業規畫,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有職業規畫,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沒有職業規畫,幾乎一定不會成功。很多時候失敗的人不代表沒有能力,很有可能是角色定位的失敗。條條大路通羅馬,這話說得沒錯,但你最好找一條最近的路。
假如你要準備求職,那不妨找個日子,泡一杯茶,靜下心來,細細地想一下這三個問題,甚至不妨在紙上寫下來。第一個問題,我是誰?我的興趣、我的性格、我的特長,我適合做哪一方面的工作?準確分析自己的性格,一方面便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另一方面可以提醒自己在工作中注意克服性格的不足。第二個問題,我要到哪裡去?也許適合我的公司有好幾家,哪一家才是最合適的?哪一家我的發展空間更大?哪一家企業文化更適應?第三個問題,找什麼人?到這一家單位去,要通過哪些途徑?什麼人推薦效果最好?怎樣在面試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等等。
要想自己能夠調動的資源,自己的同學、朋友、親戚中,有誰擅長此類事情或從事過相關行業,不妨向他們請教一下,直接掌握問題的關鍵點,避免工作中走彎路。把這些想清楚了,求職之路就會事半功倍,而且以後的路也會順暢許多。有人說,你今天做的事情是三年 前選擇的結果,這是有道理的。所以想清這三個問題,不僅是職業規畫的問題,對做任何事 情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