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紅毛港對很多人而言,或許只是一個曾經聽過、但卻陌生的地方,可是對我而言,卻是一個擁有美好回憶的海港,濃濃的人情味,偶爾自心中湧起的牽掛。
我的母親是個正港土生土長的紅毛港居民,對這塊土地的懷念,特別來自於小時候外公、外婆的疼愛有加;繁榮的漁港,富饒的漁獲資源,雖然昔日已遠,但記憶卻歷歷在目、鮮活不已。
同源自紅毛港姓洪仔的我,在一個難得的機緣下,與紅毛丫頭(Oscar)相識,以她的年紀,卻對孕育她而成的紅毛港如此眷戀,在與她的交談之中,深刻感受其致力於文化保持的熱忱,一個人默默的努力想為故鄉保留些什麼,執著的精神,實令人感佩。
拜讀她自行改編而成的這部作品,連動其間的一些情節,還有一些場景的描述,常令人細細玩味;而對情感的細膩描述,更令人動容,深入其中。紅毛丫頭這部特別的創作,不只是訴說著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穿插連貫著紅毛港曾經發生的史實、以及有趣的風俗民情,會不自覺溫習了一段歷史。
如果你還不認識紅毛港,透過她的作品,或許可以對這塊土地的經歷有了新的認識;而如果你曾經造訪過紅毛港,或是曾經參與紅毛港過往的一員,相信這部作品可以帶給你曾經熟悉的感動。
華維國際 陳慶仁
作者序
紅毛港是我土生土長的故鄉,那個三面環海的家,不論悲喜,都有我數不清的回憶。
小的時候,紅毛港可說是熱鬧非凡、自給自足!每到了宗教慶典的戶外活動,感覺上整個漁村都狂熱了起來,這裡可說是集純樸與繁華於一身的矛盾體。
童年的印象像隻放山雞,可以四處奔走、玩得非常快樂;相同的,「遷村」這個名詞也一路陪著我成長——包含周遭密密麻麻的工業建設。
雖然在自己的故鄉長大,但,說真的,其實對於自己家鄉的文化與遭遇並不知曉,只能一年一年看著鄰居與同學們自行搬離;看著百年來,傍海的漁人不再仰賴這片大海為生。
對於家鄉的改變與政府單位蠻橫的政策與作法,真的沉痛在心!直到遷村多年以後,我對故鄉依然充滿著懷念。幾年前,無意間嘗試踏入寫作的世界,竟也意外地完成這本屬於紅毛港的文創小說。
很希望可以將紅毛港真實發生的一切,讓更多的人知道;遷村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另一個文創的開始。
前言
這是一個純樸漁村的故事。
──紅毛港──
位於高雄市小港區,即高雄港的東南端。
它的名字與地理位置,令許多人感到陌生,其實紅毛港早擁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民國五十六年時,紅毛港和旗津還緊緊相連,在開闢高雄港第二港口後,旗津才成為現今大家所熟知的海島;而紅毛港則成為一面接連陸地大林蒲、三面環海的狹長沙洲地形。紅毛港全長不足四公里,寬度約三百至五百公尺,總面積約一一二公頃。
漁村雖小,但曾締造過輝煌的好成績。
早期全台十五個著名的漁港中,紅毛港的漁獲量排名第十二。
民國四十年,紅毛港捕撈飛魚的成績位居全國第一。民國五十年,紅毛港是台灣烏魚的主要產地,有「烏魚霸王」之稱。民國六十年,紅毛港因善於「單拖網漁船」而盛名,最高峰時期,港內曾擁九百艘1200─1500匹馬力的卡越仔漁船。民國七十年,有「草蝦王國」之稱,全台的草蝦有74.3%由紅毛港養殖供應。
祖先百年傳承,紅毛港人所賴以為生的漁業榮景,最終還是不敵大環境的改變。重工業污染,豐碩的海洋資源首當其衝,為成就高雄港國際進出口貿易發展,紅毛港被迫犧牲摯愛的鄉土與長伴百年的大海,自台灣的地圖上消失。
紅毛港,不需要太多的華麗與裝飾,請記得東經120度29分、北緯22度29分,那曾是一塊美麗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