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從米爾頓.艾瑞克森的療癒人生反思自己的’生命軌跡
張貴傑/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藍海催眠研究機構課程總監、總督導;NGH催眠師、催眠訓練師
在我學習及運用催眠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所遇過的學員或當事人對於催眠的感受多半是:神祕、會不會說出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會不會被控制……,但是多數的人又對於催眠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感到好奇。
回想在我學習成為治療師的學生時代裡,「催眠」被形塑成神祕、無法言說的,可能是江湖術士使用的取巧技術。坊間充斥著前世今生、催眠秀等各種絢爛撩目的宣傳,但相對來說,自詡學院的、科學的西方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在引進台灣的過程中,催眠則一直被邊緣化。但是當我在閱讀各種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學派創始人的生平時,卻常常看到這些所謂的理論宗師都有「學習催眠」的經歷。我的心裡不禁疑惑,為什麼大師在發展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的過程中,學習催眠好像是一個多數共有的經驗?而我在成為諮商博士的學習路徑中,催眠卻沒有出現在課堂討論及學習中?學院裡「催眠」彷彿是不可言說的禁忌,即便是在我已經是學院裡培育心理師的教師的此時此刻,仍能聽到各校系所學生與教師間這樣的認為。
小時候我是一個很聽話的乖寶寶,但是在成長的經驗裡,一種按耐不住的好奇與骨子裡的反動,這讓我的困惑始終沒有離我而去。我拿到博士學位之後,另一個階段學習開始,我進入催眠學習與運用的領域,想要一窺催眠是如何神祕,是否真如學院裡所談的「不科學」。
要認識一個沒有經驗過的事情,我們通常都只在站外圍觀察,運用過去的經驗作評論。而我的叛逆,讓我在催眠的世界裡,看見過往學習諮商與心理治療所遺漏的事物,也看見對於心理治療關係的新可能。在催眠的學習裡,從NGH古典行為認知學派式的催眠程序與手法,到無法言喻的艾瑞克森式催眠,甚或是神經語言學(NLP),我都看著並欣賞著。
我始終認為,催眠其實是高度的同理(或說是共感連結)啊!
這本由傑弗瑞・薩德(Jeffrey K. Zeig)博士整理書寫的《史詩人生:橫空出世的心理治療傳奇米爾頓.艾瑞克森》中可以看見催眠的發展歷史,以及艾瑞克森的催眠在眾多好友或弟子們因對於大師親炙而影響所形成的催眠發展觀點,是一部活生生的、讓後學能夠窺視艾瑞克森迷人催眠手法與發展的好書。這本書從各種「關係」的連結中觀看艾瑞克森的人生,數度讓我停下來反思自己的專業成長與發展中,直接親炙,或間接影響過我的貴人們。
在成為治療師的過程裡,我一直認為「我只能成為我自己」這件事,除了在學習階段裡的模仿、練習,仍要透過反思(reflecting)逐漸找到自我的治療風格。
在催眠裡,我擅長清醒中催眠,這多半來自對於艾瑞克森的學習。最早認識艾瑞克森,是在學習家族治療知識時,知道了位於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的心理研究機構(Mental Research Institution, MRI)。在理論的學習裡,我看見艾瑞克森對於心理治療的影響,也看見NLP發展對於艾瑞克森的程序化歷程,也從紀錄片裡看見艾瑞克森式催眠的輕巧。
當我們說不出催眠治療手法的心理機制時,我們只好說他神祕。
當我們說不出催眠治療的改變機制時,我們只好認為他只是暫時性的效果。
學院裡對於心理機制、腦及神經科學發展的紮實學習,讓我在學習及運用催眠的時候,不是一無所知,而是可以說得清楚。當我可以將這些轉變機制及程序說得清楚的時候,閉不閉上眼睛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站在這些前輩的經驗上,催眠界需要更多的實證研究,讓這個世界看見古老技術的存在價值。
我擅長質性研究,對於真實(reality)的觀點迥異於量化建構的科學實證研究。我相信多元真實的存有,也相信真正影響當事人生命的是當事人堅信的主觀真實,但這主觀真實未必是符合大眾口裡及眼裡的客觀事實(fact)。在這本書裡,薩德博士為催眠及艾瑞克森的人生做了一個接近客觀的歷史及關係記載,對於學習催眠,及艾瑞克森模式催眠的同好,值得好好閱讀,並停下反思。
在新的時代裡,我們一樣可以親炙艾瑞克森多元又細膩的催眠風采。
推薦序2
讓如同經歷催眠引導的閱讀經驗沉澱出內在智慧
楊漢章 諮商心理師/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長
有一項催眠的引導技巧,帶領人前往未來,在那個時間點的自己已經過世,正以靈魂的狀態參與自己的告別式。在告別式上,參加的親友會上台,真誠表露他們心中對自己的看法。而人們有機會透過這種催眠的方式,觀察、聆聽到來賓的致詞,從這個角度回顧自己的生命是否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你可以想像有這樣一場的告別式嗎?你可以想像到有八十九位親友表達對你的看法嗎?
《史詩人生》一書就好像引領著讀者經歷這樣一場告別分享會,只是讀者是透過八十九段與艾瑞克森醫師親身接觸的專業人士的訪談記錄認識艾瑞克森這個人。有人描述他的慷慨,有人記得他的嚴謹,有人畏懼他,有人欽佩,有人認為他不接受別人的挑戰,有人感激他的指導,有人表示不喜歡他。
每一段訪談就像是一張張不同顏色的玻璃紙,代表著他人眼中的艾瑞克森醫師。一段又一段的訪談內容,就像把玻璃紙堆疊起來,重複多之處顏色較深,重複少之處顏色較淺。學習艾瑞克森催眠的讀者較常從著重催眠技巧或治療的資料中,了解關於艾瑞克森醫師的農村成長經驗、小兒麻痺與克服疾病的經歷、自我訓練過程、治療案例等身為治療師的一面。而本書提供了珍貴的訪談紀錄,補充了一般學習者不易接觸到其他面向的觀點,讓讀者了解他人對於艾瑞克森醫師作為教師、作為朋友、作為專業社群成員的經驗,以及對他們的影響。
本書大部分篇幅呈現的是訪談內容,細細閱讀的過程就像聆聽好幾段故事。大量地說故事是艾瑞克森醫師引導催眠的手法之一,他會連續講好幾段有關或是無關的故事,而當事人會在意識層面或是潛意識層面接收故事,而喚醒某些反應,有時這樣的過程會持續數個小時!閱讀本書的過程如同經歷一段催眠引導,許多的片段出現,伴隨許多念頭與概念,而可以注意到一些體驗逐漸浮現。或許薩德博士是以平行艾瑞克森醫師說故事的方式,述說艾瑞克森醫師這個人的故事,允許讀者內在智慧沉澱出個人意義。
本書所提供的訪談內容就如同呈現出艾瑞克森醫師的「公開我」與「盲點我」,呈現艾瑞克森已知切的、廣泛被人所知的樣貌,同時也揭示艾瑞克森不知道的他者眼中樣貌。從訪談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學習者與艾瑞克森醫師互動的經驗不盡相同,因此很難用單一的詞彙去定義他的樣貌,也不須要追究到底誰的看法才正確。他所呈現的「公開我」是相對多元多樣的,或許因應所互動對象不同而異。我想這是我在閱讀本書時獲得的啟發,我也會挑戰性地問自己: 我是否把自我定義在單一的面向上呢?我是否能夠在與人相處時呈現多元的樣子呢?
這不是一本教導催眠的書籍,也不是一本分析艾瑞克森醫師人格或是他如何成功的書籍,而是一本記錄人與人之間彼此互動影響的紀錄。作為讀者、做為學習艾瑞克森催眠的人,你可以給自己一項挑戰,想像你正在一個紀念艾瑞克森醫師的研討會,書中的訪談者現身直接述說他的經驗。用這個角度去閱讀,允許自己有同意與不同意的意見,允許你有喜歡和不喜歡的訪談內容,允許其他人對艾瑞克森醫師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發展出你自己的聲音。
譯者序1
只有薩德博士承接得住的獨特傳記
蔡東杰/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自信催眠師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
艾瑞克森醫師無疑是個複雜的人,在個人生命以及專業生涯都呈現出鮮明的獨特性。想要精準認識這麼一位馬賽克思考模式、謎一樣的人物,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試圖出版艾瑞克森醫師的傳記是極度艱難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只有薩德博士能夠承接得住。
我在2002年首度造訪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艾瑞克森基金會,參加基金會主辦的密集訓練,就深深被艾瑞克森醫師吸引。對於當時初學催眠的我,艾瑞克森催眠讓我在既有的前世今生與舞台秀等印象之外,找到催眠運用在醫學治療的可能性,帶給我回到家安心的感覺。然而,艾瑞克森催眠並不是那麼容易親近,因為艾瑞克森醫師並沒有為人格或治療做任何的定義,他的治療又如此的天馬行空,我們往往無法理解他是如何展現魔法,為病人與學生帶來神奇的改變。二十多年摸索學習的過程,聽到許多老師分享他們與艾瑞克森醫師相遇的經驗,我也不經意在個人生活與臨床工作轉變的過去的習慣,而無緣與他老人家見上一面,總是一個遺憾。
傑夫對「史詩人生」的企圖跳脫一般個人傳記的思維。他以敘述個人經驗破題──艾瑞克森給了他許多不尋常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引發了傑夫自發性的成長。如同傑夫說的:「他(艾瑞克森)是一位絢麗的說書人,但他絕不告訴我如何運用說故事在治療中傳遞概念。」這是一本啟發性的故事書,我猜想傑夫藉由這許多的故事,傳遞給讀者與艾瑞克森真實相遇的體驗。開頭的前面幾個章節,對心理治療與催眠的歷史做了描述,這些歷史最後匯流到艾瑞克森醫師身上,讓我們看見他以獨特的個人風格在心理治療與催眠佔有不容忽視的位置。傑夫探訪了90位與艾瑞克森親身相遇過的人,他們分享了與艾瑞克森相處真實的體驗。
艾瑞克森治療的質與量都非常驚人,他能夠處理的問題種類也保羅萬象,留下了數百個臨床治療的案例報告。這些案例展現了他神奇的治療魔力,有一些他會做簡單的解析,而大多只是案例的描述。他公開的案例並不全部都是成功的,他也會認真承認,有時候即使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依然無法幫助到案主或案家。這是艾瑞克森迷人之處,他將治療活生生地呈現,不隱藏自己能力不足,坦然以對。
而「史詩人生」也呈現了類似的風格,傑夫將他探訪到的一手資料忠實呈現,讓我們對於艾瑞克森有較全面的認識。絕大多數的貢獻者描述了艾瑞克森對他們專業以及個人生命的正面影響,但也有少數人對艾瑞克森的評價不完全是正面的。尤其是他生涯早期接觸到的人,對於他強勢的個人風格都難免招架不住,甚至是討厭他的。這些反對意見在艾瑞克森專業生涯發展之初必然是強大的,而艾瑞克森以個人獨特的魅力為催眠治療開拓出一條全新的道路。這些分享都鮮明地展現艾瑞克森這個人,沒有任何隱藏閃躲、真實存在著,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重要理由。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位神經語言程式老師,史蒂夫.安卓斯與他的太太康尼瑞兒。史蒂夫認為艾瑞克森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治療師,但他與艾瑞克森相遇的唯一一次經驗,卻確認為艾瑞克森並不是一位理想的老師,他無法從艾瑞克森身上學到東西。而他的太太康尼瑞兒則體驗到一次生命重大轉變,確立了許多目標並且完成,其中包括與史蒂夫結婚。她為了找回第一次與艾瑞克森體驗到的美好經驗,再次回到鳳凰城學習,之後發展出個人風格的「核心轉換」(core transformation)以及「整體工作」(wholeness work)」。他們夫妻與艾瑞克森短暫的相處「喚醒」了他們潛意識的能量,即使艾瑞克森給他們有這麼不同的感受。他們在艾瑞克森醫師過世後與傑.海利對話,傑告訴他們:「如果你們認為當時他很好,他(艾瑞克森)在年輕時更好。」
艾瑞克森對於催眠治療師專業背景要求是嚴厲的,大衛.卡洛夫是一個清楚的例子。大衛跟傑夫很類似地因為閱讀了艾瑞克森的書籍,而想要跟艾瑞克森學習,並在1973年打電話給艾瑞克森。當艾瑞克森知道他並不具有醫學或心理學專業背景,立即強力抨擊,拒絕大衛學習的要求。而大衛並沒有停止跟艾瑞克森學習,繼續將書本學習到的東西運用在助人的工作,並且持續寫信給艾瑞克森分享他成功的案例。直到1976年,大衛再次打電話給艾瑞克森,他才接受大衛成為他的學生。在艾瑞克森過世前三個星期,大衛最後一次造訪艾瑞克森,在大衛離開前,艾瑞克森一反常態地用力抬起手跟大衛握手,看他的眼睛,帶著微微的笑容以及終了的氣氛:「再見,大衛。」做了生命的告別。艾瑞克森因為大衛展現了他學習的動機,接受他成為自己的學生,並且真摯地對待。當我翻譯到這一段,感動地流下眼淚。
《史詩人生》的獨特性絕對匹配得上艾瑞克森複雜獨特性。很榮幸有機會參與翻譯工作。非常期待你有獨特的閱讀體驗,開啟心靈寬廣的視野。
譯者序2
一段史詩人生的全息圖像
黃天豪/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每個時代都有著一些傳奇人物,他們以其獨特的才華和深遠的影響力,塑造了我們的世界。米爾頓.艾瑞克森無疑是其中一位傑出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和催眠治療大師,他的生平和成就成為眾多心理專業人士追尋的靈感來源。傑佛瑞.薩德所著的《史詩人生》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傳記,從不同的視角展示了艾瑞克森這位傳奇人物的多元面貌。
我認為一本好的傳記,有三個重要的元素:精彩的主角人生、作者優異的觀點選擇、巧妙的內容佈局。而一本傳記,最令人害怕的,便是無止盡地歌功頌德,或刻意隱惡揚善。而這本傳記,有著好傳記的所有優點,同時避開了令人害怕的缺點。
作者薩德博士在這本傳記中,呈現了90位專業者的觀點。透過這些真實故事和見證,我們不僅可以深入了解艾瑞克森的思維和治療方法,更能感受到他對於心理學和催眠治療領域的深遠影響。這些人又分別被定義為「第一代」與「第二代」,切分在他們與艾瑞克森的接觸主要是在1970年之前或之後。如此切分的理由是,在艾瑞克森生命的這最後十年(艾瑞克森1980年過世),他開啟了一個新的「教學研討」生涯;而在這十年,他的風格變得更為間接、策略性、多層次,且充滿了故事與隱喻。
而除了那些追隨艾瑞克森,甚至願意自稱為「艾瑞克森學派」的人之外,作者也囊括了那些反對、批評甚至詆毀艾瑞克森的聲音。我發現,其中主要的分歧,在於「研究或實務」的關注焦點差異,以及對於其「策略性」方式的評論:操弄控制,或是敏銳尊重。
請容我在這邊加入我的觀點:就「研究或實務」而言,我認為艾瑞克森絕非不重視研究——畢竟他是一個撰寫了超過140篇研究論文的人,很難說不重視研究的——相反地,他是一位充滿實驗精神、敏於觀察的「心智研究者」。我看見的是,隨著他的生涯,他的研究「粒度」不斷縮小,甚至不像「個案研究」還以「個體」為單位,還一路縮小直到個人內在的「部分」。此外,他的「實驗」還往往同時在不同人身上進行;因此我們會看到——特別是在最後十年的教學研討紀錄(可參考《跟大師學催眠》一書)——到最後每一次的介入,甚至每一段故事,都可能是針對教學團體中,不同人的全新個案研究,只是不再控制變項、不再寫成研究論文。這是一種選擇。
我相信,科學精神的極致,必然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而艾瑞克森對人的極致好奇與探索(當然很多源於自身的經驗),讓他最終成為一種近乎「巫」的存在。在這樣的狀況下,艾瑞克森究竟是「操弄控制」,或是「敏銳尊重」,或甚至是並存,我想就留給讀者自行判斷。
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巧妙佈局:透過心理治療的歷史、催眠的歷史、催眠在美國發展的歷史、艾瑞克森的生命簡歷等段落,薩德博士搭建了一個脈絡舞台。接著,他簡單地用「姓名順序」讓這90位貢獻者的觀點輪番上台。於是文章段落時而長時而短、觀點有時正有時負(間或夾雜他自身的評論),形塑了一個極為立體的圖像。不過有些讀者可能會注意到,一本傳記,怎能沒有家人、朋友……的角度呢?事實上,這本書僅是艾瑞克森傳記第一集。在第二集裡,另有艾瑞克森的家人、朋友、鄰居,甚至病患等角度。兩本書組合成這樣的多元呈現,我想已經不是「立體」可以形容,而近乎「全息圖」(Holography)了。
對於華文世界的讀者來說,《史詩人生》的翻譯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催眠治療在華人世界中的認知和應用相對較少,一般教科書中不但沒有提到這位重量級的領域啟發者,多數的大學也幾乎沒有納入正式訓練課程中。而這本書將為華人世界的心理專業人士、學術界和廣大讀者帶來一個難得的機會,深入了解艾瑞克森這位催眠治療的巨匠。
然而我認為,《史詩人生》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艾瑞克森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堅毅、創新和自我發現的旅程。透過這些訪談,我們將了解到艾瑞克森是如何克服困難、發掘獨特天分並將其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的。他的故事將激發我們的勇氣和創造力,引導我們找到內在的自信和力量,追尋自己的史詩人生!
譯者序3
艾瑞克森:精采生活的榜樣
洪偉凱/艾瑞克森學派治療師、培訓講師
薩德老師花了幾十年的工夫才收集完成本書所有跟艾瑞克森有關的專業人士訪談。然後薩德老師又花了幾年的時間在疫情期間全心全力把這本書編輯完成。這本書適合所有心理治療專業人士,也適合想要在自己人生上追求成為更好自己的你。艾瑞克森醫生是全世界認同的當代催眠之父,但其實他不僅僅是催眠天才,同時也是心理治療天才,他的技巧和方法不斷推陳出新,他總是在追求更好的治療。他人生晚期有許多學生不遠千里而來到鳳凰城跟他學習催眠、學習心理治療。透過NLP兩位創始人,理查.班德勒和約翰.葛蘭德的書,這個世界才真正認識艾瑞克森醫生,透過傑.海利的著作《不尋常的治療》,心理專業領域的學生們才知道心理治療大師艾瑞克森的存在,跟他學習。這本書裡有早期的學生稱為第一代,有艾瑞克森晚期的學生稱為第二代。大部分第一代的學生都已經過世,而第二代的艾瑞克森學生們現在都成為當代偉大的心理治療師,他們持續在世界各地傳播艾瑞克森催眠與艾瑞克森學派。
這本傳記不是教導你催眠技巧或是心理治療概念。這本書是由全世界90位心理治療大師或專家所共同撰寫而成。每個人對艾瑞克森醫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有說艾瑞克森改變他一生的,也有說艾瑞克森只是個頑固老頭子。在過去,我們只能從艾瑞克森學派的大師們口耳相傳,或是坊間關於艾瑞克森的許多書籍,才知道艾瑞克森神奇的事蹟和作為。現在,這本書帶給我們一個全方位完整的視角,讓我們可以一窺偉人的生平,看見艾瑞克森醫生就是一個有著超凡毅力以及大智慧的治療師,同時他也有他的弱點和缺點,他也是一個正常人類。
在艾瑞克森那個年代,他所認可在專業上跟他可以媲美的人,心理學大師格雷戈里.貝特森,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是其中兩人,這兩人當時還是夫妻。貝特森在早期經常送學生去跟艾瑞克森學習。有記者在1970年代問貝特森,為什麼他後來不再送學生去跟艾瑞克森學習,貝特森回答,因為他之前送去跟艾瑞克森學習的學生們,都把艾瑞克森當成會耍神奇把戲做催眠的人而已,他們都過度簡單化艾瑞克森所做的治療和催眠,學家族治療的學生就看到艾瑞克森做家族治療很厲害,學短期治療的學生就看見艾瑞克森短期治療的技巧,學策略溝通的學生就只看到艾瑞克森的策略很厲害,他們都以偏概全,因此他不再送人去跟艾瑞克森學習。
這就像是瞎子摸象,摸到腿就說是柱子,摸到象鼻就說是管子,摸到大象耳朵就說是扇子。當代許多大師看見艾瑞克森厲害的地方,但沒有人可以全面了解他。而這本傳記就是幫助我們可以全面了解艾瑞克森最好的工具。透過不同的專業人士和治療大師,我們可以站在當代大師們的肩膀上,看見當代催眠之父艾瑞克森是怎樣的人,同時效法他的智慧和毅力,在我們自己的人生旅程裡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艾瑞克森醫生過世前,薩德老師邀請艾瑞克森共同創辦艾瑞克森基金會,艾瑞克森同意了。薩德老師同時也為了能夠跟他心愛的老師更加親近,搬到鳳凰城居住。一年之後艾瑞克森過世了,薩德老師繼續經營艾瑞克森基金會,並且舉辦世界心理治療發展大會。薩德老師在鳳凰城一住就是四十年,世界心理治療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現在薩德老師已經是75歲,繼續經營艾瑞克森基金會,繼續住在鳳凰城,今年繼續擔任世界心理治療大會主席。艾瑞克森過世之後,薩德老師花了十年的時間跟鳳凰城市政府申請,在石頭山(Piestewa Peak ,舊稱Squaw Peak)的半山腰建造艾瑞克森板凳,用來紀念艾瑞克森。艾瑞克森生前總是叫他的學生和個案去爬石頭山,這是他做治療的獨特方法,學生們和個案們總是念念不忘那個爬山獲得的頓悟或啟發。當艾瑞克森板凳申請通過時,艾瑞克森家人和薩德老師一磚一瓦把板凳建材搬到石頭山半山腰,他們自己建造板凳,然後將艾瑞克森的骨灰撒在板凳周圍。薩德老師數次提到,當他將來過世之後,他也要把骨灰撒在艾瑞克森板凳周圍,永遠常伴艾瑞克森左右。試問,有哪個心理治療學派的學生可以做到像薩德老師這種地步,在自己的導師過世後,繼續傳播艾瑞克森的學問和智慧四十年?繼續住在老師所在的沙漠城市四十年?
心理學的大師們在跟老師學習後總是想要自己出人頭地,比老師更好。心理治療是一個新興的專業領域,心理治療方法的推陳出新非常快速,幾年就有一個新的學問、技巧或治療方法出現。如果說有一個智慧一個哲學可以流傳千古,大概就只有《易經》、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儒家思想這一類的智者賢者可以做到。艾瑞克森學派之所以還繼續在世界心理治療領域發揚光大,沒有被新興潮流推翻,歸功於一個核心思想,順勢而為,也歸功於所有艾瑞克森的學生弟子們,帶著對老師們的感激和熱情,將更好的心理治療、更好的催眠推廣到世界各地。艾瑞克森啟發許多心理治療大師成為更好的專業人士,我期待當你看完這本書,也同樣得到啟發,成為最好的自己。艾瑞克森的不平凡生活就是我們活出精彩人生最好的榜樣。
致讀者
這本書是關於米爾頓.艾瑞克森引人入勝的訊息和故事的拼貼畫或馬賽克,可以從頭到尾欣賞,或閱讀其中片段點滴。這種格式讓我想起早期印在塑料片上的全息圖。這個結構背後有一個意圖:表現米爾頓.艾瑞克森是一個馬賽克思式的想家,而不是一個線性思考者。在提供催眠引導、進行治療甚至教學時,艾瑞克森使用的都是啟發式(簡化假設)而不是逐步的程序式方法。這本書體現了他的具創造性的馬賽克風格。
我沒有像傳記作家那樣,解釋艾瑞克森的複雜本質並詳細說明他的職涯網絡,而是選擇提供關於他對專業人士產生影響的故事,以及他們對艾瑞克森各式各樣的觀點,如此一來,你,讀者,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結論,並可以自由地做出你自己的發現。我希望這本書能發生催眠作用,如此對艾瑞克森的認識是啟發出來的,而不是引導而來的。一位卓越的艾瑞克森派催眠師會引導個案朝向體驗催眠狀態,共同拼貼他們的馬賽克(Zeig, 2014)。
本書不僅寫給相關專業界人士,也寫給一般讀者。艾瑞克森在心理治療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因為他的貢獻是許多不同學派的源泉。但艾瑞克森的一生能夠引起大眾的共鳴,是因為他的生命是典型戰勝逆境的勝利故事,鼓舞人心。
米爾頓.艾瑞克森在幾代人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因此,無論您只是為了吸收資訊而打開本書,還是想創造性地利用它來獲得喚醒式的體驗,從而啟動蟄伏的資源和優勢,都請盡情享受這本書。
傑弗瑞.薩德博士
於米爾頓.艾瑞克森基金會,亞利桑那州鳳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