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貴情操的召喚
一本打造人格典範的文學工程
林世仁
我第一次讀《愛的教育》是小學六年級吧!記得當時覺得這是一本「很端正」的書,讀著讀著,好像自己也有一種「變得很端正了」的感覺。我記得〈小石匠〉那印在沙發上的白灰,記得〈賣炭夫和紳士〉,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每月模範故事」。〈少年幫寫〉、〈小偵察〉、〈英勇的小鼓手〉、〈父親的小護士〉,讀到〈六千里尋母記〉還訝異的發現:這不就是華視播的卡通片《萬里尋母》嗎!這部高畑勳監製的卡通,正是改編自這本書。那主題曲聽得我們四兄弟眼淚打轉,到今天都還會唱呢!
長大後,在二手書店巧遇小時候讀的大眾書局版本,立刻買回家供在案上,像採擷下回憶的彩羽。這一次再重新細讀,我已經是中年大叔了!原以為不會再感動,想不到仍然哽咽了好幾回。
感動的大叔不只我一個。本書最早的中譯者夏丏尊便曾「淚流三日夜讀畢」。據云那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慚愧自己身為人師、人父,卻不曾有過這樣的醒悟;感激有人寫出這樣溫馨的作品來感化讀者!夏丏尊是性情中人,更是個好老師,讀此書尚且大感慚愧。可見當時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仍然緊緊縛在傳統的框架裡,有理念卻忽略了生活中的情感教育。這本書的出現,可以說是一次隱形的「民間教改」,為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新時代的範本。「愛的教育」一詞也從此成為教育界一個永恒不變的名詞,影響了好幾個世代。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的兒童文學名著,1886年出版。書的體例是「日記體」,述說者是一位剛升上小學四年級的小男生。不過,書中又摻雜了父親、母親和姐姐的叮嚀話語和每月一篇應老師要求抄錄的「每月模範故事」。可以說,這一年份的日記本裡混雜了兒童、家長和老師的視角,而統合其上的,則是作者的視角。所以主述者雖然是小學生,真正發言的卻是作者。當時義大利才剛統一不久,作者有意把小學當成社會的縮影,讓各階層的人共聚一堂,賦予眾人相親相愛、家國一體的高貴情操。因此故事顯現出來的,便不是童言童語,也不是歡樂逗笑的校園記趣,而是學校教育、親師情感、家庭之愛和國家之愛。
實在說,書中標舉的理想很接近儒家的理想,只是較少透過口號式的教條,而是透過生活中的例子和模範故事,從感性來興發讀者的感動和嚮往。
時移勢往,時潮和童書都已今非昔比了。今天的教育現場已不知更新、揚升了多少回!多元教育、生命教育、性別教育、翻轉教育⋯⋯各種新名詞不時蹦跳而出。而童書從法國的「小淘氣尼古拉」於1950年代登場後,校園故事的主調也轉向輕鬆、幽默的新風潮。對比台灣現下流行的校園故事,更是「無笑不成書」,創作者莫不挖空心思以兒童視角來呈現生活中的趣味。在這一片喧笑歡鬧的主流聲中,這本十九世紀末的書還能保有它的時代魅力嗎?
我覺得可以的!正因時下校園故事多在逗引兒童的笑聲,反而顯出這本書的可貴。以前兒童笑得太少,現在兒童如果只懂得笑又太可惜了!偶爾還要有端正的感受,人格才會更完整哪。
《愛的教育》一書恰可以「端正」兩字總括:文字端正、人物端正、情感端正,理想端正。整本書都在形塑一個端正的人格。而這端正,又由溫馨的筆調寫出,因此特別動人。這本書要說有什麼缺點,就是人物、理想太完美;這本書要說有什麼優點,就是人物、理想夠完美!全書充滿了對善良行為的肯定,對偉大情操的讚美,讓人眼眶中淚光閃閃,胸中又漾出暖暖陽光。
本書原名《CUORE》,在義大利文裡有「心」的意思。日譯本譯為《愛的學校》,夏丏尊再改譯為《愛的教育》。經過一百多年,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的原因,便在於作者灌注在書裡的「心」是真誠且溫暖的。心的外貌雖然會隨著時代而小有變異,心的本質卻不會隨著時間而消逝。
在書中滿溢而出的愛人、愛家、愛國情操,強調的同理心和榮譽感,不正是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素質嗎? 越本質的東西越傳統,《愛的教育》正是這樣一本既傳統又本質的童書。讀過它,人不一定都會成為「優質好人」,但至少會在心中留下良善的種子,有機會讓心昇華,讓情感真摯,也就是說--有機會成為一個更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