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筆者在十五歲那年,進入高中念書,常聽老師講政治,和同學相處得有選擇性,以及學校鬧學潮等事情。自己出現疑惑:我是哪裡人?怎麼我和同學不一樣?過去發生什麼事?……等等。為此,自己查資料,想找答案,結果又生出新的疑問,只好再繼續找答案,雖然這些事已漸漸地明朗化,但是一直延續到六十五歲退休,才完全清楚明白。經過了漫長的五十年,期間有「反共抗俄,漢賊不兩立」、「臺海空戰」、「金門炮戰」、「經濟起飛」、「兩岸交流」、「兩岸對話」、「返鄉探親」、「和平會談」、「港澳回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一帶一路」、「全球化」、「區域衝突」、「區域穩定」、「雙贏互利」、「命運共同體」、「政黨輪替」、「兩岸冰封」等事情發生,這些事情讓人能做更寬廣的思索與考量。最後決定將它寫成專書出版,供兩岸同胞參考,及做對照組,以利兩岸關係正面發展及獲得解決。
本文共有四章:〈在地原鄉人〉、〈共生國〉、〈分炊國〉與〈海洋國家〉等,其中〈在地原鄉人〉、〈共生國〉、與〈海洋國家〉三章,主要是建立共識與認知,可合在一起算一個重點,裡面〈共生國〉是個政治制度,還有〈分炊國〉是第二個重點,也是個政治制度,所以題目選用二者訂為〈共生與分炊〉。
第一章〈在地原鄉人〉,要建立「在地」思想,以及發揚「分炊」精神。第二章〈共生國〉,是協助原住民建國,原住民共和國,與我們的國家中華民國是共生的關係。第四章〈海洋國家〉,是以寓言的方式引出,後段是:國防力量、交通網路、族群融合與多元教育,是實際建設與作為,讓臺灣成為蓬勃發展的美麗寶島。
而第三章〈分炊國理論〉,是以「分炊」精神和「一國兩制」基本原則,所建構成的政治結構。「分炊」乃中國傳統上的一個機制,能讓家族擴充與綿延,是一個文化要素;「一國兩制」是政治制度,由鄧小平先生提出,能解決兩岸問題,是一個政治要素。
所謂「分炊」,有柔和性與凝聚力,又有從屬關係,加上「一國兩制」的分治性;將兩者結合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兼有柔和、凝聚、從屬、與分治等特點,是一新的政治制度。在〈分炊國理論〉之前,談到的中國的歷史、英國的〈大英國協〉、蘇俄的〈蘇聯解體〉、現代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一國兩制〉等發展情況。從歷史可以知道祖先們是怎麼獲得政權,在其間可看到「刀劍出政權,政權刀劍劫」的破壞,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宿命。我們應當改進,由一脈相傳「分炊」精神和「一國兩制」基本原則,構成「分炊國」,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透過和平的方式,做到「合中有分,分不離合」的地步,是進步的作法。參考英國、蘇俄的發展,是要擷取她們的長處,例如「大英國協」就是和平的方式,與有「合中有分,分不離合」的成果;蘇俄與芬蘭也是用和平方式,確立從屬關係。現代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一國兩制」等發展,也都是採用和平的方式,要達成「合中有分,分不離合」,大家共榮互利。所以,實現「分炊國」是真正讓兩岸達成「兩岸一家親」與「一國兩制」的良方,最後是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