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剛開始進公司時,大家應該都想過「我一定要成為工作高手」吧?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半年、兩年、三年,甚至十年後,這種想法可能已經消失不見,變成了「只要每天能把工作做完就行了」。
我也有過這樣的時候。
究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一定要成為工作高手」的願望又是從何時消失的?
大概是因為職場中多次「障礙」帶來的挫折,讓人感受到無法掌控的無力感。
也許是因為對上司無理的要求,感到憤怒與無奈。
可能當我有「改變不了現在的狀況了,沒有發生更大的錯誤就好」的想法時,成為高手的願望也消失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世上確實有那些能跨越「障礙」的人。
他們最後成為了「超強的工作高手」。
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翻過這些高牆,又如何解決那些不合理的問題呢?
答案很簡單。
因為他們身邊有教他們怎麼跨越障礙、解決不合理問題的高人!
這些人,可以說是他們的「恩師」。
「恩師」是那些用親身經歷學到辦法,並能把這些技巧清楚地教給屬下或後輩的人。
其實,我身邊也有這樣的貴人。在我做顧問工作時,每當遇到難題,他們都教我如何成功解決,有時甚至能讓我直接避開那些麻煩。
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有些問題存在。
這些方法大多是沒有明文寫下來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所以能解決的問題範圍,就取決於恩師能教給你的內容。
因此有「恩師」的人運氣好,能成為「工作高手」;但那些沒這份幸運的人,可能會直接放棄,想著「隨便啦,工作也沒那麼重要」。
結果來看,或許可以說一切都取決於「運氣」。
但從人才利用的角度來看,這未免太過浪費了。
所以,當我辭去顧問公司的工作並開始創業時,我決定把過去學到的東西盡量寫成文章,讓它們更有邏輯性和實用性,轉化為「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然後用部落格的方式發佈出去。
這就是我創建的媒體,Books&Apps誕生的故事!
時間來到二〇一五年,距今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
當時我接到了日本實業出版社編輯川上先生的邀請,於是決定將Books&Apps的內容出版成書。
這本書便是《恆心效應:為什麼職場成功人士都堅持做對的事?(「仕事ができるやつ」になる最短の道)》。
我把平常寫的文章重新加筆修改,並加以編輯整理,最後集結成了一本書。
這是我在創業後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直到現在,仍然對它抱有特別的感情。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在顧問公司時,從上司和前輩那裡學來的那些「工作方法」,一直只在非常有限的圈子裡被傳遞。
但通過這本書,這些方法成為了「著作物」可以傳播到更廣泛的社會中,讓我倍感欣慰。
據說「顧問」現在已成為備受推崇的職業。
但我在顧問公司工作時,這些公司幾乎是「長工時」、「績效主義」、「職場霸凌」的代名詞,被視為典型的「黑心企業」。
而在《恆心效應:為什麼職場成功人士都堅持做對的事?》所講述的內容,正是我在那樣的艱困環境中努力求生、實現成果時所摸索出的工作方式。
現在因為隨著工作方式改革及少子化所帶來的招聘困難,眾多顧問公司逐漸向轉型為「白色企業」,據說工作環境也大為改善。
與過去相比,被無止盡的長時間工作及職場霸凌所折磨的人已大幅減少,這是件直得欣慰的事。
但反過來說,現在也有了新的壓力。那就是「要在短時間內拿出最大的成果」。
因此,那些「讓自己成為工作高手的方法」依然能發揮作用。
這次出版社的人告訴我,從部落格挑選而成的《恆心效應:為什麼職場成功人士都堅持做對的事?》寫的是「普通工作中最核心的本質」,所以我決定重新編排內容並進行加筆修訂,將以「新版」的形式再次呈現給讀者。
在眾多書籍紛紛絕版的當下,這本書能夠繼續出版,我深感榮幸。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真正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二○二三年九月 安達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