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籤詩創立緣由
由於宋徽宗「改佛為道」的政策,導致禪宗需以表面的道教來隱藏內在的佛教,「媽祖」則是馬祖道一法孫所創立之道教膜拜偶像,藉此掩蔽佛教之內涵。以下將引經據典介紹媽祖的生平故事,並將詳細敘述籤詩創立之緣由。
【天上聖母】
福建莆田林姓族譜:
天后俗稱「媽祖」,正式神名「天上聖母」。
晉安郡王林祿公二十二世孫惟慤公第六女,祖孚公曾祖總管、保吉公、高祖、州牧圉世居莆之湄州(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島)嶼,母王氏。后生於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民前952)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時誕,時地變紫色,滿室異香,鄰里咸異,始生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名曰默,幼而聰穎,不類諸女,窺井神授符錄,遂靈通變化,驅邪救世,屢顯神異,常乘席渡海、駕雲遊島,嶼眾號曰「通元靈女」,至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九月初九日,白日飛昇,年二十八歲,是復嘗衣朱衣飛翔海上,里人祠之威靈屢顯,護國佑民。
辭海「天上聖母」:
清帝循福建巡撫之請,予「媽祖」之封號。
俗姓林,閨名默娘。生於宋建隆元年(公元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莆田湄洲嶼人。其能廟食百世,為後世垂範者,厥為其純孝之報云。按湄洲嶼為僻處海濱之孤島,地瘠民貧,居民靠捕魚為生,婦女則居家織布,貼補支用。某晚,媽祖織作困乏,伏布機而臥,仿佛見父兄船隻,掙扎於狂風巨浪中,狀至危急。驚醒後,披衣出戶外,但見白浪滔天,正為颱風來襲之時,視野一片漆黑,不辨東西。媽祖為使父兄歸航有所辨識,遂返屋燃風燈,貯立山頭作為引指,白天則改用白布幔;如此三日夜,父兄雖不幸罹難未返,而附近漁戶得媽祖提示安全返航者甚夥,媽祖卻因連日焦勞,不幸於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辭世,鄉人感念媽祖恩德,不啻為觀世音大士再生,遂在湄洲嶼上,立廟祀奉。尊為神人,申詳上稟,受封為通賢靈女,後改封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成為民間普遍崇信之海神。尤以出海作業之漁民,視為平安之保障,故福建、台灣一帶,奉祀尤誠。目前台灣有朝天宮、奉天宮、天后宮近四百所,遍及村落,均為虔祀媽祖而設。
以下則引用儒、道、釋之經文及典故,來說明當初籤詩創立之緣由:
《論語》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道德經》
道紀章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道貴章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觀徼章曰:「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佛教】
媽祖廟,如奉天宮、天后宮、朝天宮等,前殿為媽祖(道教),後殿皆供奉著觀音菩薩(佛教),主要是以道教形式來隱藏佛教的真相。
在媽祖故事的撰說中,千里眼與順風耳這兩隻妖孽因作亂人間、危害善良百姓,因而被媽祖以法力收服,最後成為媽祖身旁最得力助手。然而,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媽祖故事中為何特別以千里眼(眼睛)與順風耳(耳朵)來呈現,而不是用一般民間傳說故事裡常出現的動物精或植物精呢?「六根清淨」相信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佛家話語,然而真正了解這句話涵義的人又有多少呢?「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任何善與惡的發生,都是從六根上所產生的,其中又以「眼」「耳」「舌」的影響最為嚴重;「眼」──眼睛看到了金錢、利益及權力,便會開始忌妒、羨慕,進而想要搶奪;「耳」──耳朵聽到別人的流言蜚語,心理就會產生不平與憤怒,憤怒的人往往會做出錯誤且令人後悔的舉動;「舌」──也就是口舌的意思,俗話說:「禍從口出」,往往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不僅中傷了旁人,更為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由此可知,「眼」「耳」「舌」三根在佛法修習中扮演著最大的障礙,因此當初為了躲避滅佛的危機而以道藏佛時,便以「林默娘」的無言(避免禍從口出、惹禍上身──修口)、以及「千里眼」、「順風耳」兩妖的被收服(修眼與修耳),呈現出佛學之路修練的最大關鍵要素;以另外一個觀點來看,媽祖以千里眼及順風耳象徵「觀」與「音」,意謂媽祖乃為觀音之替身。
改佛為道後,為了躲避官方的追殺,禪宗因此退而求生存,以道教的形式做為掩護,藉以保護禪宗思想及禪學──「居士林」一詞起源於印度「維摩詰居士」,無須落髮出家,只需要奉持佛教戒規修養「見性成佛」即可;從此禪院開始改名為居士林,而在襄州居士龐蘊(馬祖道一徒弟)與其女靈照時期方奠定中國禪宗「居士林」的基礎。
由上面經文及典故可知,儒、道、釋皆有闡明「不開口」的修身養性之道,因此近兩百年之後,由於當時宋朝政治腐敗、小人當道,許多在朝為官的士大夫因與奸臣治國之道不同,無法受到君王重用,因此紛紛辭官出家。退隱江西的士大夫僧眾,適逢宋徽宗下令改佛為道之際,為了避免禪宗遭受滅亡,眾多士大夫僧因此遠赴福建莆田與當地僧眾共同創建媽祖廟|由於佛教不分男女,在渡化眾生時,如果是以女性柔順、溫柔的型態接近眾生、對其教化,相對更能達到傳遞佛法之效果,且唐人與宋人皆道「馬祖教」為「觀音普門」,因此馬祖道一法孫(上述退隱江西的士大夫僧眾)將「馬祖」改為「媽祖」,並創立媽祖廟,以女性化的形式呈現於世人面前,將佛教觀音隱身於道教媽祖的形象之中;同時以易經之易理,結合文字禪的應用,將禪宗不直接以言語開示的法則,藉由籤詩上的詩文取代言語作為開導之用,目的在於渡化眾生、勸人為善,提供平民百姓在遭遇困難事情、難以抉擇時之用,因此創立六十甲子籤詩。
以上內容節錄自《研究籤詩配卦》方哲倫 著.白象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