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李伯元(1936 -),是崛起於臺南鹽分地帶的當代書畫家,他不求名利, 50 餘年來沉浸於自己獨特風格的書畫世界中。其作品率皆出自內心深處之感動,透過有別於傳統常規之創作過程和技巧,藉由隨性之揮灑,形諸畫布或書於宣紙,體現出頗具童趣、質樸、禪意之內涵,開人心目,頗受好評。
習佛有年的李伯元, 與筆者的皈依師臺南市妙心寺住持傳道法師(1941 -2014)有密切的法緣和藝緣。由是,筆者曾與傳道法師及內人邱敏捷教授多次到學甲造訪李伯元的家,即其工作室,傳統農村典型三合院、面積並不大的西側廂房,向他請益,每次他都很謙虛地與我們晤談,分享其書畫創作與閱讀佛書之心得。其中,2012 年元旦那次,我們在李伯元家的交流情形,邱敏捷〈「正精進與正方便」──與傳道法師對話錄之六〉一文,已有記述。李伯元應傳道師父之邀,撥空於該年3 月10 日(週六,時間19:30-21:30)親蒞妙心寺,以「活水源頭──李伯元老師的書畫世界」為題,在妙心寺文教大樓四樓教室,用兩小時與大家分享他學佛與書畫創作之珍貴經驗。雖然當晚氣溫驟降,寒風凛冽,但慕名而來的聽眾卻相當踴躍,比預期的還多,偌大的會場坐無虛席,這從側面反映李伯元之吸引力。
截至目前,藝術界與學術界關於李伯元書畫藝術的述論,並不多見。據筆者近日從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臺灣書目整合查詢系統」及相關集刊收載之篇章等,以「李伯元」為關鍵詞搜尋,依發表時間得出下列著作:
2005 年,曾坤明3〈研究李伯元:生平及油畫作品初探〉,透過對李伯元生平之描述,說明其創作之心理因素;並以文獻分析法詮釋其作品之內涵。針對李氏油畫作品,曾文以「表現主義的才情」、「抽象主義的影響」二個面向,剖析李伯元西畫創作的脈絡與風格。曾氏結論指出,李氏的作品是「透過具象的形體表現內心的感受」;其畫面「是韻律性、色彩的流動性筆觸與色塊的主觀表達」;欲理解其作品,「必須透過參觀的人對於他的『流動性的韻律感的共鳴』與否而定」。
2006 年,徐慧韻5〈觀畫、畫觀、觀念:畫家李伯元訪談記〉,本文是二次訪談稿的彙整:其一是2001 年入秋之季,徐氏在巴黎和李伯元一面喝咖啡一面聊藝術的紀錄,2003 年春天,徐氏再於李伯元修改後的稿子重繕;其二是2004 年夏天,徐氏又在巴黎郊區李伯元下榻的小城鎮上咖啡館內和李氏的面談紀錄。此文指出,欣賞李氏的畫,不像一般寫實的景物那麼容易理解,他作畫的意念與其生命所蘊藏的能量是密切連結的。因此,徐氏在與李伯元就所看到、感受到的李氏作品進行交流過程中,兩人其實已觸及、展開了畫作多層面的生命內涵。
2009 年,賴進欽7〈淺談我眼中一位藝術的行者〉,指出李伯元的繪畫,是從擺脫外在自然型態的依附關係的現代藝術切入所展開的創作。值得注意的是,李氏的畫作植基於古典音樂素養而流露出「音樂性」,以及畫面有如詩般的簡練度,體現了「中得心源」的造境。其創造力的「心源」,與他在佛學的深厚底蘊不無關係;其畫作無論造形、色彩、運筆,仍至隱喻象徵,完全符應了一位學佛者的從容自在的生命情態。
2012 年,黃文樹9〈活水源頭:李伯元的書畫世界〉,分析李伯元的「成長與學畫經驗」、「中學美術教師生涯」、「書畫創作性質與觀點」等項,歸納其書畫藝術觀凡四點,依序為:「書畫藝術可以洗心」、「作畫學佛相輔相成」、「自然流露勝於技巧」、「書畫至境定有靈性」。黃氏結論指出,李伯元的書畫作品彰顯樸拙、內斂、真情等韻味;而其書法創作多從佛法中汲取津梁,佛教中無我、淨心、不二等概念,往往成為其書畫藝術的語彙和內涵元素。文末將李氏定調為當代一位重要而特出的藝術家。
2013 年,姜麗華11〈以康丁斯基抽象繪畫理論探討李伯元作品的繪畫性〉,此文透過康丁斯基對繪畫三元素「點」、「線」、「面」的定義與分析,闡述李伯元畫作中繪畫元素的特性與表現的內涵,並借用康氏對「色彩」與「形」的概念,分析李氏對色彩的感受及其對形象所賦予的寓意,創造一種專屬於他個人的繪畫語彙。姜氏指出,李伯元的畫作不再只是模仿實體世界外在的表象,而是反映藝術家內心的聲音和精神性。而李氏強調專注作畫即是修行,他以隨性、偶然、無目的性的態度作畫,將修行的精神展現出抽象的形貌,體現童趣和禪意的內涵,期許觀其畫者能「歇下狂心」、「放下」凡俗之見,達到「自性自悟」的境界。12
2017 年,潘小俠策劃、攝影,林瑋撰文《臺灣美術家一百年(1905-2017):潘小俠攝影造像簿》,分類表現鏡頭下臺灣百年來重要的美術家影像,並略述其主要行誼與美術創作特色。其中,(一)日治時代臺灣前輩畫家與雕塑家,有:顏水龍(1903-1997)、洪瑞麟(1912-1996)、陳進(1907-1998)、林玉山(1907-2004)、陳慧坤(1907-2011)、李石樵(1908-1995)、劉啟祥(1910 - 1998)等39 人;(二)大陸來臺藝術家,有:劉其偉(1912-2002)、李德(1921-2010)、李奇茂(1925-2019)、楚戈(1931-2011)、劉國松(1932-)、歐豪年(1935-)等24 人;(三)戰後臺灣美術家及雕塑家,有:楊英風(1926-1997)、陳景容(1934-)、謝里法(1938-)、朱銘(1938-)、陳輝東(1938-)、江明賢(1942-)、吳炫三(1942-)、黃光男(1944-)、洪根深(1946-)等112 人;(四)臺灣素人畫家,有:吳李玉哥(1901-1991)、林淵(1913-1991)等3人;(五)臺灣原住民美術家,有:哈古(陳文生,1943-)、撒古流‧ 巴瓦瓦隆(1960-)等33人;(六)政治受難者美術家,有:詹浮雲(1927-2019)等6人;(七)旅居巴黎美術家,有:朱德群(1920-2014)、趙無極(1921 -2013)、李伯元、陳英德(1940-)、陳奇相(1956-)等7人。該書對李伯元的簡介是:
一位藝術的修行者,一生修佛,並以具體行動體現。相信為人要謙卑善良,但創作上要膽敢不馴。……「突破規範」被他奉為創作至高無上的指針。創作隨著本能及感覺遊走,活潑不拘之形式,畫作回歸赤子之心不失詼諧天真。書法陽剛有勁,以西畫美學構圖建構,屬繪畫性,字適如其人,都體現從容自在的生命姿態及心靈意識。
上面6 篇著述文章,是目前關於李伯元行誼與書畫藝術的探討,有的從同窗角度切入,有的以訪談所得呈現,有的就繪畫的韻律性分析,有的採取抽象主義詮釋,有的概括其書畫特質,各有論點,皆具參考價值。惟要以這些少數單篇文作試圖全面而深入的認識與理解李伯元的書畫世界,是過於簡略、分散而乏力的,尚待進行更廣化深化之完整探討。
本書是筆者現階段在過去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訪談法、文本分析法、歷史研究法,以及作品鑑賞等方法,對李伯元的書畫藝術世界的梳理和體會。主要內容有李伯元的成長與學佛經驗,中學美術教師生涯,書畫創作觀點及其作品分析等。其重要目的凡三:一是耙梳李伯元的成學與習佛之閱歷,為他留下片斷身影;二是勾稽他的書畫世界之內涵,為這位「平淡中富真情」的藝術家刻劃輪廓;三是提煉其長期從事書畫創作的體悟和智慧,提供吾人借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