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性的脈絡中,運動文化充滿著性別、階級、國族的隱喻。
過去學界鮮少以運動的題旨切入,探討現代藝術的發展軌跡及身體圖像的特徵涵義。本書聚焦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中運動文化的豐碩圖像和表現手法,分析現代身體的形塑和涵意。此時正值藝術與運動蛻變的關鍵期,兩者皆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逐步形成專業化和商業化的領域。視覺藝術具體反映了現代人對於身心健康的觀念嬗變,傳達運動中的自我認同及性別、階級、國族隱喻。
全書分為五章,著重於五項劃時代的作品系列或類型。主要內容包括杜米埃(Honore Daumier)的泳浴諷刺漫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的狩獵畫、竇加(Edgar Degas)的賽馬圖、卡意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的船艇水景、女性騎自行車的廣告海報。並參考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對於運動和習態(habitus)的洞察,立論現代身體的再現乃為喜劇、暴力、失落、秀異、動能的存在,蘊含多重的文化和美學意義。
作者簡介:
曾少千(Shao-Chien Tseng)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漫遊藝術史》網站主編、第21屆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曾擔任科技部人文司藝術學門副召集人、中研院歐美研究所訪問學人、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任。專長和研究興趣包括:現代藝術史、當代藝術、攝影美學與論述。已發表多篇論文於海內外學術期刊、專書及展覽圖錄,如The Art Bulletin、History of Photography、Perspectives on Degas、Romantic Legacies: The Transnational and Transdisciplinary Contexts,以及《現在進行式:臺灣藝術史的光影實錄》。
章節試閱
緒論(摘錄)
前言
過去學界鮮少以運動的題旨切入,探討現代藝術的發展軌跡及身體圖像的特徵涵義。這本書定焦在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中有關運動文化的豐碩圖像和表現手法,分析現代身體的形塑和內涵。此時正值藝術與運動蛻變的關鍵期,兩者皆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逐步形成制度化、專業化和商業化的領域。藝術和運動看似截然不同的範疇,其實皆含有遊戲、學習、競賽、身體感知的層面,也同時在現代性的脈絡中,回應著政治、社會和經濟局勢的快速變化,而不斷反芻和翻轉傳統、締造新猷,以及爭取公眾的支持。
十九世紀的法國藝術成就輝煌,堪稱現代文化的翹楚,因此是本書選取的重心所在。人文薈萃的巴黎,吸引許多外國創作者渡海而來,學院派、浪漫派、寫實派、印象派、後印象派、象徵派等潮流,在此輪番上陣互相較勁,它們所綻放的璀璨光芒擴及其他地區,影響深遠。我們可在引領風騷的法國藝術中,常見運動主題的身體再現,這些百花齊放的作品,有別於古典美學中的人體典範,展現多元並陳的現代身體,亦反映運動和休閒的社會條件逐漸成熟穩定之現象。
運動此一主題,為何吸引藝術家和觀眾的關注?就創作者而言,運動提供一個饒富情感與戲劇張力的題材,洋溢著各樣的人體結構和動作,並挑戰畫家設法捕捉動態於靜止瞬間,從立體空間轉化為平面圖像。有些藝術家不僅是運動的觀察者,更是親身投入的愛好者,甚至成為知名的職業級選手。就觀賞者來說,運動主題的作品再現運動員的卓越體能和韻律美感,令人賞心悅目、讚揚喝采;或傳遞競技比賽的激昂氛圍,引發興奮緊張甚至躍躍欲試之意。此外,運動圖畫亦能使觀者看見所熟悉和嚮往的活動,召喚如數家珍的親切感和珍藏留念的價值。簡言之,相較於其他題材,運動賦予創作者和觀賞者絕佳機會,關注多彩多姿的身體樣貌,從優雅、笨拙、輕盈、粗壯、矯健,到挫敗、疲累、受傷等百態皆有,並且能從中察覺人性的掙扎、渴望和堅韌。
本書專注於1830年代到世紀末西方藝術中的運動身體圖像,透過寫實派、印象派和後印象派作品分析,發掘運動的審美感性和身體經驗。從諷刺畫報、素描油畫,到廣告海報等媒介,視覺藝術表現出社會大眾對於運動的需求和熱衷,傳遞運動所隱含的身體觀念和階級態度。本書聚焦在手繪作品的分析討論,主要是因為十九世紀絕大多數的攝影術在曝光和快門條件的限制下,僅能夠拍攝運動者的靜態肖像照,且通常是在照相館的光線控制和背景陳設下拍攝,故鏡頭無法實際捕捉到真正的運動行為。直到1870 年代晚期麥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發明即時攝影,以及1890年代初生理學家馬亥(Étienne-Jules Marey)發展時間攝影(chronophotography),才能將人類和動物的運動分解動作序列清楚記錄下來。故本書的重心放在十九世紀繪畫和版畫中的運動文化再現,參照當時科學攝影界關於人體和動物移行運動(locomotion)的研究,討論藝術家如何演繹和創新視覺語言以表現身體動態。筆者在選取藝術家時,悉心考量其運動題材的作品質量是否可觀,是否具有藝術史上的啟發意義和重要性,方列入討論範圍內。雖然諸如擊劍、摔角、滾球、網球、門球、馬球、體操、足球等,亦為十九世紀盛行的運動項目,但是由於相關圖像多屬畫刊插圖,未匯聚成足夠份量的藝術作品,故不納入本書內容中。
全書分為五章,著重於五項劃時代的作品系列或類型,銘記深富歷史意義的關鍵時刻。主要內容著墨在杜米埃(Honoré Daumier, 1808-1879)的泳浴諷刺漫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的狩獵畫、竇加(Edgar Degas, 1834-1917)的賽馬圖,以及卡意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 1848-1894)的船艇水景、女性騎自行車的廣告海報。為了闡釋藝術發展的脈絡,本書亦觸及不同時代和地理區域的作品,故產生跨時空的對話、比較與連結,例如回溯古典人體的理想典範、英國十八世紀的運動藝術(sporting art)、美國的現代風俗畫等,加以和十九世紀法國藝術比較分析。
運動文化和現代性
本書標題中的「運動文化」所指為何?事實上,運動文化涉及複雜的歷史過程,交織著身體活動的觀念、實踐、論述和圖像。根據2002年出版的百科全書《運動文化:從A到Z的指引》,運動文化的定義係指運動比賽事件,以及事件之外有關運動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社會體制。運動文化涵蓋有關運動的語言、論述、神話、象徵、歷史條件,也包括休閒、娛樂、保健、衛生、體育、商業、性別、種族、階級等議題。簡言之,運動文化看待運動不僅限於賽事而已,亦強調運動在日常生活各領域中所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意義。
「運動」(sport)的定義乃歷史演變和社會建構的產物,因時因地有所不同。西方歷史中的sport 字源,可溯及拉丁文deportare,代表「消遣」之意。中世紀英文字disport 與法文desporter 語意相近,皆指日常工作慣例之外的休閒娛樂。英文sport 一字在十四世紀首度出現,泛指遊樂消遣之活動。在法國sport 一字出現較晚,雖然狄德羅(Denis Diderot)編寫的名作《百科全書》涵蓋了狩獵、摔角、賽跑、體操等詞條,卻無「運動」(sport)的詞語來統稱這些身體活動。一直要到1854年《運動:上流社會週報》(Le Sport: Journal des Gens du Monde)創刊,sport一字才正式在法國通用。這份週報主要報導狩獵、賽馬、划船、劍道、體操、網球等當時的熱門運動,出版宗旨即在闡揚運動的文化精髓和正確實踐之道。週報主編夏譜(Eugène Chapus)在創刊號宣稱,運動(sport)為現代城市人平衡智性生活和感官愉悅的最佳活動,有益於提升身心的健康。夏譜相信,人們可從運動當中,體驗到昔日貴族階層的休閒娛樂和美好的生活方式,而且傳承長久以來法國對宏大(grandeur)事物的熱愛。由此可知,對西方社會而言,運動代表中上階級閒暇中的身體活動,相對於工作和勞動,運動本身並無實際的經濟效能,卻能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和愉悅感受,並傳習以往的貴族文化傳統。
在波旁王朝復辟(1815-1830)和七月王朝(1830-1848)期間,法國上層階級和文藝圈曾吹起一股親英熱潮(Anglophilia),仿效和崇尚英國的藝術、文學、時尚、生活風格,同時英國上層階級行之已久的運動風潮也隨之傳入法國。英國是工業資本主義的主要發源地,也是現代運動的先驅者。在法國第二帝國(1852-1870)時期,拿破崙三世在1855年和1867年舉辦世界博覽會,雄心勃勃地向世人展現其急起直追英國菁英運動的成果。例如,1867年出版的兩大冊《巴黎指南》,即特別向各國訪客介紹巴黎各項重要的運動賽季和先進設施,並清楚強調「運動」對現代人的重要意義。這本指南寫道:運動(sport)一詞來自英國,是貴族和富裕的高等中產階級(haut bourgeois)從事費神的政治和商業工作之外,在餘暇所投入的身體活動。要言之,運動有助於提振精神,達到身心的平衡。在當時的歐洲,運動被視為國力和文明的指標,衡量著一個國家的公共設施是否完善,國民是否健康強壯。伴隨著技術、設備、專業人力、新聞傳播媒體的進展,加上民間興起運動俱樂部和社團的風潮,衍生地區性、全國性和國際級的競賽機制,乃至現代運動產業在十九世紀晚期穩定茁壯。
十八世紀時,西方社會認為運動具有三個主要功效:戰爭、休閒、健康。在現代性的計畫中,運動除了維持健康和娛樂消遣的意義之外,更朝向系統化的訓練和制度化的競賽發展,身體政治也越來越講求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古特曼(Allen Guttmann)的著作《從儀式到紀錄:現代運動的本質》為運動史領域的里程碑,其梳理史前、古代、中世紀時期運動中的神聖慶典和宗教意義,並以韋伯(Max Weber)的社會組織理論,界定現代運動的七項特徵:世俗、平等、專業化、理性化、官僚化、量化、紀錄。古特曼亦鏗鏘有力地論證,運動世界已然成為現代社會的鏡像和替代方案;運動既是現代性的縮影,也是對於現代性的另類想像。
現代性展現了人類理性和進步的願景,是邁向公共衛生、科學進展和工商建設的計畫,但現代性並非和古代傳統截然劃分或斷裂,而是混雜著延續和改革。現代性也不全然是開明和平等的,其中殖民主義的擴張、集權政治的介入或資本主義的運作,帶來了身體的機械化、拜物化、商品化和工具化,致使運動產業中發生剝削、霸凌、歧視、禁藥、聚賭等問題。舉例來說,《運動與現代社會理論家》這本論著,提綱挈領地評述二十世紀歐美思想家對於運動和現代性的看法,包括高夫曼(Erving Goffman)、阿多諾(Theodor Adorno)、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艾力亞斯(Norbert Elias)、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傅柯(Michel Foucault)等人,多方觀照運動所構成的種族衝突、權力關係、社會結構、媒體奇觀等課題。他們關切運動究竟能夠承諾人民的自由解放,還是帶給社會更多的壓制?運動能提供生活樂趣和調劑,還是複製現實工作中的壓迫和競爭?運動是現代文明的解藥還是病徵?運動是排解暴力紛爭的安全閥,還是製造更多的仇恨和野蠻行為?
問題意識和研究重點
十九世紀的視覺藝術具體反映了現代人對於身心健康的觀念嬗變,傳達不同階級所追求的運動文化。透過藝術家的參與、描繪、洞察,現代身體圖景(bodyscape)得以銘刻和流傳廣遠。根據米爾洛夫(Nicolas Miroeff)的定義,身體圖景是指身體再現中的形象、符號和涵義,以及身體所處的地方和情境,也牽涉繪圖者所運用的風格手法和視覺效果。有關身體的思維和再現,貫穿本書的研究重心,亦引發一連串的相關問題:藝術家如何看待運動的本質和目的?藝術家使用什麼美學策略來描繪現代身體?運動主題的畫作如何被欣賞、理解和收藏?運動相關的藝術如何扣連現代社會的性別、階級、國族認同?
古代人投入運動,多是為了祭神的宗教儀式,以及軍事和農業生產的實際目的而從事體能鍛鍊。自文藝復興以來,歐洲人越來越意識到運動有益身心健康,能預防疾病和衰弱,進而延長壽命。在十八世紀,運動同樣是為了保家衛國和戰爭所準備,並且興起了體能訓練風氣,以促進體內組織循環的活化和健康。十九世紀歐洲的運動觀念更進一步根植在科學基礎上,尤其是生理學對於人體的研究最具影響力。例如科學家馬亥、德蒙尼(Georges Demenij)、何恩(Gustave Adolphe Hirn)等人,採用熱力學的原理,主張身體機能仿如機器運作,人體像是產生熱能和動力的引擎。這個觀念廣為大眾理解和接受,而使得運動成為提升身體機能的良方。在這時期,體能訓練的社會風氣更為普遍,運動愛好者也帶著各樣不同的動機從事身體活動:維護健康、娛樂、社交、增強體力、美化體型、自我鍛鍊和挑戰等。
值得關注的是,十九世紀的藝術家是否依循身體如引擎的觀點,表達人體和機器的類比關聯?創作者是否會抱持不同的看法,去探測運動中的身體知覺?創作者如何浸潤在運動現場中,描繪運動者的身體經驗和動能?藝術家看待運動是解放身體,抑或規訓身體?運動是身體的遊戲調劑,還是痛苦磨練?在藝術家的描繪中,個體的意識能夠操控身體,或消融在身體之內?
在藝術史上,古希臘時代奠定了運動美學的基礎,當時社會崇尚男性運動員的絕佳體能與堅定毅力,而運動員大多屬於貴族戰士階級,其運動技能、健美體格、英雄氣概,常在文學和藝術中受到高度頌揚。古希臘陶瓶和雕塑中的男體造型,具備完美的比例及堅實勻稱的肌肉,體現高貴品德和陽剛氣質。如此古典美學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文藝復興時期,乃至十九世紀的藝術學院教育,從臨摹前人作品、認識人體解剖原理、逐步到真人模特兒寫生的學習階段,在在維繫著古典人體的理想美典範。同時,現代法國欲延續古典運動傳統,如德.古賀貝丹(Pierre de Courbetin)男爵致力推廣體育風氣和振興國力,在1900 年終於成功地在巴黎復興了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而本書想探究的主要問題是:十九世紀運動現代性如何在視覺圖像中紛陳表現?當古典主義遭受到寫實派、印象派、後印象派之挑戰,人體的理想範型逐漸動搖和式微,多元的現代身體美學有何特徵和意涵?在攝影術發明後,許多藝術家相繼參酌相機捕捉的人體運動姿態,他們如何在手繪和攝影的對照交錯中,探索古典規範之外的美學潛能?
為因應仕紳階級和運動愛好者的需求,十八世紀英國興起一特別的繪畫類型─「運動畫科」(sporting genre),專指馬術和狩獵主題的圖畫,以及釣魚和拳擊等次要題材,其贊助者和收藏者多是喜愛騎馬和打獵的上層階級、擁有鄉間別墅的仕紳。「運動畫科」的文化價值在於傳達仕紳階層對於運動的熱衷、經驗和知識,也表現贊助者的身分地位、財富和品味。然而,十九世紀藝術在題材、風格、觀眾屬性上,明顯超出了「運動畫科」樹立的框架。在取材範圍上,本書討論的運動文化,除了原有的馬術和狩獵項目之外,亦擴展到現代休閒生活的其他面向,包括泳浴、划船、騎自行車。在觀眾方面,也不再侷限於貴族和上層階級,而是透過展覽和街頭海報觸及廣大人民。在表現手法上,創作者並未囿於讚揚運動或理想化運動員,甚至反思運動目的和本質為何,或揭露運動的現實問題和黑暗面。
十九世紀的性別文化,講求男女氣質的對比、男女角色的劃分、男女權力的差異,進而產生了不同的身體經驗和運動條件。在創作者和畫中人物方面,男性皆明顯占有較高的比重。狩獵、賽馬和划船的參與者,大多為男性,這些活動具有鍛鍊心志和強化陽剛氣概的作用。在運動競技場合中,女性大多擔任觀賞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她們充滿興致地注視比賽過程,也樂於參與周邊的社交活動,或精心打扮吸引他人注意。本書試圖尋索女性的運動蹤跡,發現戲水游泳和自行車人口當中,女性運動者不遑多讓,參與情況明顯增多。經由運動圖像的考察,可見到現代女性爭取機會促進自身的健康,擴大生活空間,增加能動力和休閒樂趣。
當我們檢視藝術再現時,亦需要思索視覺圖像在建構國族認同中扮演什麼角色?在十九世紀的運動文化發展中,運動所傳達的政治寓意為何?政治對於運動界的介入和扶植,代表什麼意義及利益?例如拿破崙三世熱衷推行狩獵和賽馬運動,帶有維護固有文化、穩定社會秩序、弘揚國威的涵義。世紀末新興的自行車熱潮,則由新聞媒體和自行車廠商在互相競爭中推波助瀾,終至1903年創立聞名的環法自行車賽事,象徵著法蘭西民族精神和運動科技的榮耀。
本書另一重點是探索藝術家如何表現運動的階級文化特色?運動是否有助於跨越階級邊界,或是維持日積月累的階級藩籬?哪些運動在階級屬性上較同質化和封閉?哪些運動因商業機制的運作,而朝向大眾化和通俗化發展?回顧運動社會史,可見到原屬貴族特權的狩獵和賽馬運動,在法國大革命後,逐漸鬆綁法令,容許中產階級的參與。然而在運動普及化的同時,上層階級更致力透過運動的參與,來維持階級地位的表徵,或抵抗商業化的影響。舉凡運動俱樂部的會員資格、競賽的規則和項目、運動配備和服飾的選擇等,皆透露社經地位的差異。筆者參考社會學家布赫迪厄對於運動文化和階級習態(habitus,又譯作慣習)的研究,來思考現代身體的形塑及再現。布赫迪厄根據大量問卷統計分析,提出有關生活方式和品味選擇的社會理論。他認為,一個人的運動行為取決於其經濟資本、文化資本、餘暇時間,並且關乎其衡量運動可產生的身體效益(外表、體力、健康)和社會利益(俱樂部會員資格、擴展人脈)。簡言之,他發現運動深刻地反映一個社會階級對於身體的看法─如何使用身體、如何展現自我形象、如何透過身體表現尊嚴和秀異(distinction)、如何維持體態和動作節奏、如何顯示生活風格等。據此,我們便能理解在西方藝術史中,運動者的圖像大多呈現中上階層男性的身體形象和運動精神,承襲古典美學以表現其英雄般的體格和秉性,強調正當化和理想化的身體使用。而本書所討論的現代藝術作品,則展現不同階層的習態和身體觀念,也產生了有別於古典美學的風格形式。
緒論(摘錄)
前言
過去學界鮮少以運動的題旨切入,探討現代藝術的發展軌跡及身體圖像的特徵涵義。這本書定焦在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中有關運動文化的豐碩圖像和表現手法,分析現代身體的形塑和內涵。此時正值藝術與運動蛻變的關鍵期,兩者皆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逐步形成制度化、專業化和商業化的領域。藝術和運動看似截然不同的範疇,其實皆含有遊戲、學習、競賽、身體感知的層面,也同時在現代性的脈絡中,回應著政治、社會和經濟局勢的快速變化,而不斷反芻和翻轉傳統、締造新猷,以及爭取公眾的支持。
十九世紀的法國藝術成就...
目錄
圖表目錄
致謝
緒論
第一章 人體喜劇:杜米埃的泳浴者諷刺漫畫
第二章 憂鬱的鄉野運動:庫爾貝的狩獵畫
第三章 勝負之外:竇加的賽馬圖
第四章 動能之美:卡意伯特的划船水景
第五章 女性的移動力:世紀末的自行車海報
結論
注釋
徵引書目
索引
圖表目錄
致謝
緒論
第一章 人體喜劇:杜米埃的泳浴者諷刺漫畫
第二章 憂鬱的鄉野運動:庫爾貝的狩獵畫
第三章 勝負之外:竇加的賽馬圖
第四章 動能之美:卡意伯特的划船水景
第五章 女性的移動力:世紀末的自行車海報
結論
注釋
徵引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