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文化,民間信仰活動是台灣社會生活與文化的重要成分,也是了解台灣社會組織、宗教信仰之歷史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台灣民間信仰乃相對於制度性宗教(佛、道、基督教等)而言,或被視為具有擴散性宗教性質,主要源於傳統巫覡與鬼神信仰,同時混雜部分祖先、自然神崇拜與釋、儒、道成分,很難以「某某教」稱之,在進行繁複祭典時,通常需藉助道教各法派之科儀,故常見各地民間信仰宮廟加入各地道教協會為會員。
學界包括人類、歷史、文學、宗教、社會等學門,對民間信仰研究成果甚多,議題豐富,見解多元。本書所輯錄10篇論文涉及進香、建醮、祭祀與廟會等少數個案與議題,並輔以主編所撰導論,當有助讀者掌握台灣民間信仰之主要精髓。
作者簡介:
謝國興
臺南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歷任行政院國科會(科技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史、臺灣社會經濟史、閩臺民間信仰。
李豐楙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國家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兼任研究員。專長領域為道教文學、道教文化、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
林美容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社會科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現為該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民間佛教、中國親屬研究、台灣民間信仰、漢人社會組織。
張珣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專長領域為宗教人類學、醫療人類學、民間宗教行為。
呂玫鍰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University Bielefeld, Germany)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領域為宗教人類學、歷史人類學、漢人社會與文化。探討儀式與展演、社群、空間、地景、身體經驗、性別等課題,近年研究媽祖進香文化的遺產化、個體化、與宗教想像等問題。
三尾裕子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學術),原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所長。現任慶應義塾大學文学部教授‧東アジア研究所副所長。專長領域為文化人類學、台灣民間信仰研究。
丁仁傑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專長領域為宗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質化研究、社會運動、組織社會學。
陳緯華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漢人民間信仰。
吳學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專長領域為台灣開發史、台灣客家移墾史、台灣文化史、基督教長老教會史。
章節試閱
導論(摘錄)
謝國興(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
民間信仰或民間宗教,中外學界已不乏定義與研究領域上的討論,日本學界在明治30年(1897)開始使用「民間信仰」這個詞彙,中國則是到了1930年代學界為了替代「迷信」研究議題而採用,是否由日本傳來不得而知。相對於西方學界較常使用「民間宗教」,目前中國大陸與台灣學界比較普遍使用「民間信仰」一詞,乃相對於制度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而言。在台灣,民間信仰的意涵主要指傳統的鬼神信仰,既與一般所謂制度性宗教不同(缺乏基本教義與經典、教團組織),而又混雜了部分祖先祭祀、自然神崇拜及釋、儒、道的成分,它是一種宗教現象與行為(包括巫覡形式),但很難稱之為「某某教」,而在需要較繁複的祭典(例如建醮)儀式時,多半藉助於傳統各派道教科儀(包括正一、靈寶、閭山等),因此我們經常可見到各地民間信仰的宮廟加入道教協會成為會員。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民間信仰「其宗教理念與儀式混合在生活制度與風俗習慣之中,成為民眾習以為常的宗教情感與宗教經驗」,「意指民眾生活下的信仰系統,發展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心靈價值世界」。因此就台灣社會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而言,若謂民間信仰是擁有最多「信徒」的宗教並不為過。如果生活即文化,民間信仰活動及其形式內涵是社會文化的重要部分,要了解台灣社會組織與生活的歷史,民間信仰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台灣學界對於民間信仰的研究,主要來自人類學、歷史學、宗教學、文學、社會學等學門,議題豐富,形式繁多,要挑選少數文章作為代表性成果當然非常困難,限於篇幅,本書輯錄的10篇文章,只關連到台灣民間信仰形式的三個層面:進香、建醮、祭祀,而且僅是其中的少數個案與部分相關議題。
進香可能是目前社會大眾印象最深刻的台灣民間信仰活動,這源於每年各式媒體對大甲與白沙屯兩地媽祖進香活動的大量報導,進香也確實是民間信仰最普遍也最基本的廟會型活動,張珣〈儀式與社會:大甲媽祖轄區之變遷〉、呂玫鍰〈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分別探討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相關議題。建醮原是道教儀式,台灣的建醮齋祭基本上由各地民間宮廟主辦,道士團體以儀式專家身分協助進行,醮典是民間信仰中比較重要的儀式,民間宗教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深刻意義經由建醮過程才能完整呈現,李豐楙〈台灣齋醮〉一文有助於我們較深入理解民間信仰與道教文化之間的關係,對於有機會進行建醮田野觀察的人來說,這篇文章是入門的基礎知識。
若單以台灣民間信仰宮廟主、副祀神明數量為衡量標準,排名第一的是王爺神信仰,以建醮的頻率及規模而言,王醮的重要性也最為突出,因此跟代天巡狩信仰相關的王爺、王船、王醮祭典對認識台灣民間宗教文化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三尾裕子〈從地方性廟宇到全台性廟宇:馬鳴山鎮安宮的發展及其祭祀圈〉、李豐楙〈代巡東港:迎王巡境的隱喻〉、丁仁傑〈大型地方性:台南西港刈香村際網絡再思考〉三篇論文,分別探討雲林馬鳴山鎮安宮、屏東東港東隆宮、台南西港慶安宮的定期建醮型祭典。有應公(萬善同歸)祭祀現象雖非台灣所特有,但極為普遍,其祭祀形式的轉換歷程與紛雜面貌則是台灣特色,陳緯華〈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台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吳學明〈義民爺信仰的形成與擴散〉是兩篇跟無祀孤魂信仰相關的討論。民間信仰無論進香建醮與例行祭祀,其社會組織運作與祭祀圈、信仰圈議題息息相關,所以特別收錄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一文。傳統廟會的遶境是儀式與活動的一大重心,陣頭是遶境過程的主角,也是民俗文化與生活記憶的主要載體,筆者〈庄頭陣的社會文化意義:以曾文溪、二仁溪下游廟會為例〉一文,簡要呈現「正宗」廟會陣頭的形貌。
民間信仰的根源是香火的觀念,對從閩、粵兩省移民台灣的民眾來說,早期的拓墾環境十分艱難,原鄉信仰用香火移置的方式,無論是香火袋、小型神像,甚至紅紙書寫神明名號,找來一個可以插香的容器(香爐),就可以進行祭拜祈求神明保佑平安賜福的儀式。草萊初闢時期的聚落可能連祀神的草庵都沒有,保存管理香爐的人責任重大,每天要負責早晚上香,「爐主」於焉產生;人口增加,聚落漸大,可能建廟,祭祀活動益形多元複雜,也可能無廟但仍由爐主輪流奉祀,總之需要大家同心協力,於是各角頭推派代表,分工合作,領頭之家即為「頭家」,協助爐主辦理祭祀事宜;祭祀組織與操作模式多變,無論是否建廟安置神明,或漂泊居無定所的主神(最有名的例子是雲林地區的六房媽),不管有無管理委員會或董事會,爐主頭家體制在台灣多數宮廟祭祀組織中仍然維持著,儘管其運作方式各地可能截然不同。
原型的爐主頭家如何產生?在祭祀圈中產生!祭祀圈並非台灣的發明,在大陸原鄉已然存在,但台灣的情況稍有不同。移民的原鄉多數是單一或少數宗族聚居的村落,祠堂作為處理村落公共事務的公共領域功能強過公廟;台灣因移墾形態特殊,多數是雜姓村,聚落公廟同時兼具宗教與社會功能,所以信仰與神明對居民的重要性超過原鄉,祭祀圈的運作也就更加重要。有關祭祀圈的研究討論已非常多,林美容教授這篇文章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不但整理祭祀圈的定義與面向,同時探討由祭祀圈發展為信仰圈的可能性。祭祀圈的定義與運作原型一般說來比較容易理解,也較少爭議,林教授對信仰圈也試圖加以定義,並以彰化南瑤宮媽祖信眾所組成的10個跨縣市「會媽會」為例證作說明,這有助於我們了解中部這個地域以媽祖為共神的神明會方式構築的信仰圈如何運作,但由此立論祭祀圈會發展為信仰圈,信仰圈可以涵蓋不同的祭祀圈,在台灣其他地區基本上並不適用,說服力也不足。事實上台灣許多非都會區地域,尤其是南部各縣市的祭祀圈仍然功能強大地在運作中。一般在界定祭祀圈時,往往忽略了「香境」的概念,境是神明的轄區,也就是祭祀圈,範圍如何劃定?曰「五營」,東、南、西、北、中五營圈圍範圍構成祭祀圈的具體空間,而隨著聚落擴大,五營也會跟著移動。許多廟宇不定期舉行「請水」、「請火」,或進香時在祖廟「召五營」,都跟充實五營兵馬後「安五營」,強化神明管轄的香境有關。
彰化南瑤宮的會媽會主要功能是護持南瑤宮媽祖前往古「笨港」進香,因為傳說南瑤宮的原始香火是一位參與彰化縣城築城工人楊謙自笨港媽祖廟攜來,從清代經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南瑤宮媽祖北港進香一直是聲勢最浩大的進香團(後來名稱漸有改變,或稱交香,同時也去新港)。進香原應是晉香,下對上、幼對長、小廟對大廟、分靈對祖廟行禮曰晉,晉香或進香無論是否為謁祖性質,都是為了獲得大廟或祖廟神明靈力的加持,所以進香通常有過爐甚至乞火、刈香(灰)的動作。進香完成(請火、請神完成也相同),神明回到自己的香境立即進行遶境,將新獲得的飽滿靈力普施境眾,福佑萬民。
大甲鎮瀾宮大約在日治時期的1920年代開始進行北港進香活動,日治後期一度中斷,戰後1948年恢復,起初進香團人數僅以數十計,後來規模漸大,受到矚目,1974年英文《漢聲》雜誌(ECHO)用28頁的篇幅專題報導大甲媽祖信徒徒步進香的故事,同一年黃春明與張照堂合作第一次將大甲媽祖進香拍成紀錄片《大甲媽祖回娘家》,大甲媽祖徒步進香從地方性的民間信仰活動轉而全台聞名。這一年進香經費募集與利益問題浮現,原來一向由爐主頭家負責主導進香的體制被要求改變,1975年鎮瀾宮管理委員會廢除爐主頭家制,改由廟方主持辦理,並將謁祖改成祝壽,刈火改為添火。為了大甲媽祖進香是否為回娘家的爭議,1988年起大甲鎮瀾宮不再前去北港朝天宮進香,改去一水之隔的嘉義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張珣教授這篇〈儀式與社會:大甲媽祖轄區之變遷〉論文首先處理鎮瀾宮「祭祀網絡」或「轄區」的問題,從早期大甲街上的4個里到全鎮12里,再擴大包括大安、外埔兩鄉(一度包括后里)共53庄,1974年除了前述廢除爐主頭家制外,同時廢除收丁口錢(祭祀圈的一大指標消失),后里正式退出鎮瀾宮香境,1978年管理委員會改制為財團法人,董監事只由12里產生,很顯然地53庄並不等同祭祀圈的概念,或許可說是信仰圈,不過又沒有林美容教授所稱的「共神信仰形成的神明會組織」,進香信徒採開放式,因此無論祭祀圈或信仰圈的界定都不盡符合。台灣各地民間信仰的社會組織與運作模式相當多元複雜,有相似處也有差異極大者,每一位研究者往往只能根據自己的有限田野經驗歸納總結,因此有關祭祀圈、信仰圈以及交陪境之間的交錯重疊與互動模式,尚有待更多的區域性研究相互補充。
改組為財團法人的鎮瀾宮領導者除了「企業化經營廟務的理念開始出現」,一方面「文雅化」,結合學界進行大甲媽祖文化的研究與研習推廣,也更懂得運用媒體宣傳;另一方面經營得法,例如善用搶頭香心理作有利於鎮瀾宮收益的各種安排,把握解除戒嚴的時機遊走法律邊緣,前往湄洲進香,占得社會信眾看重湄洲媽祖香火嫡傳的先機,善用新港與北港的對峙形勢,以儀式性的轉變(例如1988年起,因同時奉迎湄洲媽祖一起前往新港,故打出「遶境」進香名義),營造鎮瀾宮成為全台性媽祖廟的氛圍,每年媽祖起駕,廣邀國家重要領導人親臨參加,複因選舉考量出現台灣似乎是政教合一國家的景象,大甲媽祖進香堪稱典範。張珣教授此一論文完成於10餘年前,對於鎮瀾宮的崛起與用心經營分析相當深入,值得一讀。今日來看大甲媽祖遶境的現況,開放性的各地信徒參與者更多,規模更大,遶境(依邏輯應該用「南巡」,或許是基於現實考慮仍稱遶境,實際性質是「路過」)的宮廟更多,收益(緣金)想必更為豐厚,在鎮瀾宮開發了另一個廣大進香市場的同時,北港朝天宮作為台灣最主要的媽祖信仰進香中心的地位似乎也並未受影響。
目前跟媽祖信仰有關,經文化部登錄為國家級重要民俗的民間信仰活動有3項: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白沙屯媽祖進香。這3項民俗本來都跟朝天宮有關,自從大甲媽祖改道前往新港「會香」,反而使得原來名不見經傳的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聲勢鵲起。
白沙屯媽祖進香的主辦廟宇拱天宮建於清末同治2年(1863),主祀媽祖,香境包括今苗栗縣通宵鎮白東、白西、內島、新埔、通灣5里(新埔大部分居民後來退出),以及後龍鎮南港里的4個聚落,大約清代時期就開始以聯庄方式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不過白沙屯本庄(白東、白西2里)才是進香團的核心(祭祀圈),需繳交丁口錢,並有卜爐主頭家的權力,其他的村里有點只是加盟的味道。1980年代進香者(稱為香燈腳)人數不過7、8百人,1990年「優劇團」以修行體驗的動機參加白沙屯徒步進香,開啟外來團體與信徒加入進香團的契機,加上白沙屯媽祖進香路線的飄移不定(其實大範圍的主要停留點變化不大)與行轎方式的神祕隱喻特性,經由媒體傳播渲染,吸引大量外地信徒參加。1997年參加進香的登記人數約2千人,2008年約3千1百人,2013年已逼近1萬人,2015年為1萬8千人,2016年約2萬人,2018年約3萬5千人,2019年超過4萬7千人(每人收700元費用)。必須說明的是,這幾萬人中真正來回徒步走完全程的可能僅有幾百人,另外,許多參加大甲媽祖進香的人也同時報名白沙屯進香團,2019年兩廟進香日期幾乎重疊,所以白沙屯2019年雖然近5萬人報名,實際參加者需打一個較大的折扣。
從2010年白沙屯媽祖進香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家級的重要民俗,到2019年的10年間,參與白沙屯往北港進香的「香客」大約從5、6千人成長到近5萬人,用「暴增」形容毫不為過。一個原屬5至6個村里聯庄,數百人參加的小型進香團,不過30多年光景,發展為今日樣態,其中除了「重要民俗」的加持外,進香活動本身必然還有許多跟政治經濟社會生活面向互動而生的發展與變化,本書所收錄呂玫鍰教授〈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一文,對於白沙屯媽祖進香中的社會組織、儀式歷時性的發展變化,政府角色影響,文化資產標籤對地方宗教文化發展的影響,擴大參與與維護地方傳統的平衡點如何取捨等問題,都有相當深入的觀察分析。白沙屯與大甲媽祖進香有一些雷同的發展趨勢:不斷增長參與徒步進香歷程的大量香客,與沿途居民商家共同形塑了進香文化令人感動的虔誠奉獻精神,因進香活動帶來顯而易見的龐大利益能否成為社會可運用的共同資產?這恐怕是值得深刻思考的問題。
導論(摘錄)
謝國興(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
民間信仰或民間宗教,中外學界已不乏定義與研究領域上的討論,日本學界在明治30年(1897)開始使用「民間信仰」這個詞彙,中國則是到了1930年代學界為了替代「迷信」研究議題而採用,是否由日本傳來不得而知。相對於西方學界較常使用「民間宗教」,目前中國大陸與台灣學界比較普遍使用「民間信仰」一詞,乃相對於制度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而言。在台灣,民間信仰的意涵主要指傳統的鬼神信仰,既與一般所謂制度性宗教不同(缺乏基本教義與經典、教團組織),而又...
作者序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
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為探求其專業領域的歷史而投入台灣史研究,從而在通史之外發展出更具深度的專史。有鑑於此,作為學術用書的這套「台灣史論叢」,擬以單一的學術領域,或內涵豐富的特定專題,進行分冊。一方面藉由多學科及多面向的探究,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以拓展史學研究者的視野;另一方面提供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界,於運用台灣的素材建構學術論述時,所亟需之台灣史基礎知識,裨益於人文社會理論的在地化。再基於將學術作品推廣至一般社會生活的宏願,期盼以這樣的跨領域研究,形塑台灣新文化!
這套「台灣史論叢」的出版契機,來自2018年台大教務處運用教育部經費,支持出版中心所提出的「優質教科書出版計劃」。在最初的發想階段,承蒙劉翠溶院士、謝國興教授、張隆志教授殷切指導,湯世鑄總編輯為多面向的考量,方見其端倪。按台灣學界自19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起迄今,在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各層面,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本論叢因此擬委請學有專精的教授擔任各分冊主編,就特定的領域或專題,應論述上之需,匯集其個人所撰寫、或學界眾人所發表的相關論文,串連成一書,以詮釋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的發展歷程。有幸邀集來自國內外、任教於各教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王泰升、李文良、呂紹理、吳叡人、吳聰敏、洪郁如、范燕秋、許佩賢、許雪姬、黃美娥、張隆志、詹素娟、劉益昌、劉翠溶、薛化元、謝國興(依姓名筆畫排列),擔任各分冊主編。由於在眾多高品質的學術論文中,僅能納入少數與本論叢之編寫目的、各分冊之核心論旨最為接近者,故為彌補這項缺憾,各分冊都列有「延伸閱讀書目」,以幫助讀者對各分冊所涉議題有更廣泛的認識。本論叢之完成有賴出版中心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在行政人員提供堅實的支持下,幾位編輯承擔起接洽各選文作者、全書格式一致化、編排索引等繁雜但必要的工作,並由專人負責向學界及社會大眾行銷。
本論叢初步展現台灣學界,數十年來針對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所為的學術累積。個人才具有限,忝為叢書的策劃,有緣跟國內外的主編、作者及出版中心同仁,一起為台灣史與台灣學研究的奠基工程,貢獻一份心力,甚感幸運與榮耀。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
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社會...
目錄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編輯凡例
作者簡介
圖表、附錄目次
導論/謝國興
第一章 台灣齋醮/李豐楙
一、前言
二、台灣道教的源流及其衍變
(一)道教的宗教特質
(二)道教派別與宗教職能
三、「齋醮」的定義及其衍變
(一)齋醮:從原始語意到新意
(二)齋與醮:從單字到複合
(三)齋醮合流:從歷史到當代的變化
四、儀式例一:謝土、慶成醮的意涵
(一)正一派的謝土、慶成醮
(二)靈寶派的謝土、慶成醮
五、儀式例二:從王醮到迎王祭典
(一)王醮中的遺存:分燈宿啟與經懺布化
(二)和瘟押煞,祭船送王
(三)從「遊地河」到「遊天河」
六、儀式例三:拔度齋儀
(一)「午夜式」的齋儀程序
(二)拔度儀的神道意涵
(三)過橋與填庫:送行亡魂
七、儀式例四:法術運用與日常生活
(一)正一派的道法運用
(二)閭山紅頭法:與靈寶派配合的法術
八、結語
第二章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林美容
一、前言
二、祭祀圈的概念
三、信仰圈的概念
四、由祭祀圈到信仰圈的發展
五、結語與討論
第三章 儀式與社會:大甲媽祖轄區之變遷/張珣
一、前言:鎮瀾宮信徒範圍及其演變
(一)轄區的內涵與意義
(二)轄區範圍大小的演變
二、廟方行政組織之轉型與轄區的演變
三、移民團體帶來的儀式改變與外地資源
四、以儀式重新界定其信徒範圍
五、結語
第四章 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呂玫鍰
一、前言:當進香搬上國家博物館的舞台
二、遺產與遺產化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
(二)台灣《文資法》的定義
(三)學界定義的遺產與遺產化觀點
三、地方進香傳統成為國家文化資產
(一)進香保留地方傳統的宗教文化
(二)無固定的進香路線與行程
(三)全程徒步的進香旅程
四、變遷中的進香傳統與儀式實踐
(一)地方傳統的消失與弱化
(二)進香儀式的精緻化與擴大參與
(三)去地域化的個人進香禮儀
(四)創造新的進香意義
五、遺產化的實踐及其對地方的影響
(一)公部門的媽祖文化節活動
(二)廟方的遺產化實踐
(三)拱天宮近年的發展與建設
(四)地方攤商與社團的成長
六、結語與討論
(一)遺產化與地方賦權
(二)地方傳統的變遷與創新
(三)誰的傳統?誰的進香?
第五章 從地方性廟宇到全台性廟宇:馬鳴山鎮安宮的發展及其祭祀圈/三尾裕子
一、前言
二、馬鳴山鎮安宮的創建
三、關於鎮安宮的祭祀活動
(一)春祭
(二)五年大科
四、三種信徒範疇的形成
(一)鎮安宮的發展和五股組織的成立:第一層次圈
(二)鎮安宮祭祀圈範圍的擴大:第二層次圈
(三)鎮安宮祭祀圈範圍的擴大:第三層次圈
五、關於馬鳴山鎮安宮信徒的地域範圍的擴大
(一)祖籍地和第一、第二層次圈的關係
(二)第二層次圈的擴大
六、祭祀圈
(一)祭祀圈的概念
(二)馬鳴山鎮安宮的信仰圈範圍
七、結語:今後的課題
第六章 代巡東港:迎王巡境的隱喻/李豐楙
一、前言
二、溫王爺、諸千歲與東隆宮的興建
(一)代天巡狩:從道教到儒教的詮釋
(二)迎王駐駕:溫王與代巡千歲
三、祭典組織:祭祀區與社會
(一)族姓聚居,各衛角頭
(二)分層適任,各獻所能
(三)世事滄桑,境域乃分
四、千歲過火:祭典的淨化
(一)神筆請駕,封王蒞境
(二)遶行庄母,過火進府
(三)安座千旗,出榜安民
五、分區拚陣與王駕出巡
(一)王駕出巡,遶行四境
(二)陣頭遊行,各呈其藝
(三)家將神將,緝惡驅疫
六、結語
第七章 大型地方性:台南西港刈香村際網絡再思考/丁仁傑
一、前言
二、「大型地方性」概念初次的提出
三、何謂地方?何謂大型地方性?
四、傳統漢人社會與地方性
五、西港刈香的現況
六、西港地區的歷史演變與地方獨特的歷史感
七、千歲爺降臨的制度化:循環性時間取代固定永恆的歷史起點
八、大型地方性的結構與功能
(一)千歲爺的靈驗及其「社區真確化」作用
(二)千歲爺「靈驗真確化」與科儀的形成
九、大型地方性中的路徑
(一)慶安宮的中心性位置
(二)不同區塊的先後加入
(三)不同區塊加入所形成的新態勢和各庄陣頭的發展
(四)宗教慶典與社區的真確化
十、村落與地方性
(一)村落與民間信仰
(二)村落進入現代國家與全球化框架
十一、「全球─國家─地方」連結脈絡中的大型地方性
(一) 中央政府與細胞化的農村社會
(二) 不同歷史發展時期中國家與村庄關係的變化
(三)歷史框架變遷下的大型地方性
十二、結語
第八章 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台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陳緯華
一、前言
二、目前的有應公廟研究
三、重新詮釋有應公廟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方法上的問題
四、無祀祠的第一次轉型
(一)本章所指的「無祀祠」
(二)所謂的「第一次」轉型
五、無祀祠祭祀中的民間社會
(一)流寓者眾
(二)厲壇寄櫬
(三)枯骨收埋
(四)無祀祠的誕生
六、無祀祠祭祀中的國家治理
(一)掩骼與祭厲政策:國家治理
(二)無祀祠作為掩骼與祭厲制度的一環:國家的支持
(三)日治時期的國家制度與民間社會:政府的掃蕩
七、無祀祠祭祀的轉型
(一)無祀祠樣貌的轉變
(二)無祀祠的轉型:儀式象徵的轉變
八、無祀祠轉型的社會意涵
(一)社會心理的轉變:返鄉氛圍的消失
(二)「孤魂的在地化」與台灣社會地緣意識的轉變
九、結語
第九章 義民爺信仰的形成與擴散/吳學明
一、前言
二、義民與義民爺信仰
(一)義民
(二)「褒忠」與義民信仰
三、枋寮義民廟的建廟
(一)建塚廟的原因
(二)埋葬塚地的取得
(三)從褒忠亭到義民廟
四、從四大庄到十五大庄
(一)祭祀
(二)十五聯庄輪祀祭典區
(三)輪祀聯庄的形成:楊梅地區與大隘聯庄
(四)靈驗事蹟的流傳
五、義民爺信仰的再擴張
六、義民爺信仰的演變
(一)義民爺牌位的分化
(二)義民爺金身的奉祀
(三)義民爺分香廟祭典的演變
(四)義民廟與墳塚
七、結語
第十章 庄頭陣的社會文化意義:以曾文溪、二仁溪下游廟會為例/謝國興
一、前言
二、廟會與陣頭
三、西港刈香的文武陣頭
(一)台灣第一香
(二)西港香陣頭緣起與統計
(三)陣頭儀式
(四)西港香的宋江陣與金獅陣
四、二仁溪下游地區的廟會陣頭
(一)聚落概況
(二)王船信仰
(三)出外境與遶本境
(四)形態多元的庄頭陣
五、結語
延伸閱讀書目/謝國興
索引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編輯凡例
作者簡介
圖表、附錄目次
導論/謝國興
第一章 台灣齋醮/李豐楙
一、前言
二、台灣道教的源流及其衍變
(一)道教的宗教特質
(二)道教派別與宗教職能
三、「齋醮」的定義及其衍變
(一)齋醮:從原始語意到新意
(二)齋與醮:從單字到複合
(三)齋醮合流:從歷史到當代的變化
四、儀式例一:謝土、慶成醮的意涵
(一)正一派的謝土、慶成醮
(二)靈寶派的謝土、慶成醮
五、儀式例二:從王醮到迎王祭典
(一)王醮中的遺存:分燈宿啟與經懺布化
(二)和瘟押煞,祭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