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古典新刊」出版緣起
項潔(臺大出版中心主任)
2015年12月,當得知大安出版社要結束營業的訊息時,我感到相當驚訝,隨即思考臺大出版中心是否可以在這個時間點上發揮些力量。經過聯絡、洽商,尤其是在夏長樸、葉國良、劉漢初三位教授的大力幫忙之下,臺大出版中心與大安出版社很快便達成協議。這套「大安古典新刊」的出版,即其成果之一。
創立於1974年的大安出版社,堪稱是臺灣出版界的「奇蹟」。在整整41個年頭裡,它歷經過臺灣出版業的興衰變遷、飄風急雨,卻仍能一本初衷,堅持薪傳文化,陸續出版了二百多種優質的學術論著。大安的作者群,現在多為引領學術風氣之名家;對國內各大學文學院一代又一代的學子而言,「大安」兩字等於是臺灣「文史研究」重要縮影之一。在大安出版社諸多優秀出版品中,有「古典新刊」系列。這個系列除了以精選經典、精校文字聞名外,另一重要特色在其版面,不論是字級、行距、段距,皆經精心設計,版面既清楚又美觀,極適合教學、自修之用。臺大出版中心為使之持續流傳,特以「大安古典新刊」之名稱予以重新出版──我們用原來的「古典新刊」,再冠以「大安」兩字,以彰顯大安出版社在中文學術著作出版之志業。
「大安古典新刊」包括:《楚辭補注》、《四書章句集注》、《周易王韓注》、《周易本義》、《老子四種》、《歷代短篇小說選》、《文體序說三種》、《周易二種》共八本書。每一本書,皆保留原來的優美版式、原出版說明(即「大安出版說明」),同時也將各書之勘誤補訂於正文中。期盼這套書的出版,能在教學、研究上持續服務學林。值出版前夕,爰申數語,以誌緣起。
序/大安出版說明
大安出版說明(摘錄)
《楚辭補注》,宋代洪興祖著,是為補漢人王逸《楚辭章句》而作的。
王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縣)人,東漢安帝元初(114-119)中為校書郎,順帝時官至侍中。他的《楚辭章句》是現存《楚辭》注本中最早的一部。西漢劉向編《楚辭》為十六卷。王逸又加入自己的《九思》一卷,共十七卷。王逸對書中各篇都作了敘文,說明寫作的背景和命意。注中除提出自己的見解外,也采用不同的說法,引作「或曰」云云,可能是吸收了班固、賈逵的《離騷經章句》及劉向、楊雄的《天問》注解等。王逸出生于楚地,又去古未遠,所以能一一指明辭中的楚地方言,對後人研究《楚辭》很有幫助,是研究《楚辭》必讀的基本著作。
洪興祖字慶善,丹陽(今江蘇丹陽縣)人。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登上舍第,南渡後歷任祕書省正字、太常博士等職,後出知真州、饒州,因得罪秦檜而編管昭州,卒。他的《楚辭補注》,先列王逸原注,而後補注于下,逐條疏通,對名物訓詁作了詳盡的考證和詮釋,不僅對舊注多所駁正,而且廣徵博引,保存了漢至宋代人的一些遺說,如《天問》注舜二妃事所引的《列女傳》,與今本頗有不同,具有較濃厚的神話色彩。尤其只見本書引及的《楚辭釋文》佚文七十七條,對研究《楚辭》的古字、古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以往的排印本,多將王逸注及洪興祖補注排於各該句之下,版面頗不清爽。本社為便利讀者,特將本文與注解分排,並在「補」字上加上〔〕號,以分別王、洪二人的注文。不過,「補」字以上除了王逸注外,還有後人的增補,如引《文選》李善及五臣注即是,但究係何人所補?除所補外,其餘是否悉為王逸原文?都還有待考證。又,原書目錄只有大題,小題則列在各卷之前(如《九歌》中的《東皇太一》等),現在都補列于書前的總目,並標出頁碼以便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