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
★《紐約時報》、《紐約客》、《華盛頓郵報》、《柯克斯書評》、《書單》、《出版人週刊》、《圖書館雜誌》、《紐約書評》各大媒體一致盛讚推薦!
一位神經科學家的青春期育兒求生寶典,獻給所有面臨孩子青春期,困惑、沮喪、憤怒、不知所措的父母們!
「他到底在想什麼?!」
所有經歷孩子青春期的家長,心中一定都有這樣的困惑與訝異。
然而,青少年絕對不是什麼外星生物,他們只是被誤解罷了。
情緒不穩、愛唱反調、常做蠢事、魯莽衝動,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身為一位母親的美國腦神經學家,透過彙整研究數據,結合個人的育兒經驗,提出大腦科學的全新論點,帶你透視青少年腦袋裡的祕密!
多年來,科學家認為青少年的大腦基本上已經等同於成年人。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之間,神經病學和神經科學已經發現:青少年時期仍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
本書作者為知名腦神經學家,她結合了身為臨床醫生、研究人員和演講者,以及陪伴過兩個兒子走過青少年階段的個人親身經驗,將這些與諸多研究數據交織在一起,對於青少年大腦功能和發展狀況,從多方面切入,包括大腦構造、學習運作模式、睡眠、菸酒、毒品、壓力與精神疾病,甚至於數位產品的使用等各方面,提出極有見地的探討與分析。
書中解釋了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發現,不僅為一般大眾消除了對於青少年行為和心思變化的普遍誤解,同時也替因為青春期兒女而陷入煩惱的父母,找到陪伴孩子的全新思維與技巧,真正提供了相當實用的建議。此外,這本書也將能幫助青少年,更加認識自己在青春期的各種模樣。
作者簡介:
法蘭西斯‧詹森博士(Frances E. Jensen, MD)
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神經學系主任,也曾擔任哈佛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波士頓兒童醫院跨領域神經學研究主任以及癲癇研究主任,詹森博士也是波士頓兒童醫院與布萊罕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資深神經學家。她的實驗研究致力於探討發育中大腦的損傷,以及特定年齡的臨床實驗療法。詹森博士獲獎無數,榮獲包括美國癲癇協會年度基礎科學家及美國健康研究院的先鋒獎(Director’s Pioneer Award)。她也是超過130篇相關學術研究手稿的著作人,也自1987年起,持續獲得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研究補助。她也是一位熱衷於大腦科學研究的推廣者,更在各地進行多場公眾演講,也曾在TEDMED發表公開的演講,其中有許多都和青春期的大腦發展、及其獨特優勢和弱點、還有在醫學、社會、與教育議題上對青少年和年輕人的影響有關。
艾蜜‧依莉絲‧納特(Amy Ellis Nutt)
《華盛頓郵報》的科學專欄寫手,也是一位作家。她是2011年普立茲獎特稿寫作獎得主,也是2009年的最後入圍者之一。她的著作《陰影中如玻璃般的亮光》(Shadows Bright as Glass,暫譯),也在2011年出版。
譯者簡介:
何佳芬
美國南加大教育心理學碩士,曾經從事童書翻譯、親子專欄執筆與專職媽媽,目前任職兒童出版編輯工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齊聲推薦】
彭菊仙|親子作家
番紅花 |作家
黃淑文|親子教養作家
「當我們大罵孩子玻璃心、草莓族、欠缺堅強狼性時,這本書提供了詳盡的大腦結構依據,讓我們能更客觀地看待青少年的喜怒無常、陰陽怪氣、挑剔難纏、無腦暴衝!當我們能夠理解青少年的大腦生理限制,才可能生出諒解;因為能夠諒解,才會願意進一步想方設法和他們良性溝通,一起解決問題!」
──彭菊仙|親子作家
「在這本出色的書中,我最喜歡這句話:『青少年不是外星人,他們只是被誤解了。』詹森博士以專業知識解釋近期躍進的青少年大腦研究,這些研究能夠讓我們更正確地了解並幫助青少年。這本書特別強調青春期時生理因素能夠影響健康及行為的絕對關係。」
──Carol A. Ford,醫學博士,青少年健康與醫學協會主席,賓夕法尼亞大學兒科教授,費城兒童醫院青少年醫學科主任。
「在《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中,神經學家法蘭西‧詹森出色地將學術研究及臨床實驗整理成淺顯易懂的章節,並指出大腦的連結及可塑性都有相當多的變化。這是一本家長、老師、學校護理人員、以及其他與青少年相處的人們都必讀的書。」
──S. Jean Emans,醫學博士,波士頓兒童醫院青少年/青年成人醫學科主任,哈佛醫學院兒科教授
媒體推薦:
【好評盛讚】
「能夠看到好的科學轉化為好的家庭教育真是太迷人了。」
──《紐約時報》
「在令人極度惱怒的時刻,家長可能會認為他們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腦袋有問題──而根據這本書,青少年的腦袋的確有些問題!作者提供家長一本由核磁共振成像、圖表和統計組成的教養指南。」
──伊莉莎白•科爾伯特(普立茲非小說類作品獎獎得主)撰於《紐約客》
「神經學家法蘭西絲‧詹森同時也是兩個男孩的單親媽媽,深入研究青少年大腦的新科學,帶給家長、教育者、公共決策者、以及青少年本身令人興奮的新觀點。」
──《華盛頓郵報》
「這份精心紀錄的研究報告證明了家長覺得青少年兒女不太正常並不是想太多。」
──《柯克斯書評》
「這本精心撰寫、平易近人的書調查了近期對青少年大腦的研究,這是個在過去十年以前從未被探索的領域。作者以一個母親的角度給予家長支持,並提供方法讓家長了解即將成為大人的子女、與他們相處。」
──《出版人週刊》
「一個吸睛的章節【數位入侵】點出青少年電腦網路成癮的問題。這是一本機智、科學、激勵人心的書。」
──《書單》
「推薦給喜歡勞倫斯‧斯坦伯格《不是青春惹的禍》的讀者。」
──《圖書館週刊》星級書評
「寫給家長、青少年輔導員、教育者以及以任何形式接觸青少年的任何人的珍貴資訊。這本書有吸引力、淺顯易懂、且內容極其豐富。」
──《紐約書評》
名人推薦:【齊聲推薦】
彭菊仙|親子作家
番紅花 |作家
黃淑文|親子教養作家
「當我們大罵孩子玻璃心、草莓族、欠缺堅強狼性時,這本書提供了詳盡的大腦結構依據,讓我們能更客觀地看待青少年的喜怒無常、陰陽怪氣、挑剔難纏、無腦暴衝!當我們能夠理解青少年的大腦生理限制,才可能生出諒解;因為能夠諒解,才會願意進一步想方設法和他們良性溝通,一起解決問題!」
──彭菊仙|親子作家
「在這本出色的書中,我最喜歡這句話:『青少年不是外星人,他們只是被誤解了。』詹森博士以專業知識解釋近期躍進的青少年大腦研究,這些研...
章節試閱
第1章 邁入青春期
二○一○年七月,我收到一位母親傳來的電子郵件,她的字裡行間盡是沮喪。這位母親的十九歲兒子剛念完大一,她聽說我在麻薩諸塞州的康科特鎮做了內容關於青少年大腦的一場演講,所以特別與我聯繫。她在郵件中流露出對兒子的複雜情緒,有悲傷、有困惑、也有憤怒,因為她兒子的行為舉止突然徹頭徹尾地「古怪」。
「我的兒子變得非常易怒。」她在郵件裡寫道:「他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不和任何人交談,他整晚熬夜不睡,然後白天都在睡覺。也不再做以前感興趣的事……他曾經是個人見人愛、聰明、又開朗的男孩,現在的他幾乎沒有心情好的時候。我費盡千辛萬苦把他養大,也把他送進一所非常好的大學,結果卻是這樣。」
這位母親最後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該怎麼幫助他?」
類似這樣的信件、電子郵件和電話,正是激發我提筆寫這本書的動念。九個月後,我又收到另一封類似的電子郵件,這次是一位家有十八歲女兒的母親。她提到自己的女兒以前很聰明,成績一直都很好,卻在高中的時候一路下滑,變得叛逆也逃過家,還曾因為憂鬱症住院治療。「這幾年我們都很難熬。」這位母親在郵件裡寫著:「有時候我覺得她好像被外星人附身似地,因為她的言行舉止完全變了一個人。」
我能體會這兩位母親的感受,因為我自己也曾經在某段時期感到茫然無助。安德魯進入青春期時,正是我剛離婚的時候,當時的我猛然驚覺兩個孩子的未來和現在,完全得靠我自己一肩扛起。成了單親家長之後,所有的責任都在我身上,我可沒辦法扯著一頭亂髮對孩子大喊:「去找你爸講!」身為家長,我們希望能為孩子開啟幾扇門―真的就只是這樣,然後輕輕地把他們推往正確的方向。孩子小的時候,一切似乎都還能照著計畫走,他們學會哪些是正確的事、哪些不對,什麼時候該上床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什麼東西不能碰、什麼地方不能去;他們也明白上學的重要性,對長輩謙恭有禮,如果不小心受傷或是需要安慰的時候,會來找我們尋求慰藉。
所以,他們到了十四歲、十五歲、還是十六歲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我們養了十幾年的那個可愛、溫和、快樂、又守規矩的小孩,突然變了一個樣?
我會直接了當地對父母說:有這種感覺其實很正常,你/妳的孩子正在轉變,也正在探索自我,他們的身體和大腦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所以青少年的衝動魯莽、無禮、無知並不全然是他們的錯,這些問題從神經科學、心理學及生理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幾乎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釋。身為家長或教育學者,我們必須天天、甚至時時提醒自己這一點。
青春期絕對是一個必須謹慎以對的階段,相較於其他醫學或科學發展,青春期是一個較為新近的「發現」。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將青春期視為人類發展當中的一個普通年齡層,直到二十世紀中期,才正式將青春期定調為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階段。事實上,最早用「青少年」(teenager)這三個字來形容十三至十九歲青少年的例子,是在一九四一年四月份的一本雜誌文章裡,而且也只是順帶一提而已。
孩童直到十九世紀之前都被當成是迷你版的成人,這絕大部分是基於經濟上的考量,彼時的孩子需要耕田、擠牛奶、砍柴。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殖民地更有一半以上的人年齡都在十六歲以下;那時候如果女孩到了十八歲還未嫁,可能就會被貼上嫁不出去的標籤。二十世紀早期的孩童只要超過十歲,有時候年紀甚至更小,就幾乎什麼事都能做,無論是農場裡的農事或是城市裡的工廠,就算腳底下得墊個箱子,還是一樣上工。一九○○年,工業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展開,當時美國境內就有超過兩百萬個以上的童工。
二十世紀中期的經濟大蕭條與高中的設立,改變了大眾對「兒童」的定義,也連帶開創青少年時代的來臨。隨著一九二九年美國股市崩盤之後引起的經濟大蕭條,童工首當其衝成為第一波失業的人,沒有了工作,這些孩子能去的地方就只剩學校了,這也是美國在一九三○年代末期創下歷史上最多十四到十七歲青少年就學的緣由。根據美國民意調查中心(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在二○○三年所做的調查,美國人普遍認為完成高中學業是象徵成年的第一個里程碑(英國大多數地區將未完成高中學業的青少年一樣視為成年人,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等地的青少年,只要年滿十六歲就可以合法離家獨立生活)。一九四○及一九五○年代的美國年輕人大多不需要分擔家庭的經濟開銷,他們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個成年人―可能要等到高中畢業之後吧!他們一般都住在家裡,依賴父母生活,隨著愈來愈多八年級的孩子繼續升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漸漸形成一個階層,他們在樣貌、衣著、興趣喜好、甚至用字遣詞都和成年人不一樣。簡而言之,他們造就了一種新文化。如同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曾說的一句話:「年輕人之所以變成了青少年,是因為我們找不到其他事給他們做。」
美國心理學家史坦利.霍爾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預見這一點。雖然他在一九○四年出版一本與青少年文化相關的創新著作中,從未提及「青少年」一詞,但是從這本內容長達一千四百頁的書名―《青春期:其心理特質與生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性別、紀律、宗教、及教育之間的相互關係》(Adolescence: It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Physiolog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Sex, Crime, Religion and Education)中可以清楚看出,霍爾顯然已將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這個成長階段視為一個獨立的心智發展歷程。霍爾不但是第一位取得哈佛心理學博士的美國人,也是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第一任主席,他認為青春期是生命中的一段獨特歲月,這段年歲的特質有別於童年期和成人期。
霍爾指出,成年期擁有發展成熟的理智;童年期是個野蠻時代;青春期則是段野性勃勃的時光,霍爾稱之為粗糙期或是「新興期」,因此只比童年期的無法無天還要稍微受控制一點點而已。
他給父母和教育學者的建議是:青少年不應該被嬌生慣養,而是必須有所規範,並讓他們擁有公共服務、紀律、利他主義、愛國主義、以及尊重公權力的觀念。霍爾在處理青春期情緒風暴及壓力的議題上著墨不多,但他卻是首先提出青少年與青春期之間具有物理關聯性的第一人,甚至推論出之後的神經科學家才發掘的大腦適應力,意即大腦的「可塑性」。霍爾寫道:「(此時期的)個人特質與性格正在成形,所有的一切都具有塑性。自我意識與人生抱負隨之攀升,每一項特質與能力都容易被放大與過度解讀。」
自我意識、擁有抱負、誇大、過度——這些詞彙全都是二十世紀美國大眾對「青少年」所下的註解。青少年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穿著時髦、迷戀流行音樂的少年到瘋狂追星的少女,再到電影《養子不教誰之過》中形象叛逆的詹姆斯.狄恩,以及小說《麥田捕手》裡對整個社會、學校、家庭深感不滿的主角荷頓。雖然青春期這個階段變得更加明確,也更為大眾所接受,但是它和童年期與成年期之間的界線依然模糊不清。若以社會這個大觀點來探討,我們對於成年人的定義其實還是很矛盾混亂。在美國的大多數州裡,一個人必須年滿十五歲到十七歲才能考駕照,十八歲才有投票權、才能抽菸並加入軍隊,二十一歲才能喝酒,二十五歲才可以租車,成為眾議院一員的最低年齡限制是二十五歲,三十五歲才有資格擔任總統候選人,不過各州參選州長的年齡限制不甚相同,從無年齡限制(有六個州)到三十一歲(奧克拉荷馬州)都有。此外,到法院作證、簽訂合約或提出訴訟、脫離親子關係、或是尋求酒精或藥物治療,則通常沒有最低年齡限制,但是必須年滿十八歲才有醫療上的自主權,或擬定具有法律效力的遺書。另外,至少有三十五個州規定十八歲以下的年輕人必須在父母陪同或某種形式上的參與之下,才能夠墮胎。這些毫無邏輯可言的年齡限制實在令人摸不著頭緒,更何況是思想尚未成熟到足以釐清這些社會責任背後的附加道理(如果有的話)的年輕人!真是令人感到困惑啊!
那麼,到底青少年這三個字代表的是什麼?半大不小?半小不大?小大人?半成人?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只是語義上、哲學上、或是心理學上的探究,對於父母、教育學者、醫師、以及刑事司法系統而言,都會是嚴正且實際的衝擊,對青少年本身更是如此。
以霍爾為例,他認為青少年階段始於青春期,這也是他被視為青少年科學研究創始人的原因。雖然霍爾並未提供相關證據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但是他相信唯有瞭解青春期的生物學運作機制,才能真正理解孩童進入成人期之間,這段心智、情緒、以及生理上的轉變。
「荷爾蒙」長期以來一直是研究青春期的重點領域,但是在家長和教育學者們眼中,荷爾蒙是一切禍端的根源,是造成青少年所有問題的禍首。我總覺得「荷爾蒙激增」一詞,彷彿就像是這些孩子喝了魔法藥水或是雞尾酒,導致他們無視於任何人或任何事地放任自己撒野。但是倘若我們將一切都怪罪於荷爾蒙,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試想:如果一個三歲小孩鬧脾氣,你會歸咎於荷爾蒙的問題嗎?當然不會,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三歲小孩還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就某些方面而言,青少年也是如此。所以關於荷爾蒙,我們最需要謹記的就是青少年的大腦是第一次「遇見」這些荷爾蒙,所以大腦尚未找出如何調適或好讓這些新湧入的化學物質產生正確反應的管道;這個情況有點像是第一次(希望也是最後一次)吸菸的感覺,尼古丁吸進嘴裡後,我們的臉通常會一下子漲紅,覺得頭昏眼花,或許還有點反胃。
科學家們現在知道,睪固酮、雌激素、黃體激素等主要的性荷爾蒙,會引起青少年在生理上的改變,像是男孩的聲音變得低沉、臉上長出鬍鬚,女孩的胸部開始發育、月經也跟著來報到。這些性荷爾蒙從孩童時代就已經存在於男孩和女孩的體內,不過隨著青春期的展開,這些荷爾蒙的分泌也跟著產生改變。以女孩來說,雌激素和黃體激素在經期時會出現起伏變動,由於這兩種荷爾蒙與大腦中控制情緒的化學物質有關,因此一個前一秒還開心大笑的十四歲女孩,可能在關上臥室房門後的瞬間情緒崩潰。男孩方面,睪固酮則是與大腦中控制「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也就是攻擊或害怕的杏仁核受體——特別契合。在度過青春期之前,男孩體內的睪固酮含量可達到青春期開始前的30倍。
性荷爾蒙在大腦的情緒中心——邊緣系統中特別活躍,這在某部分也解釋了為何年輕人的情緒經常起伏波動,甚至需要尋求宣洩的管道,例如一本讓他或她淚流滿面的書,或是搭乘讓人驚聲尖叫的雲霄飛車。這樣的雙重夾擊——想要尋求刺激但仍無法做出成熟決定的大腦,也使青少年飽嚐苦果,而所造成的後果也有可能對青少年本身或他們的家庭帶來悲慘的災難。
雖然科學家們很早就知道荷爾蒙的運作方式,但是直到過去五年中,他們才真正理解荷爾蒙為什麼如此運作。由於性荷爾蒙在人類出生時即存在體內,那麼經過十多年之後,又是什麼喚起了青春期的開啟?研究人員在幾年前發現,青春期似乎是由一種荷爾蒙的骨牌效應所引發的,起始於下視丘(大腦中調節新陳代謝的部位)中的某個基因,此基因產生名為親吻促動素(kisspeptin)的單一蛋白質,當這個蛋白質與另一個基因的受體結合或「親吻」後,會促使腦下垂體釋放儲存的荷爾蒙,而體內因此激增的睪固酮、雌激素與黃體激素則活化了睪丸與卵巢。
性荷爾蒙被發現之後,即在接下來的二十世紀後期成為解讀青少年行為的主流理論,也是最廣受歡迎的論調。但是這個理論的問題點在於青少年的荷爾蒙分泌並不比年輕的成年人高,只是兩者對於荷爾蒙的反應程度不同而已。舉例來說,青春期對於壓力的反應特別敏感,這也說明為什麼焦慮症(包括恐慌症)在青少年時期特別容易發病。青少年對於壓力的承受度和成年人顯然不同,他們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現因為壓力所引起的疾病和身體症狀,例如:感冒、頭痛和胃部不適;另外還有像是咬指甲、飲食失調等在現今青少年當中常見的病徵。現在的青少年每天接收來自家庭、學校、同儕,以及媒體、網路有如排山倒海般而來的資訊,這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現象。但是成年人為什麼對於這些資訊刺激不像年輕人那麼輕易受到影響呢?
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二○○七年的一篇報告中指出,通常大腦為了調整焦慮狀況而釋放的荷爾蒙,在青少年身上反而產生反效果,原本應該抑制焦慮症狀的荷爾蒙,卻加劇焦慮的產生。這種壓力荷爾蒙在成年人的大腦中有類似鎮定劑的作用,能在焦慮引起的三十分鐘後,產生平靜的效果。但是在實驗室的年輕老鼠身上,壓力荷爾蒙無法產生抑制焦慮的效果,研究人員也由此斷定,並在生物學的實驗基礎上證實,青少年時期的焦慮感只會招致更嚴重的焦慮症狀。
為了真正瞭解青少年情緒化、衝動、缺乏興趣、好出鋒頭、頂嘴、無法專注的原因,以及毒品和酒精為什麼會對青少年產生危害,還有為什麼他們老是在飲酒、開車、性行為、以及其他你想得到的事情上面做出錯誤的選擇,所以我們必須從觀察青少年的大腦迴路中找出答案。性荷爾蒙的急速分泌,是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開端,也是孩童轉變成一個性成熟成人的生理階段,但還不算真正的「成年人」。
雖然荷爾蒙足以解釋某些轉變,但還有極大部分的原因在青少年的大腦裡,此時大腦內部的區域間產生新的連結,許多化學物質也激增,尤其是有大腦「信差」之稱的神經傳導物質。
青少年時期也是見證奇蹟的發展階段,大腦的可塑性與持續生長,讓青少年有機會憑藉不斷遞增的能力達成顯著的成就;然而可塑性、腦部成長、以及蓬勃的行動力就像是一把雙面刃,因為一個「開放」、接收刺激的大腦,也同樣可能受到壓力、毒品、化學物質、以及環境中任何不同改變的影響。再加上青少年的大腦經常過度活躍,所以這些影響造成的問題可能會比成年人的更加嚴重。
第1章 邁入青春期
二○一○年七月,我收到一位母親傳來的電子郵件,她的字裡行間盡是沮喪。這位母親的十九歲兒子剛念完大一,她聽說我在麻薩諸塞州的康科特鎮做了內容關於青少年大腦的一場演講,所以特別與我聯繫。她在郵件中流露出對兒子的複雜情緒,有悲傷、有困惑、也有憤怒,因為她兒子的行為舉止突然徹頭徹尾地「古怪」。
「我的兒子變得非常易怒。」她在郵件裡寫道:「他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不和任何人交談,他整晚熬夜不睡,然後白天都在睡覺。也不再做以前感興趣的事……他曾經是個人見人愛、聰明、又開朗的男孩,現在的他幾乎...
作者序
前言(節錄)
青少年就是這樣
青少年的大腦相關研究長期受到忽視,直到近十年來才引起關注。神經科學與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y)的大部分研究經費,多投注於嬰幼兒或兒童的發展上,像是學習障礙到早期療育方面;或是年齡層另一端的老年大腦疾病,特別是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而青少年的大腦研究在幾年前之所以處於經費不足的窘境,在於科學家——錯誤地——認為:大腦的發展在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就已經完全底定。這個觀念導致過去二十年來,無數嬰幼兒父母費盡心思地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狂買《小小愛因斯坦》DVD和《小小莫札特》等學習性產品和教具。那麼,青少年的大腦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多數人認為青少年的大腦和成年人的大同小異,只不過尚未完全成熟罷了。
當我更投入於研讀近期與青少年相關的科學文獻後,就愈瞭解到人們是如何誤以成人神經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待青春期的大腦,然而無論在作用、連結、以及能力上,青春期的大腦和成人的大腦完全不同。我也發現大多數父母對這些和青少年大腦發展相關的科學新知,幾乎一無所知(除了少數和我一樣具備神經科學背景的父母之外),但這些先進的研究資訊,卻恰恰是家有青少年且在這期間像我一樣歷經困惑、沮喪、暴怒的父母或是照護者,以及教育學者所需要清楚明白的。
兒童發展研究先驅史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樂觀地認為青春期是「想像誕生的日子」,但是他也明白這個充滿歡樂的年紀存在著許多危機,包括衝動、愛冒險、情緒起伏不定、缺乏洞察力及正確的判斷能力。當時的霍爾絕對無法預料到,現在的青少年在社群媒體和網路上可能面臨的危害有多麼令人無法置信。我從朋友、同事、以及聆聽我的演講後前來求助的陌生人口中,聽過不知多少次他們的青少年孩子或是孩子的朋友曾經做過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少女「偷」騎父親的摩托車撞上人行道;一堆小孩互相幫對方拍臉朝下趴在各種平面上(包括陽台欄杆上)的「仆街」照;最糟的是「伏特加洗眼球」怪招,把伏特加直接倒進眼睛裡以求立即的快感;或是怕無法通過面試工讀工作時的藥物檢驗,所以灌下稀釋的漂白水,以為這樣就能把尿液中前一天晚上抽大麻的殘留證據「洗」掉。
然而無法真正了解青少年想法的癥結,有一部分的責任或問題點,必須歸咎在我們成人身上。因為我們常常傳遞不一致的混亂訊息。美國的法律也常常將青少年與成人一視同仁,特別是那些犯下暴力案件並被裁定由成人法庭審理的青少年。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又拿青少年當孩子看待,或是覺得他們不像成人那麼有能力。
我們該如何將這些互相衝突的訊息合理化?合理得了嗎?
我在過去兩年裡跑遍全美各地,針對家長、青少年、醫師、研究員及心理諮商師進行演講——說明與青春期大腦相關的這項新科學所帶來的利與弊。聽眾當中的無數家長和教育學者(還有一些青少年)給我的大量回饋,正是促使此書誕生的動力。他們都想分享自己的故事,想問問題,更想要瞭解如何幫助孩子,甚至在過程中也幫助自己度過這段令人興奮也備感困惑的人生階段。
事實上,我從自己的兩個兒子身上學到,青春期的青少年絕對不是什麼外星生物,只是被誤解罷了。他們不同於其他年齡層的孩子,但是這些「不同」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與精神發展上的緣由。我將在這本書中解釋青少年的大腦為何一方面擁有絕佳的優勢,但另一方面卻又潛藏著無法預知與確認的弱點。我希望讀者能將這本書當作一本手冊,一本用來照護並滋養青少年大腦的使用者說明或生存指南。我想做的不只是讓成年人更加瞭解青少年,而是提供實用的建議,好讓父母們能夠幫助自己的青少年孩子。因為在這段充滿驚奇又變化莫測的人生階段裡,青少年不是唯一參與其中的人,家長、照護者、還有教育學者都包括在內,我也是——而且還經歷了兩次,興奮、困惑、震撼的感受同時襲來。身為父母,我們必須在這段有如雲霄飛車般起起伏伏的過程中咬緊牙關,幸好大部分的暴衝會漸漸緩和下來,漸漸趨於平順,然後留下許多美好的故事,留待日後細細回味。
你/妳不應該做的是嘲笑、批判、反對、或是輕視他們,而是必須想辦法瞭解孩子的想法。每一個青少年都會遇到困境,這時候就是你/妳提供幫助的大好時機。其實青少年們對自己無法預料的行為以及「大腦」這個尚未穩定的工具也同樣感到疑惑,只是他們不會說出口,因為自尊心和形象是青少年非常在意的兩件事,他們還無法坦誠地面對自我,也無法嚴以律己。
這正是此書想要探討的——瞭解青少年的極限,找出你/妳可以提供的支持力量。如此一來,就不至於對家裡的青少年怒氣以對,感到無法理解,或是只能兩手一攤地隨他去;另外,我也想要幫助家長明白青少年為何如此容易令人動怒。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會讓你/妳感到驚訝,因為家長們大概以為青少年執拗的行為是可以或應該能夠控制的;可能也認為他們對周遭事物的漠不關心或憤怒或吊兒郎當的態度,全都是發自於內心;還有他們不願意聆聽大人的意見、不肯做我們請求或要求他們做到的事,根本就是故意的。就讓我再說一遍,以上所說的一切,沒一句正確。
在這本書即將帶領你/妳踏上的旅程中,可能會讓大家受到幾次驚嚇,不過我保證抵達旅程的終點時,各位會對青少年的大腦運作模式有深刻的瞭解,到時候也擁有足夠的智慧與理解力,開啟與家中青少年孩子的良性互動。由於國內外有許多研究數據尚未被「翻譯」成一般大眾所能理解的資訊,所以我也盡其可能地在這本書中提供「真實」科學期刊所刊載的「確實」資料。青少年世代非常重視資訊,所以和他們交談時,最好能提供實際的「數據」。此外,書中特別穿插許多輔助的圖示,幫助讀者理解青少年本身的優點與弱項。外界對青少年一直存有許多毫無事實根據的觀念,這些錯誤的刻板印象需要被釐清,本書的出版即試圖打破這些迷思,並帶領讀者一起探索科學的新知。
閱讀本書能夠讓父母、師長、或是與青少年照護有關係的任何人擁有正確的事實根據,因為想要改變青少年的行為,極大部分的關鍵就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必須擬定行動計畫,找出適合自己家庭和孩子、同時也能達到我們的需求和希望的行動模式。記住,你/妳是家裡的大人,假如你/妳的孩子仍未滿十八歲,你/妳在法律上就必須為這個「小孩」負責,當然也得提供他或她一個適當的環境。所以請扛起帶領的責任,掌握主導權,試著站在青春期兒子和女兒的角度上思考,直到他們自己的大腦完全可以勝任為止。人類大腦最重要的部分——衡量是否該有所行動、判斷情勢並作出決定的位置——就位在前額的正後方,稱為「額葉」,這是整個大腦最慢發展的部位,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青少年的大腦尚未完全連上線之前,你/妳需要當他們的額葉。
不過,我想給大家一個最重要的建議,那就是參與孩子的生活。我極端愛著家裡的兩個兒子,但是當他們成為青少年之後,我再也不能像他們小時候那樣操控兩個人去做我想要他們做的事,畢竟孩子都長大了,我現在不可能直接伸手將兩個人抱到我要他們待著的地方。因此當孩子離開童年後,我們也失去加諸在他們身上的行為控制能力,而在他們進入青春期時,我們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提供建議和說明,並樹立一個好榜樣。
前言(節錄)
青少年就是這樣
青少年的大腦相關研究長期受到忽視,直到近十年來才引起關注。神經科學與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y)的大部分研究經費,多投注於嬰幼兒或兒童的發展上,像是學習障礙到早期療育方面;或是年齡層另一端的老年大腦疾病,特別是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而青少年的大腦研究在幾年前之所以處於經費不足的窘境,在於科學家——錯誤地——認為:大腦的發展在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就已經完全底定。這個觀念導致過去二十年來,無數嬰幼兒父母費盡心思地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狂買《小小愛因斯坦》DVD和《小小莫札特》...
目錄
前言:青少年就是這樣
第1章 邁入青春期
第2章 大腦的建置
第3章 顯微鏡下的大腦
第4章 學習:青少年大腦的運作
第5章 睡眠問題
第6章 冒險的潛在危險
第7章 菸癮的影響
第8章 酒精的危害
第9章 大麻的致命力
第10章 烈性毒品的殺傷力
第11章 壓力
第12章 精神疾病
第13章 數位入侵
第14章 男女有別
第15章 運動與衝擊
第16章 罪與罰
第17章 飛越青春期:離結束還早得很
後記:最後的想法
感謝
專有名詞對照表
前言:青少年就是這樣
第1章 邁入青春期
第2章 大腦的建置
第3章 顯微鏡下的大腦
第4章 學習:青少年大腦的運作
第5章 睡眠問題
第6章 冒險的潛在危險
第7章 菸癮的影響
第8章 酒精的危害
第9章 大麻的致命力
第10章 烈性毒品的殺傷力
第11章 壓力
第12章 精神疾病
第13章 數位入侵
第14章 男女有別
第15章 運動與衝擊
第16章 罪與罰
第17章 飛越青春期:離結束還早得很
後記:最後的想法
感謝
專有名詞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