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法嗣定智法師講經,開示大乘佛法修學綱要。
【本書簡介】
◎法師講經說法雖立足天台宗,但並不拘泥一宗一派,而是站在佛法總體高度上娓娓不倦,令人醍醐灌頂。
◎上篇從全新角度闡述天台宗「圓融三諦」「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四種教觀」等核心理念,裨益初學佛法者修行。
◎下篇依天台止觀將靜修法師所著《妙觀初機》消融於自心,簡明扼要地講解禪修的方針和精髓,從調身、調息、調心起,直至智慧圓滿。
★樹般若見 行菩薩行
中國佛教八宗既屬大乘佛法,無不以般若為眼目,佛說般若諸經凡二十二年,《心經》二百餘字,凝練至極,是整個佛法的精要,字字妙義無窮。
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法嗣定智法師,明白道出大乘佛法修學綱要,樹立般若正見,令人快得要領,步入佛學正軌。
★禪意人生 圓融自在
定智法師以天台宗教義詳解千年佛學瑰寶──《心經》,從全新的角度闡述天台宗的核心理念「圓融三諦」「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四種教觀」等,引發《心經》深隱密意於少分,令初學佛法者依聞思慧以助修行,進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此外,民國靜修法師所著《妙觀初機》是大部《摩訶止觀》的梗概,定智法師依天台止觀將其消融於自心,簡明扼要地講解了禪修的方針和精髓,明示行人依性德三千起修德妙觀,從調身、調息、調心起,直至智慧圓滿。
★般若正見 佛學正軌
當代佛法絕後再蘇,尚未普行天下,大眾雖渴仰、好樂佛法,然佛法深廣,難得門徑。定智法師將大乘佛法修學綱要明白道出,可令初學者樹立般若正見,步入佛學正軌。
本書深入淺出、提綱挈領,不僅是一部佛學專著,也是一本適合普通讀者閱讀的入門指南。書中既有嚴謹的修持指導,也傳達了禪意人生的智慧。
作者簡介:
釋定智,2000年6月畢業於普陀山佛學院天台專宗研究班。早在1992年時,即在上海居士林鄭鐘福老居士的指導下,於觀心法門暗合其妙。之後遇普陀山佛學院研究生導師沈仁岩大德金指點撥,於天台圓宗窺得一隙之明。2005年臘月於普濟寺戒忍大和尚處剃度為僧。2006年9月于雪竇山資聖禪寺受具足戒。2007年於青島湛山寺明哲老和尚處接法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法嗣。自2000年9月至今,法師任教於杭州佛學院和天台山佛學院,講授天台宗課程。從2015年開始,法師先後接受了廣東尼眾佛學院、廣東佛學院、寧海慈雲佛學院、台州路橋天台宗佛學院女眾部研究班導師教職,為研究生指導天台宗課程及帶領大眾修學天台禪法。
法師講授的課程主要是天台三大部、天台五小部,以及《天台四教儀》《楞嚴經》《童蒙止觀》《六妙門》等經論,多次參加佛教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多篇佛教學術論文。
定智法師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52357311
章節試閱
●上篇《心經》發隱記
〈導言〉
佛法從古印度傳到中國後,在廣袤的神州大地,形成了漢傳大乘佛教的八大宗派,而這八大宗派都與般若經典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千百年來,般若經典一直被中國的佛教徒所推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總共二百六十個字,文字雖然簡短,義理卻十分深邃玄妙。佛陀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結集成三藏十二部經典,其核心就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再濃縮,就是這部小小的《心經》,《心經》再濃縮就是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八個字,而這個經題又濃縮在一個「心」字上。因此,在佛教浩瀚的經典中,可以說《心經》是一切佛經的總綱,是整個佛法的精要,字字妙義無窮。因此,這部經典的殊勝和重要性,是其他經典難以比擬的。
正因如此,大家喜愛《心經》的程度,甚至超過了《金剛經》和《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因而流傳非常廣泛。大正藏收錄有《心經》八種譯本,《心經》注疏在大正藏有五部,在卍續藏有五十六部(其中兩部與大正藏重複)。
《心經》究竟講了什麼呢?《心經》重點講了「心」。那這個心是什麼意思呢?
關於心的講解,唯識學有《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著作。這些論典都是解釋凡夫心的狀態,同時講解了如何把凡夫心轉成聖人的智慧。這個智慧就叫般若波羅蜜,唯識學稱為轉八識成四智,四種智慧都到達彼岸了,所以叫般若波羅蜜。
但《心經》的「心」跟唯識的「識」有區別。唯識的「識」是指凡夫層面的,只講了八個識,而《心經》裡面的「心」,不僅包含了凡夫的八個識,還包含了佛的圓滿智慧。所以《心經》的「心」既包括眾生心、菩薩心,也包括了佛的心,它是一切心的總綱,所以稱為《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心」,是指十法界一切的心。我們十法界眾生的心,也包括菩薩心,菩薩其實也是眾生的一部分。除了佛法界,九法界眾生的心裡面都含有佛的智慧,都含有佛的知見。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向自己現前的一念心裡面去尋求佛的知見,從而能通達圓滿的智慧,所以我們要好好去理解這部《心經》的真正妙義。
我們要瞭解,這一念心實際上就具足十法界,每個法界裡面又有十法界,而一一法界都具足十如是,叫百界千如。十法界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和佛法界。每一法界又各具十法界,如人法界裡面具足地獄、餓鬼、畜生等十法界,其他如地獄、餓鬼等九法界也同樣一一具足十法界。
為什麼十法界又各具十法界呢?比如說,地獄的眾生雖然已經墮入地獄,但是他的本性並沒有離開佛的法界,也可以向上通達到佛道。《華嚴經》裡講,地獄的眾生蒙光照,而命終生兜率天,聽到天鼓音,即生到菩薩法界,證得圓教十地果位。1也就是說即使地獄法界眾生終究也可以成佛。當然,人道更是如此,一念心具足十法界,一念心可以令我們墮入地獄。但墮到地獄法界,同樣具足佛性,同樣可以發菩薩心,自利利他,度化眾生,同樣可以成佛。
如《心論》云:「慈童女長者,欲隨伴入海採寶,從母求去。母云:吾唯有汝,何棄吾去?母恐其去,便抱其足。童女便以手捉母髮,一莖髮落,母乃放去。至海洲上,見熱鐵輪從空中下,臨其頂上。便發誓言:願法界苦,皆集我身!以誓願力,火輪遂落,從茲捨命,生第六天。違母損髮,成地獄心;發弘誓願,即屬佛界。」
就是說,這個慈童女造了五逆十惡罪,當要墮到地獄時,發了一個很大的誓願:願法界的苦,都集在我的身上!因為這個願力其實是發了佛法界的心,所以當地獄門打開,刀山火海景象現前的時候,突然之間她又從地獄出來,到菩薩法界去了。
一念心可以讓我們墮入地獄,一念心也可以讓我們超出地獄。所以,我們眾生當下這一念心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過去可能已經在地獄裡面受無量無邊的罪苦,但是經歷了這無量無邊的罪苦,我們的佛性並沒有減少,直到我們成佛,這個佛性也不會增加,就像金子的本性一樣,金子的本性並不因為經歷千萬年而改變。
《心經》是與我們一切眾生有著莫大關係的一部佛教經典。我們成佛也好,墮地獄也好,都在於我們眾生的一念心。這一念心需要我們用般若智慧去呵護與觀照。只要擁有這廣大圓滿無礙之心,必定成就佛道。
本文分甲一解釋經題、甲二解釋譯人、甲三正解經文三個部分,具體解釋這部佛經的內容。
.........
〈結語〉
《心經》我們講到這裡已經圓滿了。
《心經》是我們每一個眾生必讀、必知的一部經典著作。
如果我們今天開始學習觀世音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法門,那麼我們今天就是觀世音菩薩,我們今天就是一個大慈悲者,一個大智慧者。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學到般若波羅蜜,依止般若波羅蜜,成就究竟圓滿的佛道。這是我們學習《心經》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學習其他一切佛經的根本目的所在。
請允許我和大家一起把《心經》密咒念三遍。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下篇《妙觀初機》融心解
〈引言〉
靜修法師是民國時期天台宗的一位高僧大德,《妙觀初機》是靜修法師根據《摩訶止觀》總結出來的,適合於初學止觀的人。《摩訶止觀》的量太大了,在佛學院也要專門學三年,而《妙觀初機》,我們僅僅花這一天時間就可以把它講完,至少要濃縮到原文的百分之一二。《摩訶止觀》有著非常廣大的體系,無論是在教相的印證上,還是在修行的方面,還是破法的深度,都闡述了佛法的核心理論。這些核心的修法,在《妙觀初機》裡面都有精要的論述,使我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領悟到《摩訶止觀》的要訣。
從《妙觀初機》的題目上,我們就能看出它的重點在「觀」上,教的方面是非常少的,引經據典的東西也特別少,開門見山教我們從哪裡下手,怎樣用功。現在我們學習《妙觀初機》這本書,我要把《摩訶止觀》的核心、竅訣和盤給大家講出來,直接讓大家契入如何去修習《摩訶止觀》的要點、用功的竅訣和方法上,使大家都有深刻的體會。
.........
〈妙觀初機〉
台宗後裔靜修述
夫修觀習禪,原通四儀。唯初心修觀,以坐為宜。是以略明坐儀,而作初心習觀之前方便耳。
若欲修觀,須預置座位。坐下時,須寬衣帶,再用衣包兩腿,使無緩急之敝。然後脊梁挺起,勿可伸腰仰首,亦不可垂頭曲背。必端其身,俾無偏邪之敝。次則兩手結三昧耶印,近身置於臍下。即將自身上下搖動數次,使周身血脈融通,不致發生其餘諸病。是為略明調身相。
次宜調息。即開口吐氣。想身中所有濁氣。隨之而出。次乃閉口。舌點上齶。遂於鼻中,納三口清氣,若氣息和順,可以不勞調息。倘氣息不順,須以數息方法,調之令順,是為略明調息相也。
息既調已,次乃調心。即將兩目收起,斷絕外緣。復不可緊閉,閉則易昏,略開三分而已。即觀察己身,自來執為我身者,今日觀之,唯有四大。所謂四大者,地、水、火、風也。即周身皮肉筋骨,髮毛爪齒,脾腎心肺等。凡是質礙之物,莫非地大。周身融流,上而涕吐痰涎,下是大小便利等,總屬水大。周身上下,所有暖氣,悉歸火大。氣息上下,以及渾身毛孔,氣分出入,筋轉脈搖等,都是風大。
作是觀已,乃知從來誤認四大為自身相,因之起惑造業,招苦無窮。今日始知,非我所有,一概放下,所謂內放四大根身是也。
然後即將身外,凡是動用器物,房廊屋舍,遠洎山河大地,以及男女異類。若依若正,六塵等事事物物,向計為我所者,今日乃知與我心無甚關係,亦一切放下,所謂外放世界是也。
內外既已放棄,復將能放之心,亦以放下。放下而再放下,當是時也,覺知略有湛寂,昏散雙遣,浮沉均調。此乃略明調心之相,是為習坐之前方便,初心之人,不可忽也!
次明進修妙觀者,須預先明識定境,而後始可論其進修妙行。境若不立則趣向無由,入路無門,從何而修定慧耶?故止觀中,先明揀境,次論十乘妙觀。揀境具如止觀中,茲不煩述。然五陰界入,皆可以為所觀,而何獨立識陰,以為境耶?
蓋第六意識者,乃吾人之妄想,日常現前故。惑業由是濫觴,生死以此為本。罪福之主宰,眾病之根源,是以喻如斫樹伐根,灸病得穴。根伐則枝葉自枯,穴得則眾病皆愈。立識陰為境,意在斯矣。且識陰者何?即吾人諸緣放下,湛湛寂寂時,欻然介爾念起,此中便有三法俱起,所謂內而意根,外而法塵,中有意識,分別塵之長短方圓者,即意識之妄想也。行者即於能分別處,當下回光一照,則湛寂不動。雖湛寂不動,但切勿於此,誤認為真。此正是識陰妄想,亦名無明。雖曰湛寂不動,實乃陰蓋。自性闇然,無所明了。但有對塵,不對塵之殊,原是一妄耳。古德云:「參禪之人不識真,錯在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是也。苟或認此為真,乃自塞斷起觀之處,入理之門。更從何處下手,而用止觀耶?是以初心之士,不可不明真妄源頭,以作返妄歸真之階漸也。
上來觀境既定,始可從境以修妙觀。
復應知有性德、修德之殊。
所言性德者,指一念三千,即空假中。性自本然,非因修有。即現前一念介爾心起,於十界中,必落一界。既落一界,必具十界。界界互具,乃有百界。而百界各有因果,因果無非十如。是則百界即有千如,而復各有五陰實法世間、眾生假名世間、依報國土世間,乃有三千世間。
此三千世間,攝法界諸法無遺。吾人日用之間,介爾有念,三千具足,無欠無餘。所言具者,非心能生三千為具,亦非心含三千為具。非一念在前,三千在後,復非三千在前,一念在後。全心是法,全法是心,即法即心,即心即法。猶如一塵具十方分,豈有前後之可辯哉。是名性德不思議境,任運即空假中,非關推檢而成也。
所言修德者。即於性德不思議境,起三觀之修。修無別修,即性具三千。用橫豎四句推檢,入空假中,乃名修德也。
應知性具三千諸法,或心具耶?緣具耶?共具耶?無因而具耶?
若云心具,此心不起則已,起必藉緣。設無前緣,心且叵得,何能具諸法耶?心既不具,而緣具耶?緣屬前塵,縱然具法,與我無涉。況緣不自緣,因心故緣。緣無自體可得,曷得具諸法耶?既不因心,復不因緣。乃心緣和合,共同而具耶?但心緣未共之前,既各不具。共時,何由而得具耶?既非因心,因緣,因共,乃無因自然具諸法耶?自然之體,同於虛空,而虛空應具諸法。空若不具,何得自然能具諸法耶?
以是四句推之,尚無一法可得,何三千諸法之有耶?
若四句中能於一句相應入寂,可不再用餘句推檢,是名橫推四句。若俱不入,然後更以豎及雙亦雙非推之。必期入寂而後已。若果能相應,則當下湛湛寂寂,凝然不動。了無一法當情,而諸相俱蕩,所謂寸絲不掛。是名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之不思議空觀,照不思議真諦境也。恰恰湛寂當前時,即便頓了此中,諸法宛然。以出此之外,無復有法可得。即所謂點空名色相。故云: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體是法界。豈非德無不備,法無不具,而法法全彰耶?是謂一假一切假,空中俱假之不思議假觀,照不思議俗諦境也。
又復恰恰諸法宛然,而恰恰當體全空,即照而寂,乃照空而遮假也。恰恰空寂現前,而恰恰諸法全彰,即寂而照,乃照假而遮空也。是為遮照同時,而二邊絕待。一中一切中,空假俱中,不思議之中觀,照不思議中諦境也。夫此三觀者,一念圓照,奚有初後之殊?且言不頓彰,而次第歷然。故說時非行時,行時非說時,行起解絕,唯寂唯照,即寂而照,諸法宛然,驀直照去,則三觀任運現前。即所謂「實心緣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奚勞次第安排,而始名三觀哉?
是以寂照相應,則終日蕩相,而終日立法。即正雙照,而二邊絕待。舉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唯可以智照,不可以言說。是所謂不思議妙觀也。
以上所說,特為初心,略明一心三觀,入手之途徑而已。廣談觀相,非此可盡。當深窮《摩訶止觀》十境十乘修證之宏軌,始可深入法華三昧之妙門也。
.........
〈後記〉
《心觀自在:〈心經〉發隱記附〈妙觀初機〉融心解》是定智法師近年來在各地講經錄音整理稿的合集。法師多年來勤勉不懈,除了帶學生,還不停在各地講課。這些年來法師積累了很多講課錄音整理成的文字,其中對教理、教義的講解非常獨到,總覺得這樣蒙塵太可惜了。於是問師父,為什麼不出書啊?可以讓更多有緣人領會到您講解的法義精髓。師父說,一直沒有這個機緣。其實我深知法師的隨緣、嚴謹和謙遜,那成千累萬的錄音整理稿,絕非朝夕之功。雖有心協助法師把這些錄音稿整理出書,但自知才疏學淺,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但愿此勉力而為之微淺緣起有助益于法師妙法之弘開。
法師是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法嗣,多年來主要講授天台三大部五小部以及《天台四教儀》《楞嚴經》《童蒙止觀》《六妙門》等等經論。法師的講經說法,立足于天台宗,但並不拘泥于一宗一派,而是站在佛法總體的高度上,為一切有情眾生娓娓道來。
《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髓,《妙觀初機》是大部《摩訶止觀》的要旨。《心經》因其短小精練,早已為大家所熟知,在《〈心經〉發隱記》中,法師以全新的視角闡述了天台宗的核心理念「圓融三諦」「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四種教觀」等法義,從「心」入手,詳解了空非斷滅空,真空即妙有,最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修行之路。《妙觀初機》因其嚴謹的修行次第,不易普及,所以,佛門外眾生知之甚少。而法師一改書中端肅作風,結合自己的實證功夫,修觀從調身、調息、調心開始講起,層次分明,逐漸進入修德,直至智慧圓滿。
書中涉及諸多佛教專用名詞名相,法師用專業、流暢的語言給予了解讀,使其不再佶屈聱牙、深奧難懂,並且列舉出大量妙趣橫生的故事,使生疏的義理變得通俗易解。可貴的是,其講解並未停留在字面意義上,而是深入經文背後廣闊的佛學系統內,使與經文有關的義理盡皆點到。這不僅是一本專業書籍,也是一本適合市井百姓閱讀的書籍;既有嚴謹的修持指導,也傳達了世俗百姓的生活智慧。
有一天,法師感歎說:年齡越來越大,恐怕總有一天講不動了。我說:您可以用餘下的時間,把所有的講稿整理出書,流傳於世,給更多喜歡佛教、致力於佛教事業的人繼續以指導啊。
正因為有了法師因地上的講法,才有了今天這本書能夠跨越時空與大家相見。稿中運用了能杰法師《妙觀初機》的科判,為適應本書編排,部分科判做了調整,向能杰法師致謝!
感謝《〈心經〉發隱記》的初稿整理者王丹茵居士;《〈妙觀初機〉融心解》的初稿整理者王麗芬(今已出家,法號釋圓祥);《〈妙觀初機〉融心解》的初稿校對孫賽珍、張科英、劉春榮、楊年春居士。全稿由慧嚴居士進行了精心校對,妙藏法師等輔助校對,由妙睿統稿。在成稿之前也付出了辛勤勞動的還有幹國榮、幹震寰、徐英、王夢婧、余崇佑居士等,在此一併致謝。
因眾位居士弟子們智慧、知識有限,未必能完全理解師父所說的甚深法義,整理校對時難免有疏漏之處。各位讀者和善知識在閱讀時若發現諸般不妥,懇請賜告,以便再版時加以修正。
有幸能夠為法師整理書稿,是一生中之幸事。整理的過程中,受益良多。法師曾說過:「眾生在無分別裡面加以分別,在無取捨裡面加以取捨,所以叫顛倒眾生。顛倒眾生就好比是在無明的長夜中做夢,做生死輪回的夢。」此書之流通,或將喚醒大夢中的顛倒眾生,並使之獲益良多!
妙睿記
2017年3月27日
●上篇《心經》發隱記
〈導言〉
佛法從古印度傳到中國後,在廣袤的神州大地,形成了漢傳大乘佛教的八大宗派,而這八大宗派都與般若經典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千百年來,般若經典一直被中國的佛教徒所推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總共二百六十個字,文字雖然簡短,義理卻十分深邃玄妙。佛陀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結集成三藏十二部經典,其核心就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再濃縮,就是這部小小的《心經》,《心經》再濃縮就是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八個字,而這個經題又濃縮在一個「心」字上。因此,在佛教浩瀚的經...
推薦序
〈序言〉
近日拜讀杭州定智法師新著《心觀自在:〈心經〉發隱記附〈妙觀初機〉融心解》書稿,喜不自勝!
世尊住世說大小乘法,佛典結集,傳諸四方。中國佛教,大小乘兼收並蓄,而以大乘佛法為主軸。大乘佛法以發菩提心、樹般若見、行菩薩行、成等正覺為要徑,其中又以樹般若見、行菩薩行為中樞。中國佛教八宗既屬大乘佛法,無不以般若為眼目。佛說般若諸經凡二十二年,結集而成大小諸部,傳譯東土者,玄奘譯《大般若經》六百卷,浩瀚無涯,文博而義約;玄奘譯《心經》二百餘字,凝練至極,文約而義博。
天台宗素以「教觀雙美」稱譽古今。欲學天台教,必首重般若;欲修天台禪觀,必倚依妙觀。當代佛法絕後再蘇,尚未普行天下,大眾雖渴仰、好樂佛法,然佛法深廣,難得門徑。定智法師飽學天台教觀,長年在佛學院及諸講肆弘揚天台,依天台圓教的立場,對最為流行的《心經》作深入淺出、提綱挈領的講解,借講《心經》將大乘佛法修學綱要明白道出,可令初學者樹立般若正見,步入佛學正軌。智者大師將畢生禪觀的豐富經驗進行總結,「說己心中所行法門」,記錄整理而成《摩訶止觀》,為修證法華三昧指示捷徑。《摩訶止觀》卷帙巨大,說理敘事深邃繁廣,初學者難得其要。近代天台宗匠靜修法師乃著《妙觀初機》,撮《摩訶止觀》之精要以利初學行人。定智法師應今日大眾學佛修觀之急需,簡明稱述,令人快得要領,庶可避免盲修瞎煉。《〈心經〉發隱記》與《〈妙觀初機〉融心解》合刊印行,明示佛學禪觀門徑,對於廣大愛好佛學禪修的讀者,是個好消息!樂為之序!
釋道法
撰於柏林禪寺戒香樓
丁酉年秋九月(2017年10月)
〈序言〉
近日拜讀杭州定智法師新著《心觀自在:〈心經〉發隱記附〈妙觀初機〉融心解》書稿,喜不自勝!
世尊住世說大小乘法,佛典結集,傳諸四方。中國佛教,大小乘兼收並蓄,而以大乘佛法為主軸。大乘佛法以發菩提心、樹般若見、行菩薩行、成等正覺為要徑,其中又以樹般若見、行菩薩行為中樞。中國佛教八宗既屬大乘佛法,無不以般若為眼目。佛說般若諸經凡二十二年,結集而成大小諸部,傳譯東土者,玄奘譯《大般若經》六百卷,浩瀚無涯,文博而義約;玄奘譯《心經》二百餘字,凝練至極,文約而義博。
天台宗素以「教觀雙美」稱譽古今...
目錄
內容提要
序言
上篇《心經》發隱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導言
甲一、解釋經題
甲二、解釋譯人
甲三、正解經文
乙一、明顯般若
丙一、別序
丁一、明能觀之人
丁二、明所修之法
丁三、明所觀之境
丁四、明所得利益
丙二、正說分
丁一、明三觀破三惑
戊一、明能學之人
戊二、明所學之色蘊妙三諦法
戊三、例類餘四蘊
丁二、明觀成體顯
戊一、總示不思議法體
戊二、別顯妙法體
己一、陰入界即妙理
己二、明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己三、明無作四諦
己四、實智本具故無所得
丁三、明依體起用
戊一、明無所得妙宗
戊二、明般若妙用
己一、依法破障
己二、依法證果
庚一、證菩薩斷德果
庚二、證諸佛智德果
丁四、結歎勝能
戊一、牒前起後
戊二、正讚歎
乙二、明密般若
丙一、牒前起後
丙二、正說咒語
結語
下篇《妙觀初機》融心解
《妙觀初機》序
妙觀初機
引言
甲一、示序
乙一、緣起
丙一、標人
丙二、明所依所願
丙三、正明緣起
丁一、刊印緣起
丁二、作序緣起
乙二、贊歎作者
丙一、贊精研台教
丙二、贊止觀相應
丙三、贊弘法領眾
丙四、贊公之著作
丙五、結贊為寶筏
乙三、敘序者與台宗因緣
丙一、敘與諦閑法師因緣
丁一、皈依諦老初聞台教
丁二、省悟止觀下手處
丙二、敘與靜修法師因緣
乙四、贊歎止觀功德
丙一、贊歎摩訶止觀
丙二、贊歎妙觀初機
丙三、引證發願
乙五、明作序時間地點
甲二、示文
乙一、標題
乙二、明作者
乙三、正示
丙一、明坐儀所以
丙二、明修觀方法
丁一、明修觀前方便
戊一、正明前方便
己一、調身
己二、調息
己三、調心
庚一、斷絕外緣
庚二、觀己身身外
辛一、觀己身
壬一、觀四大
壬二、放四大
辛二、觀身外
壬一、觀依報六塵等
壬二、外放世界
庚三、放能放之心
庚四、明調適相
庚五、結
戊二、誡勸初心
丁二、明正修妙觀
戊一、明揀境
己一、明揀識為境
庚一、明修觀先明境之由
庚二、明立識陰為境之由
己二、明識陰相
庚一、正明識陰相
庚二、引古德證
庚三、明不辨真妄之失
庚四、誡勸初心
戊二、從境修觀
己一、牒前生後
己二、從境修觀
庚一、明性修有殊
庚二、正明性修二德
辛一、明性德
壬一、總釋
壬二、詳解
辛二、明修德
壬一、總釋
壬二、明四句推檢
癸一、征問
癸二、推檢
子一、檢非心具
子二、檢非緣具
子三、檢非共具
子四、檢非無因具
癸三、結無一法可得
癸四、明推檢入寂
壬三、明三觀成就
癸一、明空觀
癸二、明假觀
癸三、明中道觀
壬四、結三觀不思議
癸一、明三觀非次第
癸二、明不可以言說
乙四、結
丙一、明為初心略明
丙二、結指摩訶止觀
後記
內容提要
序言
上篇《心經》發隱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導言
甲一、解釋經題
甲二、解釋譯人
甲三、正解經文
乙一、明顯般若
丙一、別序
丁一、明能觀之人
丁二、明所修之法
丁三、明所觀之境
丁四、明所得利益
丙二、正說分
丁一、明三觀破三惑
戊一、明能學之人
戊二、明所學之色蘊妙三諦法
戊三、例類餘四蘊
丁二、明觀成體顯
戊一、總示不思議法體
戊二、別顯妙法體
己一、陰入界即妙理
己二、明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己三、明無作四諦
己四、實智本具故無所得
丁三、明依體起用
戊一、明無所得妙宗
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