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奇人,修道的聖典
莊子西元前369年生於宋國蒙城,卒於西元前286年,比當時儒家亞聖孟子小3歲,莊子雖在整本書中,對於儒家甚至其他學派都有很多的評論,但對於孟子,卻僅在〈大宗師〉裡,以名叫孟子反的三位游方之外的高人,輕輕帶過。我們透過閱讀《莊子》一書,可以得知,莊子的心理,對於儒家能與他對話的主角,就是孔子與顏回,孟子不在其中。對於顏回,莊子是極其愛戴的,但是對於孔子則有兩極化的評論,常常對於孔子做出嚴厲的批判,卻又常常藉由孔子與顏回的對話中,引領閱讀《莊子》一書的眾人,在疑惑與矛盾中,恍恍惚惚地自然入於道中,從這裡似乎也可隱約地看出來,愛之深,責之切,孔子在儒者中,莊子對於他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莊子曾任宋國漆園吏,在32歲時,宋國的宋君偃逐兄而自位為君,到了莊子42歲時,宋君偃成為在齊國與魏國之後,第三位稱王的戰國諸侯,史稱宋康王,是位戰國時期的大暴君。
宋康王在位52年,莊子也因宋國為其母國,君王暴政,加上連年戰役,人民現實生活苦不堪言,這就是為什麼,在莊子的文章裡,常常以受戰亂、刑罰等,被災殃波及的高人,當作是文章裡的寓言主角。當然故事裡的高人常常外表都是獨腳,但是獨腳不僅是表面外在身體的殘缺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大宗師〉的女偊所提及的修道七步:「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見獨為其中的第五步,見獨之高人,可不是獨腳跛腳之人,而是已能超越人間的存有,在方外悠游之人,已屬至人、神人、聖人、真人的高度了,類似這樣的雙關語文字與章句,在每一篇文章中,隨處可見,莊子自己稱做弔詭!
再舉個例子:比如刑罰災殃,當然也不僅是字面上的負面意義,而是代表著莊子看到眾人在戰國時代,面對暴君、專制、戰爭、濫刑等命運的無奈,莊子用一個字:「刑」,來表示這人間的命運與因果,也就是印度與佛教談到的業力因果,這是莊子文中一字多義的另一個重要關鍵字。
面對命運,除了認命之外,你還可以有選擇,或是選擇跳脫或是選擇改變命運的安排,這二者是可以透過修行,慢慢累積產生改變,修行的起始點,莊子從〈齊物論〉的教導開始,內觀十二種情慾的變化:「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平息其中後面的八種傷人傷己的情慾開始吧!上面的這些弔詭文字與解說,我們都會在後面的文章解說裡,詳細地說明,這裡僅是做個介紹。
莊子在宋康王即位後,體認到宋王無比暴虐的帝王統治,他也無法繼續待在漆園吏的工作,只能離職而使自身處於貧困,當楚威王知道了莊子的貧苦,明瞭莊子的名聲與德望,派了官員持千金聘他為相,莊子卻寧願「曳尾於塗」!首先第一個表面意思是:像隻快樂的小烏龜,活在泥塗裡,而第二個修道意義是:其實塗就是道路就是隱指天道,莊子他雖貧窮,但他內心自在,逍遙游於道中,曳尾於塗就是一個莊子雙關語,甚至是三關語啊!
第三個終極修道意義在曳尾,脊椎之尾又可視為修行之復卦,中脈之尾為海底輪,就是拙火升起之關鍵!曳尾,搖動你的脊椎,甩動你的中脈,是復卦一陽來復之神祕動功,也是拙火昆達里尼之功法,如果大家不棄,天星有套完整傳承之中脈神光功法,可以與大家分享。
莊子的選擇很清楚,是道而不是人間的虛名與富貴,他不選擇「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不願意變成神龜之骨,藏於廟堂之上只能供人憑弔。孔子的弟子原憲恰好也如此說過:「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沒錢的原憲只是貧,學習了道,卻不去行的人,就是病了。很多讀書人在原憲眼中,都是生重病的,莊子他就不犯這個病,成為修道高人,留下《莊子》一書,指引有心修道之人,快樂地活於道中。
若能理解這些莊子隱藏在文字故事裡的每一句修道深意,深入再深入地思索《莊子》這一本書,你一定就會開始拍桌叫好,大聲鼓掌讚嘆,能悟懂莊子特地安排的密碼文字與浮誇寓言,居然隱含著遊戲人間的修行方法,就能感受到莊子的光明洞徹能量,有機會就能深入虛空親身經歷逍遙游體驗,莊子在書中,一步一步地引導眾修行者,尋找出「莊子教你修道」的祕密!
你的境界何在,莊子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個小故事裡,都有更深的領悟在等著你,這就是弔詭!比如:「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為弔詭」,這是在〈齊物論〉文中莊子在說人生就是場大夢,我在說你在作夢,我本身也正在做夢,我跟你清清楚楚地活在世界上,還正說著話呢,結果卻是在夢中,大覺者莊子很認真地跟你說,
這是真的,你在作夢,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場夢,這就是弔詭的意義,想不透的人,去看看釋佛的《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的生命一切,都逃不開有為法,因此都是場夢幻泡影,你們看,釋佛的觀點跟莊子是不是一模一樣,距離千里,不同文化與種族,卻說出一樣的話語,弔詭不弔詭?如果這段佛經還不是很清楚,可以去欣賞一場電影,1999年出版的駭客任務,現實世界的一切居然是個程序,這就是《金剛經》說的夢幻泡影,莊子說,我跟你都在作夢,這就是:夢如人生,人生如夢。
莊子在〈逍遙游〉裡就有兩篇關於宋國人的故事,一是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 另一個是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文中也處處隱藏弔詭的語言,先簡單地說,宋人代表這莊子自己的國家,擴大來說,也代表著此生莊子必須面對的人間事物,越國人,除了地理上的越國外,在修道上來說,就是已經修出黃帝從天上遺失玄珠之象徵,因為越就是月,就是禪宗指月錄之月;而玄珠在道家有個名詞一直隱密的流傳著,叫做「西天明月」,懂得文中的宋國就是代表莊子的戰國時期社會,越國人就是代表已證得明月的人間高人,你才有可能悟得出,莊子透過這兩篇看似毫無關連的故事,其實是在指導眾人,如何修道。
再舉些例子,透過〈養生主〉的解牛,最後可以達到帝之懸解的脫離輪迴境界;藉由〈應帝王〉的壺子告訴所有的修行者,如何超脫生死,無形無跡,達到那玄之又玄的混沌。莊子的這一本書,蘊藏著如此完整的修道系統,你、我、他,人人都可以藉由莊子教你修道,成為一個見獨之後的無古今、死不生的大覺者。
《莊子》這本書,已經有太多的前賢達人做過注解,包括:莊子的哲學思想、宗教探索、文學意境、美學甚至心裡學等等,但少有人對於《莊子》一書中的真實修行體驗拿出來做探討,甚為可惜。莊子〈逍遙游〉的修行意境,除了在後世道教被奉為「南華真經」外,很少被正面正視過,〈齊物論〉的「吾喪我練神法」也因此無人知曉,女偊的「見獨」是何義呢?更別說高人「兀者」通通被錯解了,其中「心齋」與「坐忘」的方法,由於莊子已經寫的極為明顯,是極少數被正確的解讀出來的,你知道你錯過了多少聖人莊子所傳之法了嗎?!
不僅僅是修法,在莊子裡面,其實隱含著更多的修煉祕密在文字寓言裡面,就拿第一篇逍遙游來說,它是莊子隱藏最多密碼在其中,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個章節,比如:逍遙、游、北冥、南冥、鯤、鵬、背、飛、怒、雲、扶搖、三千、九萬、六月、野馬、塵埃、鳩蟬、百里、千里、三月、二蟲、冥靈、五百、大椿、八千、天池、旬有五日、鷦鷯、庖人、尸祝、連叔、藐姑射之山、其神凝、物不疵癘、年穀熟、越人、窅然、
大瓠、斤斧、鬻技百金、吳王、以封、獨、狸狌、罔罟、無何有之鄉、寢臥……等,這些文字,除了表面意思外,蘊藏在古文字裡的修行真正寓意,到目前為止,很少有人全盤地解析出來。
逍遙游竟是練神入虛?
鯤鵬就是天地乾坤?也是《易經》之飛龍?
南冥北冥不是海,居然是乾坤大卦?
丹道的五百地仙、八千天仙傳承自莊子?
榮格夢中的曼陀羅就是五百?
八千就是呂洞賓祖師之神游?
越人放下禮儀,反而金丹大成?弔詭!
見獨不是人人以為的獨腳,而是女偊之見獨游仙鄉?
逍遙乎寢臥其下,居然是夢修之祖莊子教你夢修?
天地一指,天地萬物都可透過瑜伽相應,與天合一?
萬物一馬,天下萬物經由修煉,成為乾卦五爻之飛龍在天?
無何有之鄉,是莊子在教你大道至簡的入虛方法?
目前市面上關於如何修行的書籍十分的普遍,如果你信佛,有許多的書籍可以引你入佛門,如果你信上帝,舊約聖經與新約聖經,包括各地的傳教組織與教會團體,都能指引你一步步走下去,如果你是新時代的信仰者,市面上各國高靈高人甚至是外星人,多到你目不暇給!如果你是印度瑜伽的修煉者,古老的各種瑜伽功法以及中脈功法,也開始走入人們修煉的視野。
可是如果你信道呢?我相信不太好入門,老子的《道德經》,看懂表面意義可以作到,但若要深入修行大意,似乎不大容易,所幸歷史上也有不少修行人,一路傳承而下,老子的這本經典,也在修道圈內,被視為重中之重。有人說,一般傳統的宮廟呢?有些靈修法門,變成引導靈體入身而動的方法,與老莊的清靜無為,似乎漸行漸遠了。那關於丹道呢?古代修行有成的丹道大師不少,呂洞賓,鍾離權,丘處機,張紫陽等,古時真正的前輩祖師很多,可到了現代,若無機緣,就算花了時間,花了大把鈔票,有成者卻寥寥可數。
現在是眾人應該重視《莊子》一書的時機了,莊子明白白告訴眾人修道的終極境界:「逍遙游」。如天鵬遨游宇宙,如莊子化身蝴蝶與濠魚,還可任意化身為孔子與顏回,甚至是多位上古真人如伏羲、廣成子與黃帝等,在歷史長河中,自在地任性大逍遙。
莊子告訴所有修行者, 若欲逍遙游, 必先學習〈齊物論〉,什麼是〈齊物論〉啊?最簡單的來說,透過內觀情緒開始,探索內在的自己,從身體、情緒、自我對談到夢與人生,超完整的修行體悟與修法,最後帶領眾人找尋「真君」!
繼而在〈養生主〉一篇當中,莊子再教大家一個修行解脫之方法:「庖丁解牛!」,這個方法與老子說的方法一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在靜觀的過程中,觀者會見到天道化作的景象,每個人所出現的景象都有所不同,真是玄妙啊,在練功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天道化作的內景,其中萬物的生成更是變化萬千,真是玄妙無比啊,在那深遠幽暗而透出光明的剎那,就是自性的精華,光明璀璨!
庖丁的「庖」「丁」都是代表自性光明的呈現,後文會繼續說明。莊子讓修者都能進入桑林經首而恍兮惚兮之境,以此為根基,逐漸能與天合一,最終能達到神雉一般,脫離人間牢籠束縛,解脫輪迴的帝之懸解!
儘管個人修行之路看似玄奇,似乎異於人間之外,毫無邊際可尋,但大隱隱於市,若要真正超脫人間,莊子又告訴你,仍得行於〈人間世〉,打磨己身,入人間歷練一切,不管是生老病死,刑戮纏身,抑或君臣之義臨身,該如何於能夠心齋,虛心而待物,進而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並教導修行者,待人處事能行莫若就、心莫若和,一步步透過紅塵煉心,解開人間枷鎖。
現今的社會,新聞或網路上都有很多大師的蹤跡?但是莊子〈德充符〉裡的高人,卻都是歷經人間疾苦刑罰,外形不顯甚至充滿著種種的缺陷,莊子筆下的這些高人們,怎麼看,都與平常人心目中,應該是高高在上,個個衣冠筆挺的人物有所不同,莊子透過兀者王駘、申徒嘉、叔山無趾、哀駘它、闉跂支離無脤這些異人中的高人,正是要打破眾人的內心迷失,他們都游心於德之和中,哪裡會以外界的事物為要事呢,不會像現在有些高居廟堂上,名聲顯赫,但只會誇誇而談的各領域大濕。
真正值得讚嘆的,在莊子的文中,是古之真人,知天所為且知人之所為,真人其息深深,呼吸以踵,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處在太極之先!這樣的真人,似乎現今不存於世,但在莊子眼中,很多的古人可說是比比皆是,莊子將他們寫入〈大宗師〉篇裡。莊子知道眾人難以深信與理解,為了給有心的修行者,留下明確的修行路標,他透過女偊給了眾人們一些光明的燈塔:「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這七座光明燈塔。又告知了修道的祕訣在於:副墨、洛誦、瞻明、聶許、需役、謳聞、玄冥、參寥、疑始,這九大修煉祕密。(所有的祕密,天星將會在著作中一一說明,至於讀者們能到達何等的境界修為,莊子的提點雖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卻是修者的一顆真心。)
《莊子》內七篇的最後一篇:〈應帝王〉,最關鍵的一字是「應」,目前似乎搜尋所有古今資料,還沒有出現修道真正的悟解答案出來。再來是莊子眼中的帝王是誰?《莊子》內七篇的最末篇就是〈應帝王〉,答案其實很清楚,從〈養生主〉的帝之懸解的帝字首先出現開始,莊子引導我們的人生終極目標就是帝王,帝王何在?堯一直尋找的藐姑射山之神人何在?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我們自心,不要在外找尋大師,不要在外找尋答案,一切的源頭都在自身裡!其實在第二篇〈齊物論〉中,莊子已給出了答案,叫祂真君。就跟釋迦摩尼佛在《楞嚴經》裡,跟阿難尊者分析,七處徵心而不可得一樣,此帝王非智識可得,非邏輯分析可得,必須親自走一遭!若你能了知,什麼是天根顯發於殷陽、順物自然而無容私、壺子的太沖莫勝、未始出吾宗、用心若鏡、不將不迎,就可以入於渾沌,而成中央之帝。
北宋 宋太宗
千年福壽自由人,萬象星羅仰在身。
寶馬不教龜鱉乳,嘉禾須問谷田神。
根株種植華池內,藥鼎煎催運火勻。
混沌分來皆是道,二儀交感八方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