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師兄,菩薩要出書了,可以麻煩你寫推薦序文嗎?」剎那間,不知如何應答。
一者是,菩薩要出書?二來,我何德何能為神祇寫序文?再者,這是何等難得與榮幸之事,怎可恭而不為呢?做一個快樂的凡夫用心為敬仰的菩薩出書寫推薦序囉!
神岡天會宮自二○一一年成立以來,宮務之「辦事濟世」乙項,信眾可以透過代言人,直接面對面的請示菩薩,有關諸多生活上的疑難迷惑,藉以得到一時疑惑的解答與心理上的寄託,這樣的能與菩薩對談,請示問題的神奇事,給予信徒深感溫暖與肯定。
二○一六年初,菩薩慈悲體恤眾生的煩惱、塵勞來自於根塵之相應與知見上的執著障礙,需從心靈的導化與提升下手,遂以「心的力量──遇見暖心菩薩」為標題,開示佛法的正知正見、解釋宗教的偏頗迷信、及成立心靈分享課,課程主題擴及情緒、觀念、生活、家庭、修行……等,菩薩以親和、幽默的口吻,國、台雙語併行開示、講述,與上課同修之互動對答,菩薩成為良師益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有著難解的法,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是為度八萬四千煩惱,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人的一生都是自心去營造出來的,修法是一個手段、一個過程,修法的目的是要轉心,心念一轉,萬法就轉。「萬法唯心」,而「心在於行」,修行要從行為下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為就是自心的顯化,令我們困擾的並非別人的行為,而是自己的觀念與思維的偏差,所有的修行終須回歸到生活中來,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家庭就是基本道場,一句話能解脫煩惱、痛苦、束縛的話,就是珍貴的法,「法」對「意」而生,聽法、修法、行法就是要淨化自己、度化自己,唯有自性自度,才能活得快樂自在。
近幾年來,宗教盛行,修行者眾,心靈書籍廣為推崇,諸多專家學者、出家師父、在家居士等,在電視、媒體,均有弘法或心靈系列的演說。天會宮觀世音菩薩親駕開示說法,並在臉書上都可隨即聽看演說實況,今更將所述內容編輯成書,這是很令人震撼的事,也是很難得及令人期待的事,深信菩薩慈悲心腸與讀者的心將會在書中呼應,並於潛移默化中轉化思維與提升心靈,由苦樂參半的凡夫變成快樂的凡夫,進而落實於生活中精進修行,解脫無明的苦惱與習性的束縛,人人都可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
公務員退休 林哲廷老師
推薦序二
我是一位靈修者,也是不斷持續在靈性領域探索及實踐的實修者。
在這個靈性覺醒的新時代裡,有一些舊有的宗教迷思很需要有個正確的明燈指引來重整。
神岡天會宮的觀世音菩薩就是仙佛下凡在這新世代也稱為「心世代」的領航者。菩薩打破了許多宗教以及人為的迷思,強調唯有面對自己,靠自己改變就能扭轉命運的觀念。如同佛經曰:「萬法為心造。」人不能只單靠念佛來改造命運或是用祭改畫符咒就能化解困境,最重要的還是要自我覺醒,認識自己及面對自己的這顆心。
佛用八萬四千種法門來因應眾生,每一種法門都是一種方式;而適合每位眾生的法門也皆不盡相同,自然也不會有所設限。這也是菩薩祂常對世人強調的,不要用固有的迷思來困住自己。就像單身有單身的好,看似一直都很辛苦在工作,但其實也是好事(至少有飯吃)。或者有些人適合念佛、有些人需要靈修、有些人需要多做志工,或是有些人只要把人做好一樣;任何事情都有上天的用意、人生課題及正善之處,端看人用甚麼樣的心念去想去接受而已。
二○一四年我正經歷一場靈修之路的轉換期,因緣際會而認識了天會宮的觀世音菩薩。當時菩薩簡短的幾句話,便改變了我接下來的人生路。那些話並沒有神通及法力,卻是有更深入人心的同理與慈悲的叮嚀。所謂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菩薩開的帖子,有時暖心的像甜湯,有時卻又是直接命中的痛。它不會是特效藥,也許會很苦很苦,但如果我們永遠選擇不打開來吃,就永遠都不會見效及改善。處方無他,就是「面對自己的心,自己幫自己」。
當時我連著好幾週去請教菩薩,並把菩薩的叮嚀與告誡錄音下來,回家後反覆的聽並且再做筆記用文字記錄以及書寫心得。還記得剛開始聽的時候,心裡總有五味雜陳的感覺,那是一段不想面對自己的陣痛期。然而從逃避、陣痛、到接受、改變,這都是需要靠自己紮實的一步步走過。
人生當中,能有人點醒自己的盲點,是機會。
能聽的進去並且願意面對自己的心,是福報;而這份福報,是可以靠自己扭轉努力得來的!祕訣都在這本書裡,從菩薩與信眾的提問對談和暖心心靈課程系列,都能見到菩薩用最生活化的方式,來引導大家在修行或生活上有個正確的方向。
很高興能看到《遇見暖心菩薩》出版成書!能在一本書裡,就可領受到菩薩的大智慧,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另外本書的版稅還會全數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更是讀者們的雙重大福音!相信與此書結緣的你,必能收穫滿載。
祝福眾生,一同來感受不可思議之「心的力量」!
靈性音樂「暖心之力」創作人 蘇郁琳
推薦序三
民間信仰一直深具影響力的存在於台灣社會,信仰的宗旨本是強調修身、修心、傳善及利他,但現今宮壇廟宇廣設林立,因著不同主事者以不同方向去引導宣揚信仰,讓原本具有安定及提升人心的宗教,部分已被迷信及盲從的樣貌遮蔽;有信仰是好的,但盲目的跟隨信仰是危險的!
我從事心理諮商及教育工作多年,一直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技巧協助來談者過得更好,及經由授課欲建構增進學員的心理健康,但也確實感受到專業可近性的侷限,許多生活在不同角落需要協助的人們,因著沒有管道、時間距離的不便及對專業協助的陌生,在心理需要支持時,即以最熟悉及便利的方式求援,而求神問事便是個可立即見效的好方法。
求神問事的普遍,我經常從授課的社區學員中聽聞,也感受到信仰的詮釋能讓信眾得到對逆境生活的心理安定,但是若將生命的責任都交託給信仰、寄望於祈求和神蹟,那生命的困頓不會改變,更可能陷入無力及命定的循環。
在我過往的生命經驗及學習中,對於宮廟及佛法瞭解相當淺薄,因緣際會,好友的家人開辦了天會宮,讓我初次見識到問事、靈動、天語等仍不能全然理解的神奇,懷抱著不帶預設的觀察及對浩瀚宇宙仍有太多凡人無法覺知的崇敬,在數次與「菩薩」的討論請示後,我是由衷的佩服及動容其言談間的寬廣胸襟、無私格局、深遠智慧及對萬物生靈的同理慈悲;更讓我認同的是「菩薩」一再的將生命的決定力拉回信眾本身,提醒信眾從心念、行動的轉變必能延伸至生活、生命的改造,在這裡,我聽到的佛法是以現代觀點及生活化的方式被再次詮釋說明,在這裡,所有的回應都強調著面對這一生,人人都大有可為。
此次天會宮集結了數年來菩薩在問事及課程中苦心勸世的語錄精華,期望對民間信仰文化注入新世代的清流,讀者可從書中每個主題去從新思辨過往所內化的信仰價值,因重新審視及反思信仰,將能讓你更靠近屬於自身的生命信仰。
無論你是否相信輪迴、因果之說,可以即時把握及改變的僅有今生今世,心念可以讓自己處於正向的循環,亦能讓負向無限的擴大,因此生命的很多可能性是來自於自身的起心動念,而很多契機亦成形於自己的身體力行,換言之,最終你我的生命故事將敘說成怎樣的結局,心念、視野、作為決定了一切。
一起正視及擴展「心的力量」吧!
大學講師 張永安
作者序
生命從來都不是從出生的時候開始,也不是在死亡的時候結束,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來沒有真的出生,我們不斷的經過不同階段,不斷的換著一個又一個軀殼。
那,生命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很可能都不敢肯定是否正確。人的一輩子,平均幾十年,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有關於人生的疑問,以及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包羅萬象,各方面的問題,但是並無法每個疑問都可以獲得解答,有人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在做選擇。」其實也是不斷的在尋找答案,然後從生活經驗中獲得成長,也獲得生命的真相。
就筆者的個人經驗來說,佛法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學習的學問,它不單單只是一個宗教,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佛法不只可以聽和學,也可以「用」,而且可以運用在人生的各個面向上,還有各個領域也可以把佛法給融入,會帶給我們不同的啟發和收穫。
天會宮的觀世音菩薩,平時有在辦事回覆來訪者的問題,而其實說到台灣的宮廟文化,真的是到處都有且各式各樣,就像在吃自助餐一樣,可以隨自己喜好選擇。在這裡,要介紹一下天會宮的觀世音菩薩,祂在天會宮已經辦事七、八年,一開始是因為菩薩慈悲的願力,加上因緣成熟,也因應眾生的需求,所以開始在天會宮辦事助人,而菩薩比較特別的是,祂一直的態度和方式,都是希望我們能夠自己幫助自己,祂很願意告訴我們該做的事和該走的路,也告訴我們方法,但祂無法幫我們改變什麼,因為祂更希望我們能自己去努力、去實踐,畢竟自己的功德要自己去做,自己的業要靠自己彌補。
菩薩一直是用一種正面且正向的觀念在幫助人,筆者在這幾年之中,也從旁觀察到許多的面向,菩薩之所以與我們不一樣,是祂的慈悲和態度,常常都讓人心有很深很深的感動和觸動,那種慈悲好像無邊無際沒有邊界的,那種傳達給人力量和勇氣的態度,更是能鼓舞人心,能夠讓人找到心裡回家的路,感覺不再無依無靠的徬徨,祂就像是每個人的母親一樣,菩薩視每個人如子,總是用苦口婆心的態度來告訴我們道理,希望我們能早早醒悟,不要繼續徘徊在痛苦的輪迴之中。
在筆者的記憶和觀念裡,的確沒有「人」可以像菩薩這樣的慈愛眾生,那種付出不求回報,完全只是為了眾生們好,而且當中透露著超群的智慧和勇氣,那種不放棄任何一個眾生的態度,其實更勝過母愛,是非常非常寬闊和寬廣的心量和格局,相信只有從佛經裡走出來的佛菩薩,才可以做到這樣吧,難怪觀音菩薩永遠都是千處祈求千處現。
天會宮的菩薩,對待每個人的態度就像朋友一樣,祂很願意與我們任何人聊天,若您願意,歡迎找菩薩聊一聊,祂會是您的老師也會是您的朋友。
這本書,集結了菩薩這幾年來辦事以及上課的精華,而此書的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讓大家都能從中解惑,不管是哪方面的疑問,都能得到些答案,菩薩說,這樣的整理和集結,其實是在記錄人心的流動,是這些來訪者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可能發生的問題,所以非常重要,也希望能幫助到曾經需要、現在需要、和未來會需要答案的人,給大家一個經驗上的學習和互相進步。
人人都可以改變,人人都可以走上自己的道路。菩薩認為,生命的目的,是為了進化與提升,不用太在意這個軀殼,因為我們有肉體時,若是問題無法解決,死亡更是無法結束一切,因為輪迴的藍圖會再一次把問題拋到我們身上,直到我們能從肉體及精神的痛苦中得到蛻變和成長,而每一個靈,在每一世都會根據自己的因緣重新洗牌,不管後面的結果是好是壞,其實都不重要,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習和進化,所以不管遭遇到好或壞,都是好的,都是對的,都是我們該經歷的功課。
此書的編排有三大部分,暖心菩薩開示與問答、暖心菩薩心靈課程系列、以及代言人心語分享,希望讓大家能在閱讀之後,能獲得些啟發和收穫。還有,在第三部分,代言人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看代言人是如何的從排斥到接受,進而到現在的甘之如飴,這些心境上的轉變和內心調整,對於一個年輕時尚的美女櫃姐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主要還是菩薩所帶來的心靈震撼和喜悅……。接著,就歡迎讀者們細細的品味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