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6 項符合
為什麼是臺灣?:中國領土完整的地緣戰略理由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為什麼是臺灣?:中國領土完整的地緣戰略理由
內容簡介
為什麼只有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為什麼只有臺灣值得中國終須一戰?
為什麼只有臺灣對中國至關重要?
從大清王朝、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在中國近代數百年來政權的地位經常隨著種種因素而變動,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與外部強權的關係,並始終觸發中國領導人「必須控制臺灣才能保障中國大陸安全」的焦慮。
作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臺灣納入「想像地理」的一部分,且決心併入臺灣的理路並非出自意識型態,而是根植於視臺灣為中國安全保障之樞紐的確信。本書運用多種史料,包括歷史檔案、政府宣言,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分析員和西方學者的各方論著,以追溯中國對臺灣考量的演變過程。首要目標為解釋北京方面何以認為臺灣值得一戰,次要目標是要把中國的軍事化戰略置入歷史脈絡中。第三個重要特點,則是若不考量地緣政治及1949年以前歷史的效應,就無法正確認知臺海紛爭的當前階段。
★ 美國戴維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教授 任雪麗(Shelley Rigger)|專文導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華安瀾(Alan Wachman, 1958-2012)
哈佛大學博士,曾任南京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SAIS)美方主任、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主任、塔夫茲大學佛萊契法律與外交關係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at Tufts University)國際政治學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外交關係、中美關係、臺灣研究及臺海關係,並連結外交史及當代國際安全。著有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Why Taiwan?: Geostrategic Rationales for China's Territorial Integrity,及相關期刊論文。
譯者簡介
蔡耀緯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譯有《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1921穿越福爾摩沙》、《大歷史:從宇宙大霹靂到今天的人類世界》、《棉花、絲綢、牛仔褲》、《暗渡文明》、《間諜、虐待狂與巫士》、《平凡的美德》等書。
目錄
導讀/任雪麗
致謝
第一章 緒論
問題:為什麼是臺灣?
由硬到軟:北京改變對臺戰略
軟硬兼施:北京再次改變對臺戰略
解放軍增強軍力:硬的更硬
本書架構與主旨
第二章 重述臺海紛爭:臺灣的地理與戰略重要性
表述:臺灣對北京為何重要?
把臺灣之地位帶回討論
臺灣:緩衝或橋頭堡?
領土重要性
地理、地緣政治與戰略優勢
第三章 大清人民共和國?
歷史考量:不倫不類
描繪中國的「認知地圖」
從邊疆到福建省:清朝征服臺灣
施琅與臺灣的地緣戰略重要性
日本侵吞清朝領土疆域
小結
第四章 重要性轉移(一):國民黨從漠不關心到地緣戰略必要
國民黨對臺灣漠不關心
臺灣與開羅熔爐
蔣介石《中國之命運》與臺灣的戰略重要性
第五章 重要性轉移(二):中共從漠不關心到工具性憤怒
中國共產黨對臺灣漠不關心
毛澤東對臺灣的最初看法
1942,有些意義的一年
小結
第六章 重要性轉移(三):從內戰到冷戰
內戰與對於臺灣的戰略關注
中美對立中的臺灣
第七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想像地理」中的臺灣
「想像地理」
從海權到超級強權
臺灣:想像的海權門戶
海上交通線、潛艇與戰略
地緣戰略辯證與臺灣的重要性
第八章 為什麼是臺灣?大匯流
可能影響
徵引書目
索引
序
導讀(摘錄)
任雪麗(Shelley Rigger,美國戴維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教授)
華安瀾(Alan Wachman)的著作《為什麼是臺灣?中國領土完整的地緣戰略理由》英文版在2007年發行,當時他提出一個美國學者和決策者都在迫切爭辯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何以為了掌控臺灣,不惜危及中國領導人自該國建國以來所達成的一切成就?
這個問題如今對於美國外交政策和臺海兩岸關係仍至關重要。本書問世已有十六年,華安瀾不幸以53歲之齡早逝也過了十一年,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和臺灣之間仍持續劍拔弩張。臺灣海峽如今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至少與華安瀾在陳水扁總統第二任期中段完成本書時不相上下。
安瀾對這個重大問題的答案並不令人安心,因此也就格外重要。許多學者和政策專家認為北京的對臺政策出自意識型態。倘若政策是意識型態性質,就意味著它與特定政治體制相關而有可能改變。華安瀾則主張,北京決心將臺灣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理路並不出自意識型態,而是根植於數百年來中國領導人將臺灣視為中國安全保障之樞紐的確信。倘若北京的政策植根於對該島在軍事上重大意義的現實主義盤算,就更難想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能同意足以強化臺灣身為自治實體之地位的任何安排。此一視角也讓臺海兩岸今後的和平變得更難想像。
儘管華安瀾接受其他因素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策發揮作用,但他確信這些因素在對於臺灣問題的多數論述中都被高估了。他決心聚焦於北京政策驅動力所在的地緣戰略考量,因為他要「對臺灣問題的觀點提出修正,這些觀點來自於以下想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反映出他們始終不變且直接了當地有意矯正歷史的不公正、滿足大眾的民族主義志向、確保政權正當性、提供中國領土完整不被分裂的屏障,或宣示決心……阻止內蒙古、新疆和西藏的獨立運動」。相對於這些視角,華安瀾舉證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袖一如清朝及中華民國等前任統治者,同樣受到大陸上的中華國家必須控制臺灣才能保障中國大陸安全的信念所驅動。
本書運用多種史料,包括歷史檔案、政府宣言,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分析員和西方學者的論著。華安瀾揭示,「臺灣是地緣戰略資產抑或威脅,取決於中國能否加以掌控」的想法,在中國國內的智識界和政策圈中並無爭議。唯有在中國境外,上一段所列舉的考量才得到最多關注。這項發現為他的論點增添急迫性。
華安瀾需要讀者理解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會輕易被說服、不會放任臺灣自行其是。北京的政策並非中國共產黨意識型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政治的產物;如果只是中共及其國家的產物,它就不會由十七世紀起相繼執政的中華國家表現出來。他反倒主張,臺灣自清朝以來始終是中國領導人「認知地圖」的一部分。大多時候,臺灣受到外人掌控的想法都觸發中國領導人對於國家安全的焦慮。
華安瀾留意到自身論點可能面臨的挑戰。他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多次將歷史上屬於中國的土地拱手讓人,藉以解決與鄰國的領土糾紛,由此揭示民族主義與領土完整皆不足以完整解釋相繼執政的中華國家何以一心一意堅持對臺灣行使主權。他也揭示出中國大陸政治人物對於臺灣重要性的看法與時俱變。唯有中華國家鞏固華安瀾所謂「中國文明『核心』或『內地』」時,他們才會將注意力轉向保衛此一核心。他們一旦如此,就會認為臺灣既是防禦外來威脅的緩衝,又是外來競爭者和敵人可用以威脅中國的潛在橋頭堡。
詳細資料
ISBN:9789863507833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叢書 規格:平裝 / 36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66折: $ 508
66折: $ 317
作者:紀伯侖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7-02
66折: $ 185
66折: $ 634
$ 394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9-10-17
$ 276
$ 749
作者:韓江 (한강)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08
$ 300
作者:冰殊靛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4
$ 253
$ 126
作者:內藤騎之介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8
$ 205
作者:郭榮芳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8-28
$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