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隋唐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 蒙曼教授
首部講解唐詩之美的作品,帶你於四時流轉中,品讀唐詩的千古流韵。
★以24節氣結合從古至今具代表性的節日,帶領你在四季時令中,深度體會32首精選唐詩,感受唐代的歲月、唐人的生命,品味唐詩的語言之美、文學之美。
滄海桑田,物換星移,
不變的唯有四季更迭輪迴,
記憶著千年以前的大唐風情。
但願我們――你、我和他,
與他們――李白、杜甫、王維,
能相遇在這如許美妙的四時之詩――
春。
一窺韓翃筆下「春城無處不飛花」的春日長安;
感受杜審言詩中「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的徐徐和風;
聆聽李白「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的異地之音。
夏。
讚嘆王維筆下「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田園風光;
品味孟浩然詩中「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絲絲荷香;
沉浸於李白「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的青春律動。
秋。
與王維一起聆聽「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秋日空山;
與杜甫一起傷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月夜露水;
觸動於「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的他鄉之景。
冬。
震懾於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的冬日北國;
和祖詠一起從長安城眺望「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與白居易圍坐共享「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我願意把古人苦吟的精華拿來和你分享,讓你和我一起,細細領略那穿越千年而來的風花雪月,和那歷經千年而不朽的繡口錦心。」
――蒙曼
「絕大多數人對唐詩的認知往往停留在似曾相識,或者會背全詩而缺少精準理解的層面上。蒙曼老師解讀唐詩的特點非常鮮明:一是通俗易懂,二是準確到位。這兩點看似容易,其實非常不易。」
──王立群(著名文化學者)
作者簡介:
蒙曼
蒙曼,知名歷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2002年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史及中國古代婦女史。著有《唐代前期北衙禁軍制度研究》。
2007年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先後講述《武則天》、《太平公主》、《大隋風雲》等節目,並出版相應圖書,引起廣大迴響。
2016年起擔任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評委,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探幽入微、幽默風趣的點評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章節試閱
雨水、驚蟄|杜甫《春夜喜雨》
二○一六年,二十四節氣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許多人都背過二十四節氣歌吧?小的時候,我常常想,已經有了四季,又有了十二個月,為什麼還要再分成二十四節氣呢?多麻煩呀。可是,長大後再想,就覺得這發明真好。這個好,不僅僅是因為它掌握了黃河流域的氣候規律,更是因為,這二十四節氣,把瑣碎而平凡的日子分得更細密了。假使一年只分四季,那就只有四次轉變,四次驚喜吧?可是一旦化成二十四節氣,就有二十四次變化,像二十四聲鼓點,一下下地敲打著人心。何況,每個節氣還要再分成三候呢!二十四節氣又分成七十二候,五天一段落,五天一主題,是那麼富有詩意。
就拿春天的第二個節氣雨水來說。雨水的三候是什麼?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萬物萌動。想想看,先是水獺動起來了,把肥美的河魚拖上河岸;緊接著是鴻雁北飛,在藍藍的天上寫下一個人字;再後來就是草木萌動,大地從乾枯的褐色變為一片蔥蘢,這是多麼動人的景象啊!而所有這些改變,都是拜淅淅瀝瀝的春雨所賜。沾衣欲溼,潤物無聲,還有什麼比這更有詩意的嗎?所以,我要分享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責任心、憂患意識強,感時傷世,作品往往比較沉重。但是,這首〈春夜喜雨〉不一樣,一開始就透著愉悅。「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並非都一樣。冬天是凍雨,冷雨敲窗,落地成冰;秋天是秋霖,淫雨霏霏,連月不開;夏天是暴雨,一洩如注,翻江倒海。三者都沒有那麼好,甚至還會帶來災害。但是春雨不一樣,春雨是用來點醒春天的,它帶來的是屬於春天的滋潤,屬於春天的綠色,屬於春天的生機勃勃,所以人都喜歡春雨,期盼春雨。那春雨呢?彷彿也在回應人們的期盼,如期而至。所以才會有這一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不早不晚,恰恰就在該下雨的時候,下雨了,真是一場善解人意的好雨。
這如期而至的春雨是什麼樣子呢?「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伴隨著春天的和風,在靜靜的夜裡飄然而至,滋潤著天地萬物,卻又無聲無息。這不只是春雨,這是儒家君子。為什麼是君子?因為它潛入夜,細無聲。這麼受歡迎的春雨,如果想要表現自己,應該在白天大張旗鼓地到來,來接受鮮花和掌聲。但是,如果它是那樣外露地、誇張地表達自己,就不是中國人喜歡的人格精神了。中國人喜歡什麼?中國人喜歡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通身散發著內斂的光芒。這場春雨也是如此,它滋潤萬物,猶如君子德澤萬民;同時,它又無聲無息,猶如君子不言而化天下,無為而治天下。唐代的大詩人各有各的性情,李白飄飄欲仙,杜甫則是循循儒者,所以杜甫才能寫出具有儒家君子之風的春雨。
這還不夠。春雨的好處還沒寫完呢。這場讓人欣喜的春雨不僅下得正是時候,下得柔和,還下得充足。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這麼是時候的雨,如果只是淅淅瀝瀝地下一會兒就結束了,那多遺憾啊。大地的乾渴沒有解除,萬物的生長也就不會那麼蓬勃。可是這場雨呢,下得後勁十足。為什麼?出門看看就知道了。若在平時,晚上有月亮,田野固然是黑漆漆的,可是,田野裡的小路會反光,江面也會反光,會顯得比較明亮。而今天這個下雨的夜晚,因為雲層厚,沒有月光,所以,天是黑沉沉的,小路是黑沉沉的,江面也是黑沉沉的,天地都籠罩在綿密的春雨之中,只有江邊小船上的一點漁火,透出黃黃的光芒。這一點漁火,一下子把整個色調都調亮了,也把詩人的心點亮了。
看到雲層這麼厚,雨勢這麼好,詩人放心了,要回屋睡覺了。他躺在床上,還在想著這雨,越想越高興,不禁開始想像明天早晨的情景。明天早晨,雨停了,會是什麼樣子呢?「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這樣的好雨下上一夜,一定能催開春花吧。等到明天早晨推門一看,一朵朵春花帶雨,紅豔豔、溼漉漉、沉甸甸,這樣的生命,該是何等飽滿,何等蓬勃!錦官城裡,該成為花的世界,春的海洋了吧。一首詩,從一場春雨開始,結束在一片春花、一座春城之中,寫得細膩柔和,又氣象萬千。
可別小看最後這「錦官城」三個字。錦官城是什麼?是成都的別名,因為成都一向以織錦著稱。三國時期,蜀漢在此設置錦官,管理蜀錦生產,所以叫錦城,之後錦官城就成了成都的雅稱。李白〈蜀道難〉不是也寫過「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嗎?所以,「花重錦官城」,其實就是花重成都城,點出了這場春夜喜雨的發生地點。但是,杜甫在這裡用「錦官城」三個字,絕不僅僅是點出地點這麼簡單,也不是為了音韻更協調。為什麼用「錦官城」,而不用「成都城」?因為「錦」是一種最美、最柔和也最華貴的絲織品,而「花重錦官城」,就彷彿是鮮花著錦一般,那是何等的富貴風流啊。所謂春夜喜雨,到這裡,真是喜上眉梢,喜上心頭,喜不自勝了。
最後再分享一點屬於詩人的敏感吧。你看,同樣是春雨,北方的春雨是「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初春小雨〉),讓人感覺到北國的遼闊和乾燥。而江南卻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南宋.釋志南〈無題〉),有著江南特有的靈秀與輕柔。四川盆地則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顯得那麼富足和厚實。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春雨,就像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味道。北方,是厚實的羊肉大蔥餃子;江南,是鮮嫩的薺菜小餛飩;而四川盆地,則是熱辣辣的紅油火鍋。
無論在哪裡,無論有著怎樣的風光與風情,讓我們一起來期盼一場春雨吧!春雨之後,花開滿地,蟲鳴滿院。詩人劉方平寫過一首〈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這「蟲聲新透綠窗紗」應該就是驚蟄最好的廣告語了吧?誰都能聽懂,誰都會心動,春天,真的就是這樣萬物復甦,生機勃勃呀!
雨水、驚蟄|杜甫《春夜喜雨》
二○一六年,二十四節氣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許多人都背過二十四節氣歌吧?小的時候,我常常想,已經有了四季,又有了十二個月,為什麼還要再分成二十四節氣呢?多麻煩呀。可是,長大後再想,就覺得這發明真好。這個好,不僅僅是因為它掌握了黃河流域的氣候規律,更是因為,這二十四節氣,把瑣碎而平凡的日子分得更細密了。假使一年只分四季,那就只有四次轉變,四次驚喜吧?可是一旦化成二十四節氣,就有二十四次變化,像二十四聲鼓點,一下下地敲打著人心。何況,每個節氣還要再分成三候呢!二...
作者序
相遇在這如許美妙的四時之詩
二○一七年,農曆丁酉年。正月十五那天,伴著滿城的燈火,滿天的煙花,我在喜馬拉雅推出了一個節目,叫《蒙曼品最美唐詩》。那個時候,剛過立春,不到雨水,東風尚軟,萬物方甦。當時我確定的原則,就是按照季候來講詩,和讀者在四季的變換中一起賞讀詩人筆下的春花秋月,也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古人對季節的變化、對節日的情感,真的比今人敏銳太多,也細膩太多。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還處在傳統的農業社會。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全都按照自然的節奏,接受著老天的安排。沒有現代鐘表的精確報時,但是,人們知道,春天的一絲和風到了,那是「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夏天的一縷荷香來了,那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秋天的一滴露水凝了,那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冬天的一片雪花飄了,那是「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順時而動,就是天人合一。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正是社會日益活躍,人們開始東奔西走的時代。做官的出門遊宦,念書的出門遊學,從軍的出門征戰,經商的出門行商,甚至嬌羞的姑娘,也會邁開健康美麗的天足,走出家門,到林間採桑、到水邊採蓮。有誰會比出門在外的人更關注節氣的轉換、天氣的變化呢?只有他們,才會看到「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的他鄉之景,聽到「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的異地之音,感受到「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邊塞氣息,當然,也沉浸在「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的青春律動中。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更是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日子過得豐足,節慶才格外熱鬧。「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我們在這樣華麗的詩篇中開場,又在「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渾雄韻律中收束。我們用唐詩來體味端午、七夕、重陽等傳統佳節的動人風情,也用唐詩來表達情人節、教師節等當代節日的精神。
可能你注意到了,這本書並沒有把二十四節氣寫全,也沒有把所有的傳統節日都吟到。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最核心的藍本,是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這三百多首詩,是從五萬餘首唐詩中精挑細選而來,代表著唐詩的風骨、風雅與風流。我確信,所有的節氣、節日都有詩,但不是所有的節氣詩、節日詩都是好詩。我願意把古人苦吟的精華拿來和你分享,讓你和我一起,細細領略那穿越千年而來的風花雪月,和那歷經千年而不朽的繡口錦心。
至於這本《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是否僅僅是喜馬拉雅節目的文字版呢?當然不是。這是按照一個更清晰的主題精心選擇、精心編排也精心修改過的三十二首詩。這些詩圍繞著四季的節氣和節日,其實就是圍繞著唐代的歲月輪迴,圍繞著唐人的生命輪迴。我希望在這輪迴中看到他們――李白、杜甫、王維,更希望在這輪迴中看到我們――你、我和他(她)。我們和他們,古代和今天,傳統和未來,就相遇在這如許美妙的四時之詩中。
蒙曼
相遇在這如許美妙的四時之詩
二○一七年,農曆丁酉年。正月十五那天,伴著滿城的燈火,滿天的煙花,我在喜馬拉雅推出了一個節目,叫《蒙曼品最美唐詩》。那個時候,剛過立春,不到雨水,東風尚軟,萬物方甦。當時我確定的原則,就是按照季候來講詩,和讀者在四季的變換中一起賞讀詩人筆下的春花秋月,也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古人對季節的變化、對節日的情感,真的比今人敏銳太多,也細膩太多。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還處在傳統的農業社會。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全都按照自然的節奏,接受著老天的安排。沒有現代...
目錄
自序 相遇在這如許美妙的四時之詩
推薦序 敲開唐詩王國的大門
春
立春|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元宵節|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情人節|李白〈長干行〉
雨水、驚蟄|杜甫〈春夜喜雨〉
春分|杜秋娘〈金縷衣〉
清明|韓翃〈寒食〉
穀雨|王維〈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夏
立夏|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母親節|孟郊〈遊子吟〉
端午節|李白〈江上吟〉
小滿|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夏至|高駢〈山亭夏日〉
小暑、大暑|元結〈石魚湖上醉歌〉
建軍節|王昌齡〈出塞〉
秋
立秋|王維〈山居秋暝〉
七夕|杜牧〈七夕〉
白露|杜甫〈月夜憶舍弟〉
教師節|唐玄宗〈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寒露|杜甫〈秋興.玉露凋傷楓樹林〉
重陽|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冬
立冬|盧綸〈塞下曲〉
小雪|祖詠〈終南望餘雪〉
大雪|李白〈北風行〉
冬至|白居易〈問劉十九〉
小寒|楊炯〈從軍行〉
大寒|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春節|王灣〈次北固山下〉
四時之歌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李白〈子夜吳歌.冬歌〉
李白〈子夜吳歌.春歌〉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自序 相遇在這如許美妙的四時之詩
推薦序 敲開唐詩王國的大門
春
立春|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元宵節|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情人節|李白〈長干行〉
雨水、驚蟄|杜甫〈春夜喜雨〉
春分|杜秋娘〈金縷衣〉
清明|韓翃〈寒食〉
穀雨|王維〈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夏
立夏|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母親節|孟郊〈遊子吟〉
端午節|李白〈江上吟〉
小滿|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夏至|高駢〈山亭夏日〉
小暑、大暑|元結〈石魚湖上醉歌〉
建軍節|王昌齡〈出塞〉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