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一個人的死亡,是否能藉由書寫,來進行告別與悼念?
「這是我們祖父母、父母都會經歷的潰敗,也許漢德克和我們都難免。」
──廖偉棠專文導讀。
「預示了厭世代之必然,無法界定那究竟是焦慮恐懼還是悲傷」──郭強生
▋榮獲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作家
▋全新譯本,德文原文直譯:最貼近漢德克的實驗風格
▋2009年榮獲卡夫卡文學獎
▋2014年榮獲國際易卜生獎
1971年,書中「我」的母親服安眠藥自殺了。儘管當天傍晚,她仍和往常一樣,到隔壁的女兒家吃晚飯。
死前,她以快捷寄出了多封掛號信,並附上了遺書,其中一封給「我」的信上是這樣寫:「但繼續活著是不可能的。」
書中「我」的母親即是作者漢德克的母親。身為一個經歷過納粹時期、戰爭,以及戰後經濟蕭條年代的女人,她總是設法從困境中找到平衡,只不過這一次,她自己就是困境。
葬禮上,漢德克強烈地渴望書寫他母親。幾個月後,這部具自傳色彩的半虛構小說誕生了。
「有時我依然會在夜裡猛然驚醒,彷彿我的體內有什麼把我輕輕一推,從夢裡推出來,我體驗到自己如何因恐懼而屏住呼吸,身體則一秒一秒地腐爛。黑暗中的空氣凝止了,我感到萬物失去重心、四處飄散。它們無聲地在我四周進行無重力的飄移,彷彿隨時就要墜落,從任何一個方向使我窒息……」
推薦人
專文導讀
作家 廖偉棠
聯合推薦
作家 林佑軒
作家 胡淑雯
影評人 馬欣
作家 張惠菁
詩人 曹馭博
讀書共和國社長 郭重興
作家 郭強生
作家 陳思宏
作家 陳柏煜
影評人 黃以曦
作家 蔡慶樺
詩人 鴻鴻
(依姓名筆劃排序)
各界推薦
「……畢竟沒有人能夠質疑諾貝爾文學獎的讚美,做為一個作家,漢德克『憑藉著語言的獨創性探索了邊境,以及人類經驗的特殊性』,他的著作給予了文學無聲的考驗,在他的語言底下,過往的文學都顯得太過平凡了。」──《金融時報》
「儘管這本書談的是漢德克母親的一生,然而這也是眾多女性的一生。漢德克這部著作雖不長,卻雄心勃勃,試圖將所有角度合一,經常參雜憂鬱。漢德克的母親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她生動、特別,而正因為著她不是;她是那眾多女性的其中一員。」──《紐約時報》
「《夢外之悲》是漢德克的傑作,簡要、凝鍊、神秘又詳盡地描繪了他的母親,而其中的歷史以及境遇,又將這層身分消抹了去。」──J•S•馬庫斯《紐約書評》
「動人且美麗地被呈現出來……近乎完美。」──理查德•洛克(Richard Locke)《紐約時報書評》
「在《夢外之悲》中,作者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面對了他自殺的母親,就像是對一個反覆發生的夢作解釋一樣,夢境栩栩如生,以至於那夢也變成我們的。」──《芝加哥太陽時報》
作者簡介: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1942──)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出生於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1961年曾於格拉茨大學攻讀法律,1965年退學。24歲即發表著名劇本《冒犯觀眾》,引起廣大迴響。他是當代德語文學重量級的作家之一,曾於1973年獲畢希納文學獎,2009年獲卡夫卡文學獎,2014年獲國際易卜生獎,被譽為「活著的經典」。作品風格以實驗性的語言著稱。
作品產量眾多,小說有《夢外之悲》、《守門員的焦慮》、《左撇子女人》、《在漆黑的夜晚,我離開了我安靜的房子》及《水果賊》(暫譯)等,其中多部曾改編成電影,如《守門員的焦慮》為與文‧溫德斯合作改編;《左撇子女人》則由漢德克本人執導,並獲坎城影展最佳影片提名。
譯者簡介:
彤雅立
著有詩集《邊地微光》、《月照無眠》、《夢遊地》。德語譯作包括《馬克思:愛情與資本論》、《分裂的天空》、《我戴著黃星星》、《卡夫卡中短篇全集》等。柏林自由大學電影學博士,現任教於輔仁大學德語系。2015年獲邀參與柏林文學學會舉辦之中德翻譯工作坊,2017 年與 2019 年獲羅伯特‧博世基金會與德國翻譯基金之翻譯駐村獎助。
章節試閱
凱爾騰州《人民日報》週日版的「綜合消息」欄目,刊載著如下的事情──「週五深夜,A城(G區)一名五十一歲的家庭主婦服用過量的安眠藥自殺。」
我母親過世至今已經快七個星期了。在葬禮上我曾有強烈的慾望想書寫她,我希望這份渴望在還沒退回麻木無語之前就展開工作。那份麻木的無語,是我得知她自殺消息時的反應。是的,展開工作──因為,想書寫我母親的這份渴望,有時會突如其來,有時卻又飄忽不定,因此必須得很努力工作,才不至於讓我太隨心所欲,比如用打字機在紙上不斷敲著同一個字母。然而這種單調的反覆動作對我並沒有幫助,它只會使我更加消極與麻木。當然我也可以離開──在路上、旅途中,即便沒頭沒腦地瞌睡與閒蕩,也不至於讓自己無法忍受。
幾個星期以來,我比平常更容易被激怒,在混亂、寒冷與靜默之中幾乎無法與人交談,每當地上出現一點小毛球或麵包屑,我就彎下腰撿起來。有時我訝異於我所握住的東西並沒有早早從我的手裡落下;想及這場自殺的時候,我會突然變得無感。儘管如此,我仍渴望著那樣的時刻,因為如此一來,麻木感消失,我的頭腦一片清明。那份驚駭讓我又好多了──終於我不再百無聊賴,身體不再抵抗,沒有費力的疏遠,沒有令人傷痛的時光流逝。
在這種時候,最糟糕的莫過於他人的參與,即便是一道目光,甚或一句話。你只能馬上望向他處,或直截了當地堵住他的嘴;因為你需要那感覺──你正經歷的事,它令人費解也無法言傳。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感到那份驚駭是真實且意味深長的。一旦談起這件事情,人們馬上又會覺得無趣,一切突然又變成虛空。然而,我偶爾會沒來由地向人們說起我母親的自殺,若他們妄加評論些什麼,我就會生氣起來,接著,我希望他們最好能轉移注意力,用甚麼其他的東西嘲笑我也好。
就好比詹姆士‧龐德在他最新的一部電影,人們問他,那位被他從樓梯欄杆上丟下去的對手是否死了,他回答:「但願是這樣!」這時我不由得輕鬆地笑了。我一點也不在意人們開死亡的玩笑,甚至這樣讓我覺得舒服。
驚恐的時刻總是非常短暫,更多是不真實的感受,在這些瞬間之後,一切又都閉鎖起來;此時若你身邊有人,就會靈機一動,開始去關心他,彷彿剛剛的沉默對他失禮似的。
自我開始書寫以來,這些狀態似乎漸漸遠離、逝去了,或許正是因為我試著盡可能準確地描寫這些狀態。透過描寫,我開始去回憶它們,如同回憶我生命裡已經結束的一個階段,費力的回想與表達使我壓力重重,乃至過去幾週那些短暫的白日夢已經變得陌生。我時不時也會有這樣的「狀態」──日復一日的想法,那些多年來或數十年來重覆無數次機械式的原初想法,它們突然遠離,意識開始疼痛,它的內裡突然變得如此空洞。
如今這些都過去了,我已不再處於這樣的狀態。每當我書寫,必然會寫到過去,寫到一些歷練過的事,至少,在書寫的時候是這樣的。我從事文學,這份工作所顯現於外的實體存在,向來就是一個回憶與表達的機器。我之所以寫下我母親的故事,一來也是因為我認為自己比隨便一個陌生的採訪者更了解她,以及她死亡的緣由,那些採訪者也許能夠利用宗教、個體心理學或社會學的夢境解析表,毫不費力地解出這樁有趣的自殺案件;再者則是因為我自身的興趣,當我有些事情可做的時候,我就會復甦起來,最後則是因為我跟隨便一個前來採訪的局外人一樣,都把這場自殺當成是一件案例,即便我是以另一種方式。
當然這所有的理由都是信手拈來的,而且可以被其他同樣信手拈來的理由替換。有那樣的短暫時刻,我失語到了極點,並且渴望書寫這些時刻──那種渴望,與我一直以來的書寫的動機並無二致。
參加葬禮的時候,我在我母親的錢包裡找到一張郵局寄件憑證,編號四三二號。週五晚間,她在回家吞藥之前還還寄了一封掛號信到法蘭克福給我,裡面有一份遺囑副本。(為何要用快捷呢?)星期一我在同一家郵局打電話。那是她過世兩天半之後,我看見一卷貼有掛號標籤的黃色捲筒橫放在郵務人員面前──這段時間已經寄出了九封掛號信,此刻接下來的號碼是四百四十二號,這幅景象與我腦海中的數字竟如此相像,以至於我乍看之下覺得混亂,一時間以為一切都不是真的。想告訴別人這些事情的慾望,確實讓我笑顏逐開。那天是如此晴朗,雪色一片,我們吃著肝丸湯;「事情是這樣開始的……」──如果有人這樣開頭,一切就會像是杜撰的,我並不想脅迫聽眾與讀者親身體會,我只想給他們朗讀一段非常奇妙的故事。
凱爾騰州《人民日報》週日版的「綜合消息」欄目,刊載著如下的事情──「週五深夜,A城(G區)一名五十一歲的家庭主婦服用過量的安眠藥自殺。」
我母親過世至今已經快七個星期了。在葬禮上我曾有強烈的慾望想書寫她,我希望這份渴望在還沒退回麻木無語之前就展開工作。那份麻木的無語,是我得知她自殺消息時的反應。是的,展開工作──因為,想書寫我母親的這份渴望,有時會突如其來,有時卻又飄忽不定,因此必須得很努力工作,才不至於讓我太隨心所欲,比如用打字機在紙上不斷敲著同一個字母。然而這種單調的反覆動作對我並沒有幫助,它...
推薦序
導讀
生無例外、死無餘哀
◎廖偉棠
2019年,漢德克「運用語言的獨創性產出深具影響力的作品,探索人類經驗的邊緣地帶與獨特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然而,作為他的早期作品,被他自詡為最成功的小說的《夢外之悲》卻與這個授獎詞看起來相反,這是一部刻意抹殺語言的「文學」性,然後去書寫人類經驗的普遍性的作品。
在其中,人生的困窘被相稱的瑣碎言語素描下來,最後凝結成一幅凱綏•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的版畫:在充滿了黯淡劃痕的石板上掙扎的母親。
「我們躺倒睡去
一隻手壓在腦袋下面
另一隻手伸向一堆星球之中
我們的雙腳遺棄了我們
用它們細小的根筋
體驗著大地
在下一個早晨
我們痛苦地將其拔出」
——也許波蘭詩人齊別根紐•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的這首詩《我想描述》更適用於描述《夢外之悲》裡面的漢德克母親,前半段是年輕時短暫閃爍過的母親,後半段則是大半生淪陷於貧困與非個性化的社會裡的她。英文版書名「夢外之悲」-A Sorrow Beyond Dreams它還有一個副標題:A Life Story,後者是反諷:你所認為的人生充滿的「故事」,不過是在幻夢之外的一聲嘆息。
漢德克在1972年的這次急促而沉重的寫作,來自一場日常悲劇。1971年,漢德克的母親瑪麗亞•漢德克因為不堪病痛折磨而自殺,表面上是病痛帶走她,實際上是無法繼續直面人生之蒼白麻木——漢德克看到了、理解了,但只能在她死後才訴諸文字去剖析。
這種剖析的困難在於,你隨時會被指控成為卡繆《異鄉人》裡的殺人犯莫梭,後者對自己母親的葬禮的冷漠被列作法庭指控他故意殺人罪的佐證。
《夢外之悲》故事以報紙上一則冰冷的社會新聞開始:「週五深夜,A城(G區)一名51歲的家庭主婦服用過量的安眠藥自殺。」這位自殺者是漢德克的母親,而彼時的漢德克是一個剛走上文壇的新晉作家。
在一個存在主義餘氛尚濃的文學時代裡,書寫母親的葬禮必然會與《異鄉人》產生關係,漢德克用「這樁有趣的自殺案件」去形容自己母親的死,一方面是表現出一種專業化的冷漠,一方面也是暗示這依然是一部小說,「我」並不完全等於漢德克本人。這個死亡事件揉合了卡繆的兩大主題:他人的死與自殺,而漢德克的超越之處是他以冷靜帶出悲憫,這種悲憫在小說中後段不長的篇幅中勻速化開,瀰漫文字中如濃霾讓人窒息。
生死揉合在這樣一句話裡:「我的母親出生在五十多年前的一個地方,那裡也是她死去之地」。隨之而來家族歷史的敘述悲涼又枯乾,不像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熱衷的家族史那麼奇異多彩,反而像一個中國近代一個西北貧寒之家的滾滾輪迴。人的存在如灰塵,女人(母親只不過是其中一個代表)的命運尤其冷酷,一段段俯瞰式的一生回顧完全展現出未來大師的手筆——大師的能耐,在於體會異於己者的悲歡並且說出來的能力。
難怪在後來,漢德克在《多瑙河、薩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納河冬日之行或給予塞爾維亞的正義》中這樣說:「我屬於托爾斯泰以來那個文學傳統……《夢外之悲》是我最成功的一部作品……我向來寧要感人至深,不要博人喝彩。」但是他的感人,很大程度是基於他的冷峻,甚至冷酷。
有「夢外之悲」,就意味著有「夢中之喜」。母親不是包法利夫人,她的微細的慾望和自由都是實在而謙遜的,即便這樣,也經不住人世的磨礪和漢德克的鐵筆層層剝離。他延續奧地利現代文學的反諷式沉思傳統,把「夢」的多重隱喻一一解構,他形容市民階層的夢大多是「顛倒之世的聯想遊戲」,「個人命運若真是有了特立獨行的發展,也會在夢的碎片中失去自我的個性……何況,『個體』只作為罵人的詞而聞名。」
在注重個人主義的歐洲文明背景下看這段話未免驚詫,然而如果放到現代奧地利歷史上看,你會赫然發現母親身上帶有這個沒落之國的隱喻。漢德克挖掘的是奧地利人的非個性化,從奧匈帝國的解體到德意志的兼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日,德國人雙手贊成!」奧地利人呢?「『我們都相當興奮。』母親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有了群體經歷……人們在自己的意識中,看見自己所做的動作同時被其他無數的人重複著,於是這些動作行成一種運動的節奏——生活也籍此得到一種被保護且又自由的形式。」漢德克像剖析里芬斯塔爾《意志的勝利》一樣剖開民族的迷狂。
這種迷狂與它根本的貧瘠放在一起的時候,顯得如此可憐。母親因為不停的生育和父親的酗酒失業而越來越陷入貧窮,「乾淨讓窮人擁有社會能力……他們貧苦的生活景象令人厭惡,因而破壞了大眾的觀感。」漢德克如此犀利無情地抨擊國家面對貧困時的自欺,這也許是自喬治•奧威爾《巴黎倫敦落拓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之後,西歐文學關於貧窮最深刻的描寫,也是對歐洲文明當中包含的自欺自慰最無情的鞭撻,這時的漢德克除了是一個絕望的兒子,更是寫《守門員的焦慮》和《冒犯觀眾》的那個犀利的批判者。
這不只是那個時代的女性哀歌,而是跨時代的階級哀歌,隨著時代的「進步」,漢德克一次次看到母親獲救的可能,一次次看到這可能的磨滅。無論是作為新時代「家神」的家用電器的發明,對婦女從家務中的「解放」,還是文學閱讀的介入——這也是全書中唯一看到作為作家的兒子對母親的一次援手;還有對政治的投入。當她稍微尋覓到一些個體性,疾病和衰老已經迫不及待來到她跟前了。
這是我們的祖父母、父母都會經歷的潰敗,也許漢德克和我們都難免。《夢外之悲》的黯淡在於此,它所能激起的反抗也在此,這一切要到最後的葬禮才豁然開朗。
「人們迅速離開墳墓,而我的目光則從那裡轉移到屹立不搖的樹——我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如此無情。原來這是事實!森林擺在眼前,無數的樹梢不證自明;此前混亂的人群作為插曲漸漸地消失在畫面裡,我覺得自己被嘲笑,感到非常無助。而那在無以為繼的憤怒中我突然有種慾望,我想書寫關於我母親的一些事。」
——這段話的語調很魯迅,很《朝花夕拾》,充滿了倦怠與反抗的矛盾。那個過去的、將要過去、或者是遠遠未曾過去的世界,無論獨裁與自由的政治中,對母親都是剝削;與這人類社會無處不在的物質與精神上的剝削相比,所謂「天地不仁」竟然是公平且坦然的,在這樣的覺悟下,書寫終於獲得其必要性。
「我做過一個夢,夢裡的她有第二張臉,那張臉卻也非常滄桑。」
《夢外之悲》也是一部關於寫作之困的小說,因此與其說是流行的「後設小說」,還不如說是「反後設小說」。漢德克不是全知全能者,也不是以自己的犀利文筆承受「夢裡」所渴求的安慰的人,他始終站在夢外,承認這一切悲苦與赤裸裸的無援狀態。這裡,生無例外、死無餘哀,唯留下一個活過、絕望過、在最後一刻有過自由選擇的尊嚴的人的遺像。
導讀
生無例外、死無餘哀
◎廖偉棠
2019年,漢德克「運用語言的獨創性產出深具影響力的作品,探索人類經驗的邊緣地帶與獨特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然而,作為他的早期作品,被他自詡為最成功的小說的《夢外之悲》卻與這個授獎詞看起來相反,這是一部刻意抹殺語言的「文學」性,然後去書寫人類經驗的普遍性的作品。
在其中,人生的困窘被相稱的瑣碎言語素描下來,最後凝結成一幅凱綏•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的版畫:在充滿了黯淡劃痕的石板上掙扎的母親。
「我們躺倒睡去
一隻手壓在腦袋下面
另一隻手伸向一堆星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