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約到1000位企業大老闆的作者,告訴你擴展人脈不能只靠禮儀,
而是要掌握讓他們喜歡幫助你的實用心理技巧!
建立人脈一定要交換名片?擴展交際圈子一定要花大錢?如果你只會人際禮儀、專業權威形象,這種枯燥的做法怎可能讓閱人無數的大老闆留下深刻印象、進而提供資源幫助你呢?
與其做好表面的形象工作,不如掌握讓人樂意親近你、進而幫助你的實用心理技巧。本書作者細分建立人脈所需要的四大要素──利用職場當作人脈的培訓地、為初次見面的人創造下一次碰面的機會、卸下對方的提防心、互重互敬維護人際關係,並以各種職場和生活情境,結合作者豐富的人際應對經驗,從心理的層面出發,讓你把握每一個機會,獲得身邊大老闆、朋友、同事的支持和協助,這樣才能發揮人脈的真實影響力。
如何讓人樂意和你親近且幫助你的人脈力小技巧:
◎卸下心防:和大老闆唱KTV或打高爾夫球時,刻意唱得五音不全、多揮幾桿
◎留下人情:吃飯絕不各付各的,請客或被請客再寫信回禮都可以創造下次見面機會
◎談談對方:拜訪客戶介紹完產品後,應花更多時間和對方談談他的工作、公司和生活
◎新鮮感:面對企業大老闆,可以以平等而非恭維的態度和對方交談,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開口請教:職場上無法解決的難題,可跟前輩請教,讓他覺得自己受到重視
◎拒絕的藝術:要讀懂別人的拒絕,也要留給別人拒絕的空間
作者簡介:
內田雅章
一九七〇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可以約到日本1000位大老闆的企業經營顧問。從早稻田大學商學院畢業後,進入三和銀行(現在的三菱東京UFJ銀行)工作,二〇〇〇年離職後,歷經房地產開發商、販賣外賣便當、經營銀座俱樂部等工作,最後就任日本創投協議會事務局長。二〇〇四年創辦就職課股份有限公司,展開以社會新鮮人就業輔導及學生市場的市調為主軸的事業。目前兼任en-japan的顧問、夏普的經營顧問,同時也以人力安排師的身份演講、寫作等,相當活躍。此外也主辦了「世代交流會」,致力於促進商業界的世代交流。主要著作包括《圖解「人脈力」的建立方法》、《三十二歲開始的人脈運用術》、《加速上升》等等。
譯者簡介:
林詠純
台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視日本福岡為第二個故鄉。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認真對待經手的每個文字,期許自己更上層樓。譯有《旅讀書店:尋訪全球最美的20間書店》、《千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產讓我領悟的事》、《人妻的偷情:文學、電影、AV、真實世界的欲望文化》等等。
章節試閱
■前言
愈年輕愈容易建立你的人脈
我在發表演說時,經常有機會對年輕上班族談論「人脈力」,然而有一個現象時常讓我覺得很可惜。那就是有非常多的人,雖然大致上理解人脈的重要性,卻依然覺得「自己很難有什麼人脈」,或是「建立人脈什麼的還太早」。
比這更糟的是,有人連「想要建立人脈」的自覺也沒有,甚至還有人不知道人脈有什麼用處。
更甚者,真的還有很多人一聽到「運用人脈來讓事業成功吧」,就覺得好像是走後門、還是做了什麼壞事一樣。
首先,我要說這樣的觀念大錯特錯。
「人脈力」換個說法,也可說是「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我想,有很多人因為人際關係而煩惱,如果他們能夠磨練人脈力,就能更順利地建立超越世代的人際關係。換句話說,人脈力能夠讓支持你的人增加,而「培養人脈力」才是讓你與夥伴在嚴峻的世界中互相幫助、自在悠遊的祕訣。
每個人都有他「想做的事情」與「夢想」,但是一個人能夠發揮的力量當然有限。在商場上,藉助他人的能力來推動工作,遠比自己埋頭苦幹有效率。而如果你想藉助別人的力量,首先必須幫助別人。重點在於,我們如果想要成為「總是能夠獲得別人幫助的人」,就要有「把時間一半用來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半用來幫助別人」的心理準備。這麼做,事情才能快速進行。
換句話說,人脈力能夠加速實現「想做的事」與「夢想」。
這本書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像這樣的轉換想法,接著再介紹能夠實際建立、培養人脈的具體方法。而書中介紹的所有方法,我都親自實踐過。
年紀愈輕,對於培養人脈力愈有利。因為年輕人可以在許多前輩或成功者的保護下學習。我想也有很多人不擅長與年長者交往,但是沒關係,不管是誰,都會本能地想要支持努力的人,而且愈年輕,愈容易獲得年長者的疼愛。
讀了這本書之後,應該就能消除對年長者的恐懼,或覺得他們很難親近之類的成見,而且也能漸漸了解如何建立超越世代的、真正的人際關係。
人脈力是一種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學會的技巧,而且也會成為「一輩子都能使用的武器」。人脈力在你身為上班族的時候、創業的時候,甚至在退休後的人生當中,都能成為你的一大支柱。
「人脈力」不只能夠運用在事業上,也能使你的人生於公於私都更加充實。希望你在閱讀本書之後,也能開始建立超越世代與職業的人際關係,我也會為你加油的!
不藉助他人的力量,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如果想要實現「夢想」
「夢想」幾乎不可能獨自一人實現。要實現夢想,最重要的是一直懷抱著「想要實現夢想」的信念,以及聚集對這個夢想產生共鳴的人。
無論一個老闆再厲害,如果沒有能夠一起分享想法、一起流汗的員工幫助,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軟體銀行集團的創辦者孫正義先生,擅長提出願景、把願景傳達給別人。他會提出嶄新、龐大的構想,判斷最佳行動時機,再一舉進攻。二○○○年代初期推廣寬頻網路的時候是如此、二○一一年在三一一大地震後提出全新的能源開發計畫時也是如此。
「我想讓大家開心,想要提供比現在更舒適的服務」孫先生只是抱持著「想要實現夢想的強烈信念」而已。他自己並不是金融或業務的專家。他描述了一個遠大的夢想,這個夢想聚集了能與它共鳴的人,最後他的夢想就逐漸實現。
對孫先生的想法產生共鳴的人,會帶給他建議,譬如:「這麼做可以籌措資金」、「這麼做能夠取得新技術」、「這個人可以幫助你」。
這麼一來,「人力、物力、金錢、情報」這所有的資源都集結到他身邊,一口氣幫助他把夢想實現。
站在頂點的人皆是如此,他們闡明理念,吸引對這個理念有共鳴的人以員工或是生意夥伴的身分前來,提供想法、技術、資金,建立起一個事業。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孫先生一樣。不過,只要我們一直懷抱著「想要實現夢想的信念」,別人就有可能為我們帶來機會、幫助我們完成。當我們想要實現夢想時,就必須要思考該如何建立這樣的人際關係與環境。
相反的,一個人如果沒有意識到人脈力(構築人際關係的能力)的重要性,就會只想要靠著自己的力量與自己籌措的資金,來實踐這個「想要實現夢想的信念」。這很難成功,因為一個人能夠做的事情有限。
夢想不是光靠一個人就能實現的。
如果你覺得就算告訴你孫先生如何完成大事業的例子,你也很難理解人脈的重要性,那麼改用你實際參與的計畫或企畫當例子如何呢?工匠或藝術家另當別論,其他工作幾乎都無法在一個人獨自努力之下完成,你一定需要別人的想法、幫助或資金。
有太多人無法理解這點。他們都認為自己的夢想是自己的樂趣,要由自己來實現。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實現夢想最有效率的方法,應該是彼此幫助才對。
做不出成果的人,是因為把力氣用在錯誤的地方
學校的考試禁止作弊,要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但是工作卻不一樣,在期限內確實交出成果即可,只要能夠做出成果,不管參考什麼資料、借助誰的力量都無所謂。
愈是所謂「手腳慢」的人,似乎愈不擅長與別人商量。他們或許覺得「與其找別人幫忙,還不如自己做比較快」、「花時間跟別人說明很麻煩」等等,最後就變成自己一個人埋頭苦幹。
甚至還有人在主管發現這樣的情形而打算減少他的工作量時,覺得自己的工作被搶走了。
這個世界上多少都有把「獨自默默努力」當成美德的想法,因此愈是認真的人,愈容易自己一個人白費力氣,結果抱著一堆做不完的工作自取滅亡。
這樣的人,其實把力氣用錯了地方。
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絕對無法在商場上獲得成功。一頭栽進自己的世界裡,也不會有任何好處。獨自一個人的努力,不能變成只是自我滿足而已。我再重申一次,工作的評價取決於成果。
如果我們想要藉助他人的力量,必須激起他人共鳴,使他們成為你的支持者。
如果一個人無法博得別人好感、讓人不想支持,就算獲得一時的成功也無法維持,譬如他們可能會因為內部告發而讓人抓住把柄、即使站到高位,也可能會使優秀的夥伴或下屬辭職。
日本綜合折扣連鎖店唐吉軻德的創業者,同時也是現任董事長(兼CEO)的安田隆夫在當初創業時,心裡只有「想要實現夢想的強烈信念」而已。結果,某天他去到店裡,發現員工全都沒有來上班。
即便如此,安田先生依然自己打開上鎖的店門、盤點存貨。然而他也發現「不能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員工身上」、「如果不能讓員工產生共鳴,公司就無法成長」。
「如何獲得他人的幫助」,換個說法就是「如何熟練地利用他人的力量」。「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利用別人」或許聽起來很自私,然而別人也會為了實現夢想來利用你,這是互相的。
我們可以想像這裡有一艘很大的船,上面不只載著自己的夢想,也載著其他人的夢想,這樣我們就會覺得要「大家一起向前進!」。而我們所懷抱的夢想愈大,就能幫助愈多人實現他們的夢想。
日本旅行社HIS的董事長澤田秀雄,在長崎縣佐世保市的主題樂園「豪斯登堡」實施大規模改革。他在二○一○年四月就任豪斯登堡的社長後,僅僅半年就讓連續虧損十八年的豪斯登堡轉虧為盈。
澤田先生以「建立東洋第一的遊樂園」的目標來激勵大家。這個遠大的願景承載著許多人的夢想。不只有出資者與員工的夢想,也包含了生意上往來的企業、當地居民,還有遊客的夢想。
■前言
愈年輕愈容易建立你的人脈
我在發表演說時,經常有機會對年輕上班族談論「人脈力」,然而有一個現象時常讓我覺得很可惜。那就是有非常多的人,雖然大致上理解人脈的重要性,卻依然覺得「自己很難有什麼人脈」,或是「建立人脈什麼的還太早」。
比這更糟的是,有人連「想要建立人脈」的自覺也沒有,甚至還有人不知道人脈有什麼用處。
更甚者,真的還有很多人一聽到「運用人脈來讓事業成功吧」,就覺得好像是走後門、還是做了什麼壞事一樣。
首先,我要說這樣的觀念大錯特錯。
「人脈力」換個說法,也可說...
目錄
前言
序章 建立人脈要從二十歲開始
如果不借助他人的力量,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獲得長輩的支持
建立人脈基本鐵則
第一章 職場力:上班正是磨練人脈力的好機會
如果你想成功,請先磨練你的「職場力」
建立人脈先從公司內部開始
第二章 邂逅力:一邂逅就能為下次見面鋪路的技巧
提高「邂逅力」的實戰術
初次見面就能吸引對方的祕訣
如何接近看似難以親近的人
第三章 交流力:加深人際關係,培養更多人脈的方法
成為「能夠配合對方的人」
縮短心理、物理距離的技巧
第四章 禮貌力:不破壞人脈的禮貌與技巧
避免落入人際關係的陷阱
把信件與禮物當成武器
有效解除危機的道歉、道謝方式
掌握有效率的人脈維護術
前言
序章 建立人脈要從二十歲開始
如果不借助他人的力量,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獲得長輩的支持
建立人脈基本鐵則
第一章 職場力:上班正是磨練人脈力的好機會
如果你想成功,請先磨練你的「職場力」
建立人脈先從公司內部開始
第二章 邂逅力:一邂逅就能為下次見面鋪路的技巧
提高「邂逅力」的實戰術
初次見面就能吸引對方的祕訣
如何接近看似難以親近的人
第三章 交流力:加深人際關係,培養更多人脈的方法
成為「能夠配合對方的人」
縮短心理、物理距離的技巧
第四章 禮貌力:不破壞人脈的禮貌與技巧
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