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選擇藝術這條路?
論述「自我追尋」這個大題目之前,我想問你:
為什麼選擇藝術這條路?
你不妨先闔上這本書,仔細想一想,為什麼你決心追求藝術,甚至立志做畫家?最好能把你的答案寫下來。然後再看我的說法,看完再兩相比較,以及思省、斟酌、研究,重新面對你的選擇,也了解你自己。(請先寫出你的答案,再繼續讀下文。)
當你決心把藝術的追求當一生最主要的志業,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選擇藝術這條路」。有人覺得藝術是消遣娛樂之一種,等同下棋、打麻將、打高爾夫。有人把藝術當謀生的職業,等同裁縫、養蘭花、餐館冰雕。我們不在貶低上述各種工作或活動,只是說生活中的消遣、點綴或謀生活的手段不算「志業」,只算是休閒活動或者職業。把某事當志業,第一,此事最切合我的個性,為我所酷愛,它是我生命的憑藉,心靈的寄託,絕不是一時的興趣或為得到現實利益的其他事可比;第二,它必佔有個人生命的中心,在時間上甚長久,甚至一生追求,永不怠倦,而且無怨無悔。所以,專一、恆心與不計實利是所謂「志業」的特色。
人生可以有種種選擇;人生的道路也極多。你要自問的是:為什麼選擇了藝術為心靈的寄託,成為你一生無怨無悔的追求?
有人喜愛藝術,覺得藝術高尚、浪漫、瀟灑、炫麗、名利雙收。這有點庸俗,也太浮淺,而且不一定如此。藝術的追求,常常遇到艱難挫折,也可能使人貧困潦倒,也不一定名利雙收。那時節,有人恐怕要後悔不已,何能期望他不計得失, 專一而有恆心?
一種精神理想的追求,心靈的依託,絕不能著眼於現實人生的利弊盈虧。行業、事業、實業、職業都不同於志業。
就我所認知,凡把藝術當人生志業者,大概別有某些特殊的心理,特殊的情愫支配他的人生活動。這些特殊的意念,差不多與人生現實面的一般需求(如肉體生命生存的條件,物質生活的利弊得失等)相悖離,所追求的是超乎一般需求的東西。首先是對生而為人的意義以及這個世界的意義,有無上的關心。其次,他用心觀察、傾聽、感受人生與世界,發現人生世界之豐富、動人、詭譎的種種內容,而為之深切的感動、震驚、狂醉、著迷或感慨。更進一步,他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期望傾吐他的所感所思於其他同類,來引發他人的共鳴,邀請他人的同情,欲與他人共享,或共同體驗他的感受(歡樂或哀傷)。最後一點,他善於將這些所感所思,透過感性的形式(形象、聲音) 表現為客觀的作品。上述四項,若缺少任何一項,此人必談不上決心走藝術創造之路。而且沒有「關心」,便不會「用心觀察」;沒有「期待共鳴」,也就不會處心積慮追求「表現」。當然,如果沒有在現實人生一般需求之上別有追求之心,也不可能對藝術的追求有強烈的「嗜好」。志業也確如同某種強烈的「嗜好」,好像酒客賭徒之難以自拔。最後一點,他若不自覺對於視覺的形式特別敏感,不自感特別具備心摹手追的天賦(也即畫畫的天賦),他必不會期望自己要成為畫家。
追求藝術或追求學問,常陷入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沉迷的境地,所以常被視為瘋子,也因此常常在現實人間遭受白眼, 或因與現實生活相衝突而有種種困阻。然而,志業的追求,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憑藉,也有心靈的欣慰。如果追求中獲得創造性的成就,漸漸受到肯定,得到讚賞,當然有精神與物質上的回報。
不過,若以名利的獲取為追求志業的目的,則志業的精神理想將下降,功利心也將使努力追求趨向庸俗;另一方面,一心以藝術的本事去沽名釣利,往往最無緣深入藝術的堂奧。
所以,真正有志追求藝術必須要有一個超功利的熱誠的心。
2自我探求的三大途俓
如果我們要靠自己來學習,不論要學的是什麼,我們有什麼門路?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因為教創作課程,常鼓勵同學們自我探求。我認為藝術創作的教師應扮演的是啟發、輔導、鼓勵與批評的角色,不是佔主導地位的「教導」的角色(我不贊成由教師示範,讓學生追隨老師走同一條路的那種荒謬教法)。我常發覺同學們不知怎樣去自我探求。
因此,我深入思考這個問題:人類究竟能透過什麼途徑去自我追尋?終於想到,大概有三大途徑,使我們得以從不會到會;從幼稚成長為成熟;從低層級提昇為高層級。我頗自鳴得意。但有一天想到古代不只一人說過「師造化、師古人、師心」這樣的話,我才發覺我苦思苦想的答案古人早已先得吾心,不覺有點懊惱。但轉念一想,能與古代大家慧心相通,豈不證明我的思考不是無根之談。而我的說法比古人更為清晰、周密。簡述如下:
第一,客觀的宇宙(包括大自然、現實世界、社會、人生)是我們觀察、學習、研究、取材、表現、召喚靈感永遠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泉源。蘇東坡說是「造物者之無盡藏」,我們卻時常不知道怎樣去學?學什麼?不知道怎樣畫(寫)?畫(寫)什麼?豈不是把最大的客觀「存在」,最豐富的「無盡藏」忘卻了。
這第一條路是人類第一個學習的大對象。它包羅萬有,宏大又幽微;它默默無言,展現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宏觀微觀,用心觀察,細心體會。用肉眼,也用心眼;用肉耳,也用靈聽。沒有比大自然更豐美的教材。歌德說:「大自然以其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充滿宇宙。」而人生更是一本大書,其繁富、深邃與變幻多采,也永遠是我們學習、體驗、吸取智慧、採擷題材的源頭活水。
第二,他人的成就(包括古今中外一切人類已有的成就,也包括我周圍一切人,甚至同儕的成果與經驗)是我們學習、借鑑、獲得啟發的另一個途徑。這極其廣大精深、豐盛多樣的人類已有的成果,不限於我們所追求的某一類藝術,也包括其他類的藝術乃至種種知識與學問。
人類的學習,最初的對象是父母,然後是學校的教師。學習的方法,是從模仿開始,再慢慢地成長以至自立。我們應該明白,在藝術的學習與追求上,也必循著相同的途徑。不過是由藝術上有成就的典範來替換父母與一般教師而已。如果我們不在中外古今人類已有的成就那個「豐饒的海」中去學習、取法,我們便如同身在寶山中,卻空手而回。
一切先輩輝煌的成果,都是我們永遠吸取不盡的養料,我們絕非孤立無援,就看我們是否有此了解,善於學習。
第三,你能否想像這第三個途徑是什麼嗎?也許你可以想到:當然是「我自己這個礦藏的開發」。的確,第三條途徑就是:自我的了解,自我的發現,自我的發掘。自我也是一個無量的寶藏。這方面我想不必多說,你一定能理解,一定很清楚。在後面的許多篇章中我還會有許多機會與你討論自我開發的問題。
你已經明瞭我們自我追求,學習本來就有這三大途徑,你應該感到無比欣慰,無比的信心。下面我將跟你討論與「如何自我追尋」這個大題目相關的其他論題。
3傳統、潮流與自我
任何個體(自我)必生於時空的交匯點。在現在之前,有歷史,在現在以及現在的前段,有種種時代潮流。自我乃存在於歷史傳統與時代潮流的交叉座標中。沒有人能漂浮、游離於特定時空之外。自我如何面對傳統與潮流,確立自我的信念, 這是追求者極重要的事。
所以,我們要深入認識傳統與潮流,來確定自我的選擇, 避免成為傳統的奴隸,也免於成為潮流中的浮漚。
傳統與潮流可以是資產,也可能是包袱與困惑。中外藝術所積累極其富厚的傳統,裡面的觀念、典範、經驗、技巧等等都是我們學習研究的憑藉,所以是資產。同時也是限制我們的思考,拘束我們的行動的力量,所以也可能變成包袱。
依循傳統與潮流,自我的獨立性必泯滅;而自我又不能全然摒棄傳統與潮流。因為單獨的個體,能力與經驗之單薄,必無法與傳統之豐厚、潮流之旺盛相比匹。所以是一矛盾。傳統與潮流是資產或包袱,便全看自我如何去對待傳統與潮流。依附傳統與潮流,尤其追隨某家某派,我們便為其所俘獲,傳統與潮流當然變成包袱。如果能透視傳統的來龍去脈,能了解潮流中各種主張派別的動機與理想,我們便可以理解其精神思想,有自己的好惡取捨,也就是有「批判」的態度,就不盲從。甚且有時候我們還能從我們所不喜歡的,所反對的傳統與流派中得到有益的教訓。從反面的東西裡面猶能得益處,這是善於學習的人所常有的經驗。
「自我」同「傳統與潮流」兩者的關係,正是所謂「辯證」的關係。因為兩者是矛盾衝突,卻又必須協調、統一;變衝突為和諧。自我能從傳統與潮流中吸取有益的成份,避免它們的流弊,不受它們的束縛,便叫「超越」。
所謂批判的態度,是指有深入的了解、分析與判斷。是理性的精神。與此相反就是無知或盲從。無知或盲從都不可能從其中吸收有益的營養,也不可能揚棄無益甚至有害的成份。很遺憾,天下多的是盲從傳統,或盲從潮流的人;不是欣然擁抱,便是不知不覺被牽著走。能「超越」的人太少了。
要批判地對待傳統與潮流,便要對傳統與潮流有認識與研究。今天做一個藝術家,與過去大不相同。比如過去的文人, 寒窗苦讀十年書,便算飽學之士。今天資訊、知識之廣之多之快速,沒有古今中外的視野,沒有追逐時代文化變遷的勤奮, 很容易孤陋寡聞,抱殘守闕,不能與時代脈息相應。如果對過去的傳統認識不足,自己的定見不堅,面對五花八門的時代浪潮,便很容易迷失自我。所以當代的藝術家比古代艱難,因為時代社會的變遷腳步太快了。不過,當代的優點也不是沒有。資訊發達,參考資料易得,藝術品與有關出版品或資訊很容易接觸到,中外交通便利使我們見聞豐富,這都是過去所不具備的良好條件。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時代的優勢,正考驗我們的智慧。
有許多藝術追求者囿於自己所選擇的藝術種類,只著眼於有關這個種類的「傳統與潮流」,其他則不予注意,毫不關切。這是很狹隘的心態。
實在說,當代一個學畫的人,不論你選擇的是本土的或外來的,是東方或西方的,是水墨還是油畫,對各種不同的畫, 都應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研究,甚至實踐。儘管你的創作最終是採用某一種工具材料,你還是應該對世界上一切繪畫儘可能廣泛、深入的了解。因為:第一,你應有融匯多元藝術營養的抱負;第二,在文化大交流的當代,你不可能謹守一隅而能有開創性的成績;第三,藝術上本土的現代化與外來的本土化都必須具備較全面的了解。除非你甘於做一個「國畫家」與「西畫家」。(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在本書第八篇「世界—本土」、「創造的三要素」等章節中再詳談。)
藝術創造終究是自我的獨特創造。傳統與潮流的利弊、得失,最後都要體現在自我創造的成果上面———看看我們如何對待,如何吸收,如何消化,如何融合,如何改造,如何把不適合自我的東西予以揚棄,最後如何鑄造成自我的風格。不應以「自我」去依附、追隨傳統與潮流,而應將傳統與潮流來為「自我」風格的建立服務。換言之,是自我去駕馭傳統與潮流,為我所用。自我才不致喪失主動,才不致被傳統與潮流所淹沒。
4天才與自我認識
許多人都強調學習或從事藝術創作要有很高的天份。天才對藝術到底重不重要?這個問題確實難以回答。
我們且把這個問題擱置一邊,首先我們要問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天才到底是什麼?如何判斷我們自己是不是天才?
許多大科學家、大作家、大畫家青少年時代不但不被看成天才,甚且常常在許多方面顯得特別笨拙。而許多開始時被目為神童,有過人的聰明的人,後來卻不怎麼樣。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有關天才的討論,許多「偉人傳記」,以及我們的人生經驗,都使我們了解,與其說天才是一種生理上的特徵,或某種超出常人的特殊天賦,不如說是一種性格或心態。我寫過一篇〈說天才〉,說:「天才可能不是某些生理上的質素,而是一種性格,或者一種人格特質。……這種性格主要就是專注——對於他所摯愛的志業有持久的狂熱。……這種性格除了專注,還有超越利害和無私——不為自己的利益,甚至毫無利益之想; 所追求的即為目的,不是用來滿足慾望,追求功利。天才與聰明人最明顯的區別在於聰明人是識時務的俊傑,他一切的努力都另有功利的目的;他努力的對象與方式因時空條件的變易,
時時調整,時時改變,因而不能有持久的專注力。聰明人耳聰目明,目觀四面,耳聞八方;而天才常常因專注於一點而忘了現實世界,近乎癡呆。因而,天才的直覺力與想像力特別強, 常為靈感所充盈。他活在他自己特殊的世界裡,孤立於人群之外;持久的狂熱,使他容易獲得較大的成功———他也因此可能失去聰明人在現實世界中所獲得的許多甜美與利益。」(見台北立緒文化公司《懷碩三論》中《孤獨的滋味》頁一三○)
我們既然無法知道我們是不是天才,而且天才並非得到上天什麼額外的賞賜,我們便只要自問:我有沒有追求藝術的「專注」與「狂熱」?我有沒有不以功利為目的的誠心?如果是肯定的答案,焉知你不就是天才?如果不夠肯定,便要自問,我們願不願自我培養,不斷修煉,自我完善?
此外,一個人的天份何時彰顯,各人各不相同。有的人天才早露,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天才如彗星一閃即逝,有的天才持續長久。我們更宜小心認識自己,以免因錯估誤判而遺憾。
拜倫(十九世紀英國詩人)與李賀(唐朝詩人)英年早夭,屬於早熟的天才;畫家莫迪里阿尼(Modigliani, 1884-1920)與清末的任伯年都在短促的人生中才華畢露。但歌德(Goethe, 1749-1829) 的偉大作品《浮士德》寫了六十年才告完成。近代中國大畫家齊白石與黃賓虹,如果活不到八、九十歲(他們都活到九十多歲),其天才的峰頂尚未出現,可能便只是一個不重要的中小畫家而已。
所以,天才既有早熟,也有晚成,我們更無從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天才。我們不應相信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神話,只管以熱誠、毅力與不求功利之心去追求。也不必斤斤計較收穫(古人說「不問收穫,但問耕耘」,實在是很寶貴的一句警語),何況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享有許多安慰,許多愉悅。因為我們在藝術追求的人生之旅中,絕不是俗世汲汲營營的人生所可相提並論。
所以狂熱、恆心、不懈的堅持,不計功利,就是天才的人格特質,如果你能有這種性格,便可能是天才。你何必自餒?
有熱誠與恆心追求自己所醉心的「志業」者,便有天才的特質,便能追求藝術。許多人外表是笨伯,內在確是天才。你先得對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