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徐雨辰先生,以九十六歲高齡辭世。徐老的一生,以武藝、醫藝、書藝三藝一體為宗旨,譜寫了文通武備的光輝一生,為武術界樹立了德藝雙馨的楷模,為後輩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武學瑰寶。
徐雨辰先生出身於武術之鄉滄州的名門望族,先輩在前清年代有武狀元功名,故後輩習武之風蔚然。在民國年間徐雨辰先生獲取大學學歷,又努力進取,閱師頗多,青年時期先後拜李雨三、米連科、李七桐、李書文、郝鳴九等為師,以上這些大師,都是近現代武術史上有巨大影響的泰斗級人物。
中年時期,也就是到1950年,在蘭州投通備武學宗師馬鳳圖門下,師生二人相見恨晚,在相處的日月裏,師徒徹夜長談,從此加固了馬鳳圖先生一生所倡導的「三藝一體」、「文通武備」的通備武學思想。在他的晚年,為追思他的業師馬鳳圖先生,曾留了這樣的詩句:「醫追張仲景,武媲戚繼光,渤海大通備,吾師世無雙」的詩句,並把它書寫懸掛在鏡前。在徐老的後半生受馬老的武學思想影響較深。
在我國傳統的理念中,每個家族、家庭都有「堂號」「齋號」,徐老承繼馬老的堂號「三樂堂」,定自己的堂號為「三樂齋」,這是何等地尊師之舉,這是他的美德所彰,令後輩景仰行止。
徐老的榜樣作用,激勵著子女的成長,其子徐和升,幼承家學,現為西安中學的高級教師。其女徐毓茹,自幼習武,少年時期入選陝西省武術隊,成為陝西武術隊第一批優秀運動員,多次參加全國比賽並培養出多名全國及世界冠軍,退役後,執教陝西省武術隊暨國家武術隊,在亞運會、世錦賽、第29屆奧運會特設2008北京武術比賽上,她培養的多名選手獲得冠軍,為國家做出了卓著的貢獻,這一切都說明在徐氏家族的血脈中,隱含著極深的武學積澱。任何學術都有家族傳承影響的烙印,武學自不例外。
我和雨辰老師在1950年相識,徐老是我的學長。1954年我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陝西師範大學教書,到西安後和徐老相處了半個多世紀,在我們相處的歲月裏,我對這位德藝雙馨的學長尊敬有加,他對我的每一點進步,都是倍加鼓勵,在他老的遺著面世之際,我願作序,以表懷念之情。
前言
今年是家父徐雨辰逝世4周年,自他辭世後,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功法醫德和諄諄教誨歷歷在目,銘記在我的心頭。
家父一生善醫、習武、愛好書畫,皆成就卓然。我家祖籍是河北滄州南皮人,先祖曾是清初的武狀元,家中世代習武成風。家父幼年曾拜燕青門名師關老太爺為啟蒙教師,後拜滄州名醫孫華亭為師學習醫學,青年時代拜武術名師李雨山、米連科、李七桐、李書文為師,20歲考入東北錦州交通大學。
中年在蘭州經商時又拜通備武學宗師馬鳳圖先生為師學習劈掛拳。晚年發表了多篇關於武術名家逸事、武術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在武術界頗有影響。因功法武德卓著,殊榮甚多,曾獲全國「武林百傑」榮譽稱號和國際武術聯合會頒發的「武術貢獻獎」。家父生前曾是滄州醫學學會委員、《滄州武術志》編纂委員會委員,還擔任過陝西省武術協會副秘書長。
家父中年時期對「內功經盤根」發生了極大興趣,也進一步奠定了他將醫學、武術與生命意義相結合的思想,一生十分重視習武和養生結合。他主張傳統武術精髓加入科學性,讓更多的人從習武中養生。臟腑按摩是家父經50多年來為患者、朋友治病,及為自己練養益壽而總結積累出來的一套按摩功法。
家父一生淡泊名利,始終以臟腑按摩健身養生,過著自然儉樸的生活,到他90歲高齡時,仍思維敏捷,行動自由,以96歲高齡自然平靜仙逝,真乃仁者壽也。
家父的養生思想主張「天人合一」,保養「精、氣、神」。
所謂「天人合一」中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大自然與人類要達到和諧統一,不要成為敵人(依季羨林先生解釋)。惟其如此,方能構成「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的祥和生活境界。由此不難看出,家父所仰尊的「天人合一」養生思想的深意了。
所謂保養「精、氣、神」即每日需「靜養靈根,盤養命根」,透過自身調氣、按摩以形導引產生循經流注的方法來涵養精神,培養元氣,達到提高身心健康品質,如樹根盤旋一樣打好健康基礎。
我的武術人生是在家庭的薰陶下開始的,九歲隨父學習少林拳、昆吾劍。入西安體育學院運動系後師從武術名家馬振幫先生。少年時期得益於通背武學大師馬賢達先生傳教劈掛拳、翻子拳、提袍劍等。
我自幼親近中醫,除幼年隨父習武外,家父還親自為我引拜了三位名師:一位是太極拳名師申子榮,另一位是吳式太極拳名師文功遠,還有一位是針灸大師蘭友勤,以此希望我日後走上善醫習武的道路。曾有一段時間我終日背穴名、撚針包,喜讀中醫典籍。然而命運最終把我定格在武術套路專業訓練上,一生都在運動訓練氛圍中渡過。
在多年訓練感悟中,特別是從教後,文功遠老師親手教我太極推手,陳式太極拳大師王西安親自教我陳式老架、新架,讓我對太極拳體用意義有了較深的理解。深感太極拳是有著古老的哲學思想,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科學的技法和體用多功能價值的拳法。
《太極盤根功法》主要收集了家父多年研究的臟腑按摩、練養益壽功法,又結合我本人練太極拳的心得體會,而研編成的一套練養結合、技藝結合的太極拳教材。此功法注重以「天人合一」理論的整體觀為依據,以經絡為基礎,循經而行,調氣補腎,以加強氣機氣化為目地。透過臟腑按摩運動,增強相關臟腑的功能,透過手部的纏旋摩運,達到健腦強身的作用。
並以此激發人體固有的機能和潛在的機能,經反覆錘煉,將宇宙能量逐漸轉為人的體能,使它們在人體的經脈、穴位、諸生命功能系統中昇華,使人的身心高度統一、協調,獲得最佳生命功能狀態,以期達到最佳生命品質。
家父晚年融匯內功經、經絡學、氣血學說,還自己習練一套盤養益壽密功、補養藥灸密功和靈根靜養坐功。我的愛女孫晴自幼生活在她外公外婆身邊,五六歲時便隨外公踢腿打拳,背記「湯頭歌」,長大後隨了她外公心願攻讀中醫,成為一名醫生。因自小看著外公每日習練養生功,所以家父晚年自練自養的盤養益壽密功多是她收集編整。待系統整理後另作發表。
此作因是教材,除其有規範性、準確性以外,作者深知它的內容實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因之,有意突現了它的理論性、科學性以及專業文化內涵。同時又對其操作性和實用價值做了精心設計和研究。耕耘望有收穫,企盼它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並有好的效果。
此書出版之際,首先感謝通備武學大師、著名武術教授馬賢達前輩為此書作序。感謝原中國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武術協會主席兼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王筱麟先生,日本武術太極拳聯盟副會長兼亞洲武術聯合會秘書長村岡久平先生,陳式太極拳大師王西安老師,著名武術擊技家佟慶輝先生的鼓勵和題詞。
感謝陝西省政協副主席劉石民先生,西安華潤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潤先生的指導,感謝胡耘先生的真情資助,感謝馬文國博士攝影以及陳光遠先生、李紅飛先生和門生徐瑛、蕭關際、烏福娟的支持和協助。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錯誤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誠望有關專家和廣大讀者指正。
徐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