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産階級的精神路標,為迷失的心靈作傳
與卡佛同領極簡年代的短篇小說聖手
與卡佛同領極簡年代的短篇小說聖手
二○一○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她指出了完全與衆不同的寫作道路──約翰‧厄普代克
沒人比她更精於哀婉的細節,更善於營造飄忽虛幻的悲傷氣氛。──瑪格麗特‧愛特伍
都市人的愛與孤寂
即使分手,也是雲淡風輕,
另覓伴侶,總是三心二意……
精神出軌的音樂教師,暗戀友人的藝術家,愛好自由的攝影師;
有視婚姻如兒戲的夫婦,與子女關係疏離的父母,也有老頑童式的兄弟……
他們頹廢失落、無所適從;他們不安、瘋狂,
他們明智而獨立,按社會規則與人相處;偶爾因孤獨而不安分,卻又都謹慎言行。
他們承受著周圍各種人的粗魯和無理,總是在爆發的那一刻又洩氣。
處處千瘡百孔,哀傷且迷惘。
與卡佛同領極簡年代的短篇小說聖手安‧比蒂以簡潔有力的對話,寫下美國七八○年代以來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如何處理前途、戀愛和友誼,關於分手或另覓伴侶的景況,刻畫出這族群混亂迷茫的生活狀態、或自命不凡、或虛弱無力。她的作品像時光膠囊般,將上世紀美國男女的心緒密封在裡。
媒體好評
至少,故事中的人在追求幸福時依然記得幸福的樣子。──瑪格麗特‧愛特伍
在過去五十年並不亞於任何人的……安‧比蒂畢生定義了故事可以做些什麼,包含人類的生活程度。──強納森‧列瑟(《布魯克林孤兒》作者)
在安‧比蒂最好的小說中,我們發現的是一種荒誕感,對那些我們用來安慰自己、逃避恐懼、壓制疑慮的虛妄希冀深深懷疑。從這一點來說,只要這虛妄希冀不死,安‧比蒂的小說就未必過時。──梅根‧歐魯爾克(Slate)
安‧比蒂是一位觀察複雜人際關係的大師,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她在小說裡如何運作——即便故事並非運行在完全合理的軌道上。──大衛‧米恩斯(David Means《祕密金魚》作者)
比蒂精闢的故事中充滿著諷刺趣味、令人難以忘懷,而且非常明智,是一部精采的結集。──《書單》(Booklist)
她語法俐落,輕描淡寫的散文風格,操作觀點極具天賦,以一種新的方式觀察讓衝突點進入新的境界。──《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比蒂完美地抓住了時代環境……深入文化並表現充沛驚人的情感。 ──《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情感充沛,巧妙的細節豐富。──《聖彼得堡時報》(St. Petersburg Times)
讓人無法錯過!──The Kansas City Star
就說故事者而言,安‧比蒂是一個重要且不朽的社會評論家。──The Virginian-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