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眼睛、切耳朵、砍頭、燒死、變石頭……
面對陰影與邪惡的代價到底有多少?
魔神仔、吊死鬼、骷髏、山怪、巨人、女巫、魔法師……
榮格派童話分析大師最可怕又最吸引人的一本書!
你自己帶在身上的邪惡深淵,早晚總是要面對。──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在簡單純粹的童話當中,馮.法蘭茲找到許多超越個人、足以解釋人類心靈與道德運作的基本法則。本次她聚焦在人類陰影面與邪惡面的觀察,用22個童話搭配臨床案例,輔以民族學、神話學、字源學及意象與象徵的擴大比較,不僅還原這些黑暗故事背後隱含的深意,也指引了一條認識自己的路徑。
◆強光背後的陰影永不消失
集體想法強勢時,相異的言論往往失去發聲權,成為強光後的陰影。但這些聲音會躲在童話裡,被有技巧的傳講……
◆孤單讓邪惡有機可乘
負面思緒常和孤單密不可分,因為孤單無依使無意識活躍,讓人看見恐怖的東西或想起心頭的糾結,甚至衝動做出錯誤的決定……
◆好奇心殺死貓
不管是出於莽撞的好奇,或因狂妄而踰越禁忌,在童話中都可能遭致不幸。禁忌化身妖魔鬼怪現身山林,提醒人們千萬不要大意。
◆動物是最好的朋友
「撿起這支羽毛筆」、「躲進我的腳趾甲裡」……童話中的動物總會帶來建議。如果不聽建言甚至和牠們作對,通常就是主角的死期──因為童話中的動物就像你的本能與心聲,聽從內心就是最好的指引!
閱讀童話讓我們在陰影與惡所打開的深淵之中,把深淵化為河流,讓我們潛入其中,游向神聖的核心。──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呂旭亞│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院畢業、IAAP 榮格分析師
杜明城│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何敬堯│奇幻作家、《妖怪臺灣》作者
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系教授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書籍重點
‧22個來自北歐、冰島、德國、立陶宛、愛爾蘭、土耳其、中國、俄羅斯、南美洲的故事,精彩捕捉人類的心靈樣貌。
‧提出童話如何以一種補償的形式,說出主流文化沒說出的真相。
‧討論陰影面的運作方式、邪惡的各種面貌,以及如何招引和對付邪惡?
‧作者馮.法蘭茲分享自己與邪惡交手及運用「積極想像」的實際案例。
作者簡介: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1998)
馮.法蘭茲博士是公認最傑出的榮格承繼者,更是童話心理解讀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人物。她擅長於文學、語言學、拉丁文、希臘文以及古代歷史,並於1933年18歲時遇見榮格後,即追隨他直到他1961年逝世。期間她不僅將跟隨榮格所學習到的概念與方法運用於童話分析中,也為人作心理分析,累計分析了65,000個夢。
除此之外,她一生致力於發展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成立「蘇黎士榮格學院」,並四處講學不輟,常受邀到各地授課,內容結集成書,涉及童話、夢、神話學、煉金術、積極想像、共時性等主題,有多達20餘本作品,著作常以大量實際經驗與案例,佐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講述,現已出中文版的作品有《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榮格心理治療》(心靈工坊出版)。
譯者簡介:
徐碧貞 Pi-Chen Hsu, Psy.D.
臺灣諮商心理師暨美國加州臨床心理師(PSY29148)。曾任高中輔導教師,獲取加州整合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臨床心理學博士、紐約巿復旦大學(Fordham University)諮商心理學碩士及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士。目前於舊金山榮格學院「國際分析心理學人計劃」接受榮格分析訓練,同時於加州奧克蘭亞健社(Asian Health Services)擔任臨床心理師暨臨床督導。譯有《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 :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我的榮格人生路:一位心理分析師的生命敘說》(心靈工坊出版)。
章節試閱
第1章 陰影面的概念
在進入本書正文前,請務必牢記心理學對於陰影面(shadow)的定義各異,也並非我們一般想像的那麼簡單。在榮格心理學中,我們通常將陰影面定義為無意識人格中特定內涵物的擬人化,它可被納入自我情結(ego complex)中,卻因著許多原因而沒有被納入。因此我們可以說,陰影面是自我情結中黑暗的、被抹除及被壓抑的面向,但是這樣的定義只能說是部分正確的。榮格相當不喜歡他的學生極度欠缺想像力、緊抓他的概念不放並從中創造一套思想體系,同時在尚未全盤了解他所說的內容之下就引述他的話語。曾經在一次研討會中,他一股腦拋出:「這全是廢話連篇!陰影面單單就是無意識全體。」他指出,對於這些內涵物是如何被發現的,以及它們又是如何被個體所經驗的,我們都忘得一乾二淨了;此外,他也要我們時時關注被分析者當下所處的情境。
假設對心理學一無所知的人進入了分析時段,而你試圖對他們解釋在心智背後有個人們未覺察的特定歷程,對他們來說,這就是陰影面。因此在朝向無意識工作的第一階段,陰影面就僅僅只是我內在那無法直接認知的整體內涵中一個「虛構的」名稱。只有當我們開始挖掘人格的陰影域並研究其不同面向時,才會在一段時間後,在夢境中出現無意識的擬人化意象;通常出現的會是與做夢者同性別的意象。接著,此人會發現在這個未知的區塊中還有另一團的反應被稱為 阿尼瑪(anima,或是阿尼姆斯animus),它代表著感受、心緒及意念等等,而我們也會談論到 自性(Self)的概念。基於實務上的考量,榮格認為我們並不需要超出這三個步驟。
陰影面的個人與集體面向
當我們談及陰影面時,心中要牢記其個別情境,包括我們所談論的個體當時所處的個別意識及內在覺知的階段。因此在初始階段,我們可以說陰影面就是你內在的一切未知。一般而言,當我們進一步研究會發現它包括部分的個人及部分的集體元素。實務上,當我們第一次與之相遇,陰影面就只是那些我們分不清何為個人、何為集體的混雜面向。
舉個實務的例子,假設某人的父母身上帶有截然不同的特質,也因此從父母雙方都遺傳了特定的特質,可說是化學分子結合不佳。舉例言之,我曾經有個分析個案,她遺傳了父親的暴躁、蠻不講理的脾氣,以及她母親過於敏感的防衛反應,她如何能同時成為兩者?如果有人惹惱了她,心中就被這兩個對立的反應所占滿。孩童的內在可以同時有著雙邊無法協調一致的對立存在,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在對立雙邊中做出選擇,因此其中的一邊得到較優勢或劣勢的發展,接著再加入的是教育的歷程以及後來的習慣養成,因而總是會對二擇一的特質給予優先對待,成為了「習性」,而另一個特質雖然仍存在卻被置之不理。這些被壓抑的特質,不受承認也不被接納,因為它們與那些被選上的特質是不相容的,陰影面也就在這過程中逐步建立了。透過某些程度的自覺以及透過夢境的幫助,人們對這些元素的辨識是相對較容易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讓陰影面意識化」,通常達成意識化後分析也就隨之結束了。但這並沒有帶來實際的成果,因為在那之後所要面對的是更困難的問題,大部分人都對此感到困擾:他們知道自己的陰影面,但卻無法表達,也無法將之整合到他們的生命中。想當然的,生活周邊的人們會不喜歡看見個體的改變,因為改變意謂著周邊的人們也需要隨之重新適應。當一直以來都溫馴如綿羊般的家人突然變得好鬥且拒絕別人的要求時,其他家人簡直就憤怒難耐,引發許多批判聲浪,而當這個受關注的個體本身也不滿意改變的情況時,陰影面的整合就可能會出差錯,導致整個問題陷入僵局。
要能接受個人內在壓抑多年且不喜歡的特質,是需要極大勇氣的。但是如果個人不接受某特質,它就會在背後作祟。能看見且承認陰影面的存在,是問題的一部分,說出「有些事情正發生在我身上」或「某事某物露餡了」,只是其中的一回事;但是,當個體決定有意識地表述他的陰影面時,才開啟了關鍵的倫理議題。如果不想要造成紛擾,就需要有相當程度的關照與反思,接下來我將以一個案例來說明。
情感型的人評論朋友時,傾向於帶點殘酷且小心眼。一方面他們對他人的感覺相當敏銳;但在人後,他們對他人則有著最負面的想法及評斷。某天我和一個情感型的人同在一家旅舍,我本身是個思考型的人,當我們初次相會時,我正為某事而心急,匆匆地向她打個照面就走過,而她當時就因此深信我討厭她,認為我對她生氣不滿,所以才壓根兒不想花時間在她身上,還覺得我是冷淡、欠缺關懷之心的人。情感型的人突然就轉入負面的思維中,並萌生了好些負面的想法以解釋我為什麼匆匆走過。
在最初的階段,陰影面是無意識的全部,是傾巢而出的情緒、評斷等。你可能會說我的朋友正忙著應付負面的阿尼姆斯思維,但事實上這同時是負面想法的爆衝(此處所指的是劣勢功能)、野蠻的情緒(即陰影面),也是特定的破壞性評判態度(在這個例子中是阿尼姆斯)。如果你研究這類負面爆衝,就能夠區辨以下兩者的分別:我們所謂的陰影面,以及在女人身上我們稱作阿尼姆斯的評判機制。在一段時間之後,人們得以發現自我內在的這些負向特質,同時也能在看見之餘加以表述,這裡意指著要放棄某些特定的理想及標準,同時在未對周遭造成毀壞的情況下,承擔許多的思量及想法。因為我們也能在夢境中發現一些非關個人的事物,因此我們可以說陰影面同時包含著部分的個人元素,以及部分非個人的集體元素。
所有的文明,特別是基督教文明,也都有其自身的陰影面。這是個老掉牙的論述,但是如果你研究其他的文明,你將會看見其中較我們所處的文明更優秀之處。舉例而言,印度在一般靈性及哲學的態度上就比我們先進得多,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社會行為則是讓人 瞠目結舌的。如果你曾在孟加拉地區街道上行走,你會發現許多人顯然就快餓死了,這些人處在生命極度危險的狀態,但是卻沒有人把這放在心上,因為這是他們自身的「業」,而人們也只需觀照自己及自我的救贖,去照顧別人不過就代表著對世間因緣的干涉。對我們這些歐洲人而言,這樣的社會態度毀壞了整個國家,看見人們受飢餓卻置之不顧是令人深惡痛絕的。我們會說這樣的狀況是印度文明的陰影面,他們的外傾面向是不及格的,而他們的內傾面向則高於水準。有可能是光明的那一面向對於黑暗的面向毫無察覺,但若從其他文明的角度來看則是再明顯不過的。
如果某人獨自生活,從務實面來說,他不可能看見自己的陰影面,因為沒有人從外面的角度來回饋他的行為表現。我們需要有個旁觀者。如果我們能考量旁觀者的反應,我們就能談論不同文明的陰影面。舉例來說,多數東方人認為我們西方人集體意識的態度對於某些形而上學事實是完全沒有覺察的,他們覺得我們就是單純地陷在假象中。在他們看來,我們就是這樣的景況,但是我們自己卻看不見。我們必然帶著尚未實踐的陰影面,並且仍然對之毫無意識,因為人們的相互盲從,也讓集體陰影面更顯糟糕;唯有在戰爭中,或是在針對其他國家的仇恨中,集體陰影面才得以展現。
因此,你可以說歐洲人有著某些不好或是矛盾的特質,這些特質被個體所壓抑,而個體也帶著所屬群體中不好或劣勢的特質,並且通常對這些特質沒有覺察。集體陰影面還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我們內在的某些特質在小團體中或是當我們獨處時會消失,但一旦置身在較大的團體中就會 遽增。這樣的補償現象,特別能在孤僻的內傾型人士身上看見,他們強烈渴望在人群中成為才氣洋溢的大咖;外傾型的人則正好相反。獨處時,內傾型的人會說他一點也不具企圖心而且也不在乎,他不會作出任何野心作為,他會真正地做自己,同時也安於他的內傾性。但是一旦把他放在一群野心勃勃的外傾型人群中,他馬上就被感染了。這就好比女人衝入店裡搶便宜,還有另一群女人也跟在後面 湧進去,但她們回到家之後卻會問:「我究竟是為了什麼買這個東西?」
第1章 陰影面的概念
在進入本書正文前,請務必牢記心理學對於陰影面(shadow)的定義各異,也並非我們一般想像的那麼簡單。在榮格心理學中,我們通常將陰影面定義為無意識人格中特定內涵物的擬人化,它可被納入自我情結(ego complex)中,卻因著許多原因而沒有被納入。因此我們可以說,陰影面是自我情結中黑暗的、被抹除及被壓抑的面向,但是這樣的定義只能說是部分正確的。榮格相當不喜歡他的學生極度欠缺想像力、緊抓他的概念不放並從中創造一套思想體系,同時在尚未全盤了解他所說的內容之下就引述他的話語。曾經在一次研討會中,他一...
推薦序
那賦予陰影的,也賦予了深度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惡的經驗也許是人性經驗中最複雜、最難界定,也最深刻的一種。法國哲學家呂格爾(Paul Ricoeur)在 1960 年出版了《限度與罪咎》(Finitude et culpabilité),在第一冊《限度與罪咎:會墮落的人》(L’homme faillible)中,提出惡做為人性之根本經驗:惡既是對有限性的原初體驗,也指向對超越惡的希望。在第二冊的《限度與罪咎:惡的象徵》(la symbolique du Mal)中,呂格爾進一步以詮釋學的方法,用象徵與神話為材料,分析惡的象徵如何從外部的汙染意涵演變為內在罪咎的主體經驗。對呂格爾來說,惡是人遭逢限度與破壞的存在經驗,也是反省與自我革新的契機。做為一種存在之痛苦的原初經驗,惡是以象徵與神話的方式表述,因此難以用理性的思辨形式全然把握。馮.法蘭茲在 1974 年所出版的《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以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以童話做為理解惡之原初經驗的進路,呼應了呂格爾的觀點,指出惡之經驗的原初性,以及用充滿象徵意涵之童話進行理解時所可能開展的豐富性。
馮.法蘭茲在書中以童話的素材討論陰影與邪惡的呈現。陰影是意識過度單一化發展所投射出的黑暗。但意識與陰影這兩個對立的概念並不能直接套用在童話的角色分析上。童話中的角色雖然表面上有善良與為惡的區分,但馮.法蘭茲並不用對號入座的方式進行解讀,而是將故事整體視為一個自性化開展的過程,討論其曲折而豐富的意涵。自性化的過程常以心靈自我更新的方式體現,有個人的層次,也有集體的層次。兩種層次都會經歷執於單面的危險,但馮.法蘭茲在本書更強調集體的面向,尤其是基督宗教文明在發展過程中過分靈性化、將倫理衝突尖銳化的趨勢,以及對「異教」之陰性原型,例如大地之母的女性角色之壓抑。從這個角度來看,童話發揮了對文明提出分析,促動文化自我更新的功能。
在討論陰影的部份,馮.法蘭茲已經開始觸及惡的主題,她從童話中吊掛罪犯的主題談到面對邪惡時的「非人類」的感受,一種戰慄、令人無法招架的恐怖感。這種恐怖感與「神聖」感很接近,都是遭逢超越人類力量時的震懾。除此之外,惡也可能是被壓抑的原型,例如童話中巫婆或是女巫的角色,可能象徵的是被忽視的母性女神。這種罪犯與神聖,或是女巫與女神的疊影,指出了惡的雙面性。
日本榮格分析學家河合隼雄在《孩子與惡》(子どもと悪)中也談到惡兼具破壞與創造的兩面性。惡的曖昧性使得它無法原則性地被界定,也沒有辨認的普遍基準,若以為可以完全驅除惡而成就善,善反倒成了惡。不過,若以為惡可以透過對決而消融,也是一種危險的天真。童話所教導我們的沒有通則,每一則童話的教導都可以在另一則童話中找到與之互相矛盾的教導。馮.法蘭茲認為,道德敏感度的提昇就是在這種互相矛盾,沒有通則的情況中才得以可能。道德不是通則的判斷與遵循,反而是個別性的自由與承擔。
馮.法蘭茲討論惡在童話中的展現時,先回到惡之經驗的原始層次,也就是在道德化之前的自然狀態,例如生存之破壞,或是界線的踰越。接著,邪惡之人格化的種種樣態則包括被某些超自然原型意象所同化的去人性歷程,或是被單一偏頗思維所掃蕩的狀態。離開社群的孤絕、不尊重禁忌、打破環境平衡,或是沒有活出生命該有的創造力,都是招致惡之侵擾的條件。從這些討論來看,惡的經驗指出了社群、對神聖他者的尊敬,平衡,以及充分發揮創意在人類經驗中的重要性。
當我們把對於惡的思考從單薄的道德化思維中打開時,會發現對惡的思考就是對於存在根本處境的思考。惡的經驗有很多不同的層次,是面對非人之巨大力量的震懾,是被壓抑與排拒之原型被意識投射的樣貌,是落入偏頗思維的執狂,也是對「什麼是人性」的不斷質問。村上春樹在與河合隼雄的對談中曾經提到:「那賦予陰影的,也賦予了深度」。陰影與惡為存在刻出深度,但這個深度有時像無底深淵般令人驚懼,讓人想要用一套救贖方案將之掩蓋與解決。馮.法蘭茲在書中則透過童話的分析以及積極想像的方式指出有別於速成之救贖方案,由自性所提出的引導與智慧。居於人類心靈的神聖核心是超越善惡二分的自性,閱讀童話讓我們在陰影與惡所打開的深淵之中,把深淵化為河流,讓我們潛入其中,游向神聖的核心。
那賦予陰影的,也賦予了深度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惡的經驗也許是人性經驗中最複雜、最難界定,也最深刻的一種。法國哲學家呂格爾(Paul Ricoeur)在 1960 年出版了《限度與罪咎》(Finitude et culpabilité),在第一冊《限度與罪咎:會墮落的人》(L’homme faillible)中,提出惡做為人性之根本經驗:惡既是對有限性的原初體驗,也指向對超越惡的希望。在第二冊的《限度與罪咎:惡的象徵》(la symbolique du Mal)中,呂格爾進一步以詮釋學的方法,用象徵與神話為材料,分析惡的象徵如何從外部的汙染意涵演變為內在罪咎...
目錄
推薦序
序言
第一部:陰影面
第1章 陰影面的概念
陰影面的個人與集體面向/童話的起源,以及童話中的原型/裁縫和鞋匠在童話中的意涵/國王與神祕生命力量/小人物與當代問題的解答/當光線落在物體上才會投射出陰影
第2章 處決
罪犯是神的黑暗面工具/神明吊在樹上——生命的懸掛狀態/讓眼睛張開的療癒露水/四個試驗的象徵意涵
第3章 童話人物中的阿尼瑪
失去鼻子的國王/打開兩邊通道的鑰匙/阿尼瑪宣告真理的神祕文件/彈性態度化解陰影面衝突/來自阿尼瑪的創意解決方案
第4章 調停者:忠實的約翰
被禁閉的陰性意象/無意識內的陌生高層智慧/積極想像與無意識歷程/積極想像與黑魔法
第5章 石頭或雕像
回程的考驗/本能驅力的剎車系統/化成石頭的無意識內涵/邪惡力來自無意識中被忽略的原型/在祕密之下他們是同一個
第二部:邪惡
第6章 邪惡的原始層次
無意識的心靈道德/原始場景中非關道德的邪惡/附身:從人到非人的歷程/死亡之後到處流竄的惡行
第7章 附身
因幼稚的狂妄而被「那個」附身/被掃入單一的情感模式,成了一顆滾動的腦袋/孤單招致邪惡附身
第8章 禁忌
人類不該窺看的諸神祕密/邪惡依據人的態度及行為而表現/骷髏:心理的死亡氛圍/仁慈的弔詭
第9章 炙熱的邪惡
爆發性邪惡的回敬,以及黑魔法/單純的傢伙與人格的整體性/面對邪惡,別像傻子般全盤展現/沒有自我意圖而身在「道」中/「沒錯,但是……」
第10章 冷面的邪惡
如巨人般無可駕馭的情緒/烏鴉、鮭魚及狼/床底下的隱密危險力量/海島、教堂、水井及鴨子/合而為一那一刻的驚嚇/在行動與不行動之間
第11章 魔法競爭
退隱於內在看不見的自性城堡
第12章 心靈核心
權力態度與陰性原則的鬥爭/自我消失,本能驅力顯現/馬的獻祭/逃跑中的曼陀羅轉化之旅/人類心靈的神聖核心,就是解決方法
附錄1 延伸閱讀
附錄2 中英譯詞對照表
附錄3英中譯詞對照表
推薦序
序言
第一部:陰影面
第1章 陰影面的概念
陰影面的個人與集體面向/童話的起源,以及童話中的原型/裁縫和鞋匠在童話中的意涵/國王與神祕生命力量/小人物與當代問題的解答/當光線落在物體上才會投射出陰影
第2章 處決
罪犯是神的黑暗面工具/神明吊在樹上——生命的懸掛狀態/讓眼睛張開的療癒露水/四個試驗的象徵意涵
第3章 童話人物中的阿尼瑪
失去鼻子的國王/打開兩邊通道的鑰匙/阿尼瑪宣告真理的神祕文件/彈性態度化解陰影面衝突/來自阿尼瑪的創意解決方案
第4章 調停者:忠實的約翰
被禁閉的陰性意象/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