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庫版引言
戰略性思考的必要性
◆這是一個人人都必須重新審視生活方式的時代
本書初次發行時,剛好是十年前。有人說每十年就是一個新的階段,而我也深切感受到這個社會的變化。
就像十年前,誰會想到日本的核心電視台會裁員呢?雖然網路上常出現「年輕人愈來愈不常看電視」的標題,但當時電視台的員工仍領著高薪,也常在學生的夢幻公司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然而現在的電視台,無論是節目製作費還是薪水,都不斷面臨縮減。
這種現象不僅限於電視台,報紙與出版品也苦於印刷量銳減的現狀。連過去曾是穩定、高薪代名詞的銀行,也被迫祭出超低利率對策,經營狀況可說十分嚴峻。
取而代之的,GAFAM(Google、Apple、Facebook(現為meta)、Amazon、Microsoft)科技巨頭的存在感則日益增加,並深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未來的十年,想必又會發生劇烈的變動吧!
尤其在受到新冠肺炎肆虐的現在,無論生活或工作方式,都必須重新審視。其中也不乏被迫停業、失業或轉職的人。疫情過後的世界會如何變化,實在難以預測。
不可否認的,我們確實身處於一個相當不穩定的時代。乍看之下也許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不受影響。因此本書的意義或許更甚於十年之前。
中國的古籍《孫子兵法》中,講述在戰爭時所使用的兵法。為了獲勝,該如何冷靜地洞悉狀況,並進行戰略性思考,旨在追根究底、找到解方。書中戰術十分合乎常理,並易於實踐,與一般的理論書籍大不相同,可以作為現代的商業書籍閱讀。
◆不戰而勝的CP值
關於《孫子兵法》的閱讀方式,就留到正文再談。我想先在這裡舉出現今我們務必學習的三件事。
第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只要發生戰鬥,即便獲勝仍免不了犧牲。該如何在發生戰鬥前就先取得勝算,就考驗戰略性思考的能力了。
與現代的想法對照來看,這個戰術所重視的便是所謂的「CP值」(性價比)。重視CP值意味著注重得失,盡可能減少浪費、提高產值,因此絕非一件壞事。
然而,當凡事以CP值為前提,公司內的交流勢必遭到捨去。舉凡閒聊及公司內部的聚餐等等,都將被劃分至浪費的範疇中。若只專注在自己的份內工作並早早下班,想必能讓個人生活過得更加充實。
但這麼做未必能提升工作表現。因為我們往往能在閒聊時,獲取工作上所需的資訊或靈感。若擁有交心的同事,則能在緊要關頭時,互相商量、幫忙。
而與上司之間更必須打好關係。過於一板一眼的關係,有時會讓工作難以推進。若演變成對立關係,身處弱勢的下屬將更容易受到影響。相反的,若平時對上司採取順從的姿態,在關鍵時刻,意見也較容易受到採納。因此,保持良好關係也是一種戰略性思考,更是不戰而勝的一種體現。
雖說追求CP值很好,但可千萬別短視近利。擁有愈宏觀的視野、做愈多的準備,才能實際提升CP值。而《孫子兵法》之中,也多次強調這個想法。
常被拿來與不戰而勝相提並論的,是「勢」這個概念。以現在的話來解釋,就是團隊士氣。《孫子兵法》重視理性主義,但其中也包含了如何管理士氣這種較為籠統的情感概念。只要平時多多提升團隊合作能力,就能在關鍵時刻一氣呵成地進攻;或是展現己方氣勢,打消敵方戰鬥的念頭。這可說是《孫子兵法》中足以比擬「風林山火」的基本戰術,在商場上也能作為借鏡。
◆只要掌握資訊,便能百戰不殆
第二,則是堪稱《孫子兵法》代表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話說明了資訊的重要性。現今身處於資訊時代,資訊的價值與日俱增。若想「知彼」,只要上網一查,便能獲得大部分的資訊。
此時就考驗搜尋者的素養了。過去網路上的資訊總是真假參半,但現在只要認真搜尋,多半能過濾出真正所需的資訊。只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懂得辨識資訊來源的可信度,並不厭其煩地查證,就能大幅降低遭假新聞所騙的風險。
然而,也許是因為資訊量過大,我們實際上在搜尋時,常常發生搜尋方式太過廣泛或不夠精準的狀況。此時,資訊素養的優劣往往就會左右成功與否。因此,我們更應明白「知彼」的重要性。
尤其在未來,AI(人工智慧)與數據科學勢必被廣泛運用在社會上。無論你是否樂意或是否擅長,我們都必須學會活用AI,讓AI幫我們的大腦分擔工作。
AI除了擁有人類無法匹敵的資訊處理能力,還能匯集人類龐大的經驗值。由此可知,光靠一個人將難以與AI抗衡,但我們仍能將AI當作最佳夥伴。因為如此一來,我們便能瞭解古今中外的所有對手了;當面臨各種挑戰時,也將更加勝券在握。
◆跨出第一步的勇氣
第三,就是戰略性思考需要勇氣。既然是兵法,表示這些行動伴隨著危險。達到戰略性思考的前提在於必須先戰勝恐懼,這點也可以套用在如今被迫重新審視生活與工作方式的我們身上。
在此我想舉在將棋界十分活躍的藤井聰太先生為例,供大家參考。
他的棋藝之所以能如此精湛,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原因,便是他平時會研究AI。將棋界在很早期的階段就開始運用AI,許多職業棋士早已將AI導入研究之中。而在官方比賽中,AI也開始擔任判斷局勢走向的角色。AI能透過學習大量的歷史棋譜,算出面對各個局面時該走什麼棋路。
但前陣子,我從一位職業棋士口中聽說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藤井先生的棋局,有時會遭AI打出很低的評分。但這並非代表藤井先生下得不好,而是他預測了AI的最佳棋路,卻故意反其道而行,開拓新的棋路。由於是未曾出現在歷史資料中的棋路,因此AI才會給出低分。
換句話說,藤井先生所選擇的棋路,是歷史悠久又富有傳統的將棋史上,所有知名棋士們都從未想過的路。當然,這不代表能獲勝,但這無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需要相當的勇氣。而無論成功與否,就藤井先生讓AI習得嶄新棋譜這點而言,對將棋界來說就是一個莫大的貢獻,亦可說是戰略性思考的極致表現。
《孫子兵法》中有「兵者,詭道也」(欺騙對手也是戰術之一)這麼一句話。雖然聽起來欠缺公平競爭的精神,但若總使出對手意料之中的招式,勝算自然不高。重點是在深知風險的情況下,仍不斷使出對手意料之外的招式。也就是說思考能力加上勇氣,除了能使人茁壯,亦是通往勝利的捷徑。
我們也許不如藤井先生才華洋溢,但我們仍應向他學習,對所謂的慣例與常識抱持懷疑的態度,並勇於跨出新的一步。然而,光有愚勇還是沒有意義。我們應該時常挑戰、累積經驗、培養自信,然後繼續挑戰。反覆嘗試後,必能培養出身體力行的勇氣。順帶一提,藤井先生的座右銘正是「對常識抱持懷疑」。
為能讓讀者獲得一些線索,並且鼓勵所有想跨出那一步的人,本書摘錄了《孫子兵法》中的精華片段。
只要大家能從「只剩這個辦法」的想法,轉換到「方法數之不盡」,並得到無論時代、環境怎麼變化都能坦然面對的勇氣,便達到本書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