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心生萬物
大家好,我是于丹。從今天起,我跟大家聊聊中國字。漢字裡面隱藏著許多中國人獨特的觀念,比如表達感受,西方人認為是頭腦裡面的事情,中國字都是從「心」的,比如思想、意志、慈悲、感恩,還有人的懺悔、慚愧,人的性情,甚至時間的快慢……漢字中的這一切,都跟心的部首有關,要麼是心字底,要麼是豎心旁。中國人為什麼說「心生萬物」呢?這麼多感受為什麼不是從腦子裡出來,而是從心裡出來的呢?我們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人都有一個心臟,別看這個心臟小,它可是人的中樞,它的能量大得驚人。有醫學研究告訴我們,人的身體在安靜狀態下,1分鐘能夠泵出的血量大概是4500毫升,重量能夠達到4.5公斤,一晝夜搏出的血量超過6400公斤。也就是說,人即使是在安靜睡眠的時候,比如說睡足8小時,心臟所做的功也相當於把一輛小汽車抬舉到兩米以上。從心理學意義上來講,心的這種功能,對調節人體整個狀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不是經常說,心態決定狀態嗎?
中國有很多禪宗的故事,都是關於修心養心的。有一個小和尚問他的師父:「總有人說心大心小,您說人的身量差不多,壽命其實也相差不是很大,那心到底有多大的差別?多大叫心大?多小叫心小呢?」師父就跟他說:「你現在閉上眼睛,用你的心給我造一座城池。」小和尚就閉上眼睛,描繪城外有高高的牆,有深深的護城河,進了城以後通衢大道、房屋樹木。再看小的地方,有橋有路有花有草……他說啊說啊,描述了很久,一座非常大的生機盎然的城池!小和尚戀戀不捨地睜開眼睛,一切歸於幻象了。師父又跟他說:「你再閉上眼睛,用你的心給我造一根最細的毫毛。」這個小和尚又閉上眼睛想啊想啊,細到顫顫巍巍、若隱若現的一根小毫毛,他也造好了。再睜眼的時候,師父就問他:「剛才你給我洋洋灑灑說了那麼大一座城池,都是你自己的心造出來的嗎?」徒弟說:「當然了。你看也沒有人提醒我,就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啊。」師父說:「那你剛才造了那麼細一根毫毛,你在造它的時候用的是全部的心嗎?」徒弟說:「當然了,我全神貫注造這一根毫毛的時候,也分不出心來想別的。」隨即這個小和尚自己就明白了,所謂心大心小,其實是看人的關注點在哪裡。如果在很大的事情上,心就遼闊了;如果計較很小的事情,有時候一根毫毛,可能就是你生活裡的絆腳索。所謂心生萬物,就是這個道理。
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其實我們也可以說,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失去,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密碼,每一個心字旁和心字底的結構,都包含著我們這個民族對人的心理、對人的行為的認識和理解,它也象徵和表達著中國文化心理層面的意義。從認識心字底和豎心旁開始,我們就能夠瞭解,心是怎麼一步一步帶著我們走到今天的。
我們先從甲骨文來看看,「心」字是如何寫的。
而到了金文呢?變化不大,是這個樣子。
可以看出,畫的都是惟妙惟肖的一顆心。不過金文更加細膩,它原來是鑄造在鐘鼎之類青銅器上的銘文,所以它的字形放得更大,筆道顯得更圓潤、更粗厚,甚至能夠看見這個心外面所包著的經絡。
《說文解字》上說:「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為火藏。」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心藏在身中,這個字是個象形字。過去古文學家認為它是土藏,到今文學家的說法呢?認為它是火藏。「心」這個象形字,不僅僅有生理層面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心智層面的意義。從內在到外在,由心的思考才能夠真正主導人的判斷。
中國人更多認為心靈是一個思維的器官。《孟子》裡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也就是說這顆心,你用它的時候,思考的時候,它就在;不思考,它就不在那兒。其實這也很像笛卡爾1說的「我思故我在」。
《說文解字》裡說的「人心,土藏」,是按照陰陽五行來分析五臟六腑的。許慎屬於古文經學派,他認為心在五行中是屬土的。那麼後來為什麼博士說又認為心屬火呢?因為今文經學認為心、肝、脾、胃、腎,分別對應的是火、木、土、金、水。2今天的中醫也有這個說法,講究心火跟腎水的平衡,心主火腎主水,心腎要相交。這樣一個從生理到思維,跟天地陰陽系統平衡、調節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古代中國人對於心靈奧秘的樸素思考。
「有心無心」這樣一個獨特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很多傳說與文學作品中都有體現。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都會記得,傳說中的比干就有一顆七竅玲瓏心,他的心竅比別人要多,能夠洞悉的事情也比別人要清楚,所以他天生就能夠識破妖孽,認出了妲己是妖的化身。那妲己為了陷害比干,不斷迷惑紂王,跟他說需要這顆七竅玲瓏心來做藥引子。姜子牙無法保全比干躲過被挖心的厄運,只能給他服下神符,保著他心被挖出去之後暫時不死,堅持著走出朝歌城門就能夠活命。比干被挖心之後,人還能夠行走,在城門口見到一個老婦人在賣空心菜,他就隨口問了一句:「這個菜都無心了它還能活嗎?」結果這老婦人回答「就不能活了」。比干一聽,菜無心不能活,人無心當然也不能活,當時就口吐鮮血死在那裡了。你看,比干的這顆七竅玲瓏心,能夠讓他辨明真偽是非,人妖都能看得出來,但是沒心的時候,不是照樣活不了嗎?後來《紅樓夢》裡面誇林黛玉,「心較比幹多一竅」,就是說她也有這樣的玲瓏心。
人的心量大,才裝得住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明代有個大儒王陽明1,我們知道中國的儒學體系,孔孟朱王,是到他這裡才最終集大成的。他的心學就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這麼大的世界,所有的物質不在人心之外,所有的道理也不在人心之外,因為唯有人心才能夠判斷這一切。王陽明雖然官至明王朝兵部尚書,曾經平定甯王朱宸濠千軍萬馬的叛軍,但是他認為還有比這更難的事兒,「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平定外在的叛亂是容易的,摒除自己心中的私欲,才是最難的事情,有時候連大英雄大聖人都做不到。在今天的世界裡,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夠擊破「心中之賊」,讓自己的心胸更開闊一點呢?
人年輕時候都氣盛,都有過爭鬥,真要想讓自己心態平和,有時候要借鑒一點長者的智慧。
有位世紀老人在她的《一百歲感言》裡面曾經說過,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土地。確實,人整個前半輩子都在用加法,要拿得起。而後半輩子我們其實在做減法,要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種擔當,放得下是一種風度。在拿起放下之間,既要有儒家的入世,又要有道家的解脫。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其實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中國人講「心生萬物」,心要是在,狀態就在。心要是不在,又怎麼樣呢?中國人說什麼東西丟了、沒了,往往就說「亡」。那麼心上面放一個「亡」,心逃跑了、不在了,這就是忘記的「忘」。
從金文到小篆,「忘」字都是上亡下心。《說文解字》說,忘是什麼?「不識也。從心從亡。」亡也是它的聲旁。什麼叫「不識」?就是你沒有看見的,它就不在,心沒有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不走心,熟視無睹。你匆匆忙忙走過,不去看的時候就什麼都看不見了。心本來是主思慮的器官,心丟失了就不記事情了。
大家再想一下,亡和心,其實還有另一種組合的方式。如果豎心旁也加上「亡」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忙。
我們總是說忙忙碌碌,忙著忙著就忙忘了,這兩個字經常連在一塊用。有的時候說該帶孩子出去玩兒了,好幾周沒陪孩子了,太忙了給忙忘了。有的時候說該帶爹媽去體檢了,讓老頭老太太再等等,這段時間太忙了,忙著忙著把這事兒也忙忘了。有時候答應朋友的事情忙忘了。所以亡心為忘,不識也——雖然眼前這個世界豐富絢爛,但是心不在,什麼都看不見。那太多的人太忙了,怎麼樣能夠不丟掉這顆心呢?既然知道中國人的心靈力量,在我們的造字法裡面已經體現出來了,那麼沒事兒看看中國字,沿著中國字裡的密碼去觸摸一下心生萬物,感受這顆心原來有多麼強大的力量,也許跟著漢字回到這顆心,我們還能夠找回已經忙丟了的心靈。
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論語》裡有一句我們都熟悉的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個「思」。人一天的日子裡,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有所思」。但是「思」到底是個什麼狀態,漢字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一種密碼呢?
「思」的篆文字形是這樣的。
《說文解字》裡說:「思,容也,從心囟聲。」我們過去都以為思的上半部分是個「田」,其實不是。從篆文字形來看,上半部原來是囟門的「囟」。我們知道,剛出生的嬰兒,顱骨上方有一塊尚未完全閉合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囟門。「思」字上方現在演化成「田」的這個部分,原本是指人的頭腦;而下麵是心字底。說白了,就是頭腦加心靈共同工作的狀態,才叫有所思。
大家或許會問:你說「從心囟聲」,囟門這個「囟」跟我們今天思想的「思」讀音風馬牛不相及,怎麼可能用「囟」去表示「思」的音呢?錢玄同先生在《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1這本書裡,曾經專門說過這個問題。他說:「囟思雙聲。」原來在上古音部裡面,囟跟思的字音,聲母相同。所以就把它們的讀音歸在了一類。《說文解字》不是說「思,容也」嗎?它其實是一種安靜的、深入的、有容量的思考。
不管我們看見了什麼,在現象上每個人的判斷是不一樣的,人這一輩子見過的世界有許多是相同的,但思考出來的結論卻有天壤之別。很多人都被樹上掉下的蘋果砸到過,為什麼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很多人都看過水壺開的時候,壺蓋子撲撲在跳,為什麼瓦特從中發現了蒸汽機的原理?並非我們平時沒有見過蘋果落地和壺蓋跳動的現象,是因為我們沒有像牛頓、瓦特他們一樣思考。
這個無所不在的「思」,後來又有了其他的意思,我們今天日常也都感受得到,比如說思念、思慕、相思。也就是說,「思」除了思考這個意義是比較理性的,更多時候它是一種特別感性的狀態。
唐代詩人王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豆是相思子,上面承載著相思、相戀的情感。
漢樂府詩裡面有一首《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複相思,相思與君絕!」看看詩中這個民間女孩,她在愛一個人的時候,什麼樣的珠寶翠玉都可以送給你;但是知道戀人有二心之後,就要把它砸碎了,用火燒了,燒了以後還要在風裡把灰給揚走。這麼痛絕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從「有所思」到「相思與君絕」。想一個人的時候,那個玉上面繚繞的所有裝飾就如同人心上繚繞的思念一樣。而人想要斷了心裡的念想,就不惜把它砸碎、燒成灰,再給揚得找不到痕跡。然而人心的相思哪是那麼容易除去的呢?人在物質世界裡面,扔一樣信物很容易,但是人心中還有很多很多的羈絆,是「剪不斷,理還亂」的。
人頭腦裡有邏輯,這是思的上半部分;人心靈中有情感,是思的下半部分。理性、情感融而為一,才能包容萬物。
說到思往往就會聯想到「想」,也會想到「懷念」,所有這些字裡都有「心」。它們又有什麼關聯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想」。《說文解字》解釋說:「想,冀思也。」「冀」是希冀的冀。帶著一種希冀、一種盼望去想,所以「想」裡面一定有假設的部分。我們現在常常說理想、夢想、幻想,這裡面既有假設,也有形象性。還有一個詞叫「想當然」,是說這是你想出來的「應該有的美好」。我們時常會沉浸在美好的想像之中,所以才會覺得有所冀思,帶著希望在想像中描繪的才是我們嚮往的那個未來。李白給楊貴妃寫的《清平調》1詞裡說:「雲想衣裳花想容。」形容一個女人有多麼美,不直接寫她的形態,而是說彩雲都想成為她身上的衣袂,牡丹花都想擁有和她一樣的姿顏,在人和物之間也可以有這樣的通感。
「思」跟「念」從來都是放在一起的。我們從小誰沒有背誦過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身在異鄉,心已經飛回到家園了,這就是思念。《說文解字》說:「念,長想也。」長想,就是念念不忘,反反復複時時刻刻都在想。所以《釋名》1解釋這個「念」字說得特別有意思:「念者,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我們今天總說念念不忘、心心念念、碎碎念,都是說有一個念頭在黏著你,揮之不去。有時候念叨起一個人,是無法自己停下來的。說和尚在「念經」,是因為他一遍一遍黏在經文上,這個聲音一直在重複。說小孩兒要「念書」,念念英語,念念古文,要一遍一遍大聲念出來。從心念到聲念,黏在一起、念念不忘、碎碎念這個狀態,描摹得多麼生動啊!
除了思念、思考,還有思慮。《說文解字》上說:「慮者,謀思也。」為謀劃一件事情反復深入地思考,仔細地推敲,這樣一種狀態就叫作思慮。《論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史記》上也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長遠、周密、透徹的思考,才叫「慮」。看看我們今天的人,善於深謀遠慮嗎?當今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獲取資訊的管道越來越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人的判斷力也有所提升。信息量過多、過剩,反而容易造成誤讀和誤判。所以慮者從心,人要從看見到思考,最後才能做到深謀遠慮。
其實這個道理,古人早就教導我們了,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1這是一個非常細膩的推導過程。人要知道自己應該達到的境地,才能志向堅定不動搖;志向堅定了,做事才能沉靜不急躁;做事沉靜不躁,心態才能安定平和;心態安定,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最終才能有所收穫。在今天,沉靜、安定真是一種生產力。人在沉靜、安定中,才能從向外看轉向向內看,由外感轉向內省。而一個人只有經過獨立的思考,才能真正有所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真能像《大學》裡面說的那樣,能夠明辨是非、知所先後嗎?我們能通過自己的學和思,逐漸接近「大道」嗎?我們那種柔軟的悸動、綿長的相思寄託在哪裡?我們終將經由深沉、理性的思考,達到什麼樣遼闊的境界?讀懂這些字,跟著這顆心,去思去想,去念去慮,一步一步走過來,也許我們能夠還給自己一種充實、圓滿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