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經濟體系的目標與經濟指標
生產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人們為什麼要進行生產?小虎的職業是個獵人,他每天辛苦的外出打獵,他為什麼要怎麼做?因為透過打獵,小虎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肉品來滿足需求。也就是說,人們並不是為了生產而生產,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需求。
經濟體系存在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經濟體系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可以透過經濟體系進行交易,滿足互相的需求。例如小虎可以與農夫透過經濟體系進行交易,換取自己需要的青菜,以之滿足自己的需求。經濟體系並非了為生產而存在,而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而存在。生產只是滿足人們需求的過程。
經濟體系如何滿足我們的需求?
我們可以藉由向廠商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滿足自己的需求。或是我們可以藉由繳稅給政府,向政府購買國防、治安等等服務,滿足自己的需求。舉例來說,小虎可以向農夫買菜,滿足自己對青菜的需求。小虎也會向政府繳稅,滿足自己對社會治安、公路交通等等的需求。看到這裡,或許有讀者會有疑惑,是否所有交易的發生都代表著需求滿足增加?小虎為了打獵而購買的獵槍,能使小虎的需求滿足增加嗎?小虎是為了生產而購買獵槍,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購買獵槍,因此小虎的需求滿足並不會因為購買獵槍而增加。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並不是所有交易的發生都代表著需求滿足增加,像小虎購買獵槍那樣為了生產而發生的交易就不能代表需求滿足增加。
現行的經濟指標有什麼問題?
現今世界各國經濟學家喜歡用國內生產毛額(GDP)來衡量一國的經濟狀況。GDP本身為一個國家生產力的指標,公式為:
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使用一個生產力指標來衡量一國的經濟狀況,會發生什麼問題?
投資增加,代表人們的需求被滿足?
小明是個麵包師傅,他總是會向小華購買麵粉,然後再將麵粉做成麵包,讓消費者吃到香噴噴的麵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是小明向小華購買麵粉的這筆交易,是否代表小明的需求滿足增加?小明是為了生產而購買麵粉,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購買麵粉,因此這筆交易的發生並不表示小明的需求滿足增加。
那如果小明向大華買一台新的機器設備來烤麵包,情況又是如何呢?小明是為了生產而購買機器,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購買機器,因此這筆交易並不能使小明獲得任何需求滿足。但是在GDP的計算上,這筆交易會被視為投資,因此會被算入GDP裡,使GDP增加。奇怪的是小明購買機器設備與購買麵粉,一樣都是為了生產而進行交易,一樣都不會使小明獲得需求滿足,一個會計入GDP,一個卻不會計入?!
結果又是什麼呢?小明購買機器設備只是為了生產,並沒有滿足小明的需求,但GDP卻增加了!人們看到經濟數據時,發現GDP增加,以為經濟成長了,但實際上小明的需求滿足有增加嗎?根本就沒有增加!
政府支出增加,表示經濟成長?
政府為了滿足人民的需求,花費十億請大華公司興建鐵路。這筆交易能代表政府的需求滿足增加嗎?政府是為了生產而興建鐵路,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興建鐵路,因此這筆交易並不代表政府的需求滿足增加,就跟小明購買機器設備的道理是一樣的。但是這筆交易卻會使政府支出增加,進而使GDP增加,同樣也會使人們看到GDP時,以為經濟成長了十億單位。但是政府的需求真的有透過該筆交易被滿足嗎?經濟真的成長了嗎?
再者,政府花大錢興建蚊子館、政府官員將政府支出五鬼搬運進自己口袋,這些行為都會使政府支出增加,使GDP增加。但是這能代表人民的需求真的被滿足了嗎?經濟真的成長了嗎?
可是投資與政府支出增加也會間接使需求滿足增加啊!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了:「可是投資與政府支出增加也會間接使需求滿足增加啊!那為什麼投資與政府支出的增加不能代表需求滿足增加?」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能明白這種想法的盲點。小明向大華購買十萬元的機器進行生產,並生產出總市值五萬元的麵包,且一如預期,麵包全數賣完,搶售一空。那我們在評估整個經濟體系的需求滿足時,應該用十五萬元,還是五萬元來表示呢?實際上被滿足的需求用數字來表示的話只有五萬元吧?若是將小明投資機器的金額也加上去,用十五萬元來表示人們的需求滿足,可能會有高估之嫌,因為人們並沒有被滿足這麼多的需求。這就是使用GDP指標來衡量經濟狀況最大的問題。投資與政府支出增加根本就不能代表人們的需求滿足增加,但卻會使GDP增加,讓經濟看起來好像是成長了,人民的需求好像獲得更多滿足了。但實際上呢?
出口增加,表示經濟成長?
小明經歷了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生產出好多好吃的麵包。小明決定將這些麵包通通賣到火星去。結果小明雖然生產出好多好多麵包,地球的人們對麵包的需求卻完全沒有被滿足。但是地球的GDP卻因為小明將麵包賣去火星而增加了!表示地球的經濟在沒有任何人的需求滿足增加的情況下成長了!好玩的是當出口衰退的時候,經濟學專家就會說了:這季我們地球出口衰退,導致GDP下滑,因此我們應該採用刺激出口的政策,使經濟成長。拜託!國家生產的目的可是為了滿足自己人民的需求,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啊!鼓勵出口、抑制進口的政策就好像鼓勵自己國家的人民生產一大堆商品,然後再送給別人一樣。各位看倌不覺得奇怪嗎?
進口增加,竟不利於經濟成長?!
地球向火星購買最新型芒果電腦,使地球的人們完全不用進行生產就可以滿足對芒果電腦的需求。該筆交易能夠在不需要進行生產的狀況下使地球人滿足對電腦的需求。這麼好康的事情對地球的GDP會有什麼影響呢?答案是因為進口的增加,所以會使地球的GDP下降。經濟學家們在看到這筆交易對GDP的影響的時候,向大眾們分析:地球向火星進口電腦,會使進口增加,不利於GDP的成長。因此地球政府應該提高關稅,或是讓地球貨幣貶值,使人們購買火星電腦的意願降低,這樣才能使GDP上升,經濟才會成長。
拜託笑死人!人家賣電腦過來的交易可是讓我們不用生產就可以滿足對電腦的需求耶!如此有利於地球的交易,在經濟學專家「專業」的分析之下,竟然變成不
利於地球經濟發展的交易了!
以上內容節錄自《凱因斯錯了?:二十一世紀經濟學》陳立宇◎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376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