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7 項符合

直到死亡貼近我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8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所有的生命終將流逝,但文字卻可...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4/05/14
所有的生命終將流逝,但文字卻可以被留下來。 書寫,不是要為了成為作家,不是為了出一本書。而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去寫出那些你已知,或是尚未知曉的事物。書寫的過程是一種緩慢的咀嚼以及整理,你把當下的靈光、記憶都捕捉起來,時間因此有了厚度,你可以不斷回味、品嘗這段經歷,穿越時間的限...
直到死亡貼近我 直到死亡貼近我

作者:娜妲莉.高柏 / 譯者:巫聿文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1-3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直到死亡貼近我

內容簡介

我們不會永遠活著……
那麼,就讓生命之花盛開!

  凡我們所逃避的,其中必有能量。若是我對苦難視而不見,那麼我的寫作生命也將死亡。你不能退卻、躲避、拒絕承認。你就是得咬著牙反身回到那蒸騰熱浪中。如果我沒寫出這本書,那之後便再也寫不出任何一本書了。──娜妲莉‧高柏

  娜妲莉.高柏,長年投身禪修並身為世界知名的心靈寫作教學者,發現自己得了致命疾病後,陷入由醫院、醫師、陌生醫療手法,以及肉身無常的事實所構成的充滿挑戰的國度。娜妲莉這宛如異樣風景的描述讓我們發現,穿越疾病的小徑是根植於直接擁抱苦難的激烈承諾。

  而在這段過程中,她的同性伴侶也得了癌症。「癌症雙胞胎」,娜妲莉如此謔稱。她們必須彼此相伴,但又得為生存、愛情,以及人際關係間的傷痛各自奮鬥。這本書是作者令人感動的沉思,敘述她如何活出一片繁花盛開的真實人生。

本書特色    

  ★《心靈寫作》系列作者的最新作品,娜妲莉‧高柏直面死亡的深層體悟!
  ★由肉身碰撞出來的病中書寫;因死亡而激發出的生命之光與暗。

名人推薦

  專文真摯推薦──
  朱全斌/作家、傳播學者
  張亦絢/作家
  葉嘉瑩/親赴美國參加娜妲莉‧高柏工作坊、四季生命歷程性書寫帶領人
  鄭美里/社大講師、生命書寫與心靈寫作團體帶領人

  齊聲感動支持──
  丁凡/資深譯者、《療癒寫作》譯者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陳雪/作家
  曹中瑋/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資深督導
  莊慧秋/文字工作者、心靈寫作課程講師 
  詹美涓/作家、蘇黎世榮格學院分析候選人 
  瞿欣怡/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好評

  「質樸、令人心碎,但又充滿希望。本書為我們揭示如何面對疾病這個事實,並以勇氣與優雅正面迎向復原之路。」- 尾關.露絲(Ruth Ozeki),《時光的彼岸》(A Tale for the Time Being)作者

  「所有人都該讀這本極富吸引力並深刻而誠實的回憶錄。本書所揭露的診斷歷程、邁向死亡,以及生命的方式,我從未在其他書中讀過。書中對於真相與傷痛的敘事手法極具感染力,將會觸動我們並使我們有所領悟。」—瓊.哈里法克斯(Joan Halifax),哲學博士、烏波野禪修中心院長、「與死亡共存」(Being with Dying)計畫創始人、《與死亡共存》(Being with Dying)與《站在邊緣》(Standing at the Edge)作者。

  「纖細、赤裸,漫無邊際。《直到死亡貼近我》用醫學智慧、愛,以及對於死亡之必然的洞察,洗練地為不分老幼的我們作好準備。」—棚橋一晃(Kazuaki Tanahashi),《繪製寧靜》(Painting Peace)作者

  「平靜而清醒,同時帶著清晰的意向,娜妲莉.高柏正面迎向我們必將死亡的事實。一部優美的作品,它要說的是愛與失落,以及深入骨髓的勇氣。」—溫蒂.強生(Wendy Johnson),《在唐人街蒔花弄草》(Gardening at the Dragon’s Gate)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詩人、畫家、教師,寫了14本書,其中《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全球暢銷150萬本、譯成14種文字,成為北美所有教授與學習寫作療癒課程者必讀、必引述的經典。她結合禪修與書寫開辦書寫工作坊,學員來自世界各地。    

  娜妲莉‧高柏大學時迷戀文學,畢業後與朋友合開健康食品餐廳,在做菜和閱讀間體會到寫作可以從生活出發,從此投入文字創作,並於1974年開始靜坐、修禪,持續至今。她推廣「用寫作來修行」的觀念,認為寫作跟修行都需要學習相信自己的心,珍惜並洞察生命精隨,以專注、自我紀律、活潑創意和開放態度,讓心中的迴旋之歌從筆端流唱而出。

  目前住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持續寫作,其作品已翻譯成中文者有:《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狂野寫作: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療癒寫作:啟動靈性的書寫祕密》、《寫,在燦爛的春天》(皆由心靈工坊出版)。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她的網站:nataliegoldberg.com。

譯者簡介

巫聿文


  1975年生。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聯絡信箱:wordsmith.scott@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我們不會永遠活著
禪修訓練總是針對死亡喋喋不休。我們不會永遠活著、開悟、別浪費生命。不過禪宗的主張看起來太藝術化,也太遙遠。
 
這曾是我的生命
我去,你留,兩個秋天。這首俳句讓我全身一陣戰慄。這一刻,死亡擊潰所有防衛,感覺近在咫尺。我曾在這裡。這曾是我的生命。
 
我鍾愛的生活
癌症正教我如何開拓出一個小空間並蝸居其中。我得縮窄視野,只優先關注藥物、約診及身體的細微變化。
 
深入骨髓
此刻,十一月對我來說,就是生與死之間的天平。我希望那重量能夠轉移,再次移向對我有利的這邊。
 
貼近死亡
她終於揭開繃帶,看著鏡中的自己──一條長長的水平線延伸到腋下。她心想:我的乳房到哪去了?我不再是完整的了。
 
無窮無盡,宛如河流
沒錯,一個作家就該這樣死去,寫到最後一刻為止。於是八十六成了讓我充滿希望的數字。無人知道自己的死亡哪時會來;我還記得片桐老師某年十二月在禪堂所說的這句話。
 
後記
慈心頌
誌謝
 
附錄│延伸閱讀
 

推薦序1

死亡貼近前的修行 

朱全斌/作家、傳播學者


  人生有涯,再長壽的人也終需向世界告別,這件事我們都知道,但是一般人卻不會先做準備,在死亡來臨時,先思考該如何去面對它?

  當一個人得了絕症,按照過去的道德標準,還認為應該要瞞著當事人,覺得讓他知道真相是一件殘忍的事。但是,跟世界圓滿的告別可能跟好好活著是一樣重要的事,讓行將離開的人「死而無憾」,也許才是更道德的。

  當一個人得了癌症,就好像被宣判了死刑。尤其當癌細胞被發現時,醫師都會告訴病人他是在第幾期,以及根據過去案例,對存活時間的推估,這有如定下了死期,無論長短,死神已在不遠處等待了。

  娜妲莉‧高柏是我認識已久的作家,她的《心靈寫作》一直是我在學校教授創意培養課程的教材,她用自由書寫當作修行、參禪的功課,透過單純的寫,不管好壞,不自我批判,把不停地寫作當作是通往潛意識世界尋求開悟的道路。她後來出版的《療癒寫作》,更進一步探究書寫與靈性啓迪間的關係,身為一位如此關注精神性存有的作家,我想她應該早就超脫生死了吧。

  然而說道理容易,生死之關真的遇見了,要面對是多麼艱難。以娜妲莉‧高柏在知性上的高度,當她在六十三歲時得知自己患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症之後,也跟尋常人一樣得一步一步地摸索出覺悟之道。在本書中,她不厭其煩地詳述了她在患病的前四年於生理及心理上各個階段的變化與轉折。和大多數的癌症病人一樣,高柏也是歷經了否認、抗拒、釋然、接受這樣的過程,十分辛酸,雖然目前病情已經得到控制,但是更重要的應該是她在靈性上的成長,因這才能帶來內心的平靜,讓她未來可以坦然面對大限的來臨。

  作為一個癌症病人,高柏在關係上也遭遇了嚴峻的考驗,因為跟她在一起五年的親密伴侶玉光也同時患了乳癌,原來以為會得到伴侶照顧的她,這時非但只能靠自己,對於玉光的病情也是愛莫能助,真有「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感慨。她提到在病中,兩人都變得極度自我中心,只能顧自己,已沒有餘力來關心愛人所受的苦。人終極是孤獨的,只能靠自己,高柏在病中更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對罹患重症的人來說,世界分隔成兩部分,一個是正常運轉的生活,一個是好像跟這一切均已無關的自己。在閱讀此書時,我常常想起四年前我在病床旁陪伴命在旦夕的妻子的時刻,原來生龍活虎熱愛生命的她,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喪失了所有的行動力,我看著她卑微地承受這一切,原來只求可以看書寫字就很滿意了的她,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竟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生命如此的脆弱,看到高柏細訴病中那來自肉身以及孤寂心靈的苦,想到當時自己還怪罪妻子不肯努力抗癌,真有無比的懊悔。

  在死亡貼近的時候,病人會開始檢視並省思自己的一生。在本書中,高柏分享了許多她跟玉光原生家庭的故事,其中包括她們年輕的時候,父母親的人生,親人帶給他們的痛苦,以及她們與親人連結的狀態。透過書寫,高柏想追索出自己人生的意義,並跟所有的糾結達成和解,因為她知道唯有如此才能在奔向死亡前安頓自己的心靈。我的妻子在臨終前只肯見家人不肯見朋友,她應該是想保持自己內心的純淨吧。在將後事交代完畢後,她忽然變得很平靜,同時將過去在乎的事都一一放下,這也是令我十分感到安慰的一件事。

  高柏如實記錄自己抗癌的經過讓我想到了YR,她曾經是我指導的一位非常優秀的碩士生,在青春正盛的年紀不幸得了乳癌,對自我期許甚高的她勇敢地面對,每天透過部落格來記錄自己治療的經過,除了書寫自己對化療的反應,人際關係中產生的變化,過往飲食習慣的反省,割去乳房後的心境等,她甚至還貼出了殘缺胸部的照片,看了令人十分不捨。她曾跟我說,因為病中實在無事可做,只有用這樣的方式來陪伴自己,另外也是想透過分享,能夠提醒並幫助到人,讓自己的不幸發揮一些正向的力量。

  YR在病中仍勉力把自己的畢業製作完成,卻沒有力氣寫論文了。在病情惡化進而往生之後,我向校方申請仍然將碩士證書頒給她,這不光是肯定她夠格的專業成績,也是為了表揚她在死亡逼近前展示的勇氣。

  很幸運地,因為一種新藥,高柏的病情獲得了控制。她一本初衷,決定仍然要繼續不停地寫,因為書寫就是她的修行。雖然我們無法知道死神何時會真正到來,但是在與癌症共存的時光中,她在靈性上獲得的覺知可能已經讓她不必在意活到幾歲的那個數字了吧。

推薦序2

愛人不該隱形 病人不該躲藏:《直到死亡貼近我》的「病中見」 

張亦絢/作家


  我得知疼愛我的親人長輩E罹患白血症,是10多年前的事。

  一個大器的男人到兩個大器的女人

  一知道,就哭了。這些年來,我的醫藥常識並沒有進步,但我記得,我們從台大醫院走出來,坐在二二八紀念公園,E宣布醫生診斷,他痊癒到可以不必服藥了——這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標——我們趕緊用LINE聯絡E在英國的妻子。然後決定去吃點好的,慶祝一番。

  E令我佩服的,不只是他接受病情的鎮靜,還包括在那段時間,他展現了對其他人實現自我的極大支持——到英國讀書一直是他妻子的夢想,不同於一般人以為的,病人會導致身邊的人失去自我——E大大鼓勵妻子及時圓夢,應了E的妻子對我說的:「我嫁了個大器的男人。」當然,事情並不是都只有光明的一面。某次我們三人一起去看攝影展,E突然就難受得無法動彈。第一次目睹E因病受痛,我很害怕;E的妻子告訴我,有時候,就是會突然這樣。我感覺E彷彿在一個只有他自己的世界,只有他自己懂。藥也有副作用,這是為什麼達到停藥標準是E在意的。他用心到也不錯過醫生為癌症病友舉辦的座談會。那一天,我也去了,會後的小禮物如今也在——一如以往,E小小的睥睨我喜愛贈品的花邊性格;也一如以往,他寬容微笑。

  所以,在打開《直到死亡貼近我》之前,我就知道,這不只是關於癌症病人的書,它也與我有關,是一本我真實需要的書。——我知道這病、我知道一般人有多麼不理解、我也知道書寫它會多麼具有啟發性。而我果然沒有失望。書中內容遠超過我對該主題的了解,除了我原就知道的「大器的男人」——《直到死亡貼近我》讓我們認識了「兩個大器的女人」。

  低調酷妹與希臘悲劇

  小娜(即本書作者娜妲莉.高柏)與玉光——有時我很想戲稱為「小娜」與「小玉」——因為後者頗有櫻桃小丸子中的小玉之風:一個低調酷妹;而小娜則是情感比較外放的那一個。

  獻給玉光(題詞上的貝克欣)的小娜之作,以小娜的回憶為主軸。但最動人心魄與催淚的,可以說,是全書有意識且有章法地,完成玉光,這個飄浪過香港、英國到紐約的亞裔程式設計師的身世肖像——小娜的技法是懸疑小說式的。偶爾她會拋出幾乎要誤導人的線索,之後再補充我們有所不知的資訊,而就在這兩者的交錯之間,撞擊出令人痛澈心扉的火光。讀到某些段落,我甚至忍不住讚歎:「這幾乎是希臘悲劇了。」

  這裡我只摘錄一段「不影響劇情」的文字:「她的孤獨成了她的家人,與她十分親密, 她也了解它的一切,對它十分滿意。」讀到小娜寫玉光「學生第二春」,在課堂上談莎士比亞《奧賽羅》一段,我更是感到難以自持——一方面因為玉光「真是個人物」!她的人格中,有著希臘學大家伊迪斯.漢彌爾頓所言:「唯獨能忍受苦痛之靈魂之受苦,才是悲劇。」那樣的特質;但另方面,也得歸功於小娜樸素有力的筆法——我們常說「關心則亂」,但在《直到死亡貼近我》中,作者帶給讀者的享受(啊!也許只有接近過死亡的人會對享受一事能夠如此坦誠),卻經常是種「關心而不亂」的深沉美感。

  愛人不該隱形 病人不該躲藏

  從有點古老的《愛的故事》到《新不了情》,愛與病的關係,一直擁有特定的吸引力。且不論某些哲學大哉問,《直到死亡貼近我》除了好看之外,還給出了更為現代面貌的「病中情勢/事」。不只因為主角是兩位銀髮女同志,還因為它寫出了更為世俗與現實的課題。比如說,生病的不再只是單一配偶,而是結髮二人一前一後罹癌,兩種癌症算同病嗎?但就如小娜所言:「每個人的癌症都不相同,即使它們的名字是一樣的。」又比如說,隨著戀愛的高度自由與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人人都有幾個「前任」,在病榻之前,該如何處理?書中有段感人至深,讓我們看到「分際」與「慷慨」各有其重要性。《直到死亡貼近我》是真正愛過的人才能有的實務心得——但以一種為美殉身的活潑優雅寫成。

  愛人不該隱形,病人不該躲藏——我想說的不只是可見的形體,也包括了人們無形的思索、記憶與憂歡。《直到死亡貼近我》是使「病中見」變為承諾的奇書,「不見不散!」是它最美好的祝福。

推薦序3

死亡與修行書寫

葉嘉瑩/親赴美國參加娜妲莉.高柏工作坊、四季生命歷程性書寫帶領人


  許多討論死亡的書,分享的多是面對疾病我們該採取的方法、要如何保持正向的思維,或是如何應對死亡的到來。這次娜塔莉親身走進癌症,在死亡幽谷中探進,我以為她多年的禪修經驗與書寫,會讓她在一開始面對生命無常發生時,展現出深度接納的氣度與從容不迫和癌症、死亡同行的平靜,但,並非如此。娜塔莉以一如往常的誠實態度表述自身內在經驗的真實情緒:從驚恐、徬徨、猶疑、失去動力、然後又再回到風雨中,最後活在當下的寧靜。

  《直到死亡貼近我》正是娜塔莉在面對癌症襲擊時,用多年的禪修、書寫和作畫來陪伴她貼近死亡的練習之作。我們跟隨她走進癌症帶來的暴風圈,如她所說,這段貼近且領悟死亡的旅程是無法催逼的,而是在醫院來回治療中、與她女友玉光共時罹癌的生活裡,以及影響她極深的已故片桐大師其教誨、作家西蒙文字的精神引領,與畫家皮耶死前繁花盛開的畫作內,彼此交織、回應如何面對死亡這個大哉問。娜塔莉透過書寫與禪修,慢慢地帶領我們看見死亡的樣貌與自身回應的態度。

  二○一七年的春天,我到聖塔菲參加娜塔莉的書寫工作坊。課堂上有個同學問她,「你現在還會每天書寫嗎?」娜塔莉被這個問題驚訝到,接著用她一貫的說話方式,徐徐地回覆他:「書寫和禪修就是我每天的練習,不論我是誰」。我們在書寫後,會唸自己的文字,娜塔莉誠懇且微笑地說,「你們會不會覺得,有的時候我怎麼可以寫出這麼爛的東西,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我也常常覺得自己在寫廢話!」當我們在寫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文字時,會寫著、寫著突然間出乎意料地流進一個心靈支流,在支流中有意想不到的好東西在那裡,你的筆會跟隨心靈帶領你發現那道支流,但別預期你會遇見支流,千萬別預期你會寫出什麼好東西!只要保持寫,就對了。

  娜塔莉罹癌的這段旅程,她說一開始從沒想過要寫出一本關於死亡的書。這本書是她平時的書寫,寫著、寫著她發現市面上鮮少有這樣貼近死亡時真實的感受以及如何回應死亡的書,所以她認為將其經驗分享給世人很重要。原來驚恐、害怕、跟癌症討價還價在禪修書寫大師生命中也會發生,可是又如何透過書寫、禪修去安定自己那不安的心?我們不會永遠活著的,在死亡到來之前對生命的堅持又是什麼?這是一趟死亡的修行,沒有捷徑,是娜塔莉反覆練習才得以體會。像在課堂練習打坐時,娜塔莉總會提醒我們「世界不在外面,而在你裡面,回來、回來,把錨定向安靜,接收一切」。

  娜塔莉也告訴我們,很多人的職業不是作家,又為何要不斷地練習書寫?書寫不是要寫出一本書、寫出重要的智慧,更多的是透過書寫,寫出已經知道的以及那尚未知道的。我們不會永遠活著,一個書寫的人不論他生命中經驗到的是挑戰或美好,在書寫中他會再次咀嚼、反芻,讓一切發生的經驗有了更細緻更柔軟的看見。而這本書帶領我看見的正是在生命的機緣中,會各自遇上生命情境裡的雷電交織,在那驚嚇中我們又如何讓整個心靈返家。

前言

  在我稱之為點滴之夏(為了與我體內肆虐的癌細胞作戰而注入一連串化學藥劑)的那段時期,以及長期進出克里斯圖-聖文森地區癌症中心(Christus Saint Vincent Regional Cancer Center),在頻繁造訪的友人、疲憊感、高燒、悲傷及各種激烈情緒發作期間,我寫了本書。不是你現在讀的這本,而是《寫,在燦爛的春天》(The Great Spring),你可以把它當成現在這本書的後記。

  那年春天,還沒開始作點滴化療注射前,我在逃避面對癌症確診的事實,完全未曾提筆寫作。我找不到能用來敘述這些經歷的語言。三月與四月時,我畫起抽象畫。在顏料、色彩和形狀構成的沉默中,試著表達深藏在意識底下自己所不了解的一切。當我放棄逃避,去做化療後,才再次開始寫作。

  多年來,我有計畫地創作了一系列特定文章。當我沒力氣四處跑步時,或是無人來訪的漫長安靜午後,在我的客廳這令人愉快的監獄中,我坐在長沙發上,進入一個祥和的祕密小島。我將癌症拋在腦後,寫起網球以及父親與我在後院玩球的往事。我集結了些之前發表過的文章,也從筆記本中找出一些新寫的──驚訝地發現有二○○八年總統大選期間在愛荷華州的經歷,也有在班德利國家遺跡園區(Bandelier)尋找石獅祭壇而迷路的往事。有些文章以禪修和寫作為背景談論我如何生活;也有我前往日本、法國及德州弓城(Archer City)的紀錄。這本書顯露並確立了我少為人知的一些面向。要是我死了(我對這些治療會有什麼效果完全沒概念),那麼至少我為活過的時日留下了紀錄。或許我並未關注生命中的每一刻,但生命(酸澀的那個角落)這時回頭找上了我。

  當我在寫作,多年的修行發揮作用時,靠的不是平常的堅決與動力,而是某種更平靜沉著的東西。在那些午後時光,當健康的人採買雜貨、跑步上山、去學校接小孩、等待交通燈號由紅轉綠時,我卻藉由遺忘、放下,以及做我所愛的事,在癌症的中央找到小小的勝利。罹患癌症並非生命的一切,就算正身歷其中也一樣。我想到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這位首屈一指的英國肖像畫家,幾年前以八十八歲高齡逝世時,就是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死亡於他,從來是不值一顧之事。

  寫這本書始於癌症療程之後。

  我從未打算寫本關於癌症的書。我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活了下來,懷抱著用寫作讓全美國開悟的目標。然而……

  有這麼一種說法:一個作家能活兩次。我們先是活著,然後寫下我們活過什麼樣的日子。就像乳牛一樣,把吃下的飼料再咀嚼一次,作家也有第二次機會消化這些經驗。第二次生命就在筆記本中或在電腦螢幕前。對作家來說,這第二次通常才是真正的生命,因為它讓我們得以宣示自己的存在。

  某次午餐時,一位朋友對我說,寫下我自己的罹病經歷,這有點太瘋狂了。「見好就收,好好過日子吧。妳這樣是再度刺激自己的身體。」

  我將身子打直說:「我是個作家,作家就是幹這種事的。」

  我想再一次大把攫取生命,並緊抓不放。我若略過其中粗糙、黑暗、痛苦的面向,那麼所得的必不真實。另一句作家必須知道的箴言是:凡我們所逃避的,其中必有能量。若是我對苦難視而不見,那麼我的寫作生命也將死亡。你不能退卻、躲避、拒絕承認。你就是得咬著牙反身回到那蒸騰熱浪中。如果我沒寫出這本書,那之後便再也寫不出任何一本書了。

  再說,我也想了解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事。當我身在癌症的世界中,我只想活下來。但「砰」地一聲,癌症確診擊倒了我。當事情一件接一件地來,粉碎了我曾自認擁有的沉著淡定──醫院病房、診療程序、癌症中心、快速決定、從沒聽過的藥名。但我仍須為讀者記錄這一切:當你身處極端的病痛中,你所知的以及生命中的一切都被扔出窗外,連玻璃也砸得粉碎時──我要說的是:我們並沒有瘋。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要放棄。集中注意力。我們要把自己放大,直到足以容納這一切不可想像之事。我們之中有許多人(當然也包括我)會想像,在最後的時日中,平靜地躺在自己的床上,安詳地與親朋好友一一道別。祝你好運。因為這種狀況極為罕見。

  我宛如孤絕地在一塊岩架上,尋找並需要聽見或讀到其他人都經歷過什麼,卻只能得到一些瑣碎的基本體驗。我想要像記錄他人一樣,記下自己的體驗,儘管每個人的狀況都各不相同。

  對我來說這不是戰爭,不是某件需要搏鬥之事。疾病就是人類生活的另一種面向。我能否身在其中,但不以勝利者之姿而是隨波逐流,變得更柔軟、更深入人類的同理心?它能開啟愛嗎?並散放出去?我能否站在暴風雨中,讓全身溼透並默默承受,不管它將讓我進入生命或是死亡?

  在古老的中國禪宗文字紀錄《從容錄》中,第三十六則公案是〈馬師不安〉。這則公案能讓我們反思,但不只是用邏輯,而是用我們的整個生命本質來思考。

  馬大師不安。院主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馬祖禪師病重。當家和尚前來問候:大和尚近來身體如何?)

  大師云:日面佛月面佛。
  (馬祖禪師說:能作(壽命一千八百歲的)日面佛也好,或是(壽命僅一日夜的)月面佛也罷。)

  不論硬幣的哪一面,都能讓我們覺悟。無論疾病或健康、光明或黑暗。在任何一種狀態下,我們都能發光發熱。

  我們真能做到如此嗎?

  我動用作畫、書寫與禪修幫助自己回到正軌──我這一生都在練習這三件事。此時它們對我還有用嗎?

  就在同時,永恆的真理在我震驚的面孔前將門打開,我這五年來的伴侶玉光(Yu-kwan)(編註:作者女友貝克欣的中文名英譯為「玉光」,為尊重作者,本書依原文版使用「玉光」。)也將面對自己深沉的挑戰。她雖在我身邊,但疏遠而孤獨,玉光探過邊緣,窺見無盡的黑暗,踉蹌之中,撞上了發生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另一種癌症。它殘酷地不請自來。她的細胞遭受重擊,成為致命的惡性細胞。這本書寫的也是我們如何繼續同行卻也變得孤單。

  沒有人能擺脫身上這些與疾病、衰老及死亡相關的基因。但願此書能助我等建立對於疾病的理解能力,並得以面對現實中我們遭遇的任何狀況。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71438
  • 叢書系列: Holistic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所有的生命終將流逝,但文字卻可...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4/05/14
所有的生命終將流逝,但文字卻可以被留下來。

書寫,不是要為了成為作家,不是為了出一本書。而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去寫出那些你已知,或是尚未知曉的事物。書寫的過程是一種緩慢的咀嚼以及整理,你把當下的靈光、記憶都捕捉起來,時間因此有了厚度,你可以不斷回味、品嘗這段經歷,穿越時間的限制。

《直到死亡貼近我》作者是娜妲莉.高柏。

是迷戀寫作教導者,也是詩人、畫家,也學習禪修三十年,認為跑步、繪畫、寫作都是一種修行的方式,著有《心靈寫作》、《療癒寫作》、《狂野寫作》等暢銷書。

當作家罹癌後,該做的事是什麼?

除了好好休養外,但更重要的是把這段過程記錄下來。

「凡我們所逃避的,必有能量,」「若是我對苦難視而不見,那麼我的寫作生命也將死亡。你不能退卻、躲避、拒絕承認。你就是得咬著牙反身回到那蒸騰熱浪中。如果我沒寫出這本書,之後便再也寫不出任何一本書了。」

癌症的到來,讓恐懼湧上心頭,當世界被蜷縮成為一個病房,你蝸居其中,你要做的是—

不斷地注藥、不斷地跑檢查流程、快速下決定﹑認識各種藥名,當無邊的未知浸淫全身,作者除了反覆用以往禪修的練習,試圖讓心情得以寧靜、抽離、麻木外,也祈禱著耶和華、佛陀、安拉等神靈的眷顧,讓自己有力量去面對,讓自己不就此放棄。

而就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壞事成雙。竟然照顧著自己的另一半也被癌症所找上。好極了,現在雙方都罹癌症了,「如果說癌症是個禮物,那真的是要好好謝謝它了。」

光是要照顧好自己的病症已經不容易了,現在又要去瞭解另一種癌症,去關心照料另一半,但做完檢查已是筋疲力盡,又怎麼陪同另一半去問診、檢查呢,好在還有朋友、學生幫忙照料,但雙方的關係不免變得疏離,像是被隔絕在各自的牢籠中,既孤獨又充滿悲傷,雙方都沒有力氣,只能眼睜睜看一切分崩離析。好在,最後雙方還是破冰,雖然對方送了件糟糕的禮物就是。

生也有涯,人終將一死。死亡是一出生就會面對的課題,疾病也是,《直到死亡貼近我》是作者的抗癌紀錄,也是人生的傳記,是本輕薄的小書,文字自然質樸,也讓人再次理解,縱然修練了再久的禪修,但當巨大恐懼來臨時,人依然是那樣的脆弱。

書中提到的癌症,一個是白血病,又稱血癌;另一種則是乳癌,疾病離我們並不遙遠,癌症是全球人口十大死因的第二名,而在臺灣則是連續 41 年都是冠軍,罹患癌症的成因很複雜,

有飲食作息、有遺傳基因,有城市工業的型態等因素影響,但能知曉的,就是罹癌的人口越來越多,年齡層越來越低了。也是透過書,我們能更加認識一種疾病,也能更加同理身患癌症的朋友所要面臨的艱困。

附錄一篇,書中提到的文章
〈癌症就是這麼回事〉:

「癌症就是這麼回事:它讓你對自己的身體感到陌生,像是出現了一個外來者,它用五十磅的重量拖著你的腳踝,繞著你的脖子。你好疲憊,身心俱疲到腦子發不出適當的訊號來移動毫無反應的四肢。有一次,整整三天,你沒法洗臉,困為抬起手臂要花太多力氣,等你再也受不了自己的體味,想去淋浴,但你聞到的不是自己的體味,那是你所攝入藥物的味道......你打開蓮蓬頭,但水的重量推著你撞上浴室的牆,你就這麼全身溼透坐在浴缸邊,直到你的配偶來看你是否安好。」
 閱讀《直到死亡貼近我(Let ...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12/12
閱讀《直到死亡貼近我(Let the Whole Thundering World Come Home: A Memoir)》前,我並不知道作者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出版過許多本關於寫作心靈治療的書籍,但靠著書寫,的確能讓作者本人在不安時內心得到平靜。這是文字和書寫的魅力。

而從書中更容易發現出現在一般癌友身上的專有現象。例如接受前的漫長抗拒期,和迷信名醫現象。

自始至終的書寫都忠於她本人的抗癌鬥志,她不寫化療到底讓她受盡多少折磨,只簡單寥寥數語帶過那些殘酷治療。她只寫疾病降臨時或治療時她的心情,她想積極求生存下去的心情,她懼怕死亡靠近的心情。

......如果您是熱愛生命的人,歡迎來閱讀這本娜妲莉.高柏的《直到死亡貼近我》;如果不是,買書錢就直接省了吧。
 閱讀《直到死亡貼近我(Let ...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12/12
閱讀《直到死亡貼近我(Let the Whole Thundering World Come Home: A Memoir)》前,我並不知道作者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出版過許多本關於寫作心靈治療的書籍,但靠著書寫,的確能讓作者本人在不安時內心得到平靜。這是文字和書寫的魅力。

而從書中更容易發現出現在一般癌友身上的專有現象。例如接受前的漫長抗拒期,和迷信名醫現象。

自始至終的書寫都忠於她本人的抗癌鬥志,她不寫化療到底讓她受盡多少折磨,只簡單寥寥數語帶過那些殘酷治療。她只寫疾病降臨時或治療時她的心情,她想積極求生存下去的心情,她懼怕死亡靠近的心情。

......如果您是熱愛生命的人,歡迎來閱讀這本娜妲莉.高柏的《直到死亡貼近我》;如果不是,買書錢就直接省了吧。
 我喜歡Natalie 的禪風自...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1/29
我喜歡Natalie 的禪風自由書寫,沒有禪之淡泊,無味至上,只有現實清晰的肌理,以及伴隨書寫節奏的活潑心跳聲。
每年,每學期,我帶著大一國文或是通識課的學生閱讀、書寫。閱讀多是經典名著,書寫多是自由書寫。我帶他們紙上奔跑、戶外靜走靜寫,學期末的評鑑回饋,得到最多好評的,竟多不是那些名山大作,而是自由書寫。
《直到死亡貼近我》一書,一樣的娜式風格。在書中,Natalie的筆,如此貼近死亡的記錄,不閃躲,直抒死亡迎面而來的,無可回避的恐懼、閃躲,還有面對時的種種驚濤,以及終於拾起數十年禪行書寫之力,支著被癌細胞侵城略地到無可容身的最後方所,猶能以筆為劍,為刀,為自己闢出一園所,與死神奮戰的屍野為沃土,終至能綻放一朵慈愛之花—一如後記中提到最愛的畫家皮耶.波納爾的死前作品《杏花盛開》(Almond Tree in Blossom)
至此,我相信,自由書寫不是隨興自由而已,而是一種誠實。孩子們喜歡自由書寫,是因為終有一個官方所在,容他們誠實。
***
我記得我讀過一個哲學家寫死亡,他說,為什麼人們討厭死亡,往往有一個主因是以為少活的那些歲月會是多美好。如果我慢點死,便可以多吃些山珍海味,多看些人間美景,多享受些親人溫情,但事實往往是,即使有多出那些不死的歲月,我們仍在瞎混中過日,食不知味,視而不見,當然不會多看親愛的人一眼,多說一句甜蜜而溫暖的話。但死神的衣角輕輕劃過時,我們剎那便明了生命之可貴,愛人之可愛。以及痛苦,多麼地深入骸骨,無法回避。
***
我明白,這世界對心靈導師的夢幻需要,如偶像崇拜般,容不得法身蒙塵。但,我寧願見到肉身拼搏,老死病魔軍大敵壓境,步步進逼之際,縱屢戰屢敗,節節敗退至無可退處,猶能語帶花,眼神有光,足以辨識是我輩中人。
如果娜妲莉,是一名女禪者,是一位書寫的心靈導師。我很高興,看到這樣一本帶著禪味,卻能轉翻雲淡風輕的禪式舊套的死亡書寫。
 一開始吸引我的是那開門見山的書...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1/28
一開始吸引我的是那開門見山的書名:直到死亡貼近我。
這是多麼直述卻又帶有情感的狀態,似乎我們在潛意識中無意識的迴避那終有一天必須要面對的------死亡,其實一直都在那一線之間。

一直到我們不得不面對它,才開始了人生的旅程 ,因為它,開啟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眼光,不需要汲汲營營的計畫以後那未知的將來,因為迎接自己的不是未來,而是每一個真實的當下,你開始看見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恐懼、悲傷、憤怒,然後接受,這就是現在的你。

作者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透過自己切身經歷病痛與面對疾病種種引發而來的情緒,在那病痛的身體裡,心裡浮現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生理與心理上的雙面壓力,無時無刻充斥在身邊,漸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逃避不了的這一切促使我們開始行動,感受到面對這一切需要的勇敢,是的,在疾病裡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孤獨的,但這似乎能更靠近自己,重新找回內在的力量。作者在書中那不放棄任何機會也要活下去的希望和堅持,讓人看見心的力量,一直都是支持我們開創自己人生的原動力。

我特別喜愛那在書的結尾作者提到了人生面對死亡的大哉問:當死後的世界近在門前,該如何活下去?------法國畫家,耶.波納爾(Pierre Ponnard)答道:讓花盛開。
生命追求每一個能展現自己本質的任何機會,於是,我們成為自己。
 人生自古誰無死?有時覺得死亡還...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1/28
人生自古誰無死?有時覺得死亡還是很遙遠的事,有時又覺得人生是如此無常,誰也無法預料死神哪時會突然現身自己窗前。但能肯定的是,當得知死亡正一步步在靠近,任誰也難以在第一時間還能老神在在地喝著淡定紅茶吧!

 
作者娜妲莉.高柏是知名的心靈寫作教學者,且長年投身禪修,或許我們會以為這樣的人士,在得知自己罹癌的第一時刻,一定能夠冷靜接受並面對,也一定能比許多人更快調適好心情,如果要以這樣的標準來評判未免太苛刻,不能接受壞消息當然是人之常情,只是當崩潰、怨懟、沮喪各式各樣等足以毀天滅地的負面情緒襲捲而來時,該如何各個擊破才是重點。

 
幾乎是娜妲莉確診罹癌的同時,她的同性伴侶玉光也被診斷出得了乳癌。除了詳細忠實記錄自己的抗癌過程,書裡也能看見許多娜妲莉與玉光的相處點滴,深入心靈的對話,這是我個人最喜歡閱讀的部分,兩人互為彼此的心靈依靠,我常常想著:如果病了,身邊有個伴侶陪著自己,應該是人生中最值得慶幸的事了吧!

 
「妳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時,有想過自己就要死了嗎?」有天娜妲莉終於忍不住問了玉光這個問題。多麼直搗人心的提問。這個問題也震撼了我,不禁想著自己會如何回答,設想了好幾個可能的答案,也試著站在玉光的角度體會她的答案,並接收到滿滿的感動。

 
讀了這本書,看了作者的抗癌歷程,突然覺得不只身體會生癌,心靈也會得癌症,心裡的癌同樣需要投入治療,手術也好,化療也好。不管身心健康,或是正遭受生理病痛折磨,或是心裡有傷,《直到死亡貼近我》都很適合讀上一讀,也許能從中獲得療癒,也許能從中找到面對磨難的勇氣!
 最初知道娜妲莉・高柏,是因為讀...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1/28
最初知道娜妲莉・高柏,是因為讀了她的《心靈寫作》一書,進而認識到這位以寫作當自身修行方式的作家,透過盡可能放下評斷與標準,讓自己沈浸在文字之流的過程,我們有機會更加深入地探索生命與內在發生的一切,而這樣的練習我也持續至今,尚未停筆。

透過不斷地傾聽、接受與寫作,許多難以紓解的感受彷彿尋得了出口,內在的真切體會也得以浮上心頭,不知不覺間累積了十多萬字的紀錄,逐漸看見自己不同狀態的樣貌,並因此願意對自身付出更深的理解與包容。這個簡單而開放的方法,曾啟發了我籌辦心靈書寫工作坊,希望分享給更多人在生活中運用自由書寫,展開和自己相遇的旅程,還有參與者現已成為作家,算是意料之外的收穫。而娜妲莉的《療癒寫作》,也曾陪伴我於2015年旅居泰國時,在溫暖的清邁土地上生活和寫作,然後因此更靠近自己一些,願意多接受自己一點。

《直到死亡貼近我》這本即將出版的新作,作者誠實地闡述了當一個人面臨死亡可能近在眼前時,所產生的種種矛盾心態與情緒,儘管是多年來不斷透過寫作修行的娜妲莉本人也不例外。人們對於修行者面對苦難應該出現的平靜幻想,實際上可能只是種刻板印象,我們平時不見得特別珍視自己的生命與健康,但在死亡當前能夠活下來,也許是躺在病床上多數人的微小願望。

由於作者的伴侶玉光亦在相近期間罹癌,娜妲莉因而更加深切體會到身而為人的孤獨之必然,能夠照顧好自己就已經多麽不容易,若同時還能自在的相伴相依,何其難能可貴,值得珍惜!也許人終究得赤裸裸地面對生命的一切挑戰(包括選擇如何活下去),卻依然可以在生活的各種掙扎與慌亂之中,覓得片刻時光,真心地體會與自然萬物同在的觸動,真誠地感受和所愛之人交流的溫情。

更重要的是,意識到不管發生什麼事或遭遇什麼處境,我們都可以選擇真實地面對自己,覺察甚至接納無論好惡的狀態與心情,那些不明所以模糊不清,那些痛苦不堪狂暴悲戚,那些暗地欣喜自鳴得意。讓我們繼續在日常裡練習,好好地和自己在一起,陪伴自己走過從今往後的光陰。
 #娜塔莉高柏(Natalie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1/28
#娜塔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直到死亡貼近我
#讀後心得

在心靈工坊公佈這個試讀活動時,我在臉書看到時我當下告訴我要參加,
縱使它是個沉重的議題。當我得知被獲知成為搶先試讀者,我很興奮開心!

我從未讀過娜塔莉高柏的著作,我是被書名深深吸引,看完後感受到作者是用生命去表達當下的每一刻情緒,尤其是罹癌所感受到的苦楚與伴侶玉光也罹癌的雙重打擊,生病與化療的煎熬與等待將是多麼讓人絕望,她把這一切寫入她的生命裡。娜塔莉是個禪修老師,她靠著禪修獲得平靜,與癌症和平共處,這一切是多麼不容易,她把這一切的過程寫得如此詳實又殘酷卻又雋永,
也許這是老天爺給作者的一份禮物,但這份禮物未免太過於沉重到面對生命的威脅,但是禮物的背後才是老天爺真正要傳達的,如何與疾病共處,抑或者為什麼會找上你,抽絲剝繭後也許深埋在內心深處的傷從未處理。
老天爺的用意是要我門去面對它、放下它、處理它,引述娜塔莉幾段話,「我想再一次大把攫取生命,並緊抓不放。我若略過其中粗糙、黑暗、痛苦的面向,那麼所得的必不真實。凡我們所逃避的,其中必有能量,若是我對苦難視而不見,那麼我的寫作生命也將死亡。當你身處在極端的病痛中,你所知的以及生命中的一切被扔出窗外,連玻璃也砸著得粉碎時¬¬─我要說得是:我們並沒有瘋。這也是生命的一部份。」我深深悸動著。

這本著作讓我想到內在森林植物詩畫卡所描述”復活草,又名還魂草、復活卷柏。原產於墨西哥沙漠地區,以能「假死而復活」的特性得名,它生長於岩石縫隙或荒坡上,三億年前即在地球上蔓延。在極度乾旱時,枝葉會緊緊縮成球狀,褐乾狀宛如枯死,實則為了牢牢鎖住體內最後一滴水,即始喪失高達98%的水份,仍能頑強存活數十年。一旦遇到難得的雨季,則發揮強大的吸水功能,能吸收比自身細胞重數百倍的水分,重新伸展枝葉,恢復綠意盎然的生機。”

你相信自己就是奇蹟的存在嗎?你所有的努力都在創造生命的奇蹟。也許你遇到了困境讓你死寂,但死而復生的能力一直都在,堅持下去,你就會找到轉變的縫隙,進而突破。「直到死亡貼近我」這本帶有奇蹟能量之書值得推薦,相信你跟娜塔莉一樣獲得生命的奇蹟。
 十分感謝能夠獲得搶先閱讀《直到...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1/27
十分感謝能夠獲得搶先閱讀《直到死亡貼近我》的新書讀者機會。透過閱讀這本書,讓我明白到,所有的發生都是最美麗的安排。

如果沒有這個癌症,作者的人生就沒了這段奇妙的珍貴旅程。我想這種被死亡貼近的機會,並不是人人都能遇見的。倘若,真的遇上了?那麼,我們又會用著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它?經歷它呢?我想 …我可能一剛開始也會跟作者一樣,先選擇逃避吧。哈哈哈 …

那些我們以為都已經接納了的過往發生,自以為事情都已經過去了。認定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往的情緒感受,也會跟隨時間滴答滴答的逐漸淡忘。但其實根本不會過去,沒被消化和釋放掉的情緒,總會有一天再次的向你反撲而來。

過分完美的表面平靜,在內心裡的深處其實是被壓抑很深的波濤洶湧。

苦澀,它一直都在!

當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地撲向作者,粉碎了她曾自認擁有的沉著淡定。情緒就在醫院病房、診療程序、癌症中心、快速決定的過程中遊蕩。

那些未曾經驗過的歷程,沒聽過的藥名。在身處極端的病痛中,卻決定要為讀者記錄這一切。當所知與生命中的一切都被粉碎時,她說:「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要放棄。集中注意力。我們要把自己放大,直到足以容納這一切不可想像之事。」。

這段話讓走過喪父之痛的我,完全能感同身受。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任何人都無法跳過這個部份。在感到生命苦澀時,真的不要放棄!更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放大的好好照顧自己。把自己滋養到能夠容納這不可想像的事,微笑的走過,走出它。當你能笑著看待時,表示你已經走出它了。

作者的筆觸細膩而真實,如果死亡是你無法感受的想像。那麼,我強烈的推薦你一定要看這一本。它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被遺忘的苦澀記憶?有或沒有,翻閱的過程你就會知道了。
 隨著娜妲莉‧高柏的文字,讓我進...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1/27
隨著娜妲莉‧高柏的文字,讓我進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疾病與死亡。面對這一切對我來說是多麼遙遠,卻也十分接近。

老實說,現在的我並未想過「死亡」這件事,真實面對過的是,多年前外公生病直到過世的那段期間,陪伴在一旁的是外婆與小舅,每每回到外公家,總覺得想是夢境一般,過去那個疼愛我的、活力十足的外公,現在竟然安靜地躺在床上,生活起居皆得由人服侍,每次探望外公後,總是淚水滿面地騎車回家,複雜的心情難以用言語說清。直到外公過世,當我看著棺材裡的外公,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竟離我這麼近。

「在靈魂抽離後,還剩下什麼?」我的心中充滿疑問。

透過娜妲莉‧高柏樸實的文字描述,我隨著文字進入她與伴侶面對癌症時的情緒,從不能接受,到想盡辦法對抗,這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以及面對死亡的同時,生命所有的經歷都將重新被檢視,娜妲莉‧高柏透過文字細膩而真實地呈現。

一如往常,我眼前的景象也隨著作者的描寫展開,或許有過高亢的情緒,隨著文字的節奏,也走過低潮的幽谷,藉由禪修獲得平靜的娜妲莉‧高柏,最令我欽佩的是,即使面對死亡的恐懼,依然一如往常透過禪修安撫狂暴的自己。

那赤裸的呈現內在脆弱的一面,身為罹癌的患者及家屬,那無奈與恐懼透過事件平實的說出,過程中的焦躁不安,讓人感同身受;然而最後尋回力量的過程,並再次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讓我深信,「寫作」與「禪修」的力量。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拈花對天窗:龔顯榮詩集
作者:龔顯榮
出版社:羽翼實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1-31
66折: $ 16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旅遊大歷史
作者:賽門.亞當斯、R. G.格蘭
出版社: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日期:2019-12-03
66折: $ 792 
金石堂 - 今日66折
3不法則 × 3層結構!華麗派塔:掌握美味配方,創新三層口感,43款超吸睛美味派塔
作者:森映子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0-28
66折: $ 218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SAKAMOTO DAYS 坂本日常 (首刷限定版) 17
作者:鈴木祐斗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31
$ 37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特殊傳說Ⅲ vol.09
作者:護玄
出版社:蓋亞
出版日期:2024-10-16
$ 23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蔡康永的情商課2: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9-10-17
$ 27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 ももこ畫集
作者:ももこ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11
$ 59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19)限定版
作者:大森藤ノ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9-30
$ 23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彈一場完美戀愛影視寫真書.限量親簽扉頁特典贈品版(GagaOOLala首部台泰日合作BL話題台劇!)
作者:GagaOOLala
出版社:春光
出版日期:2024-11-02
$ 55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鳥醫師診療室:一次搞懂常見鳥兒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作者:張佳倖
出版社: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1
$ 277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Kiss me crying-吻我落淚-(02)特典版
$ 126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