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由於風格學所牽涉之社會的、個人的、語言的、文學的、心理的因素極為複雜,關係到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理論、美學等其他學科,它還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就算是已大體解決的問題也都還有爭論,最大的爭論之一在於文學風格學的地位。
傳統的文學批評家認為風格學對於一篇作品的語言分析失之於機械、煩瑣,往往大費周章之後,正如拆散了的七寶樓台、玲瓏寶塔,將置美感於何?而且結論膚淺,遠不如文學批評之能一針見血,或雖自命為客觀,其實仍是憑直覺去搜集語言事實作為證據。
語言學界內部,則又感風格學不易捉摸,懷疑其是否有科學性可言。但風格學雖受到兩面夾擊,卻仍然發展,其原因是有此需要。人們對於語言的表達力以及如何達成各種交際任務是自古就注意的,對於作家的文章風格也是一直進行研究的。現在有了這門風格學,視野較廣(看到整個語言,注意社會文化),立論較有根據(從語言事實出發,而不是純憑印象)。幾十年努力結果,已有一定的基本理論和成套的研究方法,使初學者有階可循,使語言學家注意「變異」與「突出」,使文藝學家注意過去易於忽略的語言事實,確立了語言的運用必須適合具體場合這一對全社會有用的原則,應該說是已經另闢一個學術領域,成為兼有語言學與文藝學之長的綜合學科了。
已故語言學家高名凱教授是在中國倡導建立漢語風格學的第一人。他在一九五九年六月的一次學術報告中全面介紹了現代語言學的風格理論和流派,闡明了風格的性質和特點,提出劃分風格類型的標準,發出在中國建立語言風格學的呼籲。接著,由他主持的北京大學語言學教研室編著出版了《語言學名詞解釋》,其中「語言風格」條和「語言體裁」條透徹而簡明地表述了他的語言風格觀。但是,由於六○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漢語風格的研究擱淺在歷史的沙灘上,直到近年才又重新起步。
總的來說,「語言風格學」在大陸起步較早,成果也較豐碩,除了有許多篇的單篇論文外,還有不少這方面的專著,例如鄭遠漢《言語風格學》(1990,湖北教育出版社);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1990,北京商務印書館);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1991,台北書林出版社);程祥徽、黎運漢《語言風格論集》(1994,南京大學出版社);張德明《語言風格學》(1995,高雄麗文文化);黎運漢《漢語風格學》(2000.2,廣東教育出版社);程祥徽、鄧駿捷、張劍樺《語言風格學》(2000.8,廣西教育出版社)等等。
台灣在這方面的投注,目前也已進入了萌芽的階段。例如:竺家寧先生曾在淡江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中正大學、政治大學之中文系講授「語言風格學」等課程,先後指導了數十篇相關的碩士論文,並於民國九十年出版了《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一書,可說是這方面的專著。
東海大學周世箴先生也在民國九十二年出版了《語言學與詩歌詮釋》一書,說明了「語言學的知性解析卻可以穿透繽紛的表層直達思維認知的深層,此一特性有助於解開文學語言的迷幻面紗,同時又使我們對人類的思維奧祕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曹逢甫先生於民國九十三年出版了《從語言學看文學》一書,他認為「語言研究原本是傳統詩學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環,兩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但這個傳統到了近代卻因為學門的專業化而日趨分離,這對兩者的發展都不是很好的事,理由很簡單:詩是語言藝術最精妙的使用。因此,就語言研究而言,要深入了解語言應用的原理原則非研究詩不可;就詩學研究而言,則對詩的理解與欣賞更非依賴語言的深入研究不可」。其他如台灣師大的姚榮松先生、中山大學的林慶勳先生等等,也都是在這方面有卓越之研究。
語言風格是一種氣質和格調,它並不只是抽象的存在,而是根植於語言的要素,因此我們在研究語言風格時,應當深入考察,這種語言風格在語言要素上是怎樣體現的,讓人們能夠具體的撫摸到語言脈搏的跳動頻率,提高風格學的研究水準,增長人們的欣賞文學、文章的語言修養,提高語文教學水準,提高人們對語言風格的認識,提高人們運用語言的效果。
語言風格學又可分為三個次領域,即音韻風格學、詞彙風格學、句法風格學。以往研究「語言風格學」大多偏向分析文學語言,這方面的論文和專著較多,至於用語言風格學來分析非文學語言者較少見。因此本書即嘗試將語言學豐富的分析經驗,由自然語言轉移應用到屬於非文學語言上。
本書是在《廣告標語之語言風格研究》(2002)之基礎上,再把近年來之研究成果灌注其中,做了些許幅度的拓展與延伸。語料方面,除了研究廣告標語外,更擴及新聞標題、網路語言、流行歌詞等之語言風格研究。並將近十年來(2003至2013年),在台北《中國語文月刊》所發表有關語言學之三十三篇通俗小文章,置於本書之附錄,期許本書之內容深入淺出,以方便同學檢閱。
本書之能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碩、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周法高院士與龍宇純先生,由於他們對我期望之殷、指導之勤與愛護之深,才能為我在傳統之漢語音韻學上奠下基礎。其次要感謝的是竺家寧與周世箴(周法高院士之女公子)老師,我在中正大學任教的四年間(前三年為專任;後一年為兼任),旁聽了竺老師所開的全部課程,包括「聲韻學」、「佛經語言學研究」、「近代音」、「詞彙學」、「漢語語法」、「語言風格學研究」、「上古音研究」等課程。也專程到東海大學旁聽周老師的「聲韻學」、「語言學」、「隱喻與認知」等課程。所以在此特別要感謝兩位老師,由於他們的引領,使我進入了不同的語言新視界。
同時我更要感謝陳新雄(筆者博士論文之口試委員)、蔡信發、何大安(筆者博士論文之口試委員)三位老師,由於他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照、指導與鞭策,及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唐作藩(王力先生之大弟子)先生之督促鼓勵,才使得本書能及時誕生。
最後要感謝這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地協助我、支持我的母親、兄、姐、妹,還有外子正森與小犬冠霖、冠論,以及彰化師大同仁們,平日與我之切磋琢磨、互相砥礪。而本書之幕後功臣董育儒老師,則是負責全書之排版工作,並提供音標字型等資料與意見,更是功不可沒,可說是本書之催生者。總而言之,本書寫作期間,周圍的關懷、鼓勵與協助不斷,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特於此,對於關心我幫助我的貴人,致上謝忱。
末了,我想說的是,希望透過此書,對欲進一步探討語言風格學各方面的人,能起登堂入室的津梁作用,並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同好投入這個領域,一起來開拓這片園地,讓滿室的馨香能自由無阻的流瀉出來。
2014年誌於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9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