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林正丈――
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研究院教授、日本學界研究臺灣政治第一人
他在本書將臺灣史的格局放大在近代世界帝國體系變動的脈絡下檢視,
不僅凸顯臺灣歷史的邊緣性質,更對戰後臺灣的政治提出整合性的解釋。
臺灣經歷了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民主化歷程,開啟並帶動了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上的巨變。作者若林正丈是日本學界研究臺灣的重量級學者,本書是他繼《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之後,對臺灣政治最新的研究專著。本書以「中華民國的臺灣化」為線索,統攝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發展歷程,並分為「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啟動(1945-1987)」與「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1987-2008)」兩大部分展開論述。
本書大量應用既有的研究成果,統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並且在先行者研究的基礎上,對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脈絡,提出獨特的「分析式架構」與整合性的詮釋觀點。
作者若林正丈經常訪臺考察政治現勢與進行學術研究,本書相當程度地能夠忠實反映日本學術界對臺灣政局的理解與看法,是對戰後臺灣政治研究兼具開創性與全面性的著作。
作者簡介:
若林正丈
1949年出生,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現任教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領域為臺灣政治史與臺灣近代史。著有:《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蔣經國與李登輝》、《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審訂者簡介
薛化元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曾任政大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研究領域為臺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憲政史。近期編有:《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發展與帝國邊陲──日治臺灣經濟史研究文集》等書。
譯者簡介:
李承機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林果顯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琪禎
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特別研究員
岩口敬子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
洪郁如
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社會學部教授
周俊宇
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生
陳文松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陳桂蘭
日本筑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
陳培豐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顏杏如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若林正丈教授在本書以政治體制為經,以時間為緯,分析了戰後臺灣政治體制的結構,也同時梳理了六十餘年來的臺灣政治史,是一部成功地結合社會科學(政治學)與歷史學研究手法的佳作。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作者熟稔於臺灣的學術成果與現實脈動,在本書運用「多重族群社會」、「遷占者國家」、「七二年體制」、「民族主義政黨制」等論述工具,更大量應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兼具深度與廣度,讓讀者在閱讀上無疑享有「鳥瞰式」的滿足感。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作者若林正丈是日本從事臺灣政治研究的第一人,本書以「中華民國臺灣化」此一概念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直至今日的臺灣政治發展,是作者從事臺灣政治研究三十年來累積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小笠原欣幸(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總合國際學研究院副教授)
作者透過「多重族群社會」論述,詳細紀錄「臺灣化」轉向的自我認同意識過程。
――中西寬(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法學研究系教授)
本書以「中華民國臺灣化」為問題意識,成功將書中內容明確、完整地連貫起來。
――井尻秀憲(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總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
作者重構分析錯綜複雜的現代臺灣政治,提出獨特見解的專門語彙,賦予本書無比的魅力。
――金子文夫(橫濱市立大學國際總合科學部教授)
本書是有志於臺灣政治研究的學術工作者所必讀,也是從事東亞比較政治研究以及國際關係研究極為重要的參考書。
――松田康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名人推薦:若林正丈教授在本書以政治體制為經,以時間為緯,分析了戰後臺灣政治體制的結構,也同時梳理了六十餘年來的臺灣政治史,是一部成功地結合社會科學(政治學)與歷史學研究手法的佳作。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作者熟稔於臺灣的學術成果與現實脈動,在本書運用「多重族群社會」、「遷占者國家」、「七二年體制」、「民族主義政黨制」等論述工具,更大量應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兼具深度與廣度,讓讀者在閱讀上無疑享有「鳥瞰式」的滿足感。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作者若林正丈是日...
章節試閱
中文版後記(摘錄)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若林教授的博士論文,即是以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作為專攻。由於長期以來關注臺灣近現代史的研究,特別是在戰後臺灣史研究上著作甚多,更被臺灣研究學界視為研究臺灣現代史的重量級學者。換言之,若林教授的社會科學研究出身的背景,常常相對被忽略。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學術背景出身,使得若林教授雖然重視史料的統整、論述,對於歷史的解釋更是用力甚多。
而本書的內容,也是若林教授研究取向的體現,呈現的特點之一是:大量應用最新的研究成果,統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在〈前言〉中指出,本書運用了至少包括「多重族群社會」、「遷占者國家」、「七二年體制」、「民族主義政黨制」等論述工具。換言之,本書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也是作者在先行者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其獨特的「分析式架構」,檢視並解釋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歷程。在研究成果的掌握上,則兼具深度與廣度,臺、日年輕學者的研究亦在援引之列,在閱讀上無疑享有「鳥瞰式」的滿足感,也讓兩國學界更簡便地了解彼此的研究關懷。無論舊雨新知,應該都肯認這是若林教授關於戰後臺灣史書寫的重要風格,或可視為本書的第一個特色。
其次,即使出身社會科學,但若林教授對於歷史脈絡的重視,使得戰後臺灣史的格局放大為近代世界帝國體系的變動,而其中臺灣的選擇與作為充滿能動性,在不同時期展現了內部政治變化與外在國際情勢的強烈互相影響。本書明言具有兩個視角,一個是政治結構變動論,亦即政治共同體層級的政治結構變動、社會文化的變容與國際政治的衝擊。另一個即是歷史的視角,將臺灣擺放於三個性格相異的帝國邊緣(古代世界帝國的清帝國、近代殖民帝國的日本、二次大戰後「非正式的帝國」美國),凸顯臺灣歷史的「邊緣性」。具體而言,本書延續《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的歷史脈絡,同樣正視「縱的繼承」(主要指涉日治時期,甚至溯源至清帝國統治時期之前的臺灣歷史傳承或遺產)與「橫的移植」(主要指涉二次戰後自中國移入臺灣的制度、文化)兩個側面。或許正是重視這樣的歷史脈絡,若林教授才會傾力觀察「中華民國臺灣化」諸現象,並據此解釋政治變化的趨動力。
再者,如同前述,作為政治研究的專著,對臺灣戰後政治發展提出整合性的解釋也是本書的特色。書中提出所謂的「七二年體制」,對一九七二年以後影響臺灣政治發展的國際政治結構與臺灣國內政治發展的關係,特別是其中的矛盾關係,有深刻剖析。亦即,外在的「七二年體制」雖然是臺灣內部政治改革的重要促因,但特別是民主化改革後,中華民國朝向建立以臺灣為主體的國民主權國家,此一發展卻又回頭衝擊「七二年體制」。此種臺灣主體意識的政治發展,以及其與「七二年體制」的辯證關係,是後續影響臺灣政治發展的重要變數。若林教授以「中華民國臺灣化」統合此種政治改革的構圖,探討戰後臺灣在國家定位、政府機構設計、意識形態與認同等面向的變化。此為全書核心所在,作為介紹性文字不欲多言,還請讀者細細品味。
最後,由於熟稔於臺灣的學術成果與現實脈動,若林教授由此汲取養分,豐富了自己的解釋,反過來向日本讀者介紹原生自臺灣的關懷。這裡想舉出的是「族群」的概念。若林教授認為現今於臺灣社會和學界普遍使用的「族群」一詞,較之其他辭彙,更能說明臺灣的現象:既可指稱各種不同的人群分界(原住民族與漢族,客家人與福佬人,日治時期的臺灣人與日本人),又可兼顧傳統理論難以包攝的分類(本省人與外省人)。藉由族群概念,本書的政治史內容不僅包含國家定位和政治結構,對於多重族群社會的再編、民族主義政黨制的開展,以及多元主義的浮現,才會投以如此多注目的眼光,語言、教育與文化政策在才會政治面的通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若思及近代以來,臺灣與中國均大量自日本輸入辭彙,作為描述和認識新事物的工具,本書以臺灣的辭彙向日本介紹臺灣歷史,希望日本讀者藉此更清準掌握臺灣的現實與其歷史脈絡,不覺深有況味嗎?
中文版後記(摘錄)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若林教授的博士論文,即是以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作為專攻。由於長期以來關注臺灣近現代史的研究,特別是在戰後臺灣史研究上著作甚多,更被臺灣研究學界視為研究臺灣現代史的重量級學者。換言之,若林教授的社會科學研究出身的背景,常常相對被忽略。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學術背景出身,使得若林教授雖然重視史料的統整、論述,對於歷史的解釋更是用力甚多。
而本書的內容,也是若林教授研究取向的體現,呈現的特點之一是:大量應用最新的研究成果,統合目前為止中、日、...
作者序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摘錄)
本書是一本雙重觀點的現代臺灣政治論。政治結構變動論的角度所要論述的,是「中華民國臺灣化」這種政治共同體層次的政治結構變動、以及因此所牽動的社會文化之改觀與國際政治傾軋的過程。另外要輔以歷史的觀點,遠眺那些把臺灣當作邊陲的各個帝國之興衰。
臺灣歷經過三個性格迥異的帝國(作為古典之世界帝國的清朝、作為近代殖民帝國的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正式帝國」的美國)體系之邊陲地位,其中或被編入或被庇護,刻畫出一段獨特的發展歷程。如今,竄起的中國正燃燒著炙熱的欲望,企圖把這個擁有複雜歷史的邊陲再次收編旗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世界性的中心─邊陲結構(美國帝國體系)中,臺灣造就出經濟發展與民主化。立足此一成果之上,面對東西冷戰結束後的全球化浪潮所導致的中心─邊陲結構之變動的新趨勢,臺灣顯得半推半就。要論述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原動力,也等於是把現代臺灣政治史放在此一脈絡中來檢視。
臺灣,是一個土地大小和位於日本列島南方的九州相似,人口約2,300萬(2007年)的島國。戰後長期受到忽視,近年來,政治開始受到日本以及國際社會的注意。
理由之一,無疑是政治體制的民主化。在經歷戰後三十餘年的中國國民黨一黨統治之後,二十世紀最後四分之一個世紀所發生的世界性民主化浪潮,終究也席捲了這個島嶼。臺灣的民主化,就在斷然實施政治自由化、導致國民黨的一黨統治遭到破壞當中,開啟了進程,接著著手改革政治參與體制。1986年,在野的民主進步黨獲得組黨許可;隔年,終於解除了長久以來束縛政治自由的戒嚴。隨後,1988年1月,斷然實施這項自由化的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去世,國民黨內部隨即掀起一波慘烈的權力鬥爭。
最後,在壓制局面的李登輝(總統兼黨主席)之主導下,向來被譏為「萬年國會」的畸形國會,在1991至1992年之間完成了正常化﹔再經過1994年分別實施的臺灣省、臺北市、高雄市等大型行政區的首長民選過程﹔最後藉由1996年實施總統直接民選,完成了民主化工程。就在韓國的民主化與民主體制持續存在的同時,臺灣也成立了民主主義政治體制,這些體制雖帶有種種缺陷,卻也不斷發揮功能持續運作,已經構成了東亞政治秩序的一部分。
不過,事情並未就此結束。隨著民主化的進展,臺灣政治中所具有的強烈認同政治色彩也逐漸浮現。民主化雖可藉著政治體制之包容力的提升而減輕甚至解決有關認同的爭議,相反的,認同的爭議也有可能因為民主化所導致的政治競爭之擴大與激化而受到挑撥與刺激。在自由所拓展的政治空間裡,臺灣民族主義躍出檯面,開始對抗中國國民黨政權用來作為國民統合之用的意識形態,也就是官方中國民族主義教條。自1980年代末期開始,所謂「統獨問題」(應該與中國統一或者臺灣自己獨立)、以及臺灣住民「究竟是臺灣人或是中國人?」之類的問題,隨著對於具體的對中政策究竟是對是錯的追究過程,變成了爭議性的發燒議題。
那個存在於臺灣並自稱為「中華民國」的政治體、以及構成這個政治體之內涵的住民,兩者對於政治共同體的認同出現了爭議;此外,那些在公共舞臺上露臉的各個政黨以及不同的政治家、意見領袖等公眾人物的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立場,也被不斷地嚴格追問。
戰後臺灣最深刻的社會裂痕就是存在於「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矛盾,民主化也促成了這種「省籍矛盾」的改觀。所謂本省人,是戰前以來就住在臺灣的人民,人口上居多數,他們因為民主化而掌握了權力。相對於此,外省人是隨著戰後國民黨政權渡臺者,他們在黨、政、軍、文化機構方面占據要職,在人口上雖居少數,相對於本省人,卻在戰後臺灣國家占據著結構上的優勢地位。民主化,也可以說是這批占據支配地位的少數人口在「政治─意識形態─文化」等各方面逐漸失去其結構性優勢地位的過程。
另外,因為民主化而擴大的政治自由,也影響到在本省人中居少數地位的「客家人」、以及在人口上居壓倒性少數地位的原住民族,他們開始展開族群上的自我主張運動。這些運動的主張逐漸被社會接受,中央政府行政院層級也設立了專職機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顯示國家開始把回應少數族群要求的責任,化為行政上的制度化工作。受到臺灣民族主義對於國民黨政權依據官方中國民族主義所建構的一元性文化支配所發動的批判之影響,企圖以臺灣社會之各「族群」(後述)的文化相互尊重為原則,讓臺灣文化朝多元文化方向重組的理念、以及企圖實現此一理念的社會、文化上的實踐也應運而生。
就這樣,民主化所掀起的臺灣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在循著臺灣「多重族群社會」(詳細請參照第一章)的雙重族群界限所形構的複合式族群政治(ethno politics),與國族認同或民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政治的相互重疊中,展開了一段複雜的政治過程。認同政治的此種樣貌,在民主體制的建置完成後,力道反而變得更加強勁。
臺灣的選民自1990年代以來,透過幾乎是年年舉行的中央層級選舉,即總統選舉(四年一次)、國會(立法院)選舉(三年一次,2008年以後四年一次)、臺北市長、高雄市長選舉(四年一次,實質上具有選出未來的總統以及行政院長候選人的意義),一方面定期確認自己歸屬於臺灣這個政治共同體的意識,一方面也在政黨之間的競爭、特別是在選舉期間的競爭中所展開的複雜之認同政治中,經歷分化與統合向量之間無法避免相互糾纏的政治過程。
另要附加說明的是,此種認同政治並非僅出現在臺灣內部的政治中。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中國只有一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他們過去高喊「解放臺灣」,1970年代末期,國家方針修正為「改革開放」,從此以後,除了號召「祖國的和平統一」以外,一方面也不斷重申絕不放棄武力作為行使統一的手段。臺灣的認同政治,理所當然地跨越了臺灣海峽,把強烈主張「一個中國」、「反對臺灣獨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各號政治人物也捲入其中。對於這些相互糾纏的動向,美國或日本往往被迫必須對其中一些做出回應,也因此,強化了臺灣認同政治與國際政治之間的牽扯,甚至對於臺海的和平、以及以亞洲安全保障問題為主的國際政治,也都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何以致此?――若從臺灣政治這一方面探求其因,則本書所做的觀察認為,此乃因為臺灣政治民主化這一結構性變動,啟動了另一個與此結構性變動重疊、卻又與民主化有著迥然不同之內容與意義的政治結構上的變動;而這個政治結構上的變動所造成的影響,在臺灣民主化之後不但繼續存在,更隨著中國因為「改革開放」的成功而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勢力快速增強,導致戰後在「非正式的帝國」美國,或者「美國帝國體系」(請參照第二章第一節)所建構的世界秩序之下所定形的維繫臺海現狀之體制(「七二年體制」)出現傾軋所造成。
本書擬將此所謂另一個政治結構上的變動稱之為「中華民國(的)臺灣化」。本書則是一本站在「中華民國臺灣化」的角度,描寫臺灣以及關於臺灣政治之衝擊的現代臺灣政治論。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摘錄)
本書是一本雙重觀點的現代臺灣政治論。政治結構變動論的角度所要論述的,是「中華民國臺灣化」這種政治共同體層次的政治結構變動、以及因此所牽動的社會文化之改觀與國際政治傾軋的過程。另外要輔以歷史的觀點,遠眺那些把臺灣當作邊陲的各個帝國之興衰。
臺灣歷經過三個性格迥異的帝國(作為古典之世界帝國的清朝、作為近代殖民帝國的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正式帝國」的美國)體系之邊陲地位,其中或被編入或被庇護,刻畫出一段獨特的發展歷程。如今,竄起的中國正燃燒著炙熱的欲望,企...
目錄
中文版序╱若林正丈
前言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
一、民主化、認同政治、臺灣海峽的和平
二、為什麼中華民國臺灣化?
三、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第壹部 前期.初期條件.啟動 1945-1987年
第一章 多重族群社會的臺灣―歷史前提
一、滿清帝國、日本殖民帝國、多重族群社會
二、中場的悲劇―二二八事件與「省籍矛盾」、臺灣民族主義的歷史起源―國家機構的統合
三、國民黨政權的撤遷臺灣
第二章 戰後臺灣國家與多重族群社會之重組―初期條件
一、作為東西冷戰「前哨站」的戰後臺灣國家
二、作為另一個「正統中國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三、作為遷占者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四、多重族群社會的戰後重組
第三章 不合理體制的惡化與調整―啟動過程
一、外部過程―從冷戰前哨基地到曖昧的周緣
二、內部過程―從體制調整到體制轉型
▓第貳部 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1988-2008 年
第四章 民主體制的設置―「憲政改革」的第一階段
一、「憲政改革」的啟動與其政治藍圖
二、「憲政改革」的展開―「最小綱領民主體制」的設置與政府代表制問題的解決
第五章 朝向主權國家與民主體制的苦惱―「憲政改革」的第二階段
一、「凍省」與「臺灣式半總統制」之形成―第四次修憲
二、「兩國論」修憲的夭折與「憲政怪獸」的終結―第五次修憲的糾紛與第六次急就章式修憲
三、政權交替的衝擊與第七次修憲―國家性與政治體制的新典範?
第六章 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及其展開
一、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與政治動員之族群=民族的(ethnic-cum-national)脈絡
二、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展開
第七章 多元文化主義的浮現
一、「過去的克服」與「族群和解」
二、從同化主義到多元文化主義
三、變貌躊躇的認同
第八章 七二年體制的傾軋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與「七二年體制」
二、「一個中國」原則在臺灣的衰退
終章 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之未來
二、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後記
中文版後記╱薛化元
參考文獻
索引
中文版序╱若林正丈
前言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
一、民主化、認同政治、臺灣海峽的和平
二、為什麼中華民國臺灣化?
三、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第壹部 前期.初期條件.啟動 1945-1987年
第一章 多重族群社會的臺灣―歷史前提
一、滿清帝國、日本殖民帝國、多重族群社會
二、中場的悲劇―二二八事件與「省籍矛盾」、臺灣民族主義的歷史起源―國家機構的統合
三、國民黨政權的撤遷臺灣
第二章 戰後臺灣國家與多重族群社會之重組―初期條件
一、作為東西冷戰「前哨站」的戰後臺灣國家
二、作為另一個「正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