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約二十多年前,在嘉義市中山公園漫步時, 遇到年近七旬的莊大用師兄,他正在打太極拳。我對這種又慢、又柔的運動很好奇,他告訴我, 太極拳可以健身和防身。
防身?沒搞錯吧!我表現出懷疑的臉色。他微笑著邀請我盡力推他,我痛快地答應,並使勁兒推他,不料他輕鬆自若地站在原地,我連吃奶的力氣都用出來了,根本動不了他。相反地,他只用兩根指頭,就毫不費力地把我推開來。
後來我才知道,他才學了兩年太極拳,而學拳以前,他還是一個為高血壓、關節痛、失眠等所苦的老人呢!
經莊先生的介紹,我開始與陳取寬老師學習鄭曼青太極拳。印象最深的,那表面看似輕柔的太極拳,勁力可在談笑聲中將人震飛,人撞在混凝土牆上,整座牆還會搖晃。陳老師可讓人穿著皮鞋踢他的腳脛骨,身上也可任人踢打,毫髮無傷;十餘人一整排來推他,一步也動不了他,太太極的力量真了不起!
陳老師的太極劍造詣出神入化,是國內少數發展太極劍實戰者中最有成效的。
後來,我又追隨陳振輝老師,親眼目睹他氣沉入骨的境界。陳振輝老師的雙臂互撞之下,聲音就像兩塊大理石般,鏗然有聲,聞者莫不稱奇,更加深了我對太極的憧憬,自此以拳會友, 藉以比較各種武術,樂此不疲。
發揚太極,以中醫濟世,對眾生有所貢獻, 對慈母和先父的恩情有所回報,是我今生最大的心願,也是近十年來我日夜思索,汲汲求知的原因。在太極方面,經由與各家各派的推手,對內家武功的力學的心得,在本書中詳細論述,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神秘的太極內勁,冀對中華文化盡份薄力。
本書的目的在於闡述知而後行,然後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因此以太極內勁的基礎觀念為主, 而非以提供訓練方法為目的,最重要的還是跟對老師,求得正確的基礎,可節省數十年的摸索, 避免錯誤的開始。
本書前後花了六年寫作,參考了上百本的武術和醫學書籍,觀念問題一再驗證,電腦的三度空間圖說也不斷改進,仍難免疏漏,尚請見諒。
原著是用英文寫的,部分曾獲刊於美國太極雜誌,今譯成中文,與國內前輩和同好共同研究,齊為發揚中華國粹而努力。
作者 戴君強
前言
1993年秋,健康問題把我帶到戴君強醫師的診所,他是一位癡心於中醫和太極拳的醫者。多年的失眠,加上晚上的驚悸、焦慮和盜汗,傳統的西醫療法並未對我提供太大的幫助。
戴醫生請我坐下,他先幫我診脈,並摸摸我的脖子,他觀看我的舌頭、耳朵,然後站在我身後,手輕輕地觸摸我的頸部和脊椎,最後他總結說:「你的問題在於陰虛腎虧,但不是很嚴重,少吃炸、烤的食物,多吃海帶,我會給你一些中藥,並做一次針灸治療。」這時,我感到很驚訝,因為我還沒告訴他我的任何問題,他已完成診斷,並很有信心地提供他的處方。
我或許內心想拒絕這樣的診斷方式,但一些事讓我摒棄了成見。
首先,我注意到,當他為我診脈時,一股強烈的暖流從他手中傳出,使我頓時感覺通體舒暢,他顯然有強勁的氣。
其次,他所指出的我的症狀,是令人驚訝地正確。我決定,就按照他的意見去做。
在他的中藥、針灸和食療法下,數週後我的健康進步了,也能正常睡覺,晚上不再盜汗,精神很安詳。在他的診所,我遇到許多其他的病人,包括一位曾經有嚴重心臟問題的,以及一位癌症末期的婦人,他們都高度讚揚戴醫生的醫術。
在他介紹下,我參加了一個他指導的太極拳學習班。令我驚訝的是,雖然他的身材比起班上的西方人小了許多,大衛(戴)卻擁有驚人的能量,在學習了多年的鄭曼青太極拳之後,他可以「簡單地」、「輕輕地」將我們連根拔起,飛到空中。他提供了我們許多學好太極拳的知識,且總是小心地避免我們受傷。
我們的十四歲男孩,經常觀看我和我的另一半,碧翠絲,每晚在客廳打太極拳,少不了他那青少年的執著,根本不認為這又慢又奇怪的慢動作,除了讓人舒緩、無聊之外,還能做些什麼。這個強壯、好動的男孩有一晚迫不及待地接受了「一點點」太極內勁的示範。
我們的兒子比戴醫生高,且天生就好鬥,事實上,他更想把自己強壯的肌肉「秀」給大衛(戴)。看著這位充滿活力的青少年的力量,竟然在對方平靜毫無動作的情況下被吸收,那場面看起來彷彿不是真的。我們的兒子使盡力氣,幾乎脖子上已青筋暴露,就是沒辦法移動戴醫師一寸。
然後,大衛(戴)客氣地說,如果我們兒子願意的話,他可以展示一點太極的內勁,於是我們兒子鎖緊雙臂,弓步站穩,這時大衛(戴)只用兩根指頭放在我們兒子的雙臂上,然後輕輕上步,每一次都把我們的兒子推開了好幾步。接著,大衛(戴)讓我們孩子盡力揮拳打他的肚子,他竟然毫髮無傷,談笑自如。
事後 ,我們兒子敘述當時的情形,他好像打在軟糖上,外面是軟的,裡面則是硬的。自此之後,當然不用說了,我們的兒子不再取笑我們的太極了。
我很榮幸為戴醫師寫序,這本書帶給我們許多太極和中醫的珍貴知識。本書除對各階層的太極習練者有價值外,更證明這些「鬆柔」的動作,也是有效的自衛武功。祝福讀者們閱讀本書後,從其中的智慧中獲得助益。
專欄作家
克林‧雅德里
於鹽泉島,哥倫比亞,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