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流亡作家王一梁的思想與創作集結。
★ 獨具中國八○至九○年代的環境氛圍,對於想要認識那個年代的研究者而言,本書是極為珍貴的文字記錄。
在離世前都留著流亡血液的回憶錄,
處在擁有自由與失去自由模糊界線中,難以言明又發人深思。
自由有嗎?有的。當我們去寫、去讀一本「自由筆記」時,我們就看到了自由。
──王一梁
八○年代中國上海「亞文化」活動的主要代表作家王一梁,因反抗中國官方文化而被捕下獄、流亡海外。王一梁著作甚豐,可謂一手創作散文隨筆,一手翻譯、評論,但都無法在中國公開出版。
本書集結王一梁生前對哲學、文學、書寫、心理學與亞文化的思考集結精華,篇篇體現出王一梁犀利的思考,與對書寫的熱愛。
儘管全書文字是在不自由的環境下誕生,但最終這仍是一本自由之書,展現了思考的自由、文字的自由;同時透過現下的閱讀自由,本書的出版終使作者的文字公諸於世。
本書作者王一梁出生於上海,最初與心靈工坊的連結始於對榮格作品的熱情。二○一七年,王一梁與他的伴侶李毓(白夜)定居清邁,倆人攜手合作分別在二○一九年、二○二○年於心靈工坊出版了《遇見榮格:1946-1961談話記錄》(愛德華.貝納特著)和《榮格的最後歲月:心靈煉金之旅》(安妮拉.亞菲著)。
王一梁流亡的背景確實為其作品賦予了不同的面貌與深度。二○○○年,王一梁因為參加了中國民間的「中國文化復興運動」,並播放了《鋼琴別戀》(The Piano,台譯:《鋼琴師和她的情人》)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改編自D•H•勞倫斯於一九二八年發表的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電影,被上海警方以傳播色情影帶罪入獄兩年。出獄之後,他作為一代亞文化(地下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跟官方體制和既定文化形態展開對抗。這種美學分歧也讓他快步走向了追求自由精神的流亡之路。很快地,王一梁便帶著理性思辨精神來到了美國,他不僅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環境,更是讓自已的母語語系和現代西方思想轉型,展開雙向越界。
書中收錄的文章,可回溯自王一梁先前於中國出版的作品,他曾參與近百期的《自由寫作》雜誌編撰,累積了數百萬字的地下文學與流亡文學史料作品。一九八○年代中至世紀末,王一梁以《亞文化啟示錄》、《朋友的智慧》、《薩波卡秋的道路》三本散文集手稿做為地下文學,流傳回中國,影響新一代年輕人。而他翻譯的哈威爾和榮格書籍,都如同被附體般精確自然,這不僅是他精通英語和博覽群書,更多的是他的語境已與當代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們不謀而合。
二○二一年一月,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王一梁離世,他流亡的日子也因而終止。台灣的讀者或許對王一梁不熟悉,然而他追求自由的努力與渴望民主的心,和台灣的精神並無二致。在他的文字裡,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中國的氛圍。在極為壓抑的環境裡,他仍然奮力寫作,那是文字、文學與書寫給予他的力量及餽贈,是所有喜愛文字者都為之動容的地方。
「十多年來,王一梁以罕有的堅持與努力,寫下了相當數量的與我們所處的嚴酷時代息息相關的文學與文化批評作品;作爲一個從美學趣味到文化到文學理念均迥異於中國大陸主流文化的個人作家,他的作品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地下文學的傳統,並彰顯了寫作自由與獨立思考的價值力量。」
──首屆傾向文學獎授獎理由(1996)
作者簡介:
王一梁(1962-2021)
生於上海(原名:王一樑),美籍華裔作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首屆傾向文學獎獲得者(1996年)、前《自由寫作》網刊編輯。1980-1990年代上海「亞文化」活動主要代表人物。1999年和地下作家及知識分子創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雜誌》,2000年被捕,被上海警方判處二年勞教,2003年流亡美國。2017年,與李毓定居泰國清邁。2021年1月4日凌晨三時三十分,因食道癌於泰國北部邊城美賽(Maesai)醫院過世,終年58歲。
著作有《亞文化啟示錄》、《朋友的智慧》、《薩波卡秋的道路》等,其作品構築了主流文化之外的亞文化世界,它是反抗官方文化的地下文化世界,它更是自由對制式世界的反抗和不屑。生前主譯有哈維爾《獄中書──致妻子奧爾嘉》(2004,傾向出版社)、《城堡來回:哈維爾總統時期回憶錄》(待出版)。
後期與李毓在泰國主要從事榮格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翻譯,林林總總翻譯了約十本相關作品,其合譯的《遇見榮格:1946-1961談話記錄》是心靈工坊「榮格作品系列」中第一本出版的書。此外,已經出版的還有《榮格的最後歲月:心靈煉金之旅》、《幽靈、死亡、夢境: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皆由心靈工坊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台灣榮格學會理事長
林榮基|銅鑼灣書店創辦人
貝 嶺|流亡作家、美國西部筆會寫作自由獎得主
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馬 建|流亡小說家、英國托馬斯•庫克國際旅行文學獎得主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廖亦武|流亡作家、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名人推薦:王浩威|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台灣榮格學會理事長
林榮基|銅鑼灣書店創辦人
貝 嶺|流亡作家、美國西部筆會寫作自由獎得主
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馬 建|流亡小說家、英國托馬斯•庫克國際旅行文學獎得主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廖亦武|流亡作家、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章節試閱
朋友的智慧
薩波卡秋(subculture):亞文化,是我年輕時代擁有的一個神話。在這個神話裡,我的一群朋友都變成了一個個特殊的人物:他們是如此充滿個性、具有獨特的魅力;如此的嶄新,是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任何一本文學史中都不曾出現過的新人。
所以,要想真實地思考他們、描述他們,就只能從一種獨特的文化眼界中獲得。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呢?它能從傳統文化、主流文化中獲得嗎?能從科學文化、西方文化中獲得嗎?
「亞文化」是西方六十年代產生的一種文化觀、一種看待人類文化的新眼界。在那些日子裡,它成為了我思考問題的一種工具,從中使我看到了一線曙光。
當這種思想出現了,事實上,立即就有了一個人,他接受了這種思想並且採用了這個稱呼,在人群中,用一種最大的傳播熱情、一次又一次地喊出了:「我們是一種亞文化。」「評判吧,非議吧,定罪吧!但這和『這一群其他的中國人』又有什麼關係?」這個人就是卡欣。
因此,當我講述卡欣的故事,使用「亞文化是什麼」這個題目,可以說正是適得其所。事實上,也正是通過卡欣,這個人群中的熱情洋溢的傳播者,使我們看到了「亞文化」——這個出生卑微的詞(亞,就是次一等、不重要的東西。因此,亞文化在字面上的直接意思就是:一種不重要的文化)是如何以一種卑微者的財富為自己贏得自由、笑傲人世的。
原先,該文的題目是〈唱給亞文化的一首歌:一個卑微者的財富〉,從感情上說,我更喜歡這個題目,正如我喜歡〈浪漫主義是什麼〉的原名〈唱給浪漫主義的一首歌:一個無知者的財富〉一樣。最後我之所以還是選定了目前的題目,這是因為現在看來,它們更加符合於我的思想的歷程。
當突然意識到一個現在的我,重視思想歷程更甚於重視感情歷程,這時候,我才發現我和我的朋友們,在這個世界上都已歷經人生的滄桑。
和許多人一樣,我的早期生活是在崇拜中度過的。
少年時代,因為我遇到了一個我心目中的哲學家,便開始研究起了哲學。後來,又遇到了一個我心目中的數學家,我便研究起了數學。以後,我又遇到了一個詩人,那是在我的青春後期。這是一段生活得最快樂的日子!以後,我又遇到了一個處於神祕主義萌芽狀態中的詩人,因為他同時還是一個學者,他這兩方面的才華引起了我內心的共鳴。於是,也就有了我和他共同自發地沉浸於瑜伽、釋夢、神話創造的日子!
現在想來,我青春的朋友,他們不僅為我帶來了異常豐富的生活、創造靈感,而且,他們還都在不同的時期,用他們各自的異彩、獨具的精神為我帶來了哲學、數學、美學、詩、神祕主義這一筆人世間最美好的財富。當然,還有浪漫主義與亞文化!
可以這麼說,我之所以曾試圖去擁有知識,正是因為我的朋友,他們首先在我的心中成為了這種知識的化身。在我的青春時代,我總是會這麼想:「這個朋友之所以這麼神采飛揚、超凡絕俗,正是因為他擁有了這一種知識。」因此,對我說來,追求知識,也就是為了去接近、擁抱這樣的一顆顆心靈。
如果沒有陳耳、卡欣這樣的「這一個」朋友,那麼,我想我就不會去思考「浪漫主義是什麼」、「亞文化是什麼」這樣一類問題的了。同樣,生活中,如果沒有這樣一群朋友,那麼,我也是絕不可能讀懂《羅亭》(注:《羅亭》是一八五六年出版的俄國小說,為伊凡‧屠格涅夫所著),從而寫下「現實主義是什麼」的。
浪漫主義是什麼?我們當然可以通過研究雨果,從歷史上那些鼎鼎大名的浪漫主義者的身上獲取答案。但是,這樣的一個答案,如果不是為了活人去尋找,又是為了誰呢?
在這個世界上,死人是不再需要知道答案了。雨果在他活著的時候,一定迫切地想知道「浪漫主義是什麼」。但是,他現在卻不再需要這個答案了,實際上,通過他的死他也已經完成了這個答案。
現在,這種答案就叫知識。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一種知識既可以拯救人性,也可以敗壞人性。
事實上,知識只有在它通過我們的人格的存在,從而重新獲得了一種生命之後,這種知識這才可能成為我們所擁有的一種智慧。
這些年來,為了接近朋友的靈魂,我曾追求過知識;只有到了現在,當我發現朋友每天都在活生生地成長著的人格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些年來,我所追求著的正是智慧。
哲學在希臘的本意中,據羅素的引證,也就是朋友的智慧!
一個研究哲學的人,即是一個關注著朋友的智慧的人,象這樣的人,他們在這個世界上,也是會自願放棄他們在這個世界上任何權力的。
知識即權力。而哲學在這個世界上,瓦解的正是這樣一種由知識所帶來的權力!早期,亞文化之所以成為了我們真實的生活,就在於我們一起放棄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權力——這種權力曾經可以通過知識、主流文化為我們獲得。但是,在各自真實的內心呼喚下,我們還是放棄了這種權力。
放棄了權力,同時也就意味著放棄了知識。因此,儘管我們生活著,但是,關於我們活著為什麼的答案,卻再也沒有什麼現存的答案可尋了。然而,沒有現存答案的生活,並不就一定是地獄般的生活。雖然,我們迷惘了,但一群迷惘的朋友,共同在一起生活卻是美的,是充滿友情與關懷的。一個迷惘的人,也就是一個在世界上放棄了任何權力的人。
當知識和權力已經將人的創造力與我們的人性束縛住了,這時候,風吹來,把一朵朵擺脫了任何束縛的、自在地飄蕩著的雲聚集在了一起。從雲朵的迷惘中,我們曾經從中找到了我們青年時代的群體的象徵。當時,我們正是以這樣一句簡單的口號來表達我們自己的:「我們是迷惘的一代,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已經放棄了我們所有的權力。」也正是在這種亞文化里,我們開始充份地體驗到了不存在任何權力的文化是怎樣的一種形態、充份地體驗到了人與人不再相互管理與統治的文化是怎樣的一種形態,從而開始了我們每一個人自由地沿著我們自己的命運的軌跡,走向了一條實現我們自身的人格的道路。
我相信,依靠著朋友的智慧,那一朵朵同樣也是束縛了飛鳥自由飛行的雲朵,我們最後也都能夠將它們全都吹散掉,就像當初,依靠著朋友的智慧,我們把這一朵朵雲聚攏過來一樣。
雲朵是不可能永遠成為我們自由、解放的象徵的,只有飛鳥,才是自由與解放的象徵。而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是朋友的智慧,自由地結出了花朵與果實的時候。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七日 上海
寫作
寫作者
寫作者:信筆直書的人;沒有經歷或已擺脫了文學青年時期的人。他們不是要去完成做一個作家的文學夢而寫作,他們只是為了去征服與創造自己的生存處境而寫作!
一個活著的人究竟要去征服多少東西?但寫作者肯定不會感到他要去征服文字、征服形式、征服文學史這些該由作家去征服的、所謂文學中的形而上的東西。
顯然,寫作者不是一個無止境的征服者。
比起他的兄長作家,他沒有那麼偉大,但卻比作家更加咬牙切齒,因為生活正赤裸裸地瞪著他呢!一個寫作者要去征服的東西總是具體的東西,因此,寫作者總還有自己的身份:政論家、演說家、嬉皮士、隱士、女性崇拜者、浪漫主義者、亞文化主義者、持不同政見者,等等。
社會中有多少種人就有多少種寫作者。
再說,文學史發展到今天,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文學、什麼是作家,這實在是太無知,也太傲慢和粗魯了。
可什麼是文學、什麼是作家呢?它的界限、標準當然存在。儘管這種界限、標準不為理性歷史、甚至也不為文字所知道、所把握。但面對每一部具體作品時,從我們的每一個細微贊嘆或強烈的厭惡之中,我們總能感到這種界限、標準無處不在。
人之為人,就在於他知道有些東西是自己永遠無法征服的。他不是無限的神!而有些事情卻是他能夠做到的。例如,他不能拎住自己的頭髮,征服重心,離開大地,他卻可以絕對地給予自己以人的尊嚴。
那些已經征服了文學、成了作家的人,是偉大的。正是他們確定了我們心目中的文學標準,為我們塑造了作家的形象,並廓清了我們作為寫作者的活動界限。
那麼寫作者如何寫作呢?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在等待著他們?
我認為,必須使得寫作像說話一樣,就像你對愛人和仇人說話一樣;要像世界上所有人都死去,只有你一個人活著,你的愛與恨只和你一個人有關;要像活著的生活、你自己的本來面貌一樣!這就是寫作者的寫作教義。
在這個世界上,寫作者當然不認為寫作對他來說是絕對必須的。不寫作的作家是瘋子,而寫作者的最高寫作境界卻恰恰正是沈默。
沈默怎麼能夠成為最高的寫作境界呢?那麼就去想一想,一支青煙正從煙缸裡裊裊升起時,一聲輕微的嘆息正從戀人的電話那一頭傳來時你心中的所有遐想。
把自己的白天寫進夜的日記之中,給負心人、死去的亡靈寫一封永不會寄出的信,這裡有直接的生活無法給予你的氣氛,自己的靈魂另一面所發出的、使你意外的聲音。而對我們來說,在這樣一個文化分崩離析的時代,還有什麼比這種氣氛、這種意外的聲音更為重要的呢?
或許總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一個無形的「寫作教會」已經在你的身邊形成。對你來說,白天走在大街上的每一個人,到了夜晚的每一盞燈後,就都是這個世界上的寫作者了。
他們不僅在這個世界上悄悄地寫作著,而且,還在悄悄地傾聽著。
自歐洲浪漫主義、美國六十年代的自白文學運動之後,一次偉大的文學運動將有可能從寫作者的身上興起,而你正是這樣一個親身參與者。
放逐中的寫作
對放逐中的作家而言,世界不是他的家,他從自己的文字裡也找不到任何一點確定感,如說有,那也是一種「在路上」的確定感。
我想說的是,首先,放逐是一種態度。或者說,放逐首先起源於我們的意志選擇。例如,我可以呆在家裡不走,也可以選擇出去流浪。而一旦放棄了自己所熟悉的環境,自我放逐真正開始之後,這時就由不得你自己,你即使不想放逐也不行了,因為此時整個世界對你已失去了確定感,表現出一種陌生性,尤如一旦處於沙漠之中,你就不得不冒險行走,這已經不與你的態度有關了。
這就是說,一旦選擇了放逐,那麼你便只能放逐不可,否則你就可能在沙漠的迷途中渴死。當你第一次選擇放逐時,或許是出於內心的激情,或許是出於美學上的考慮,總之,這還是輕鬆的。但當你真正開始放逐時,它就會變得殘酷起來,因為這已是一場求生存的鬥爭了。凡是必須這樣去做的事情,都包含著一種殘酷。於是我們必定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切放逐都是殘酷的。
而有意思的是,放逐本來的含義是不確定的,但是,當你一旦有了「非去做不可的事情」之後,那麼,你的生活中的確定感也就開始了。
卡夫卡說,我是非得要寫作不可的。我從中感到了他其實是想說,我,一個已經失去了熟悉的世界的人,一個已經不得不生活在一個陌生的世界,與一群陌生人生活在一起的人,如果還想好好地活下去的話,那麼就得與這個世界搏鬥不可。因此,對卡夫卡來說,生活就是搏鬥,寫作就是搏鬥。
而我們知道,凡是搏鬥,必有生死。要麼像狗一樣地死去,就像卡夫卡筆下那個可憐的K,要麼就是光榮地勝利,如奧茨所說的,最後的勝利者處於「光明朗照之中」。
這就是最後的結論:放逐中的寫作,就是內心的搏鬥,這一場搏鬥必有輸贏。輸家落花流水,可恥地死去。贏家光明朗照,榮登天堂。
更確切地說,沒有永遠的放逐中的寫作,也沒有放逐中的永遠寫作。對一個真正的放逐者來說,放逐中的世界裡可以擁有一切,但是永不會擁有一個「永遠」。所以我們說,一個在這世界上已經失去了「永遠」的人,它們都是放逐者。上帝曾經代表「一個永遠的世界」,上帝死後,一切人都是「放逐者」。
在放逐者的世界裡,在他們的寫作中,也永不會存在永久的贏家或輸家。都是按每一次搏鬥來算的,就像球賽一樣,是一場場算輸贏的。
好了,我現在的自我感覺就好像已真正進入了「放逐中的寫作」,那麼我贏了嗎?還是已經輸了?
寫作的故事
「最親愛的,我又寫到這麼晚了,每當將近深夜二點,我總要想起那位中國學者來。可惜呵,可惜喚醒我的不是女友,而是我要寫給她的信。」
——卡夫卡
那位中國學者是袁枚,他寫了這樣一首詩(白話文改寫):
「在寒冷的夜晚我伏在書桌上忘了休息
我的繡金被單的香氣已消散
火爐已熄滅
我那一直壓著怒氣的女友奪走了我的燈
問我
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了嗎?」
在青春年代,我也曾經有這麼美好的夜晚,像袁枚一樣。也曾經有過這樣淒清,但依然是美好的夜晚,像卡夫卡一樣。
當繡金被單的香氣消散,我就不再讀書了。聞著夜晚透露出來的早春氣息,我開始寫下厚厚的一疊書稿。
這是我最早的一個寫作故事。
在這個故事裡,她是我內心的一個祕密。她的存在,是我寫作的一種方式。
我為她寫作,在我所有作品的開端,我都寫下了她的名字。她是我內心一個充滿歡樂的讀者,我到處都寫下她的地址。如果她死了,我就焚稿。因為,即使我把作品發表了,讀者也不會知道我為什麼寫作。
她就是我的情人。
現在,我還活著。我正在寫作。
但是,這樣一個寫作故事,聽上去卻恍如隔世了。不用說去打聽她的新地址,就連她的真實名字,我都不願意你聽說過。
最親愛的,我的讀者,兄弟和孩子,我又寫到這麼晚了……
一九八五~一九九八年 上海
附錄
寫作的奧祕
以前,我一直喜歡邊看書,邊隨手寫下自己的意識流。或者在發呆的時候,寫些為超現實主義所發明和主張的「自動寫作」。隔一段時間,我會把這些文字燒毀,儘管從中也可能保留下一些。但我不會在新的寫作中,翻出筆記本,從裡面抄錄。要引用,也只能從記憶中去尋找。
像這樣為自己的寫作,除了樂趣,至少使我保持了寫作的習慣,以及敏銳的記憶力。
我只把給別人看的東西,才叫作作品。既為他人寫作,就有技巧存在。如下的幾個寫作技巧,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讓我從中獲益。
1. 契科夫說:藝術,即刪節。托爾斯泰說:寫作,寧缺勿濫。
在這裡,契科夫和托爾斯泰說的意思一樣。這兩句話從根本上、啓發、奠定了我一生的寫作風格。
2. 寫作,就像說話一樣。
這是我在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的「自傳」中看到的。她那時困於寫作苦澀,就向前輩作家請教寫作之道。前輩作家想也不想地答道:這還用問嗎?寫作,就像說話一樣。
3. 當段落與段落間,轉不過彎來時,就硬轉。這樣的文字,反顯得有古風。
雖然,知道了何為文字的美,也知道了如何去寫。但在處理段落與段落的轉換承接上,我還是遇到了困難。那時候,在我的文字的段落開頭,充斥著「然而,」「但是」,或者「於是」,等等。從邏輯上、口氣上說,沒什麼問題,但從文字上看,總覺得彆扭。
一天,我的朋友兼鄰居陳剛跑來聊天。他說,「前兩天,碰到一個有趣的人,談到寫文章時,說:‘文章的開頭要好。中間要好。結尾也要好。’」
「哈,哈!這不是廢話嘛。」
陳剛也笑道:「你聽下去。接著他說:當段落與段落間,轉不過彎來時,就硬轉。這樣的文字,反顯得有古風。」
這時候,我不笑了。我,豁然開朗。
還有一個技巧,也許並不是不重要的,那就是永遠不要在作品的第一句開頭上糾纏。俗話說:每一個人下圍棋,當他落下第一顆子的時候,都是圍棋九段。只有當落下第二顆、第三顆子後,對方才掂得出你的份量。好作品,也同樣如此。對作者說來,只有越寫越好,才會越寫越起勁,讀者才會越讀越歡喜。反過來說,假如你的第一句完美無缺,你又何以為繼呢?
這是我隨手拿起的一篇小說,付秀瑩的《幸福的閃電》:「星期天上午,藍翎在陽台上晾衣服。」一個平平常常的開始。詩意從第二句、第三句逐漸展開:「陽光很好,在窗子上靜靜地綻放,把那棵槐樹的影子很清晰地印在牆上,微微顫動著。藍翎啪啪地抖著衣服,細碎的水珠子飛濺開來,有一些落在臉上,手臂上,涼沁沁的。」
卡繆的名作,《異鄉人》的開頭:「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養老院的一封電報,說:‘母死。明日葬。專此通知。’這說明不了什麼。可能是昨天死的。」
是不是每一句話都平常之極?在這裡,重要的不是文字,而是一種對外面世界感到不確定的調子,而這只可能來自於作者的無意識深處。僅有句子是無法完成任何一部作品的,只有無意識,才有可能清楚地知道,是不是一部作品已經成熟,瓜熟蒂落。
最後一個技巧,是一個不成為技巧的技巧,這就是,只有專業作家才能寫出真正的好作品。我這裡指的專業作家,不是指職業上的劃分,而是指那些準備一生中寫許多作品的人。業餘作家由於難得寫作,他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或許是一生中想寫說的話,在一部作品裡,一下子全都說了出來。像這樣的寫作,怎麼會簡潔、自然、從容呢?
以上的文字,我懷著兄弟般的情誼,獻給一切熱愛寫作的人。
二○一○年四月十六日 阿拉米達
朋友的智慧
薩波卡秋(subculture):亞文化,是我年輕時代擁有的一個神話。在這個神話裡,我的一群朋友都變成了一個個特殊的人物:他們是如此充滿個性、具有獨特的魅力;如此的嶄新,是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任何一本文學史中都不曾出現過的新人。
所以,要想真實地思考他們、描述他們,就只能從一種獨特的文化眼界中獲得。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呢?它能從傳統文化、主流文化中獲得嗎?能從科學文化、西方文化中獲得嗎?
「亞文化」是西方六十年代產生的一種文化觀、一種看待人類文化的新眼界。在那些日子裡,它成為了我思考問題...
目錄
導讀|湍流之上/ 貝嶺
輯一 處於危機之中的意識形態
處於危機之中的意識形態
思想家們
切斯
傅柯
沙特
榮格
齊克果
魯迅
維根斯坦
卡繆
蘇格拉底
朋友的智慧
朋友的智慧
亞文化是什麽
浪漫主義是什麽
現實主義是什麽
走向道的内心呼喚
走向道的内心呼喚
科學時代的人性萎縮
正視神祕的事情
詩人的呼喚
思想家和人
青年亞文化與生命的喜悅
命運之說
四頌
中國金花之迷
中國的道與西方的人
世界的業——致王一梁的信
輯二 亞文化的一直存在就是一種壯舉
阿修羅:極端青年反抗文獻
阿修羅文化
阿修羅宣言
記住來時的路
大師的遺囑
寫作
自由寫作與自由表達
捍衛創作性生活
並非象徵的寓言
自己的大書
讀寫的奧秘
小寫字的光華
是一無所有,還是擁抱大地星辰
話語研究
世界如此奇妙
文學終歸是美
跋:命運之書
王一梁生平年表
導讀|湍流之上/ 貝嶺
輯一 處於危機之中的意識形態
處於危機之中的意識形態
思想家們
切斯
傅柯
沙特
榮格
齊克果
魯迅
維根斯坦
卡繆
蘇格拉底
朋友的智慧
朋友的智慧
亞文化是什麽
浪漫主義是什麽
現實主義是什麽
走向道的内心呼喚
走向道的内心呼喚
科學時代的人性萎縮
正視神祕的事情
詩人的呼喚
思想家和人
青年亞文化與生命的喜悅
命運之說
四頌
中國金花之迷
中國的道與西方的人
世界的業——致王一梁的信
輯二 亞文化的一直存在就是一種壯舉
阿修羅:極端青年反抗文獻
阿修羅文化
阿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