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太極拳為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太極拳理博大精深,功架技術(招式)深合運動生物力學原理,且效用廣博,俱有健身、醫療、觀賞、娛樂及修身養性的諸多功能,在行拳中,涵括了武術中威力強大的踢、打,自衛防身的實用技術。
太極拳,貴柔、尚陰、用虛、主靜、屬下、取後、為客、居弱、無為,弱者不爭的鬥士特性,故歷代太極拳賢輩,向以健身、醫療、修身養性為本。正如,前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理事長——楊玉振所著《太極拳道的問答》一書中,所言:「太極拳在以體力對抗的時代,太極拳招式太厲害,一旦施術,定會造成傷亡。」(太極拳研究專集171期)
一代太極宗師王延年,也曾論述:「張三豐祖師沒有修道之前,天天一直有人要殺他,因為要自衛,他也得殺人,打人殺人是犯法的。」其更提出,武術不要比賽,因為輸贏雙方都會受到傷害。以上,兩位太極拳宗師的觀點,實乃深受張三豐祖師箴言;「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所影響,更彰顯出太極拳修身養性,鍛鍊自己,不傷己害人的特性。
但如今,社會治安敗壞,作奸犯科之徒趁勢而起,善良百姓時遭欺凌、傷害,我輩會武術者,本是除暴安良,濟弱扶窮者,但因,心懷善良,又顧及傷人被害,而任由歹徒為所欲為,此至社會永無寧日。
武術諺語有云:「既得必試敵」、「寧可學了不用,不可用時無學。」此乃召示吾輩武者,防身自衛箴言。古有明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施術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太極拳又稱綿拳,乃指「綿裡藏針、綿裡裹鐵」,顧名思義,可知太極的威力。清末陳鑫著有「殺手歌」和「打穴歌」,前者強調,上打咽喉、下打陰,中間兩肋並當心,下部脛骨合兩膝,胸後一掌要真魂。
另陳長興在《用武要言》「太極拳散手十八打」中提及:「提打、按打、擊打、沖打、膊打、肘打、胯打、腿打、頭打、手打、高打、低打、順打、橫打、進步打、退步打、截氣打、借氣打……等。」周身均可打的技法。更強調:「起手如閃電,擊打如迅雷,發手要快,打手要狠,發身要鷹揚、勇猛、潑辣、膽大。」可見,陳式太極拳根本就是實戰搏鬥的拳術,無怪乎,以往陳式太極拳手,多以保鑣為業!
楊露禪(楊無敵)創一百零八式楊式太極拳套路,其武術事蹟,無論比武、應聘擔任鏢師,拳場無敵,可說譽滿全國,當時,詩人與書法家,曾寫下「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藝壓群英」以稱頌。
基於以上論述,可見太極拳的確是威力強大的拳種。但僅有踢、打,無法對抗現代的自由搏擊,遠距離可施展踢打,近距離特別是貼身時,則必須加以摔角技術克敵。武諺:「拿不如打、打不如摔」、「起腿半邊空」、「三年的拳不敵當年的角」,這都在說明,摔角在近戰格鬥的重要性。武術界常云:「八卦掌加摔角神鬼都會怕」、「太極拳加摔角神鬼都會驚」,此說,證明將摔角技術融入太極拳中,其實戰威力更強大。
筆者,從小跟外祖父李東雲,學習山西角。1958年又拜武狀元常東昇大師,學習保定快角,且跟隨常大師,在軍中教授摔角十六年,此期間,常大師在傳授摔角時,每將太極拳的招式,運用在摔角中。
筆者耳濡目染,稍有一愚之得,斗膽在耄耋之齡提出《簡易太極角》,就教於武界賢輩,更盼望拋磚引玉。
2005年,筆者曾編撰《太極拳防身術》一書,由大展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另大陸張志俊(太極閑人、陳式太極拳大師陳兆奎高足),曾編撰《三十二式摔法》,列入陳式太極拳技法系列之一,足證摔角之價值。
拙作能完稿,得力於傅文丕君之鼎力相助,傅君外貌儒雅,博學多聞,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力學組碩士,習程派高式八卦掌,武術根底深厚,精易筋、內勢。曾擔任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秘書長,建樹良多,乃當代文武不可多得之俊材,能為拙著撰序,生色無限,特致謝意!
同時也要感謝,莊嘉仁教授協助攝錄,前中國文化大學國術學系莊榮仁主任、台灣省國術會林志昌秘書長、財團法人石為開將軍太極拳發展基金會隋滌秋董事長,賜序。財團法人玄牝太極健康導引學會邱翊展理事長,協助演示,在此一併謝謝!
郭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