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者楊雲萍教授曾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在日治時期、戰後初期乃至今日,伊能嘉矩當年的足跡,確實影響了臺灣研究領域的每一個角落。
來自日本東北鄉村遠野的伊能嘉矩,隨著近代日本帝國的擴張,來到臺灣,在臺灣他一步步展開其臺灣研究的踏查足跡。殖民地時代結束之後,其作品更經歷了後殖民挪用與再生。透過對伊能嘉矩作品的分析,本書呈現伊能嘉矩及其時代;更透過伊能嘉矩,追蹤當代臺灣歷史文化建構的殖民印跡。
增訂版就伊能嘉矩的田野技藝、漢人社會研究、臺灣歷史書寫幾個部分,增加討論文字與圖片篇幅。附錄新增2014年以來臺灣與日本的伊能著作出版與紀念活動的情況。本次修訂內容反映本書初版以來讀者與學界的批評與回饋,以及納入作者這些年參與伊能嘉矩著作校訂與策劃「重返田野」特展工作,重新閱讀與詮釋伊能嘉矩的心得。
★ 隨書附贈伊能嘉矩〈蕃人研究標準〉研究要領圖(日文原件及其中譯版,27×80cm)★
作者簡介:
陳偉智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專攻臺灣近代史、歷史與社會理論、歷史人類學以及人類學史。曾發表多篇社會文化史、及殖民地人類學史論文,參與策展,編著《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異鄉又見故園花:田代安定宜蘭調查史料與研究》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聯合推薦】
本書以綿密的文獻檔案史料與民族誌資料解讀為基礎,全面檢視「臺史公」伊能嘉矩在田野文獻、族群分類及歷史研究上的先驅性貢獻及時代脈絡。作者結合學術史及後殖民研究的雙重視角,詳細剖析伊能臺灣研究的跨國網絡與知識系譜,進而解明日本殖民地學術的文化政治意涵。並從公共歷史的觀點,深入觀察解嚴以來關於伊能的各種紀念出版與展示活動,從而對其臺灣研究業績提出嶄新的解釋和評價。從遠野到臺灣、從文獻到田野、從歷史到當代,本書不但是提供讀者迄今關於伊能最完整而深刻的學術傳記,更為臺灣史學史及後殖民史學,提供了細緻而動人的研究範例。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的出版讓我們看到年輕學者陳偉智近年以來所下的功夫與努力。與前人研究比較,陳不但介紹這位早期「臺灣通」的人生經歷和學術旅程,他也引用其對後殖民理論之深厚理解來批判伊能歷史文化理論內涵的政治性。若想了解伊能嘉矩之雙重知識脈絡、時代背景或研究方法,這是必讀的好作品。作者另外的貢獻乃是讓讀者更了解自己的歷史想像(包括臺灣或原住民主體、現今的族群分類範疇、基本空間單元等)有多少還依賴著伊能嘉矩百年前所建構的殖民論述。就如作者在書尾所言「回到伊能嘉矩的時代,是為了重新在當下透過伊能嘉矩看到我們這個時代」。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陳偉智這本書是討論兼具官員、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歷史學家以及記者身分的伊能嘉矩之代表性傳記,是帝國研究、概念史、人類學、以及東亞史等各領域之中受到歡迎的一本新作。這本卓越的書是基於仔細的、領域廣泛的第一手史料研究,而且它提出了更大的問題:包括制度化的知識以及社會界線的本質、民族以及種族間的關係。在這本書的許多優點之中,作者廣泛性的研究平衡了同情的以及批判的觀點,描繪出伊能的制度性、文學的、以及組織的臺灣原住民研究,揭示了其複雜以及重層的計畫。他也說明了伊能如何扮演好他原住民文化報導者、日本官員、田野探查者,以及學者的多重腳色,以發展其種族分類與歷史論述,至今仍影響臺灣與日本的政治與學術。伊能嘉矩模糊了官僚與學界、學術與新聞學、以及理論與實務的界線,在他的時代完成了一些成就,並持續地影響了後來。簡單來說,伊能嘉矩的故事闡述了在帝國的年代中,現代社會學知識的政治基礎。
──保羅.D.巴克萊(Paul D. Barclay,美國拉法葉學院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伊能嘉矩於日本殖民統治初期渡臺,主要以人類學以及文獻史學的方法詳細地調查有關臺灣的「文化」,並遺留下相當多的研究成果。在思考殖民地支配與學術的關連性,以及有關臺灣「文化」在20世紀前半的論述空間之方面,考察伊能臺灣研究的方法,是特別重要的課題。關於這樣的主題,本書作者陳偉智長年來以銳利的問題意識、並陸續發表了優秀的研究。這本書為其集大成的研究成果,全書貫穿了審慎的方法論、細心的資料分析,以及簡單易懂的敘述。擁有這些特色的本書,在逼近伊能嘉矩臺灣研究的全像的同時,也見到了其影響的廣袤,可以說這本書的出版是很受期待的。
──松田京子(日本南山大學人文學部日本文化學科教授)
名人推薦:【聯合推薦】
本書以綿密的文獻檔案史料與民族誌資料解讀為基礎,全面檢視「臺史公」伊能嘉矩在田野文獻、族群分類及歷史研究上的先驅性貢獻及時代脈絡。作者結合學術史及後殖民研究的雙重視角,詳細剖析伊能臺灣研究的跨國網絡與知識系譜,進而解明日本殖民地學術的文化政治意涵。並從公共歷史的觀點,深入觀察解嚴以來關於伊能的各種紀念出版與展示活動,從而對其臺灣研究業績提出嶄新的解釋和評價。從遠野到臺灣、從文獻到田野、從歷史到當代,本書不但是提供讀者迄今關於伊能最完整而深刻的學術傳記,更為臺灣史學史及後殖...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摘錄)
1895年,伊能嘉矩在東京發表了一篇〈陳余之赤志,訴於先達之君子〉(余の赤志を陳ベ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其中提到他對於人類學知識的興趣與學習,並以日本本土的愛奴(Ainu)研究在當時歐美學者研究並起之際,仍是西方學界必要的參考為例,說明以「自家之手開拓自家之徑路」之必要。伊能在宣言中,引用日本江戶時代研究北方蝦夷之先例,面對當時在馬關條約後,成為日本新領土的臺灣,熱切地希望能在學問上與治理上貢獻一己之力。就學問上而言,伊能認為當時已經研究數年的新知人類學,能有助於對臺灣的人類學研究,而此種新知識之臺灣研究,必能發揮啟發教化的政治功能。因此在日本獲得臺灣的當時,表達前往臺灣進行人類學研究的志向。於是,1895年11月3日,伊能終於有機會,以陸軍雇員的身分,出發來到臺灣。出發的這一天,伊能後來屢次提起,是天長節,明治天皇的誕生日,當時日本政府的國定祭祝日。
伊能的渡臺宣言,是饒富象徵意義的。日本本土的北方蝦夷研究成果,在歐美新學東漸之際,每每仍是西方學者研究上必要的參考。南方的新領土臺灣,有研究的急迫性,除了統治上的需要,更有在知識上與西方爭鋒比肩的意味。伊能在天長節這一天出發來臺,更是暗示著對伊能而言,自己人生旅跡中一個新時代的展開與日本作為近代帝國的展開息息相關。事實上,在明治維新前一年誕生的伊能嘉矩,在時代的風潮中成長,其人生中的不同階段,也反映了當時所身處的時代。本章透過伊能嘉矩的人生經歷,分析伊能從日本帝國的一個邊緣:東北鄉村,到帝國的另一個邊緣:南方殖民地臺灣,然後再返回日本的軌跡。
一、從遠野到東京
伊能嘉矩於1867年出生於日本東北,今日的岩手縣遠野市。東北一帶,古稱奧州,自日本中世紀以來,即是民族交匯互動的前沿地帶。遠野位在東北丘陵山區中,是此一區域的交通往來要地,江戶時代是南部藩遠野支藩的領地。伊能的家系是世代侍奉遠野南部氏的學者以及武術師範家族。南部藩在日本幕府末期的巨變中,屬於東北的奥羽越列藩同盟,相對於掌握了新政府國家權力的長州薩摩藩,東北各藩是明治維新的敗者。伊能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成長,在明治維新時誕生,也隨著近代日本的展開而成長。
伊能家學淵源,從小跟隨祖父學習漢學。後進入遠野當地的橫田小學校,並於1880年畢業。自小聰慧易感,且很早就有寫作的習慣。就讀橫田小學校時,即曾寫作《惡兒戒書》、《排佛新論》,以及遠野雜事短文等。稍後青年期,曾寫了《鹿之狸自敘傳》以及《三村地誌略》,並集結所作編成《梅陰文鈔》。伊能前往東京以前的這些作品,已經初步顯露其日後的志趣:修身教育(自傳修身)、時代議題(神道國教化脈絡下的廢釋毀佛),以及鄉土史(三村地誌)。
1880年代日本國內在政府側之外,以地方士族與有志青年為中心,摸索國家未來可能性而展開的自由民權運動蓬勃發展。青年期的伊能受到這股時代潮流的感染,加入了自由民權運動的地方組織,並在同志的互相鼓勵下,第一次前往東京,尋找求學與發展志向的機會。1885年伊能在東京曾就學於漢學家三島毅開設的二松學舍。1886年日本師範學制改革,東京成立高等師範學校,培養中學教師,地方縣廳成立師範學校,培養小學教師。伊能以公費生資格,返回岩手縣,入學岩手縣立師範學校。1889年日本憲法頒布時,因被認為在學校內鼓動學潮而被退學。同年離開遠野,再度前往東京。就學於東京帝國大學教授重野安繹開設的成達書院,學習漢學、歷史。並於此年開始,在東京的新聞界與教育界任職,擔任記者與編輯,直到1895年底出發前往臺灣。
在岩手師範求學以及東京約六年的新聞記者與編輯的經歷,伊能發展出與教育團體和新聞界的網絡。同時,在東京時期,伊能除了學習漢學與近代歷史學外,也接觸了當時的新知人類學。1892年底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授坪井正五郎(1863-1913)留學返國,以東京人類學會為中心熱心推廣人類學的知識。伊能於1893年10月,加入東京人類學會,並參加了每月的例會活動。除此之外,稍後並與鳥居龍藏組織了「人類學講習會」與「土俗會」。透過坪井正五郎的介紹以及伊能自己的進修,學習了當時的演化主義人類學,其內容除了世界民族誌資料之外,也包含比較民族誌的比較方法。作為明治期成長的青年,伊能也受當時日本國家國權擴張時代氛圍的影響,在清朝與日本因為朝鮮的地緣政治利益引發糾紛,爆發甲午戰爭之際,伊能出版了《戰時教育策》與《戰時教育修身訓》,主張國權主義以及強調倫理修身的教育。在知識上,伊能在東京接觸了新的學科知識人類學,同時曾求學於歷史學家重野安繹,使得伊能除了進一步學習漢學之外,也接觸了學院的歷史學。重野安繹當時是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的教授,主張建立史料批判的科學的近代歷史學,以及當時正在發展中的東洋史。在社會網絡上,除了教育界與新聞界外,伊能也因為是東京人類學會員,加入了當時新興學問人類學的社群網絡。在來臺灣之前所發表的渡臺宣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展開。這些知識累積(漢學、近代歷史學、人類學)、方法訓練(田野、比較法、文獻批判)、知識社群網絡(教育社團、人類學社群、新聞界)也成為日後伊能在臺灣進行調查時,其成果的發表園地。
二、從東京到臺灣
1895年底,伊能以陸軍雇員的身分來到了臺灣,到臺灣之後,轉為臺灣總督府的雇員,任職於總督府文書課。在臺灣,伊能以臺灣總督府下層官員的身分,展開其「臺灣人類學」的研究計畫。從事了全島原住民調查,並出版了臺灣歷史研究專著,很快地變成當時臺灣日本人的「蕃通」與「臺灣通」,成為臺灣研究的知識權威。
伊能於1895年11月來到臺灣,旋即與當時另一位東京人類學會會員的殖產局技師博物學家田代安定共同組織了「臺灣人類學會」,將其渡臺宣言組織化,並建立了初步的分科。當時揭櫫進行臺灣的人類學研究計畫,包含了漢人與原住民的研究,在實際的進行中,則先以調查臺灣原住民的族群分類以及文化發展程度為主,同時也進行了臺灣的歷史文獻與漢人風俗現狀的調查。伊能在臺灣期間,除了臺灣人類學會之外,也參與了其他半官方臺灣研究的知識社群。在介紹伊能所參與的社群之前,先說明伊能在臺灣的任職。
伊能在1906年初返回日本,從1895年到1906年期間,曾經兩度返回日本。一次是1898年底,因為臺灣總督府的行政整理,裁撤了許多的職員,伊能也在被裁撤之列,返回日本一年。
但一年之後,1899年底,又再度被聘任為總督府的雇員,回來臺灣。另一次是1903年時,因擔任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博覽會委員,參與當時在日本國內大阪舉行的第五回內國博覽會的展覽準備,曾返回日本半年。從1895年到1906年的十年期間,就伊能嘉矩在臺灣總督府的任職經歷來看,是屬於約聘的下級官員,而其所任職的單位,大致上是在文書、教育,以及殖產這幾個部門。稍後雖然曾為警察部門所聘任,應是借重其對原住民的歷史文化知識,從事相關檔案整理與歷史編纂的工作。
以下級官員的身分在總督府任職的經歷,對伊能嘉矩而言,同時是帶來其調查研究上的便利與阻礙。便利的地方是,可以就近接觸總督府所蒐集的臺灣歷史文獻資料,以及各官署的行政檔案資料。但是使其容易接近官方檔案資料的下級官員身分,同時也限制了他進行長期性遠程調查的可能。在臺灣任職期間,伊能嘉矩雖然曾經奉教育部門之命,先後於1896年調查臺北縣內舊政府的教育資料,1897年為蕃人教育準備調查全島的原住民,以及1900年為編纂師範地理歷史教科資料,進行南部臺灣的調查,也曾於1904年,作為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隨員,南下臺灣進行調查。此外,除了這幾次因公調查之外,伊能在臺灣的田野工作,大部分是利用自己的假期與餘暇時間,比如平常在臺北城內的漢人社會調查,或是總督府推行綏撫政策招徠臺北附近的原住民入城時,就近調查,也曾收養原住民兒童,在新年假期,前往臺北城以外稍遠途之處旅行,比如北海岸、東北角、新竹、苗栗等地進行田野考察。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摘錄)
1895年,伊能嘉矩在東京發表了一篇〈陳余之赤志,訴於先達之君子〉(余の赤志を陳ベ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其中提到他對於人類學知識的興趣與學習,並以日本本土的愛奴(Ainu)研究在當時歐美學者研究並起之際,仍是西方學界必要的參考為例,說明以「自家之手開拓自家之徑路」之必要。伊能在宣言中,引用日本江戶時代研究北方蝦夷之先例,面對當時在馬關條約後,成為日本新領土的臺灣,熱切地希望能在學問上與治理上貢獻一己之力。就學問上而言,伊能認為當時已經研究數年的新知人類學,能...
作者序
前言(摘錄)
在臺灣研究的領域中,不論是否從事歷史研究或是人類學研究,大概沒有不知道伊能嘉矩(1867-1925)的人吧。甚至,在學院的專門知識或是學術論文專著之外,屬於公共歷史學或是大眾歷史學的一般社會文化知識場域,在電視媒體的紀錄片中、在教科書或通俗歷史讀物裡,乃至博物館展覽或是較有規劃的觀光旅遊中心,最近十幾年以來,也常常可以看到伊能嘉矩出現在這些媒介上。
如同歷史學家楊雲萍於1949年所寫的評論所預示的,「『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不只戰前的殖民地時代、戰後初期乃至今日;不論是學院裡的臺灣研究,或是社會中的公共歷史,來自日本東北岩手縣丘陵群山中鄉村遠野的伊能嘉矩,在百年前曾經是日本帝國南方殖民地的臺灣,留下了顯著的印跡。
透過重新閱讀伊能嘉矩,探索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的知識建構層位,追蹤這些印跡形成的線索,能有助於我們了解影響日後臺灣研究發展的伊能嘉矩其人其學之外,更希望透過對籠罩臺灣研究伊能嘉矩日影折射的解析,進一步了解其反景顯影當時的歷史脈絡與知識生成條件,以及後來持續映照著不同時期的知識生產狀況。
伊能嘉矩的位置
伊能嘉矩一方面是作為學者的歷史人物,其人生的足跡,交織著重層的知識與制度的網絡,更與近代日本的展開,特別是帝國的擴張息息相關。其臺灣研究的知識生產,既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參與了其所身處的時代。另方面,伊能嘉矩一生事業之所關注,其足跡與人生履歷,使得在近代日本內國的與帝國範圍內的兩個周緣地域,亦即遠野與臺灣,重疊在一起。透過他的經歷,我們看到了近代日本在帝國邊界內外空間上的展開與疊合,使得伊能嘉矩本人變成一個饒富象徵與實質意義生產場所,其生前與死後,皆在這兩個帝國的周緣地帶,產生了各種漣漪。
遠野在戰前因日本民俗學大家柳田國男(1875-1962)的《遠野物語》而著名,戰後更因此成為日本的「民間傳說的故鄉」(民話の里),被戰後日本文化民族主義形塑成在民間傳說與日常生活中保存了日本文化本真性(cultural authenticity)的場所。伊能在遠野──不論是否透過柳田國男的襯托──以鄉土史研究先行者的身分被記得,成為遠野的歷史代表人物之一。在臺灣,在殖民地時代曾經是臺灣通的伊能嘉矩,其作品成為近代知識生產中劃定「臺灣研究」範圍與定義研究議題的先行者。在戰後,伊能仍然繼續以或顯或隱的形式被閱讀、被引用、被翻譯、被展示,甚至被抄襲。換言之,雖然伊能嘉矩在來臺十年之後離開臺灣返回日本,並於1925年去世,但就其影響而言,伊能嘉矩或許從未離開臺灣。
1980年代臺灣民主化之後,臺灣研究獲得了市民權,成為臺灣社會重建歷史意識的資源。重新回顧近代史,殖民地時期的歷史,既成為歷史記憶重建的資源,也成為當時臺灣社會再出發的起點。1990年代,伊能嘉矩的許多作品在臺灣翻譯出版,而其戰前已出版的作品,也陸續再版刊行。一百年之後,伊能再度在臺灣登場,不再是百年前近代日本帝國擴張浪潮上的一波紋,而是臺灣民主化之後,重新追尋自己身分時的挪用資源。「臺灣研究」在伊能嘉矩手中,曾經作為客觀化的研究對象而被定義,百年之後,則是主客對調,不管是透過伊能追尋曾經失落的歷史,或是以批判的眼光檢討伊能的文化理論建構基礎概念,伊能嘉矩成為臺灣自我定義的主體化過程中,所挪用或者轉化的資源。從客體到主體,在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之間,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末,一世紀之間,主客交換。如果百年前曾經踏查臺灣的伊能嘉矩,如歷史學家楊雲萍所言的,影響了臺灣研究的每一個角落。百年後我們對伊能的再踏查,更是一種隨著臺灣的歷史發展民主化之後,臺灣歷史知識本身也同樣經歷了民主化之後的一種再重構。在伊能嘉矩作為臺灣研究的先行者消逝之後,臺灣研究仍站在伊能嘉矩的肩膀上,或繼承、或批判,不斷地繼續前進。
本書介紹並討論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並檢討其知識生產的方法、建構的理論,以及分析其作品在不同時期的傳播與挪用。在介紹本書各章內容大要之前,先回顧歷來的伊能嘉矩研究史。
以下分為兩個部分:生平傳記以及研究評論。在生平傳記的部分,從1928年《臺灣文化志》上卷書前,伊能嘉矩弟子板澤武雄的〈伊能先生小傳〉開始,1939年板澤於伊能逝世十五週年忌時編輯出版《伊能嘉矩先生小傳》,板澤的傳記就成為認識伊能行誼的重要資料。1990年代遠野鄉土史家荻野馨根據伊能的日記、作品以及手稿,整理了詳細的傳記以及年譜資料。伊能的傳記研究,主要由其門生與遠野的地方史研究者、社會教育機構出版推廣,從1920年代以來,實際上是與遠野的愛鄉心之鄉土認同建構息息相關。而這些資料,也為後來臺灣在介紹或是研究伊能嘉矩時提供了重要的生平資訊。從日治末期、戰後初期直到1990年代臺灣史獲得市民權的時代,主要是透過板澤武雄或是荻野馨的傳記資料來介紹或是重新認識伊能嘉矩。本文在探討伊能嘉矩的學術旅程時,主要也仰賴這些傳記資料。在伊能的傳記中,我們認識了其生平與成就,而進一步了解其所身處的時代與其所建構的知識,其內容與性質,則有賴於歷來各種對伊能的研究評論。
對伊能的研究評論,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屬於作品內部評論的(1)內容的評價;(2)研究成果性質的討論,以及屬於外部的(3)伊能及其研究的歷史環境與政治脈絡。
(1)內容的評價方面。伊能生前,東京人類學會長坪井正五郎教授即曾讚揚伊能對東京人類學會的貢獻,東京人類學會在五十週年紀念時也將伊能列為有功者之一。柳田國男則指出伊能的臺灣民族誌給當時逐漸以自然科學為主(體質與考古)的東京人類學會,增補了民族學領域(廣義人類學)。不過伊能在日本統治初期的田野調查,在1910年代遭到有長期臺灣原住民田野經驗的森丑之助猛烈而率直的批評,並徹底修正伊能建立的原住民族群分類範圍。只不過,森批評了田野與知識內容,卻也同意伊能對「分類」的基礎概念以及普遍的演化人類學的比較架構。伊能也同時在「人類學」與「歷史學」的臺灣研究學術領域中,建立了其先行者的角色。之後不論是日治中末期,或是戰後日本人類學界的評價,大致上也都以「先行者」來定位伊能嘉矩。至於「歷史學」,則從日治時期楊雲萍開始至今,伊能嘉矩一直被視為是近代歷史學的臺灣研究的開端。
(2)研究成果性質的討論。伊能的臺灣研究在日治時期似乎是從整體的臺灣研究來評價的,人類學被認為是伊能的方法。伊能自己似乎並沒有很強烈的學科界線認同,或許這也內含了某種後來稱之為「區域研究」的跨學科方法。伊能自己甚至認為「民族誌」(伊能用語為「土俗學」[ethnography])與「歷史」之間的界線只是現在與過去之間不同研究對象的任意劃分而已。戰後則逐漸發展成作為人類學家的伊能嘉矩以及作為歷史學家的伊能嘉矩的兩種形象,而這大概也與伊能的作品在戰後臺灣的接受史,以及不同學科知識對其前史的繼承與發展的不同有關。作為歷史學者的伊能嘉矩,在戰後的討論中,除了有針對其史料運用問題的討論外,其臺灣歷史像的建構,也有一些針對具體研究子題的批評。作為人類學者的伊能嘉矩,則是以臺灣原住民民族誌研究的先行者,在學術史的回顧上被討論,到晚近才有將伊能的「科學」還原回當時演化人類學普遍性的比較民族誌理論加以討論。
(3)伊能及其研究的歷史環境與政治脈絡。雖然戰後臺灣對伊能嘉矩的評價中,有從民族觀點立場發出的批評,但似乎更映照出類似批評所在的時代氛圍,以及戰後臺灣籠罩在中國民族主義文化政治的知識生產環境。真正將伊能嘉矩放在其所身處的歷史環境,討論伊能的學知與十九世紀末日本帝國擴張、社會思想,以及文化政治的時空條件之間互涉關係的研究,直到1990年代隨著一波全球後殖民思潮的影響,才逐漸在日本與臺灣出現。伊能嘉矩除了作為重新討論帝國與知識生產之間關係的實證個案之外,透過對伊能的人類學與歷史學知識建構,及其後續的影響的分析,也可以進一步作為討論殖民主義的文化政治與歷史主體建構之間的共構關係與挪用現象。
本書希望能在上述所整理三個歷來的伊能嘉矩研究史基礎上,介紹伊能嘉矩其人其學的歷史,以及透過伊能嘉矩,不論其是否在場,所呈現的時代歷史。最後是關於本書的副標題「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希望能充分表達伊能臺灣研究的知識形式。伊能曾經對於「土俗」與「歷史」,寫下這樣的話語:
土俗解明現在,歷史則訴說過去。現在與過去,是一條連續線的兩極,歷史是以前的土俗,而土俗則是未來的歷史。現在與過去的限界,只是意味著時間的經過而已。而現用與非現用之間的區別,除了僅僅橫亙其間的事情之外,完全沒有一定的境界線。
對伊能嘉矩而言,民族誌與歷史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分界線,而其問題意識與作品更可以看成是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現在的民族誌現象,同時以人類學的比較民族誌精神來研究過去的歷史。伊能的「歷史」概念與「民族誌」想像,是實證歷史學的客觀歷史與演化論人類學理論的比較民族誌的結合,其知識形式是一種歷史民族誌。
前言(摘錄)
在臺灣研究的領域中,不論是否從事歷史研究或是人類學研究,大概沒有不知道伊能嘉矩(1867-1925)的人吧。甚至,在學院的專門知識或是學術論文專著之外,屬於公共歷史學或是大眾歷史學的一般社會文化知識場域,在電視媒體的紀錄片中、在教科書或通俗歷史讀物裡,乃至博物館展覽或是較有規劃的觀光旅遊中心,最近十幾年以來,也常常可以看到伊能嘉矩出現在這些媒介上。
如同歷史學家楊雲萍於1949年所寫的評論所預示的,「『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不只戰前的殖民地時...
目錄
圖輯
「臺灣研究先行者」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一、從遠野到東京
二、從東京到臺灣
三、從臺灣回到遠野
四、位處帝國邊緣,以及再生
第二章 重層的知識網絡:「臺灣人類學」的構想
一、殖民遭逢的再現:平野秋夫與伊能嘉矩
二、人類學家的登臺:田代安定、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
三、東京人類學會與臺灣人類學會
四、臺灣人類學會的「人類的理學研究」
五、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
六、臺灣漢人的調查構想與展開
第三章 族群分類知識的形成:殖民地人類學與《臺灣蕃人事情》
一、人群分類知識的建構
二、族群分類知識的科學性宣稱
三、伊能人類學的延續
第四章 歷史知識的建構:臺灣史研究的展開
一、渡南觀光:來臺初期的臺灣史筆記
二、臺灣在世界之中
三、地理歷史教科書編纂
四、區域史與漢人的社會分類
五、臺灣全志的登場
第五章 方法、田野、理論:伊能嘉矩的歷史文化理論
一、伊能的田野現場
二、殖民地人類學的田野、理論與權力
第六章 影響與再生:殖民閱讀與後殖民挪用
一、影響
二、正典化
三、挪用與再生
四、公共歷史中的伊能嘉矩
結論
一、殖民地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二、「我們要前進」:伊能再踏查
初版後記
增訂版後記
附錄一 伊能嘉矩臺灣研究書籍著作目錄
附錄二 戰後伊能嘉矩臺灣研究書籍與論文:翻譯與復刻1945-2021
附錄三 伊能嘉矩年譜
參考書目
索引
圖輯
「臺灣研究先行者」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一、從遠野到東京
二、從東京到臺灣
三、從臺灣回到遠野
四、位處帝國邊緣,以及再生
第二章 重層的知識網絡:「臺灣人類學」的構想
一、殖民遭逢的再現:平野秋夫與伊能嘉矩
二、人類學家的登臺:田代安定、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
三、東京人類學會與臺灣人類學會
四、臺灣人類學會的「人類的理學研究」
五、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
六、臺灣漢人的調查構想與展開
第三章 族群分類知識的形成:殖民地人類學與《臺灣蕃人事情》
一、人群分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