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7 項符合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8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本書翻譯品質不甚理想,對照著原...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21/12/24
本書翻譯品質不甚理想,對照著原版挪威文閱讀後發現,光是第一頁就誤譯不斷,不少地方皆錯誤呈現原作者的文字,有些句子的內容甚至完全變成譯者自己的憑空創作。這位作家值得一讀的作品卻遭遇如此待遇,實在可惜。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

作者: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 譯者:林後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3-3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Readmoo
圖書名稱: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

《華爾街日報》評:「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繼村上春樹後,2014年德國《世界報》文學獎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全六冊,繁體中文版首度上市

 

吳明益/專文推薦

妮可.克勞斯(《烏有》作者)
詹姆斯·伍德(《紐約客》重量級評論家)
莉迪亞·戴維斯(2007年國際曼布克得獎主)

江佩津、朱嘉漢、吳曉樂、李桐豪、言叔夏、郝譽翔、高翊峰、
張亦絢、陳栢青、湖南蟲、盧郁佳、廖偉棠、顏擇雅

──國內外一致推崇

 

「實時直播的苦行百里,真實碾磨你身體每一吋,讀完傷痕累累。」──盧郁佳
「我懷疑自己走入了一座陵寢,作者在裡頭以文字逼問永生的可能性。」──吳曉樂

 

這是作家最深層的意識
平凡的日常,卻私密得令人恐懼。

 

「他是她的第一個孩子。
小孩不應該在父母之前死去,不應該這樣的。這不在計畫之內。
但對我來說,爸爸又是什麼呢?
一個我巴望他死的對象。
那所有的這些眼淚又是為了什麼?」

 

不只是以自己的秘密作為利器
更將親友、愛人的一切內幕,為了寫作而傾巢而出
這是文學自殺之作。


因寫作內容過於真實,在出版後曾多次遭受親人反對,儘管如此,評論者卻認為這樣的露骨反倒滿足了人們最深處的窺視欲。《我的奮鬥》第一冊甫出版就迅速引起熱議,除了暢銷挪威,也迅速售出各國版權。全六冊的半自傳體小說,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每一冊都從生活中洞察出深刻反思,以樸實的日常經驗喚起讀者強烈的共鳴。作者不避諱揭露的事實的寫作風格也是造就出如此精彩敘事的原因。在克瑙斯高的寫作策略成功後,北歐也有越來越多作家紛紛效仿,引起一波克瑙斯高的美學風潮。

 

「有些書在美學上過於強勁,以至於具有革命性,克瑙斯高寫的書就是其中之一。」
──《巴黎評論》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
★2013年《紐約客》年度好書
★2015年榮獲德國《世界報》文學獎、入圍《獨立報》外國小說獎

系列初始,克瑙斯高就以父親的死亡作為一切開端。他的父親嚴肅、寡言,對待工作十分認真,卻是個失職的父親。父親的死重新讓他想起了曾與他相處的一段童年時光,他是如何在那樣的威嚴底下成長,又是如何從中找到破口學會叛逆。父母離婚後,父親與他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遠,得知父親死訊,想起上一次單獨與他談話,竟已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情。晚年的父親儘管試圖在他面前維持著端正、得體的樣子,但實際上已落魄不堪,終究端正的形象沒能印入克瑙斯高眼中,而那間父親死去的屋子,更是充滿了大量的垃圾、空酒瓶、髒污……那是巨大孤獨的極致。

 

作者簡介 |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

挪威最重要的當代作家之一,被譽為「挪威的普魯斯特」。1968年生於奧斯陸。1998年,以首部小說《出離世界》(Ute av verden)獲得挪威文學評論獎。2004年,以第二部小說《萬物皆有時》(En tid for alt)獲得北歐文學獎,及國際都柏林文學獎提名。2009年至2011年間,克瑙斯高出版了六部自傳體小說《我的奮鬥》(Min Kamp),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此系列完成後,隨即獲得挪威文學界最高榮譽──布拉哥文學獎。2015年9月,更獲得了德國《世界報》文學獎。如今《我的奮鬥》系列已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近年著有《四季四重奏》(暫譯,Årstid encyklopedien)四部曲。

 

譯者簡介 |

林後

生於成都,長在重慶,職大教師。1987年旅居挪威至今,從事雙語教師多年,之後在奧斯陸人民大學任教十餘年。現居家從事翻譯和寫作。已出版譯作《挪威民間故事選》。

圖書評論 -   評分:
 本書翻譯品質不甚理想,對照著原...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21/12/24
本書翻譯品質不甚理想,對照著原版挪威文閱讀後發現,光是第一頁就誤譯不斷,不少地方皆錯誤呈現原作者的文字,有些句子的內容甚至完全變成譯者自己的憑空創作。這位作家值得一讀的作品卻遭遇如此待遇,實在可惜。
 我想卡爾是如此安排的,讓父親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3/30
我想卡爾是如此安排的,讓父親的死,成為他一頭栽入意識流長廊的原因,每扇裝載往日情懷的門後,都有能讓他檢視關係瑕疵的素材,或是開門發現,人的形象是自何時於他心裡劣質化的。卡爾在《我的奮鬥》中,對於景致繪寫是費心的,不只是畫面,還有當下所見的任何細微,都有著讓陌生人產生共感的真實面,他看似不厭其煩,或許是要讓「邀請我們參與他的過去」這件事顯得更合理,讓更多人同意,他之所以成為這麼的人,是不無道理的。

「駛進回憶」,他這麼寫。卡爾應該十分熟悉榮格心理學,我也同意人的內在原型是深受兒時經驗影響的,我們來回出入他的記憶,一起揣測一些線索,一起討論父親的死是否為應得的。

《我的奮鬥》裡存有不少哲學性論點,譬如寫作部分,卡爾認為書寫是向情感世界靠攏,作家書寫一片烏托邦的美景時,唯有信任它所富含的意義才能予其真實性。我喜歡卡爾不斷的將藝術帶入他的世界觀,林布蘭、透特、卡拉瓦喬、維米爾、莫內及更多,他於生活中看見畫,在感受到藝術施予的情感波盪後,又能隨即冷靜,分析現實和畫面的距離,如閱讀《觀看的方式》,了解藝術是一種自我的世界。
 每個人可能都有失去至親的經驗,...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3/30
每個人可能都有失去至親的經驗,有些人用說話來傾訴情緒,有些人用哭泣來找到出口。而克瑙斯高將這一切都寫了下來,以一種極富真實感的敍事方式書寫, 讓人不由自主地隨著他的文字,進入他的世界與他對話,就像朋友一般,聽他說著生活中那些絮絮叨叨的事情,看著他對這個世界提問也自我回答,與他一起觀察一起感受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物,看到了那些人,做了些什麼事。正當我們彷彿身歷其境般的走在斯德哥爾摩的街道上,他卻又在不經意的時候,憶起了父親的死亡。

得知消息的當下,思緒混亂是常見的情況,無法控制自己的思想,雖然已成事實,但還不曉得如何面對,甚至想不起最後一次和父親見面是多久以前的事。過去與父親有關的回憶,小時候住在一起發生的情景,曾經多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注,父親拋家棄子的畫面,心中對父親的怨懟,一一湧現。那些拼命隱藏的眼淚,不敢顯露的情緒,多麼壓抑。

書中有一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我,”混亂與不可預測是生命開始與終結必然的要素”。我深切覺得這是一本表達出大人情緒的小說,他的文字貼近人心,在克瑙斯高身上發生的一切,也可能在你我的人生裡出現。
 「我與父親之間—&...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3/29
「我與父親之間——正如世間大多數親子關係那樣——既有快樂的事情,也有不那麼愉快的事情。但如今最為鮮活地在我腦中甦醒的,不知為何並非這兩者,而是極為平凡的日常光景。」村上春樹在一篇雜誌訪談裡,提到這麼一段話。我想,《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說的正也是這樣一段相似的光景。
     
  
卡爾・奧韋的文字給我一種灰色調質感,縱使描述一個有陽光的午後,總覺得某處仍會吹來微涼、甚至些微刺骨的風。他帶著敏銳的觸角,打開所有感官,描述眼睛所及的環境、聲音、人,周遭一事一物好像都能刺痛他。
  
起初我不懂這是為什麼,直到卡爾父親的死亡躍入眼裡。父親的死亡,這是起點。然後,那些回憶就這樣突然湧現,原先被層薄膜隔絕的它們,在某個霎那被生活戳破一個小洞,就如湧泉一般淹進了此刻身處的世界。可能是候機室,可能是和哥哥英格威的相處,可能是一根燃起的菸。
  
  
卡爾・奧韋認為,「懷舊不只是種羞愧,也是一種古怪與瘋狂。」他花不算短的篇幅詳述了他對於文學、藝術、美,和對於「那個地方」的追尋。在他流水帳式的敘述中,我們能看見他不停轉換視角,切換思考模式。他持續以一種低頻率的穩定振動,書寫他對於世界的認知,詳實記錄他所感受到的一切。

直到父親的死亡撞進生活,打亂規律。
  
  
想起甫播畢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電視劇從小說提取的核心:「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時間流逝了,記憶被生活竄改,過去苦澀荒誕的回憶有可能更隨時間發酵得更苦澀;但也可能被釀成蜜。
卡爾・奧韋的父親死了,但他對於父親的探尋,似乎才正要在追憶中展開。「他在自己的海裡航行,過著自己的生活,死也是自己的死。」而與這片海相連的島,仍浸泡在水中,等待某一日,終於輪到自己下沉。
    
死亡從來不意味著消逝,記憶讓一切存在。
 年少時期曾讀過《追憶似水年華》...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3/29
年少時期曾讀過《追憶似水年華》,沒讀完,說真格的,讀得懵懵懂懂,理解得支離破碎,堪謂有讀沒有懂,不過沒有因此不喜歡,反而因為沒讀完而在心上烙下一處位置,總想著有朝一日要讀完它。或許隨著閱讀年齡的增長,再回頭讀,說不定能激盪出些許火花。不過在這之前,先來談談《我的奮鬥》。

我很喜歡的村上春樹在《1Q84》裡有提到《追憶似水年華》;而諾斯加德的《我的奮鬥》亦頗有普魯斯特風格,是以有「挪威版追憶似水年華」之盛名。綜合以上因素,即使這書不容易讀,我還是想要認真讀上一讀。

卡爾‧奧韋‧諾斯加德與父親的關係並不融洽,父親對他的態度在他的生命裡留下了長長的心靈傷痕,甚至還有仇恨。卡爾用零零散散的記憶片段,糾纏綿長的細膩文字,佐以書籍、畫作、音樂等藝術形式來表述其人生的過往及現在,爬梳剖析自己與父親之間的糾葛和內心對於父親之死的感受。父親的死,他莫名流淚了。明明這麼恨,為什麼還會哭?這是什麼樣的矛盾情懷,是血濃於水的自然體現嗎?我想,這應該屬於心理學的範疇了。

記憶很長很長,故事卻說得很慢很慢,一小塊一小塊的回憶沒有時序性地被隨意抽出細細傾訴之。雖節奏緩慢,卻鏗鏘有力;雖叨叨絮絮,文字卻很美,不使人厭煩困倦,甘願沉浸在這彷彿靜止狀態的歲月之流、文字長河裡,慢悠悠地品嘗其中的美好細節。

總之,進入作者的心靈之森,我們只需當個觀光客,無需有任何疑惑,不用妄加臆測置喙,無庸企圖解讀評論或是分析,畢竟這不是虛構故事,而是一個真實人生的呈現,只消跟隨氣質豐美雅致的文字導遊,靜靜欣賞作者分享予讀者的人生風景,如此便好。
 父親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生命中的...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3/29
父親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生命中的支柱也不為過,所以有時候很難想像和父親關係不好是怎麼一回事,或者是無法理解在父親去世的時候,比起傷心,想更多的卻是如何得到遺產又是一個怎麼樣的狀況。參加父親的葬禮,作者想到的卻是能得到多少遺產,這讓我不禁好奇,這對父子之間到底經歷過些什麼,而兒子對於父親的感覺又是什麼?原本我以為亡者屍骨未寒,生者拆分遺產這種事情,是東方傳統家庭比較會出現的,現在看起來古今中外應該都一樣,是我刻板印象了。
我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我看見的是生命,思索的是死亡。」這句話很有意思,這句話讓我想到孔子很有名的一句「未知生,焉知死?」我覺得這句話並不是逃避死亡,而是要先理解了生,才能知曉死;而書中這句話對於生死的看法是見則思,那知曉死到底需不需要先了解生,每個人的看法或許不同,但這種不同正是這些想法有趣的地方。
 卡爾・奧韋《我的奮鬥:父親的葬...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1/03/29
卡爾・奧韋《我的奮鬥:父親的葬禮》:寫作是與陰影中的記憶奮鬥

《我的奮鬥:父親的葬禮》是挪威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2009年發表的作品,是他一系列自傳體小說中的第一部,主題是死亡。他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陸續又出版了其餘的五部作品,皆是以「我的奮鬥」為題,書寫自己一生中的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並獲得挪威文壇最高榮譽的布拉哥文學獎。2015年則是獲得德國《世界報》文學獎。

被譽為「挪威的普魯斯特」的卡爾・奧韋,文筆上其實並沒有像普魯斯特那麼繁瑣、細碎和華美,但仍然是很細膩、值得慢慢咀嚼的文字。同時,雖然這部作品被人聯想到和《追憶似水年華》類似的回憶集小說,但對筆者來說,第一個映入眼簾的,除了是記憶的主題外,更重要的,是「我的奮鬥」在這些作品中的意味。

「寫作是將陰影裡我們所知的一切精神呈現出來。」

在這部作品中,「陰影」指的除了是父親的死亡,其實也是生前和父親各種不愉快的過往。在書中,卡爾・奧韋寫到,父親雖然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但並不認真對待自己的家庭。除了常常在家中不理會親人,獨自整日酗酒、抽菸,甚至曾經暴力對待過母親和他的兒子們。在兒子們長大成家後,當然也就也很少見面。因此聽到父親逝世的卡爾.奧韋,在當下甚至表示自己「沒有什麼感覺」。

儘管明明「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各種以前忘卻的記憶卻忽然以各種方式、契機,突如其來地閃過、顯現在自己的腦海裡,並留下深刻的情緒。像一道道海浪或是面紗的揭開一樣,一層又一層地翻攪自身的情感。最後在這些「一切的不規則和所有的模糊不清中」,感受到被死亡撕裂般的痛苦。

自己怎麼會忘記過去曾和父親有這樣的經歷呢?是否,我們都太被仇恨、憤怒給壓垮了,以至於忘記了一些在彼此之間如此重要、不該忘記的過往呢?

這種感觸大概就是卡爾・奧韋之所以開始想要書寫這系列小說的契機吧?有些事物,如果不透過寫作,或許就再也沒機會想起了。只會繼續潛藏在過往的陰影中,難以被重新挖掘,獲得反思。這也正是書寫作為一種奮鬥,背後所昭示的意義。以有時直敘,有時細膩的描述中,讓人面對自身與彼此的糾結。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是挪...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3/26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是挪威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的自傳體小說,作者用嚴密的紀錄描寫人生裡的衝突,新生和死亡,冷漠與熱情,奔放的回憶和蒼涼的現實,邀請讀者在見證悲歡的同時,逐步逼近一位作家的情感內核。他直視生命裡的矛盾,藉由文學,一磚一瓦重建了場景,重建了生命。

我必須調整被即時訊息慣壞的腦袋,才能好好感受故事中豐富的細節,以及隨之而來濃密的情緒。如果我的腦袋是沙灘上的淺水窪,克惱斯高的腦袋就是海洋,數不清的生命在裡面滾盪,看不見豐饒的盡頭。忽然一陣細碎的浪花撲上,瞬間,我成為海洋的一部分。

無邊無際的世界裡,人類該如何面對生命裡的陰晴與圓缺,安定不穩定的心靈?克瑙斯高既深又廣的文字為我們示範了其中一種可能。他摘下社會的假面,剝除頑固的自尊,一刀剖開人性深處暗藏的秘密,素描裏頭的光與影。生命中容易忽視的瑣碎都在作者的筆下帶著光彩重現,就算是輕微如水漬般的記憶,我們也得以穿透恍惚的表層,看見水漬裡映照出的倒影。

「寫作就是將陰影裡我們所知的一切精神給呈現出來。 」這是克瑙斯高在書裡的一段自白,或許也是他為何而寫的原因。在光明壟罩的時候,記得黑暗曾經讓我們隱隱作痛;在每一個生命力湧現的片刻,思索死亡的意義。 

過去存在於意識裡不曾消失,現在可能在頃刻之間被遺忘。無論此時此地多麼耀眼,皆指向一個注定消亡的未來。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
作者:朱宥勳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8-29
66折: $ 297 
博客來 - 今日66折
瘦一輩子的本事:心理學權威的10堂知心瘦身課,跳出飲食陷阱,跟減不完的肥說ByeBye
作者:茱蒂絲.貝克 (Judith S. Beck, Deborah Beck Busis)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4-02-06
66折: $ 277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報價天王林信富分析師的超省力散戶投資術
出版社:Smart智富
出版日期:2023-12-12
66折: $ 25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ABC英文作業簿16K
作者:世一文化編輯群
出版社: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6-13
$ 2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精靈幻想記 (首刷限定版) 25
作者:北山結莉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30
$ 238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明明我喜歡巨乳,卻轉生到BL的世界 04
作者:尚月地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27
$ 11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文字變現!誠懇文案力:王繁捷日破400萬業績的寫作祕訣
作者:王繁捷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4-05-31
$ 35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辦公室戀愛的對象是我喔?(全)
作者:ニクヤ乾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5
$ 11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魔法之家-01
作者:高尾滋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7
$ 11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賣故事的人
作者:吳子雲
出版社:商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1
$ 277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