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英國知名兒童心理治療師與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羅斯汀,畢生工作與研究的結晶
★整合臨床實務、理論和研究:植根於羅斯汀在英國國民保健署和塔維斯托克診所超過五十年的工作經驗和研究。
★強調社會與政治因素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塔維斯托克診所的患者包羅萬象,有助於說明社會和政治因素如何影響心理發展。
★重視與父母工作:深入了解父母的內心世界,讓治療師更清楚親子間的潛在動力。
★臨床案例的細膩分析:說明如何藉由遊戲和繪畫來理解兒童內心世界,並在評估過程中找到進入兒童心理現實的途徑。
英國重量級兒童與青少年治療師
50年實務治療與研究的結晶
本書收錄了英國精神分析重鎮塔維斯托克診所資深督導與治療師瑪格麗特.羅斯汀的臨床論文,記錄她五十多年來與兒童、青少年工作的臨床觀察、思考與研究。
深具哲學、文學修養的羅斯汀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理解與洞察極為敏銳,她結合精神分析理論,深入探討臨床議題,如創傷失落、青春期身分認同、受收養孩子早期經歷的陰影、精神病患者的僵固與防衛機制、童年剝奪等。她並針對評估以及與父母工作所需的架構與技巧,給予精闢的建議。
她在文中抽絲剝繭心理治療過程中的壓力、衝突、轉折與可能性,呈現出親近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也反思精神分析臨床工作的挑戰,包括治療師的反移情反應、如何應對治療關係的危機,並探討社會、經濟與政治現實對患者心理發展的影響。
對於心理分析師、兒童分析師、兒童心理治療師,以及從事兒童與父母工作等相關人士,這本書都是不可或缺的經典。
時至今日,我們仍不時看見困在痛苦與困惑之中的家庭,隨著社會變遷,焦慮只增不減。人們試著尋找解決焦慮的方式,試著擺脫脆弱、痛苦,然而,我們需要的,並非有人告訴我們一條更好的捷徑,而是有人能像羅斯汀這般理解我們的底層焦慮。
我們順著羅斯汀的思路一覽兒童和家庭的工作,讀到各種家庭變故,如難民、收出養家庭、崩潰的家庭、大屠殺受難者後代、曾受虐或受忽視的兒童,這些孩子、青少年與家長如何面對自身的認同難題。羅斯汀溫暖且理解的語調,帶我們去到患者心底最痛的地方,她的穩定與信心,也帶我們走出這場情緒風暴。 ——譯者王映淳 真情推薦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羅斯汀(Margaret Rustin)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成人心理治療師,也是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榮譽會員,在英國各地推廣兒童心理治療訓練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她在倫敦塔維斯托克診所接受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訓練,受到當時兒童心理治療部門負責人瑪莎.哈里斯的深刻影響,1985年成為塔維斯托克兒童心理治療訓練的負責人;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和塔維斯托克診所工作超過五十年,擁有與兒童、青少年和父母工作的豐富臨床經驗。
執筆經驗豐富的羅斯汀與先生麥克合著的作品有《愛與失落的敘事:現代兒童文學研究》(Narratives of Love and Loss: Studies in Modern Children's Fiction)、《自然鏡映:戲劇、精神分析與社會》(Mirror to Nature: Drama, Psychoanalysis and Society)與《閱讀克萊恩》(Reading Klein)等;與他人共同編輯或是撰寫的作品則有:《密切觀察嬰兒》(Closely Observed Infants)、《兒童心理治療的評估》(Assessment in Child Psychotherapy)、《工作討論》(Work Discussion)、《幼兒觀察:嬰兒觀察理論與方法的發展》(Young Child Observation: A Development i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Infant Observation)、《兒童的精神病狀態》(Psychotic States in Children)與《短期精神分析心理治療》(Short-term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等。
羅斯汀的作品生動展現她如何運用精神分析思維和技巧來幫助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並指導治療方向,不僅為兒童心理治療師提供珍貴參考,也為精神分析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9年退休後,她持續在塔維斯托克及波特曼NHS信託基金會從事教學、督導和研究工作,也是私人執業之兒童及成人心理分析師,並在許多國家授課。
編者簡介
凱特.史崔騰(Kate Stratton)
塔維斯托克診所青少年與青年服務部門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同時負責教學和督導工作,曾擔任《兒童心理治療期刊》編輯,也是《塔維斯托克診所系列》(Tavistock Clinic Series)的共同編輯。
西蒙.克雷格恩(Simon Cregeen)
從事教學和督導工作,獨立執業的兒童和青少年心理治療師與伴侶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師,文章散見《兒童心理治療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therapy)與他處,也是《短期精神分析心理治療:針對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指南》(Short-Term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with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A Treatment Manual, 2016)的共同作者,以及曼徹斯特精神分析發展信託(Manchester Psychoanalytic Development Trust)的信託管理人。
譯者簡介:
王映淳
長年受塔維斯托克資深治療師督導,從事嬰幼兒心智健康、兒童/青少年/成人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林玉華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成人暨兒童精神分析師
翁士恆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兼學生事務處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陳煥昭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英國倫敦Tavistock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博士
黃之盈 恆溫諮商心理師
樊雪梅 訓練督導級精神分析師(BPaS, IPA)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林玉華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成人暨兒童精神分析師
翁士恆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兼學生事務處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陳煥昭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英國倫敦Tavistock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博士
黃之盈 恆溫諮商心理師
樊雪梅 訓練督導級精神分析師(BPaS, IPA)
章節試閱
【第八章】心中的多重家庭
受收養兒童與其家庭成員的內在世界結構,總在不知不覺中經受不尋常的生活經驗影響,這也是接受長期安置的寄養兒童與父母會遇到的狀況。在這篇文章中,我會描述在收養劇碼中參與者複雜的內在世界,將如何影響後來替補的家庭關係的發展。這是一段漸漸演變的過程,因為世代間的傳遞不僅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而是好幾代。這份理解現在已被廣為接受,也就是收養不僅僅是單一事件或某個時刻,而是一段歷程,終其一生都需反覆再訪收養帶來的意義。個別心理治療工作,能夠從內在現實的角度詳細地記錄、述說收養的經驗,從而將潛意識元素納入思量,而這正是我撰寫本文的主要論證基礎。
針對內在世界概念的簡短討論,介紹了所敘述的臨床方法依據的理論架構。這個概念是克萊恩重要的理論貢獻,詳細說明了佛洛伊德對於內在或心理現實領域的想像。克萊恩與小小孩的工作,讓她認識到兒童如何以具體的方式體驗她所稱的「內在客體」。這是兒童外在世界的重要他人在兒童心中的內在表徵,兒童自身的經驗則會左右這些重要他人的特質。
以下片段絕佳地展示了小小孩的內在世界的具體特性,以及克萊恩對潛意識幻想的概念。一位或多或少接受過如廁訓練的兩歲半女孩,在弟弟(或妹妹)出生後,對於在馬桶上排便極度焦慮。坐在馬桶上時,她堅持穿著尿布,這麼一來才能排便。後來,她終於能夠解釋,她害怕大便時身體裡的寶寶會掉進馬桶,所以必須這麼做。如果用尿布的話,她就能夠檢查並確定沖走的是糞便,不是嬰兒。內在世界的「真相」讓這位小女孩難以區辨想像與外在現實。
幼兒對世界想像的第二個重要特徵是,世界是循序漸次整合、組織起來的,例如代表撫育功能的母親抱著嬰兒的內在意象,漸漸地轉為更複雜的母親意象,也就是抱著嬰兒的臂彎與看著寶寶的眼神、微笑的臉龐、哺餵的乳房、說話吟唱的聲音、母親肌膚的氣味等等產生了連結。處在一個外在照顧夠好的環境中,嬰兒的心智會將各種零碎的經驗組織起來,形成兩種母親的樣貌,一種是值得信任的好母親,有著所有令嬰兒滿足的屬性,另一種則是截然不同的壞母親,不可靠且令人失望。這是一段精神分析稱為分裂的過程,也是心理發展的重大成就,讓我們得以在組織心智生活時能夠區辨。好與壞、美與醜、對與錯、愛與恨, 是我們整理經驗時必須仰賴的重要的兩端。
寶寶發展時,獲得良好照顧者開始能夠感知內在世界的好母親和壞母親之間的關聯。寶寶也開始為佔據每個人內在世界一生的任務苦苦掙扎,也就是將對我們投以熱切情感和部分自己的客體的多樣且矛盾的情感匯聚在一起。日益增長的區分自己與他人的能力,是個體成長的重要基礎。當幼兒獲得的照顧不夠一致到能促進區辨的歷程,也未能良好地理解嬰兒的需求以修飾早期嬰兒般原始的焦慮時,這種區分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就會受阻。
許多後來被收養的兒童,在生命的頭幾個月或幾年獲得的照顧,可能會缺少這些有益的特徵。當我們試著理解他們對自己的認識與對新的家人造成的影響時,務必記得這一點。他們實際上需要的照顧,與他們的生理年齡表現出來讓周遭人預期提供的照顧,可能非常不同。他們的內在世界常常是混亂的,難以有意義的分辨。
多重家庭的一些生活特徵,會對孩子內在世界之本質造成重大的影響。對幼兒來說,許多重要的熟悉處所的印記可能會混淆或遺失。聲音、氣味、窗外的景色,可能突然改變,同樣地,難以預料會看到誰。在心裡,不僅必須留空間給生父生母與養父母,也很可能必須為其他提供過一段時間照顧的重要寄養照顧者留個位子。此外,可能某個照顧者未能適切地發揮功能,無法在兒童心中建立可辨識的印象,因而形成失序的經驗。這可能是機構無差別照顧造成,也可能是嚴重失功能的家庭多位成人的混亂照顧,或者是罹患心理疾患的父母照顧的經驗,使嬰兒難以反覆地辨識出人物的結果。或許我提供的案例不夠詳盡,但這些極端的例子能幫助我們想像兒童遇到特定類型的照顧時的反應。
社工是在這些人之外的重要他人,有時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最能提供一致、穩定狀態的人。與受收養兒童工作時,經過驗證最有用的工具是紀錄安置順序的流程圖。務必將這些工具視為家庭圖的附件,在相對正常的案例中,它能提供和家庭圖一樣重要的訊息。
「聯繫」引發的焦慮
現行的作法,往往要求收養家庭能與原生家庭進行一系列的聯繫接觸。但是,這種在心理上的過度擁擠,可能會令孩子困擾。凱蒂九歲,在最近一次與養母對話時解釋,她不想要與生母有任何接觸。特別是,她不想要養母按照約定,一年給生母寫一封信,簡短地述說她和弟弟的生活。再次確定她的照片不會寄給生母後,她鬆了一大口氣,當然她自己也不想寄卡片或紙條。為什麼不呢?她焦慮地向養母透露,因為她害怕生母會透過她的指紋找到她。凱蒂反覆地作惡夢,夢到母親綁架她,儘管她已經在收養家庭生活好多年了,也未曾與生母聯繫。
凱蒂在新的家庭中的安全感,似乎遭受母親,即綁架者出其不意的侵擾。對凱蒂而言,惡夢似乎隨時會在真實生活中成真。
解釋或是再保證她的處境並不能安慰她,因為在她的內心世界裡,她仍受到全知、全能、可怕的母親宰制,這是她孩提時面對殘酷、承受忽略與虐待的遺痕。有時,在收養家庭中,她的行為似乎帶有將這種遭受暴躁入侵的經驗轉嫁給他人的企圖,一如她最新的症狀,突然發出長長的尖叫聲、直穿入他人之耳。凱蒂是這麼地害怕這些攻擊者,以致於無法承認自己在現實中的問題行為,因為從她的觀點來看,她僅是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有時,她會讓我們看一眼這個她似乎需要的簡化且理想化的世界。現在,讓她快樂的事情是學習獨木舟,在獨木舟的堅固結構、特殊服裝與救生衣中緊密貼合,代表的是她渴望與一位慈愛、支持的母親的連結,但卻不可得,這位母親將寶寶抱起遠離恐懼,而非使寶寶陷入恐慌。凱蒂形成基本的好與壞分裂的機會,或許在早期發展中受到侵蝕。心智中的這份基礎構件必須就定位,才能開啟心智的整合。有了更完整的整合,才能形成承擔責任與關心他人的能力。
幾世紀以來,小型的核心家庭並非人類特有。將某些地區形成的寄養家庭聯繫網絡,和其他年代的大家庭、當代英國仍存有的少數民族文化相比,是有道理的。在某些地方當局,寄養支持服務能夠讓養父母們認識彼此,並在寄養家庭之間提供喘息式臨時照顧,以便應對假期與危機,就像一個家庭在照顧兒童時需要祖父母、叔叔、阿姨的協助一般。對這些僅有縫縫補補過的破碎經驗可以借鑑的兒童來說,要了解母親、父親、兄弟或姊妹是什麼,都是困難的。
此種不解可能會使衝突變得更複雜,尤其是這類兒童時常面臨的忠誠衝突。理解事物的關鍵歷程,儘管在一定的程度上屬於意識歷程,也能使用生命故事類型的工作或其他方式修飾,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這是發生在深層心智中的潛意識歷程。
臨床研究之貢獻
就此衝突問題的探討,黛博拉.欣德爾的研究計畫得出了精采且重要的資料。她小心地運用觀察,評估接受機構照顧的手足,也與參與其中的成人會談,以檢驗考量手足要一起或分開安置的決策歷程,也試著在這類決策歷程中篩選出有用的準則。她和一對三歲半與一歲半的姊妹工作,那時姊妹倆分別住在不同的寄養家庭之中。這樣安排是法院判決的結果,法院認為生母和年紀較長的孩子應該嘗試修復關係。當孩子再一次遭遺棄時,她被送到另一個寄養家庭,儘管還能透過探視與妹妹保持聯繫。
一同接見兩位孩子時,她們的遊戲充滿活力與生氣。姊姊凱莉出現多種行為,包括邀請妹妹蘇西參與遊戲、顧及她、照顧她。當凱莉短暫離開房間去上廁所時,蘇西撲通一聲倒在地板上、蜷曲成團、奄奄一息,直到凱莉回來。女孩們很常提到彼此的名字。當治療師單獨見凱莉時,她明顯較為不安、對治療師懷有疑慮與敵意。霍奇斯和斯蒂爾發展的故事樹技術,是研究生命經驗遭受波折的兒童時一種輔助研究工具。凱莉的故事裡,沒有她覺得迷途或受傷的孩子能從任何一位成人那兒獲得協助的絲毫線索,更有甚者,具威脅性的入侵者似乎無所不能、全然淹沒了娃娃屋裡的居民,成人和兒童之間的關係模式沒有關懷。然而,據觀察,凱莉相當溫柔地照顧她的小妹,姊妹之間似乎留存著一些關切。當治療師單獨見蘇西時,她反覆提及當時不在場的姊姊的名字。
這段素材突顯出來的衝突是,兩位寄養家庭的母親都堅稱她們照顧的孩子沒有與另一位孩子一同生活的記憶,孩子們也不知道彼此是姊妹。據A 太太所述,凱莉和蘇西的關係沒有比較特別,「她對每個人都是這樣。」B 太太則說,蘇西已經忘記凱莉和她住在一起的日子。然而,兩位養母都對孩子有認同感,並且很保護孩子,我們該如何解釋這種盲區?
或許,每一位養母都會擔心,共同安置會危及「她們的」孩子的利益。A太太生B太太的氣,因為凱莉在和母親修復關係失敗後,沒能回到B太太的家。或許,她感受到凱莉的感受,也就是遭到B 太太拒絕、沒能保護她免受更多傷害。一開始,A太太充滿熱誠,想讓凱莉長期寄養,考慮到母親拒絕讓凱莉出養(蘇西出生時,母親就放棄撫養權、供人收養),但是這種樂觀情緒很快就大幅削減,現在的她只想提供短期安置。因此,她也覺得無法長期留住凱莉,或許對此的罪惡感轉向了B太太。
打從蘇西出生,B太太就一直照顧她,知道蘇西很健康,身為年邁的寄養父母,她和先生無法收養蘇西,但是很有可能可以讓蘇西安置到好人家,那時他們或許還能繼續扮演類祖父母的角色。因此,如果沒有因凱莉存在帶來的額外複雜性,特別是她尚未解決與生母及兩位同母異父哥哥的關係,蘇西可以是新的「完美」家庭的一份子,但是凱莉的存在將再度喚醒蘇西過往中所有令人不舒服的元素。
這裡明顯的矛盾是,孩子與彼此的連結對她們而言是重要的,但是寄養父母卻否認這一點。思考這個現象的一條思路是,留意寄養母親詮釋事實的方式,她傾向於削弱故事呈現的痛苦與不確定性。假若我們能感受孩子對彼此的情感,那麼光是想像突然分開時她們的感受,對我們而言都會非常痛苦,這麼一來似乎就會毫不猶豫地優先考慮讓她們維持聯繫。如果我們爭取一同收養安置,必須認清這將延緩蘇西的永久安置計畫,並且帶來一些風險,因為凱莉到一個家庭之後,一開始可能會喚醒想接受她的願望,但隨後同等強烈地想拒絕她。顯然,這是一位在情緒資源方面給所有家庭帶來巨大壓力的小女孩,在制定安置計畫時,理應同時為她尋求治療協助。這一切意味著,日後收養這兩個孩子的家庭必須是與眾不同的,特別是能夠接納這兩個孩子,她們很容易表現出刻板印象的對立特質,也就是友善和討人厭的,以及有回應的和不依戀的。這個家庭也需要能夠容許和治療師一同照顧他們新收養的女兒之一。這種想法對收養者來說,往往令人不快,因為收養者通常希望,解決孩子問題的所有行動都由「永久」家庭來完成。
臨床介入
人類一接近彼此,內在世界就會與彼此產生動力關係。在所有重要的親密關係(二人、三人、家庭、團體等等)之中,每位成員的所有早期經驗都會對新關係的樣態有所貢獻。現階段發生的事件可能突顯出過去令人不安的問題,這雖然是邁步向前的機會,往往也會引起混亂與痛苦。
臨床介入引領我們走向這些複雜的交互作用的核心。我的第一個臨床案例是與一位受收養的九歲男孩工作。在這個案例中,養母的內在世界為兒童的人格發展扮演了強而有力的組織者。這種潛意識想像生活的跨世代交織,可能會在收養家庭內造成特殊的困境。第二個案例,我將重點放在倒轉歷程,也就是孩子影響了父母。兩個案例也都帶出一些常見於收養之中文化複雜性的議題。
山姆
山姆九歲,領養父母在英格蘭生活了幾年,他因為急性懼蛇造成嚴重睡眠問題,無法單獨入睡,晚上會恐慌地醒來好幾次,受轉介前來尋求協助。父母筋疲力盡、束手無策。其他值得注意的困難,包括他對(同樣是收養的)妹妹的嫉妒,以及遇到父母的權威時強烈的好鬥精神。相對於成人肩負的責任,他似乎絲毫無法接受成人也有權力。
與山姆進行兩次的評估會談後,我提出一周一次的心理治療,他鬆了一口氣,同時讓我感受到他在家中表現出的根深柢固的防衛僵局。針對睡眠問題,家庭醫師建議短期、聚焦介入,但我認為有必要進行更長期的治療。
第一個學期的治療,山姆能理性地溝通所有事情,除了可能與家裡的困難有關的事情,所以我完全沒聽到關於家裡任何的困難,此外父母繼續表達極度的憤怒。山姆似乎非常熱衷於前來見我,充分利用時間,但是是為了吸引或佔據我的關注,而不是為了從我這裡得到任何東西。對於我說的話,他有禮貌地聆聽,然後丟到一旁,詢問是否能夠繼續他正在玩的遊戲,無論是什麼遊戲。在日益增長的挫敗感中,我苦苦掙扎。
在精神分析架構下工作時,治療師會預期假期對治療的常規節奏造成的中斷是重要的,因為我們關注治療關係中嬰兒般原始的面向,而這往往意味著分離會產生重大的情緒影響。然而,正如我接下來所述,在第一個假期之前,山姆和我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令我相當驚訝。更常見的是,我們發現假期是在體驗過後才變得意義重大。然而,對生命早年經歷過動盪的兒童而言,假期在他們眼中可能是重複早年的遺棄,並且在真的發生前就感受到了這份影響。在當下,這似乎不太尋常,但是在我的經驗中,若是能夠談一談在治療中突然爆發的情感,亦即從人格中陌生的一面到生命經歷中未曾消化過的部分,都能讓孩子們鬆一口氣。
治療現場
那一學期的最後一次療程出現戲劇性的轉折。山姆和家人一同在等候室,他淚眼汪汪、轉頭埋進外套不看我,完全不願意和我到診療室。為了讓治療進行下去,我決定邀請他的父母和我們一起到診療室。當山姆還在傷心欲絕時,父母兩人滔滔不絕地說著,幾分鐘後,母親離開診療室去照看妹妹,父親溫暖地說起兒子讓他有多驕傲,現在山姆可以自己上床睡覺,也不會在半夜叫醒他們。這不僅是充滿深情地支持山姆,也含蓄地聲明山姆不需要再來診所了,因此,發生在診療室裡的事情不重要,應該盡快結束治療。
過了一會,我決定請父親回到候診室,我說:「雖然我們都看到山姆很傷心,但我認為他可以獨自和我相處一段時間。」我也向山姆說明,如果他覺得做不到的話,隨時可以去找爸爸。父親有些不甘願地離開了診療室之後,我才可以大方、直接地和山姆談他的感受,也就是,對他來說今天的我變成了另一位羅斯汀太太,我即將離開去過聖誕假期,有兩週不會見他。今天,在這裡,他找不到那個他喜歡一同談天的羅斯汀太太。我說,我認為他以為我會拋下他全然消失,就像很久以前第一位媽咪那樣,所以他不相信我曾告訴他療程會在一月再度重啟。後來在那次療程中,當我說這些話時,山姆待了下來,聆聽我將他的不信任與擔憂,也就是擔憂我不會記得他、不喜歡他、想擺脫他等等串連起來,他安靜放鬆下來,儘管看起來仍是糟透了。
到了一月,當我們重新開始治療,隨後一長串的療程都用來建造防禦性武器—飛機、導彈、雷射系統和愈來愈大的炸彈。無數場戰爭上演,敵人往往和他出生的國家有關,而他如此小心建造的高超防禦系統阻擋了敵方的攻擊,讓他們不得靠近。每次攻擊重新再來時,安全系統都需要再度升級。他告訴我,年紀夠大的時候,他想從軍。他眼中的世界是,他的國家無依無靠,一肩扛起全世界,無比努力才得以存活。
【第八章】心中的多重家庭
受收養兒童與其家庭成員的內在世界結構,總在不知不覺中經受不尋常的生活經驗影響,這也是接受長期安置的寄養兒童與父母會遇到的狀況。在這篇文章中,我會描述在收養劇碼中參與者複雜的內在世界,將如何影響後來替補的家庭關係的發展。這是一段漸漸演變的過程,因為世代間的傳遞不僅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而是好幾代。這份理解現在已被廣為接受,也就是收養不僅僅是單一事件或某個時刻,而是一段歷程,終其一生都需反覆再訪收養帶來的意義。個別心理治療工作,能夠從內在現實的角度詳細地記錄、述說收養的經驗,...
推薦序
【譯序】兒童心理治療是什麼呢?
王映淳
在瑪格麗特.羅斯汀的愛與協助下,落筆於台北如果要讓兒童過上情感豐足的生活,那麼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就非常重要。覺得被理解,也能幫助孩子們更充分地從教育中獲益。在佛洛伊德透過小漢斯的父親理解畏懼症的經典中,兒童心理治療的先鋒梅蘭妮.克萊恩觀察到,當兒童的潛意識焦慮獲得關注時,他們的焦慮能夠顯著緩解。沿著這條思路,克萊恩進一步探索理解兒童的技術,無論是他們意識中的憂慮或是潛意識中的焦慮。她發現許多看似無法解釋的兒童行為,在今日可能會被標籤為強迫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等等的行為,都有著潛意識根源。一九二六年,在歐內斯特.瓊斯(Ernest Jones)的邀請下,克萊恩移居英格蘭,並在英格蘭進一步發展自己的理論,對英國的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後的英國,許多精神分析師追隨她的步伐,如漢娜.西格爾(Hanna Segal)、貝蒂.約瑟夫(Betty Joseph)、赫伯特.羅森費爾德(Herbert Rosenfeld)、瑪莎. 哈里斯(Martha Harris) 與唐納德.梅爾策(Donald Meltzer)等。那時,接受心理治療仍屬特權,一直到了英國國民保健署贊助兒童心理治療師訓練與兒童心理治療服務,兒童心理治療服務才對大眾開放,本書作者瑪格麗特.羅斯汀在推動這項政策上貢獻許多。正因這些努力,今日的我們才有機會在出版作品中讀到不僅是富裕階層,而是來自各種不同背景的孩子,他們同樣能從心理治療中受益,他們的潛意識世界同樣令人驚嘆,潛意識情感同樣值得被理解。
千禧年初,與眾同事同行,我有幸加入了瑪格麗特.羅斯汀帶領的兒童心理治療團體督導。初加入時,我天真地以為心理治療是一些治療技巧的總和,並在爾後為精神分析式的理解如何深刻改寫人生而震撼。
千禧年初的家長多屬於戰後嬰兒潮與之後的X 世代,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走過戰爭時期紛亂、巨變的時代,無論是本省人、外省人,都歷經了失去國籍、身分、語言、家園,當然包括失去安全感。成長於戰後復甦年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與X世代,則經歷另一種變遷與失去,他們之中有許多人與父母說著不同的語言、適應不同的社會制度、體會不同的生存法則,也是在那個時代,家庭的概念由大家族移轉至小家庭。從鄉村轉向城市,從傳統邁向現代,這些自身經歷的失落與變化佔據著千禧年初的家長們的心思,沒被理解過的他們,騰不出空間來理解孩子們。
家庭裡,沒有感受到足夠的理解與涵容的孩子們,正「大聲」地溝通著—用他們略顯怪異的行為,於是孩子們的焦慮、挫敗、瘋狂、絕望等被貼上各式標籤,孰不知標籤讓人更加無望,無望感於是由孩子、家長、學校、醫療等一環又一環地無盡蔓延。
然而這些紊亂的情感到了瑪格麗特.羅斯汀帶領的團體,總是能恰好地包容與理解,哪怕患者與治療師雙方皆已崩潰。在這個團體裡,我見證了許多治療師在瑪格麗特.羅斯汀的協助下成熟,更見證了瑪格麗特的引導與治療師提供的精神分析式的理解,如何深刻地碰觸深埋於兒童與家長潛意識裡數個世代的傷痛,從而解開難解之題,開啟一段新的正常生活。
在這本書中,我們順著瑪格麗特的思路一覽兒童和家庭的工作,也讀到各種家庭變故,如難民、收出養家庭、崩潰的家庭、大屠殺受難者後代、曾受虐或受忽視的兒童,這些孩子、青少年與家長如何面對自身的認同難題。瑪格麗特溫暖且理解的語調,帶我們去到患者心底最痛的地方,她的穩定與信心也帶我們走出這場情緒風暴。
時至今日,我們仍不時看見困在痛苦與困惑之中的家庭,隨著社會變遷,焦慮只增不減。人們試著尋找解決焦慮的方式,試著擺脫脆弱、痛苦,然而,我們需要的,或如本書第一章的男孩,並非有人告訴我們一條更好的捷徑,而是有人能像瑪格麗特這般理解我們的底層焦慮。
在職業生涯起步階段能遇見瑪格麗特,在她的協助下深入理解孩子與父母的內心世界、學習組織言語協助患者表達豐富的情感,我深感幸運。在職業生涯中期,有機會運用文字傳達瑪格麗特的作品,向讀者介紹我深深敬仰的導師與她的思路,更令我感到榮幸。希望這本譯作能引領讀者一覽深埋於潛意識底下的情感,合力為兒童與家庭奠定情感更豐足的生活。我相信,這本書不僅能增加讀者對心理治療工作的見解,更能豐富對生命的理解。
【推薦序】
兒童靈魂的探索者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作為一個兒童治療師,你是否曾面對孩子情緒混亂或者行動失控時感到無能為力?又或者,當透過孩子的遊戲與表達隱隱看見他內在世界的傷痛時,是否渴望找到一線可以觸及他靈魂曲徑的曙光?又亦或,與家長合作時,觸及家庭問題錯綜交疊,不禁懷疑當下最需要治療幫助的是誰?反而一時無法確認哪位才是個案。瑪格麗特.羅斯汀(Margaret Rustin)的《走進孩子的內心:精神分析視角下兒童與家庭的心理治療》(Finding a Way to the Child: Selected Clinical Papers 1983-2021),羅斯汀以她的睿智與對人類心靈苦痛的深度理解,為陷於困境的兒童治療師擴張了可以被想像與思考的心靈疆界,精準地指引了常見疑難雜症的工作方向,是本陪伴我們在這條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旅程前行的經典之作。
瑪格麗特.羅斯汀,當代英國知名的兒童心理治療師與精神分析師,也是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榮譽會員,以其對客體關係理論實踐與發展的專業成就,被尊為業界泰斗。羅斯汀早年師承艾斯特.比克(Esther Bick)和瑪莎.哈里斯(Martha Harris),於知名的倫敦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 Clinic)完成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的專業訓練,並於1985年成為塔維斯托克診所兒童心理治療訓練的負責人,接下培育新一代兒童心理治療師的重任,之後便一直是診所發展的靈魂人物之一。羅斯汀畢生致力於推進精神分析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強調理解兒童心理治療需要考慮家庭、文化和社會背景。她也為塔維斯托克診所的臨床訓練與研究建立了標準。撰寫及合著了多部重要著作,包括《愛與失落的敘事:現代兒童文學研究》(Narratives of Love and Loss: Studies in Modern Children's Fiction)、《自然之鏡:戲劇、精神分析與社會》(Mirror to Nature: Drama, Psychoanalysis and Society)以及《閱讀克萊恩》(Reading Klein),以這些作品展現她將精神分析洞見與更廣泛的文化、社會和教育相結合的貢獻。
《走進孩子的內心:精神分析視角下兒童與家庭的心理治療》是羅斯汀自1983年以來的重要臨床與學術的學思紀錄,通過本書,呈現了她對兒童心理治療的深刻理解,並將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理論的思考加入臨床的挑戰當中。全書分為四部,分別深入探討不同層面的兒童心理治療實務,包括兒童與青少年的個案分析、兒童心理治療的評估的思考、寄養與收養家庭中的治療之特殊需求以及與父母工作的思路與策略。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領域——三位案例研究
這部分收錄了三個典型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案例,為讀者提供臨床工作的思考性指引。羅斯汀透過詳細的案例分析,呈現不同的治療情境中,治療師如何回應和理解詮釋兒童和青少年個案在治療過程中的情感和行為表現。這些個案展示了移情、防衛機制以及投射性認同等概念在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的位置,並深刻闡述了運用精神分析的理論基礎來思考和理解這些複雜的臨床情況。
羅斯汀在每個案例,不僅探討了兒童和青少年在治療中的內在世界衝突場景,也揭示了治療師如何在情感層面與孩子建立信任的治療關係,這是治療可以前進的核心基礎。從這些案例裡頭,我們也看到了治療師面對孩子內在與外在困境時,所需要的自身心理空間、理解力、同理心以及專業知識。對於兒童心理治療師而言,這些案例研究提供寶貴的臨床經驗,協助治療師將理論與臨床現象整合於實際工作中,並提高應對各種臨床挑戰的能力。
兒童心理治療的評估
第二部是兒童心理治療中至關重要的起始階段。羅斯汀於此深入探討了如何進行細膩的評估。她強調,評估不僅僅是蒐集病歷訊息的過程,更是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各種矛盾的情感,對世界的想像、以及外在世界對兒童的艱難挑戰等等統整的初步理解,藉此能夠幫助治療師辨識孩子的情感困境、困擾行為及其深層原因,因而有了前進的基石。
羅斯汀提到,評估過程需要治療師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並且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治療空間,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讓他們能夠自由地在治療過程中遊戲玩耍。治療師需要依靠對孩子情感狀態與遊戲內容的投射性認同,來引導對孩子的理解,這包括他們的情感歷程、社會背景以及文化因素等等。羅斯汀通過具體的案例,呈現了如何進行這一複雜的評估過程,也為治療師提供了在治療評估的重要參考。
在寄養和收養家庭中成長的青少年的特殊需要
第三部探討了在寄養和收養家庭中成長的青少年所面臨的特殊心理困境與需求,這是本書非常具社會意識和關懷的篇章,因為這些青少年面對原生家庭時,通常會經歷不同的情感困境。羅斯汀分析了這些孩子在情感連結、安全感以及身份認同等方面的挑戰,並針對這些特殊需求提出了治療這些孩子的經驗與思考。
羅斯汀強調與這些孩子建立穩定、安全的治療關係的重要性及其治療意義。由於他們可能在早期經歷了情感創傷、遺棄或被忽視,因此對他人,尤其是成人的信任感可能很低。治療師需要特別注意這些孩子的情感防衛之意義,並耐心地幫助他們在治療過程中經歷自身防衛的來回及對治療師的挑戰,逐步建立對治療師的信任,讓他們自然經歷到修飾性的經驗。羅斯汀也運用具體案例,呈現了治療師如何運用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的概念,來支持孩子的情感成長,並幫助他們處理與家庭背景相關的創傷。
與父母工作
本書第四部聚焦於與父母的合作,這是兒童心理治療成功與否的重大關鍵。羅斯汀指出,治療師與孩子工作時,必須認識到父母在孩子情感發展中的角色。父母的情感反應、行為模式以及他們與孩子的關係,深刻地影響著治療過程中的動力。因此,與父母合作是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羅斯汀在這部分中提供了具體的意見,幫助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與父母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她認為,治療師需要同時理解父母的情感需求,並在不評判的狀態下,支持家長參與到治療過程中。這不僅能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也有助於父母理解和應對孩子的行為問題。在一些情況下,父母的參與能夠幫助治療師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家庭環境和背景,從而為治療提供更充分的資訊。
羅斯汀深受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與唐納.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的思想啟發。她在臨床工作中,結合克萊恩的客體關係對潛意識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溫尼考特對「足夠好的母親」及遊戲的重要性的理解,創造出一種深具包容性的治療哲學與美學。例如,如何透過分析兒童與他人(包括治療師)之間的互動模式(投射性認同),來理解孩子的內心衝突與情緒困擾。她指出兒童內心的「內在客體」是如何塑造他們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與反應,而治療則是幫助孩子修飾這些內在客體關係的過程。她強調治療師必須放下控制與教導的慾望,學會用心去傾聽孩子的遊戲、情感和行為所展現的意義,並尊重他們內在的真實性。羅斯汀非常注重家庭背景和親子關係在兒童心理問題中的交互影響。她認為,兒童的困難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整個家庭系統運作的一部分。治療師不僅需要專注於孩子本身,還需考慮如何透過理解和干預家庭動力,幫助孩子在整體關係中找到支持與改變的可能。
羅斯汀不僅是出色的分析師,更是卓越的教育者和訓練師,她的作品和演講影響了當代各國無數的治療師和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及教師。她一生致力於普及兒童心智健康與心理治療,例如北部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院(Northen Schoo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NSCAP])是英國北部一所提供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的培訓機構,羅斯汀的教學訓練、臨床經驗和專業著作直接影響了NSCAP的課程設計和理論框架。羅斯汀亦積極參與歐洲心理治療界的交流,協助多個歐洲國家發展兒童心理治療的課程和訓練,尤其是在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她也曾參與巴西和阿根廷等地的心理治療專業社群,支持當地精神分析和兒童心理健康計畫的發展。羅斯汀更多次受邀至亞洲(如日本、香港和台灣)進行演講及專業培訓。她的著作被翻譯成中文和日文,對亞洲地區的心理治療實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台灣的治療師曾受教於她,與她建立了深厚的關係與情感,因此她也樂於對促進台灣的專業環境與教育提供協助,例如,現行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所辦理的三年學制的精神分析與兒童心智健康的課程,若非羅斯汀這五年來的積極協助,不可能產生每年為百人以上的兩岸華人專業人員服務的巨大能量,為專業人員擴展出更深刻感受與思考兒童心智世界的新領域。
【譯序】兒童心理治療是什麼呢?
王映淳
在瑪格麗特.羅斯汀的愛與協助下,落筆於台北如果要讓兒童過上情感豐足的生活,那麼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就非常重要。覺得被理解,也能幫助孩子們更充分地從教育中獲益。在佛洛伊德透過小漢斯的父親理解畏懼症的經典中,兒童心理治療的先鋒梅蘭妮.克萊恩觀察到,當兒童的潛意識焦慮獲得關注時,他們的焦慮能夠顯著緩解。沿著這條思路,克萊恩進一步探索理解兒童的技術,無論是他們意識中的憂慮或是潛意識中的焦慮。她發現許多看似無法解釋的兒童行為,在今日可能會被標籤為強迫症、注意力不足/過...
作者序
我的精神分析探索之路
我是在大學時期,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了精神分析,那時的我修習人文科學,爾後,才在修習哲學學位時,透過老師們更正式地認識了精神分析。當時我一直以為文學、政治或歷史才是我真正的興趣所在。從那時起,這麼多年來,令人驚嘆的是,我這才明白條條川流皆深刻地匯聚到我的兒童心理治療工作中,乃至後來的成人心理治療工作,並在日後的教學與寫作中更進一步地探索。我的作品可以清楚地看見這份牽繫,然而本書集結的是我執業五十年來的臨床著作,未能呈現所有相關的作品。
計畫中,第二冊將聚焦嬰兒觀察之於我的精神分析觀點有多重要、我對理論發展的貢獻、教學經驗的反思,以及心理治療臨床相關研究的挑戰,因此不會納入我對於以精神分析探究文學,特別是兒童文學的熱愛,這份熱愛多數呈現在與我先生麥克.羅斯汀(Michael Rustin)的共同作品中。
我在完成哲學學位不久,正要探索職涯之時,開始了個人分析,我要走上學術之途?還是對精神分析日益增長的熱忱會引領我尋求臨床訓練呢?初為成年人的那些日子,一如既往,總是非常動盪不安,當時的我不曉得個人分析竟會從根本上改寫我的人生。以真實的方式認識自己非常困難,這份覺知對我而言是痛苦的衝擊,因為它顛覆了許多我對自己和我的世界的既有假定。在擁抱自己的情感現實時,直面這些有時全然不同的任務,並且學著審視與反思自己的發現,令我不知所措。儘管我認定自己是屬於年輕女性世代,一個相信個人經驗、社交生活體系與我們理解自己的方式之間有著重要關聯的世代,但我在學術背景上的特殊際遇,卻無法幫助我在艱難應對感受與想法的整合之前有所準備。
分析的那些年,包括我第一次與幼兒工作(擔任一群在課堂上不受控的五、六歲幼兒的老師)、接受兒童治療師密集訓練的歲月,也包括我初次懷孕、女兒出生、剛成為母親的那些日子。
有機會能在稚嫩的成年生涯關鍵之刻幸運地接受分析,使我對於從中學、大學乃至大學畢業後生命的過渡階段,以及嬰兒與父母之生涯初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分析也讓我發展新型態的友誼、改變了我對政治承諾之意義的觀點,更讓我對自己想花一輩子作些什麼有了全新的想法,也就是現在以精神分析為核心的探究。
和我的分析同時緊密相關的,是我在如今仍為小眾的兒童心理治療師訓練中不凡的受教經驗。塔維斯托克(Tavistock)的臨床督導,包括瑪莎.哈里斯(Martha Harris)、雪莉.赫克斯特(Shirley Hoxter)和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等人深刻的見解相當令我傾心,我很幸運地成為一群來自世界各處非凡受訓者的夥伴,後來的我們終身熱愛精神分析。獲得認證後,成為塔維斯托克的職員時,我加入了一個由兒童心理治療師同事組成的封閉式團體,共享相似的文化背景,兒童分析執業與致力於為兒童取得精神分析式治療公共服務將我們連繫在一起。在我加入塔維斯托克的那些日子,兒童心理治療得以發展,並在後來成為國民保健署(NHS)認可的新職業,正如鮑比(Bowlby)、溫尼考特(Winnicott)和許多精神分析業內的人士他們在戰後的英國支持它踏出第一步時,所期望的那般。
我想強調的是,臨床上與兒童和青少年工作的這份特殊際遇、所見所聞,對我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我的分析師向我介紹以精神分析方式接觸心智的潛意識結構的這份禮物,此刻我從全新的視角有所體悟。和我的兒童/青少年患者的內在生命相會,邂逅他們在與我建立的關係裡傳達的潛意識幻想有多麼具體,讓我驚嘆於蘊藏在移情關係中的無窮發展潛力,在在深深吸引了我,因為從來沒有別的工作能做到這個程度。
與兒童和家庭進行分析式工作,讓人能密切觀察日常生活中內在生命與外在環境不間斷的交流。我在學校與孩子的臨床相關工作讓我意識到,分析性觀點如何理解日常遭遇,包括那令人難忘的一天,我帶一群孩子乘車去郊遊。當我聽到孩子們衝著窗外經過的車子大喊「傳教豬!」時,猜猜我有多驚訝。顯然,這個綽號事實上反映出他們對於我和由我陪同旅行的一種看法。
儘管我受過哲學教育,也在受訓前和受訓期間大量地閱讀精神分析文獻,真正掌握精神分析理論主要是在診療室中。一位非常不安的小女孩手摀著臉告訴我「那個瓶子咬掉了我的鼻子」,我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明白為什麼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這麼強調寶寶與哺乳母親的關係和攻擊的那一面。同樣地,在研究另一位孩子奇特的畫作與她的語言組織時,我才了解比昂(W. R. Bion)說的怪誕客體(bizarre objects)是什麼意思—她有一整套屬於個人的私語,與我們說的部分客體有關,她以怪異的形式把這些語言拼湊在一起,而這正是她惡夢連連的原因。與嚴重的精神病幼兒工作的機會,對我而言特別重要。一如我睿智的督導們曾告誡我的,我逐漸了解,他們不會復原到「正常」,然而分析確實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更有人性,讓生活不是只有恐懼,也更能擁抱友善的感受與他人之情誼。
塔維斯托克的公共醫療背景,支持延續多年的長期臨床服務,是我有幸能夠服務之處,也讓我們需要留心社區的預防性工作。健兒門診、托兒所、親子館、學校、兒童之家、青年俱樂部等等,都是我們努力提供對兒童的發展需求之理解的守備範圍,這一切也為探索這份源自於診療室廣泛見解的適用性提供了豐富的背景。無論是與那些在兒童生命中扮演著不同角色的各類專業人員面對面的諮詢工作,或是參與不同種類的訓練課程,我發現這兩者都與我在診療室的經驗有著深深的連結。
二十世紀下半,倫敦豐富的精神分析文化也是塔維斯托克持續發展的重要背景。大量的小組研討會議和大型研討會、個別督導、親密的專業情誼,使我受益良多。職涯後期,我很榮幸地受邀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榮譽會員,也獲得認可為兒童分析師。對我而言,這意味著英國精神分析之本營與不斷發展的分支,也就是兒童心理治療專業與實務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受到了認可。身為兒童心理治療師的五十多年間,我感受到來自許多機構與個人的慷慨溫暖。我的許多著作是應邀在研討會演說或是在不同的國家與大陸講學時產出,要把這些臨床關注各異的文章編輯成冊並不容易。本書中,章節編排強調一些對我而言非常重要的長期案例、針對兒童心理治療評估相關議題的探討,也呈現出我特別關注不在原生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以及我強力主張與因孩子前來求診的家長工作的重要性。
希望這本經由細心且有耐心的編輯們協助我挑選與安排集結的書,能代我向所有曾讓我有所學習的機會獻上感謝,也傳達出精神分析如何以令人驚嘆的方式豐富我們的世界。
我的精神分析探索之路
我是在大學時期,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了精神分析,那時的我修習人文科學,爾後,才在修習哲學學位時,透過老師們更正式地認識了精神分析。當時我一直以為文學、政治或歷史才是我真正的興趣所在。從那時起,這麼多年來,令人驚嘆的是,我這才明白條條川流皆深刻地匯聚到我的兒童心理治療工作中,乃至後來的成人心理治療工作,並在日後的教學與寫作中更進一步地探索。我的作品可以清楚地看見這份牽繫,然而本書集結的是我執業五十年來的臨床著作,未能呈現所有相關的作品。
計畫中,第二冊將聚焦嬰兒觀察之於我的精神分...
目錄
【推薦文】兒童靈魂的探索者 洪素珍
【譯序】兒童心理治療是什麼呢?
【作者序】我的精神分析探索之路
【介紹】 精神分析與兒童治療——瑪格麗特.羅斯汀的理論與實踐 西蒙.克雷格恩(Simon Cregeen)
第一部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領域——三份案例研究
第 一 章 認識自己是誰、在何處——青春期特殊且複雜的遷移(2013)
第 二 章 青少年心理治療中的身分認同議題(1989)
第 三 章 精神病患者的僵固與穩定——心理治療中,關於面對
現實障礙的一些想法(1997)
第二部 兒童心理治療的評估
第 四 章 兒童心理治療師的評估方式(2000)
第 五 章 與孩子的知心之道(1982)
第 六 章 家庭崩解之後?——遭遇多重失落之兒童的心理治療評估(1993)
第 七 章 為兒童與家庭進行評估——典範的發展(1995)
第三部 在寄養和收養家庭中成長的青少年的特殊需求
第 八 章 心中的多重家庭(1999)
第 九 章 概念性分析,維多利亞.克林比爾一生中的關鍵時刻——回應南明報告(2003)
第 十 章 與早年曾受虐與忽略的受收養兒童之精神分析式工作(2018)
第十一章 心痛之所在?——身體、心智和家庭挑戰(2005)
第四部 與父母工作
第十二章 與父母對話(1998)
第十三章 與父母工作(1999/2021)
第十四章 碎裂的身分認同與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療的修復(1989/2020)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作者著作
【推薦文】兒童靈魂的探索者 洪素珍
【譯序】兒童心理治療是什麼呢?
【作者序】我的精神分析探索之路
【介紹】 精神分析與兒童治療——瑪格麗特.羅斯汀的理論與實踐 西蒙.克雷格恩(Simon Cregeen)
第一部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領域——三份案例研究
第 一 章 認識自己是誰、在何處——青春期特殊且複雜的遷移(2013)
第 二 章 青少年心理治療中的身分認同議題(1989)
第 三 章 精神病患者的僵固與穩定——心理治療中,關於面對
現實障礙的一些想法(1997)
第二部 兒童心理治療的評估
第 四 章 兒童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