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經驗比身的經驗深刻,如果肉身死後心識繼續存在,
思考死後的的命運就是我們極重要的功課了。
在十八、十九世紀中,每當革命性的科學發現問世,宗教與科學就越走向分離。在二十世紀裡,重要科學發現所衍生的新知識,豐富了人類的智能,反而觸發了一種新趨勢,即科學界的人士開始注意心靈與道德方面的概念,願意回過頭來看自己本來是用什麼態度評估心靈修持,從而達致更全面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科學界對於佛教哲學漸漸重視了,我樂觀地認為,人們從物質面和精神面看世界的觀點在未來幾十年中都會有重大的轉變。
人們遭遇不順遂而不能合理解釋的事,應對能力是不同的。沒有心靈信仰的人在遭遇常人理解能力範圍之內的狀況時,能應付得來。但如果突然發生超出常理的狀況,則很難應付。修行佛法的人較能明白生命的究竟,所以不會在這時候喪失勇氣和希望。
修行佛法的方式很多,可以因人而易。有的人可以完全棄絕俗世生活而成為隱修者,將全部時間精力放在靜慮上。有些人可以在常人的生活中修佛法。修行佛法不是要等到能撥出固定時間的時候才來做。應該當下就把佛法納入自己的生活。
一般說來,利他的思想乃是人世間利益與幸福的真正源頭。如果我們生在一個不可能發揮利他精神的世界,那將是一種絕望的處境。生為人類的我們,具備靈修的所有機能,其中最寶貴的就是人的腦。因此切不可浪費生為人類的大好良機。
死後會不會轉世,完全證悟是否可能達到,是很難回答的。但是我們都知道,正向的心態和正向的行為較能帶來歡喜與平靜,負面思想行為會導致不好的後果。因此,如果我們因為修行而能減輕痛苦、體驗歡喜,這種成果便足以激勵我們更高層次的靈修。
我們從日常生活的觀察就能證明事實的確如此:一天之中的利他行為越多,我們越會覺得心平氣和;越以自我為中心,越會覺得事事不順遂。憑這些感想可以推出的結論是:善心與利他的動機確實是真正的歡喜泉源,所以也是真正的如意寶石。
——達賴喇嘛
作者簡介: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丹增嘉措
1935年生於西藏安多,1959年中共接管西藏後,他在印度達蘭沙拉成立流亡政府,是西藏的精神與政治領袖。精通藏傳佛教各宗派教義,並致力於推廣佛法到西方,成為舉世聞名的精神導師。他是個奮戰不懈的和平工作者,所倡導的普世與個人責任觀也備致推崇,於198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2011年宣佈為推進民主制度,將一切政治權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產生的領導人噶倫赤巴洛桑森格。
章節試閱
導 論
1 概論
一切眾生都有從身心蘊聚而來的自我意識,自我天生就是欲求快樂而想要避免受苦的。這種天生的本能是不知節制的,而且存在於世間一切生物,不論外表生長的形狀有多大差異。是這種本能驅迫著我們把自己看得重於一切。因為這種本能是合理的,人生而有權求樂離苦。
《究竟一乘寶性論》中說過,眾生皆有解脫痛苦煩惱枷鎖的潛能。眾生既有這個潛能,可見本來就有佛性與覺悟的種子。
人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生物,在於人能夠在運用智能的同時保有對於同類仁愛、和睦、坦誠的品行。既知道人性有這種內涵,我們就不可以讓自己受物慾左右。為謀生計而努力工作,但不因此悖離誠正,這是可能的。物質發展的根本目的原是謀求更大的幸福與和平。然而,生活的目標如果只在追求物質進步而不顧精神方面的需要,乃是捨本逐末,連幸福與和平的目的也難實現。
我們都很清楚,心的經驗遠比身的經驗深刻。因此,如果肉身死後心識繼續存在,思考死後的命運就是我們極重要的功課了。我們應該探究的是,人是否可能憑心識達到永恆寧靜歡喜的狀態。如果可能,努力去達到這個境地就對我們有切身的重要性了。
談到心識,表面上看是個單一的東西。如果深入剖析,便知道心識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和層次。有些是不好的,因為它們浮現時會令人煩惱。有些卻能帶來安定與清靜。所以我們必須技巧地把兩類區分開來。一般而言,心識本質上是清明與知曉;可以受影響而改變。心識的本質是純淨明白的,污染思維的那些迷惑並不會深入心識的本性。例如愚癡等各種擾亂人心的迷惑,都是外來的,並不是人心之中不可除去的面向。由於種種迷惑和分別心之類的態度都是不安定的,只是暫時存留在心識裡,所以,只要恰當地運用相對的力量,都可以讓它們舒緩,終至完全根除。能夠根除迷惑,便是得到恆久的清靜與歡喜了。
我常說,世人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人信仰某種教義,有人排斥這種宗教信仰,有人根本無所謂。人們遭遇不順遂而不能合理解釋的事,應對能力是不同的。沒有心靈信仰的人遭遇的狀況只要是在常人理解能力範圍之內,就是應付得來的。如果超出常理的狀況猛然發生,他們雖然想要應對,卻只會氣餒焦慮。修行佛法的人較能明白生命的究竟,所以不會在這時候喪失勇氣和希望,而勇氣和希望是延續生命最重要的元素。所以說,心靈開拓之重要顯而易見;就這方面而言,我相信佛教義理可以有很大貢獻。
修行佛法的方式很多,可以因人而異。有的人可以完全棄絕俗世生活而成為隱修者,將全部時間精力放在靜慮上。有些人可以在常人的生活中修佛法。不要以為修行佛法可以等到能撥出固定時間的時候才來做,這樣的想法是錯的。應該當下就把佛法納入自己的生活。修佛法的精義在於能夠生活在佛法美好道理的規範之中,使人生有方向有目的。能秉持這樣的觀點,不但個人自己受益,對他生活其中的整個社群也有益。
一般說來,利他的思想乃是人世間利益與幸福的真正源頭。如果我們生在一個不可能發揮利他精神的世界,那將是一種絕望的處境,好在事實並非如此。生為人類的我們,具備靈修的所有機能,其中最寶貴的就是人的腦。我們切不可浪費生為人類的大好良機,因為時間這個現象是短暫的,不會等人。世間萬物的本質就是會變會分解的,所以我們務必努力使做為人的生命有意義。
前面講過,人生而有權追求幸福,一切有情眾生也同樣有這份權利。那麼,自己和其他生命有什麼區別呢?唯一的不同就是,某人所謂的個人自己的事是只關係一個人的,不論某人是多麼重要的人物。所謂其他生命的事卻可能關係無數生命的福禍。兩種不同的關懷差別在於數量。
如果某人與一切有情眾生都不相干,完全獨立在生物界之外,他對其他生命表現冷漠也就情有可原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所有生命的生存都離不開別的生命;甚至一個人的苦與樂的經驗也是因為與他人互動才產生的。人對他人的依賴並不只限於日常溫飽方面;人的心靈發展也全都受他人影響。因為與他人互動,才可能啟發慈悲、愛心、包容、慷慨等等人性品行。甚至佛陀的崇高行為,也是因為對其他眾生的憐憫不捨而產生的。如果能循這個觀點看,就會覺得只顧自己利益不管他人福祉是自私的,也是不公的。如果拿自己的利益和無數他人的福祉相比,會發現他人的福祉遠比自己的重要;從而會了解,為了無數他人而放棄累積自己的利益是公正而合理的行為。反之,為了一己的利益而犧牲許多人的福祉不但是極不公的,而且是愚蠢的。
我們既然有判別對與錯的智能,既然能從往昔偉大菩薩的典範中攫取靈感,我們就該竭盡所能矯正平時以自我為中心的看事態度。我們看待自身利害的態度應該是,完全敞開心胸為他人著想,做到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和自己的生命沒有絲毫的佔有慾。現在我們正有這樣做的良機。
我們應當慶幸能生為人,有實踐利他精神的寶貴機會。我個人深信,履行利他乃是人性價值的至高實現。我能夠來談善心與利他的功德,也覺得非常幸運。我們若是執著於自我中心的習氣和行為,辜負能生為人的幸運,那就是浪擲了一個寶貴的良機。我們在人世走這一遭,不該在人群中惹煩惱。所以,我們有必要認清眼前這個機會之寶貴,要知道必須許多適宜的條件匯集才能夠造就這樣的機會。
我們身為修持佛法的人,必須在此生之中力行佛教的寶貴義理,體驗佛法的真果。修行的人應當以身作則,體現佛法的真諦。如果佛法只停留在概念狀態,不能轉化成經驗,就無從實現其真正價值。
修佛法的精義在於培養意的紀律,使意念擺脫嗔恨、貪慾、害人的企圖,因此可以說,佛法的要義可以用兩句話概括:「幫助人」,「如果幫助不了別人,起碼不可害人」。諸位若以為這種身心官能的修持之外還有某種叫作「佛法修行」的東西可學,那就大錯特錯了。佛陀在經典中教導的就是達成這種內在修持的各種不同的方法,有些看來彼此分歧,其實是殊途同歸的。
修行的功課乍看之下也許很複雜很困難,但是只要我們肯真心去做,就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難。我們會發覺自己陷在各種世俗概念、負面情緒等等的困惑之中,但是,只要我們能在修習佛法中找到正確的要訣,就能解開這困惑的結。
修行的人不但應當以證悟為最終目的,也應當決心成為公正仁慈的人。假定在座聽眾之中有一位人士平時是暴躁易怒的,但是在聽講之後修習了佛法,因此脾氣改了,那就是從佛法中受益的標記。有些根本的疑問,例如死後會不會轉世,完全證悟是否可能達到,是很難回答的。但是我們都知道,正向的心態和正向的行為較能帶來歡喜與平靜,負面的思想行為會導致不好的後果。因此,如果我們因為修行而能減輕痛苦、體驗歡喜,這種成果便足以激勵我們更高層次的靈修。
如果我們不能在有生之年成就證悟,但只要能發出利他的菩提心 ──哪怕只到很小的程度,我們至少能做到待一切眾生如親友。相反地,我們若是執著於自私自利的心理,固守只認事物既有狀態的錯誤觀念,那麼,即便我們周遭的眾生都要善待我們,仍舊不可能得到真正而恆久的心神平靜。我們從日常生活的觀察就能證明事實的確如此:一天之中的利他行為越多,我們越會覺得心平氣和;越以自我為中心,越會覺得事事不順遂。憑這些感想可以推出的結論是:善心與利他的動機確實是真正的歡喜泉源,所以也是真正的如意寶石。
二十世紀即將結束,這一百年中人類知識的許多領域都經歷重大變遷。在十八、十九世紀中,每當革命性的科學發現問世,宗教與科學就越走向分離。在二十世紀裡,重要科學發現衍生的新知識,豐富了人類的智能,反而觸發了一種新趨勢。科學界的人士開始注意心靈與道德方面的概念,願意回過頭來看自己本來是用什麼態度評估心靈修持,從而達致更全面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科學界對於佛教哲學尤其逐漸重視。我很樂觀地認為,人們從物質面和精神面看世界的觀點在未來幾十年中都會有重大的轉變。
導 論
1 概論
一切眾生都有從身心蘊聚而來的自我意識,自我天生就是欲求快樂而想要避免受苦的。這種天生的本能是不知節制的,而且存在於世間一切生物,不論外表生長的形狀有多大差異。是這種本能驅迫著我們把自己看得重於一切。因為這種本能是合理的,人生而有權求樂離苦。
《究竟一乘寶性論》中說過,眾生皆有解脫痛苦煩惱枷鎖的潛能。眾生既有這個潛能,可見本來就有佛性與覺悟的種子。
人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生物,在於人能夠在運用智能的同時保有對於同類仁愛、和睦、坦誠的品行。既知道人性有這種內涵,我們就不可以讓...
作者序
中譯者簡介
薛絢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專事翻譯,譯有《烏托邦之後》《一行禪師:活的佛陀,活的基督》、《夢:私我的神話》、《長生西藏》、《和平》、《達賴喇嘛開示幸福之道》(皆立緒文化)。
中譯者簡介
薛絢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專事翻譯,譯有《烏托邦之後》《一行禪師:活的佛陀,活的基督》、《夢:私我的神話》、《長生西藏》、《和平》、《達賴喇嘛開示幸福之道》(皆立緒文化)。
目錄
〈前言〉◎蘇普丹.金帕、克利斯汀.考克斯
一、 導論
1. 概論
2. 菩提道次第的起源
二、 修行起步:加行法
1. 營造有助益的環境
2. 心識準備
3. 觀想資糧田
4. 七支修行
5. 三祈願
6. 祈求傳承上師加持
7. 溫習道次第
8. 散化資糧田
9. 各節功課之間的活動
10. 提要
三、 道次第正修法
1. 依止精神上師
2. 體認人的潛能
3. 死亡與無常
4. 輪迴惡道之苦
5. 皈依
6. 業
7. 輪迴生命之苦
8. 六道輪迴之苦
9. 解脫之道
10. 上士道菩提心
11. 七支因果修行法
12. 己他平等互換
13. 菩薩戒儀式
14. 菩薩行
15. 心識的定止寂靜
16. 內觀智慧
17. 貫通檀陀羅修行
〈附錄一〉轉思修行的行儀與戒律
〈附錄二〉菩薩戒
〈附錄三〉菩提道次第綱要
〈附錄四〉
〈前言〉◎蘇普丹.金帕、克利斯汀.考克斯
一、 導論
1. 概論
2. 菩提道次第的起源
二、 修行起步:加行法
1. 營造有助益的環境
2. 心識準備
3. 觀想資糧田
4. 七支修行
5. 三祈願
6. 祈求傳承上師加持
7. 溫習道次第
8. 散化資糧田
9. 各節功課之間的活動
10. 提要
三、 道次第正修法
1. 依止精神上師
2. 體認人的潛能
3. 死亡與無常
4. 輪迴惡道之苦
5. 皈依
6. 業
7. 輪迴生命之苦
8. 六道輪迴之苦
9. 解脫之道
10. 上士道菩提心
11. 七支因果修行法
12. 己他平等互換
13. 菩薩戒儀式
14. 菩薩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