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開始學習碩士課程的第一節課,老師問學生們:「你們為什麼想做心理諮商師?」
我說:「我想幫助別人。」這確實是我學習的動機:成為一個幫得上忙的人,「a skilled helper」, 為需要的人提供專業的指導,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促成別人的改變。
但接下來的學習中,我發現似乎有哪裡不對。
我們受訓的諮商關係,基本上是一種以來訪者作為中心的關係,諮商師不對呈現的問題做多餘闡釋,也不干預來訪者自己的判斷,更不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諮商師不是權威,來訪者也不是弱勢的一方。
在這樣的關係裡,諮商師就如同是一個不診斷、也不開藥的醫生。他只是不斷地鼓勵來訪者自我表達。
神奇的是,一旦來訪者能接納自己,反而改變能自然地發生。
就像是一個練習時遇到挫折的練琴孩子,向媽媽哭訴發怒的時候,媽媽既不急於和他講道理,也沒有拿出糖果或戒尺來勸導。媽媽只是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孩子知道自己的沮喪、無助、憤怒都被理解了。他很快就「想通了」,回到了琴邊。孩子就這樣找回了自己。
對我來說,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原來「幫助」可以是「自助」。甚至,也許幫助的最終目的,就是自助。
對自助類心理書籍的熱衷,似乎只有在美國是專有的一種文化現象。我以為,這並不是反映了美國人有更多的心理問題,而是和他們「相信人」的文化傳統有關。所以,杜威代表了美國的現代教育精神,卡爾• 羅傑斯的人本觀是美國心理諮商領域的信條: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強大的自我期待被喚醒。
出於對這種觀念的認可,我也開始學習、創作更適合華人使用的中文心理自療書。如果你也渴望實現自我發展,請與我一起來默念:
我會讓自己一直充滿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會讓自己一直做一個完整健康的人,
我會讓自己一直幽默有趣、充滿好奇心,
我會讓自己一直關注至高無上的宏大經驗,
遠離自我關注、寂寞和疏離感,
我會讓自己一直做一個健康、真誠、獨立、對他人有益的人。
願這本手冊成為你的小小枕邊書。
蔡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