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聲走過已然偏斜的星辰,
而閱讀未嘗稍停,
生命有多長,閱讀就有多長。
時隔四年,陳芳明教授再次將夜讀的點滴心得結集成冊。這一次,他將以此為起點,帶領我們一同回首他的來時路。
經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閱讀、書寫、評析,陳芳明教授所作的書序與評論篇章累計超過二十萬字;《晚秋夜讀》不僅僅是他過去四年的讀書筆記,更是他生命軌跡的紀錄。
如今危樓孤燈下那道堅毅傲然的身影,在逐漸延伸迎向人生的晚秋之際,仍一筆一筆嚴謹地以文字梳整著自己的思考與意志。時代的轉折,文化的積疊,新生代的文學聲腔,全都浮躍在他思緒跌宕有致的筆下。
《晚秋夜讀》再一次引領我們來到陳芳明教授書桌前,感受他對新世代作品的感覺。這本書象徵著悠長閱讀旅路上的一個驛站,同時預告了下一程的長途跋涉。
作者簡介:
陳芳明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高雄。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成立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著作等身,主編有《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等;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革命與詩》;詩評集《詩和現實》、《美與殉美》;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星遲夜讀》,以及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灣新文學史》,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批評學者的研究典範。
章節試閱
三代的細微感情
──序張輝誠《祖孫小品》
每次遇到張輝誠時,總是迎來他的笑容,很少有這麼快樂的高中老師。他在台北中山女高所推行的學思達教學,已經是舉國聞名,而且也遠播到香港與東南亞。在忙碌的行程中,他從來都保持著好整以暇的態度。令人不能不相信,他一定擁有祕密武器,否則無法在緊湊的工作節奏裡,還可以表現得那麼從容。第一次捧讀他的散文《我的心肝阿母》時,總是讓人有會心一笑的時刻。很少作家樂於以整本書來描寫自己的母親,他藉由開朗的文字,與讀者分享母子之間的親密感情。台灣社會逐漸進入後現代之際,傳統的倫理已逐漸受到淡忘,遑論兩代的互動關係。在他的文字之間徘徊時,不免使人產生濃厚的懷舊病。
曾經在中山大學與他相遇時,看見他與母親、妻子、孩子坐在餐廳的桌前,他們彼此不時會發出微笑。縱然坐在鄰桌,也能感受到他們全家釋放出來的溫暖。那時,西子灣的夕照投射進來,昏黃的光照在他們的餐桌。總覺得上面有一位不知名的神,默默賜予罕見的幸福給他們。微近中年的輝誠,稍微消瘦,卻有穩定的肩膀。我可以感覺,他坐在那裡,彷彿是一座城堡,護衛著全家大小。他母親是一位樂觀的人,充滿了母性。與她的金孫張小嚕坐在一起,保持著飽滿的笑容。那幅景象,使我聯想到自己與大小孫兒相處時的心情。只有親臨其境,才知道什麼是幸福的滋味。我未曾與他母親談話,但是看到他的笑容,就足夠神會相通。到現在,我常常想起那黃昏海邊的家庭晚餐。不知名的神安排我見證了這一幕,我也可以感受到從上面所賜予的幸福感。他們被祝福時,我也一起領受。
輝誠是大開大闔的人,卻也是非常專業與敬業的老師。我相信坐在教室裡的學生,可以感受到這位老師散發出來的熱力。尤其是他樂觀的心情,似乎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只要他想實現的計畫,必定會不畏艱難去完成。他與我並不是可以常常見面,但我非常明白,他珍惜著每天的分分秒秒,教學、閱讀、書寫都未嘗使他的時光虛擲。他的樂觀態度,便是幽默感的根源。在臉書上,我們是臉友。總是從他的字裡行間,體會到他對學生的照顧,對朋友的尊重,對長輩的敬愛。在恰當時刻,他會讓朋友看見母親與金孫的對話。那些平凡的文字,暗藏著不平凡的豐富感情。所謂倫理親情,不免是老掉牙的價值觀念。但是,在他的家庭裡,那是生動而新鮮的感情,而且是自然流露。
三年前,他邀請我為下一本散文寫序。時間過了那麼久之後,反而是我忘記了。沒有想到在九月中旬,我收到一份厚厚的郵件,信封是台北中山女高的頭銜。我才發現,輝誠一直惦記著這件事。捧讀他的文字時,覺得非常開心,卻又感動無比。尤其看到書名《祖孫小品》,心裡微微震動著。我想,他的心肝阿母又老了一點,張小嚕又長高了一點,而輝誠的文字也加重了一點。在印刷稿的紙張之間翻閱時,仍然可以聞到紙頁與油墨混融的氣味。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全家在西子灣晚餐的那一幕,再次鮮明浮現出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可以保持那麼樂觀。也明白他所做的任何事情,從教學到書寫,一直保持喜悅的穩定狀態。那種喜悅感,我可以體會,因為那完全是來自他家庭的加持。他的心肝阿母,他的寶貝兒子張小嚕,還有他含蓄內斂的妻子,都是他生命力量的泉源。在行文之際,也把他內心的喜悅傳達給讀者。
我偏愛他乾淨流利的文字,每篇文字從第一句開始,到最後一句結束,總是帶給我一次平穩的航行。這樣的航行總是順流而下,中間也許出現微微的急湍,有時候也有一些轉折,到達終點時一定是換取一個開闊的心情。在他的世界裡,很少出現激情,更未洩漏任何憤懣,當然也未曾有過譏刺的語言。我深深相信,他所享有的和諧,全然釀造於他們家裡三代的融洽感情。他的散文之所以精采,就在於他擅長捕捉剎那的畫面。在生活裡有太多稍縱即逝的時刻,卻因為他的專注與關注,許多靈光一閃的時刻都讓他適時把握。
這冊散文分成八輯,包括小事、小情、小事情、小言語、小變化、小遊戲、小飲食、小逍遙。這正是張輝誠語言藝術的特色,當整個傳統文學或現代作家都在強調目光如炬時,他反其道而行,永遠保持著目光如豆的觀察。真正能夠品嘗生活樂趣的人,從來不會去追求大敘述,更不在乎場面開闊的情節。他寧可珍惜小情小愛,在大城市的小小角落,穩穩守住他與世無爭的家庭生活。書中的幾個篇章,如〈剪腳趾甲〉、〈抱抱〉、〈手機癮〉、〈溫泉〉、〈洗身軀〉、〈屎尿〉,從他細微的描寫,讓我深深感受到母子之間的真情。尤其〈屎尿〉那篇短文,讓我內心震動不已。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母子之間可以在身體上的照顧毫無芥蒂,確實讓我開了眼界。
生活中有那麼多的瑣碎,人不堪其憂,輝誠卻不改其樂,對自己的母親、兒子、妻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妻子在書中並沒有多少語言,但是許多母子合照的照片,都由妻子來拍攝。在平凡的歲月裡,在尋常的時間裡,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幸福的滋味。讀完他全書的文字,我久久不能自已。這冊日記體的散文,是我多年來難得一見的藝術境界。身為他的讀者,可以優先窺見他生活的全部。我也能夠體會,他與家人分享的感情,也優先與我分享。在感動之餘,我必須對他表示最深的感謝。
二○一六年十月卅一日 政大台文所
天涯的亡友書
──讀簡媜《我為你灑下月光》
簡媜第一次嘗試新的文體,容許兩種聲音在她的字裡行間流動。第一種聲音是作者自己,第二種聲音屬於她遠逝的朋友。這是一種奇妙的閱讀經驗,必須在她的流轉文字中保持雙重視野。一隻眼睛投向作者的綿綿思念,另一隻眼睛則注視著亡友遺留下來的筆記。簡媜述說兩人過去的情誼,但更多的部分是為了讓朋友的靈魂復活。整本書都集中在愛與被愛的辯證回顧,縱然朋友已經去世許久,卻藉由文字的重現而再度甦醒過來。書的副題是「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似乎是寫給天上的亡友,也是要寫給在世的愛情未亡人。
簡媜有一手漂亮的書寫,尤其是她婀娜多姿的鋼筆字,鏤刻在書前的目錄。全書共分七卷,分別是「聽到第一聲春雷」,「夜色」,「邊界」,「斜陽」,「短暫雨」,「彷彿這一生只是倒影」,「我為你灑下月光」。她會寫出這部厚實的散文,其實是在履踐對亡友的承諾。當年簡媜經營一家出版社,準備為朋友留下的手札、筆記編輯成書。這項承諾因出版社關閉而未實現,又過不久,朋友因病去世。遺留在簡媜身邊的龐大文字,一直使她牽掛著。此後,她常常去靈樓探望亡友,終於下定決心重新整理那不計其數的文字。她一邊閱讀,也一邊帶出自己曾經有過的記憶。逝者與生者之間的對話,從此無窮盡地展開。
在閱讀這部作品之際,不免對於逝者是誰抱持高度好奇。沉浸在散文的聲音、意象、顏色、情緒之餘,深深受到感動,甚至無以自拔。只要被真實的感情重重衝擊之後,逝者是誰已無關緊要。簡媜等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作者之死」的範式,容許讀者陷入文字的淘洗,體會其中的生命起伏與感情變化,正是最大的閱讀饗宴。書中飽滿地容納了兩位才女的豐富情感,縱然陰陽相隔,卻全然無損於兩人的生死交流。同樣受到古典文學洗禮的兩位作者,在遣詞用字之餘,釋出大量的象徵與隱喻。那種濃縮的文字,顯然吸飽了世間感情,又再次過濾之後,呈現出來的文字,既歧義又奇異。或確切而言,這是一段驚豔且驚險的閱讀過程,讓讀者在亡友的文字中沉溺之餘,似乎找不到精神出口,作者的聲音及時浮現,又挽回了讀者的魂魄。
簡媜所描述的愛情故事,既古典又經典。從後現代的今天回頭來看,尤其在網路特別發達的這個年代,那樣古典的愛情,簡直是跡近神話。在同樣的笑顏裡,又處在同一個教室,書中男女的交往必須透過書信往來。每一個文字都是經過書寫,一字一句都注入了極為深厚的感情。那樣的境界,恐怕不是網路時代的訊息所能企及。一位外省女子,一位本省男子,都屬於高級知識分子。卻在一九八○年代相遇時,雙方都有自己的艱難。散文裡所呈現的這位女子形象特別鮮明,因為她是作者的摯友。相形之下,愛情棋局中的男子反而面目模糊,意向不清。兩人在校園相遇時,各自有著家庭的負擔。
來自南部的這位男子,顯然把學術志業作為往上爬的契機。那種拙於言談的個性,卻又暗藏無窮野心的南部小孩,並非沒有愛情的欲望。但是,人生抱負一旦高過對愛情的夢想時,自然就洩露了一個悲觀的前景。相形之下,來自單親家庭的外省女子,充滿了理想與幻想,對於愛情自然帶有難以言喻的嚮往。在那相對保守的時代,遇到極為保守的男子,便已注定這位才女愛情之坎坷。兩人的魚雁往返,為那個時代的感情世界留下最真實的紀錄。簡媜在重建他們的歷史場景時,自然也挾帶著她個人的記憶。
她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書寫模式,一方面建構既有的愛情故事,一方面也在解構曖昧不清的感情交錯。這是非常冒險的嘗試,稍微不慎,就很有可能奪走了亡者的發言權。簡媜在拿捏之際,一方面讓亡友的聲音浮現出來,一方面也讓自己的觀察隱隱帶出。這種雙軌式的書寫,讓讀者進入一個奇妙而神祕的世界。既為亡者感到不忍,也為作者感到不捨。亡者遺留下來的筆記、書信、字條,容許讀者窺見她那難以壓抑的才情。同樣的,作者在敘述之際,也讓讀者感受了文字背後蘊藏的強烈能量。亡者的付出,並不可能得到那位男子同等的回報。而作者的書寫,也一樣不可能獲得亡者同等分量的回應。如果說,這是一部當代的《徒然草》,亦不為過。
《我為你灑下月光》,是近年來台灣文壇的散文巨構。簡媜寫出這部作品,顯然是要對亡友的承諾有一個交代。抑鬱以終的朋友,彷彿是託孤那樣,把最私密的文字全部交給簡媜。那是亡友一生的靈魂菁華,如果沒有公開出來,也必然同樣埋骨於青山。恰恰是簡媜的不捨,也是她無法忘懷的許諾。當她重新閱讀一個生動的魂魄,再次讓曾經發生過的愛情與友情遊走於字裡行間。簡媜自有她一份寬容,也揉雜著一份溫柔。在文字起伏跌宕之際,並未對那位負情的男子有絲毫責備。但是,掩卷之餘,讀者自然而然都會站到亡友那一邊。在悲傷的時刻,簡媜並不濫情,有時還會滲進一份幽默感。遠逝的朋友想必會領受她的調侃與捉弄吧,讀者也當可釋懷地接受簡媜的綿綿思念。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政大台文所
三代的細微感情
──序張輝誠《祖孫小品》
每次遇到張輝誠時,總是迎來他的笑容,很少有這麼快樂的高中老師。他在台北中山女高所推行的學思達教學,已經是舉國聞名,而且也遠播到香港與東南亞。在忙碌的行程中,他從來都保持著好整以暇的態度。令人不能不相信,他一定擁有祕密武器,否則無法在緊湊的工作節奏裡,還可以表現得那麼從容。第一次捧讀他的散文《我的心肝阿母》時,總是讓人有會心一笑的時刻。很少作家樂於以整本書來描寫自己的母親,他藉由開朗的文字,與讀者分享母子之間的親密感情。台灣社會逐漸進入後現代之際,傳統的倫理...
作者序
《陳芳明作品集》前言
到達年齡的一定高度時,似乎可以回望過去所有的書寫。這套散文系列,是我一九九二年最初回到台灣時,開始累積起來。仍然記得,最初回到這塊土地時,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感席地而來。這裡是我早年的知識啟蒙、思想啟蒙、政治啟蒙的出發點,應該相當熟悉台灣的颱風與暴雨。那年夏末抵達台北時,正好迎接一場颱風的襲來。那時走在街頭,冷冷的雨水打在肌膚上,讓我感覺又陌生又熟悉。只要經過一場雨淋之後,我便確知自己終於回到故鄉了。雨水與淚水盈眶,我非常明白那是從心裡所湧出的喜悅。
生命的再出發,就在那時刻展開。出版《典範的追求》之後,從此便不斷地埋首書寫,從未中斷一直綿延到今天。二十餘年之後,印刻出版社的初安民,邀請我把這套散文系列重新整理出版。在整頓之際,我必須銘記一場無法忘懷的友誼。以黑名單的身分第一次回到台灣,是在一九八九年的六月底。回來時,沒有多少人敢於前來相認。我在海外的所作所為,當然已為自己留下惡名。許多舊識未能與我重續前緣,我不會有任何責怪。畢竟那段時期的政治氛圍,已經把我塑造成為可畏的禁忌。就在最陌生的時光裡,初安民與沈花末一起前來看我。當時初安民是《聯合文學》雜誌的總編輯,與我是素昧平生。但是,在我人生最低點的時刻,他不僅毫無畏懼與我說話,而且是從下午陪伴到黃昏。我回到聖荷西時,就立即接到他邀稿的信件。
我在民進黨擔任文宣部主任時,他也是不時來看我。在美麗華飯店的咖啡廳,可以對坐一個下午。當時他就提議我,把已經完成的文稿交給他出版。我在聯合文學叢書的第一本之後,凡有散文都會交給他。初安民是非常大氣的人,竟然決心同時出版我四本散文集,包括《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於我而言,文學書寫恐怕不只是靜態的演出而已,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動態的友誼注入其中。這四本散文容許我收入了大學時代以來的所有書寫,縱然只是篇幅有限的四冊,卻橫跨了我生命中的三十年。如果沒有初安民的慷慨邀約,恐怕這些作品都已經散逸在四方。只要這幾冊散文集還在,始於一九八九年夏天的友誼,就會持續延伸下去。
在二○○八年所出版的《昨夜雪深幾許》,是我跨過六十歲時的散文結集。這系列的回憶文字,如果不是初安民的鼓勵,恐怕不會以這樣的面貌出現。生命一甲子,無疑是到達了生命的另一個轉接點。一方面可以向後回望,一方面也可以向前瞭望。就在那一個中介點,我陸續寫了二十位難忘的人物。他們是我的長輩,老師,朋友,論敵,各種感情的拉扯才使我形塑了這樣的精神面貌。這些篇章容納我太多的愛恨情仇,其中不免也帶著血痕。在書寫過程中,既有痛意,也有快意。到達七十歲之前,初安民再次催生了我在海外流亡的回憶。經過兩年的書寫,終於結集成為《革命與詩》。
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如果不說出來,從前的挫折、傷害、損毀、刺痛,也許都會積壓在內心底層。書寫是必要的淨化手段,也是重要的超越身段。讓腐朽的、下墜的、沉淪的,都能夠化為具體可見的文字。正好可以逼迫自己去面對,從而給予消化,最後深化為藝術生命的一部分。如此漫漫的精神之旅,其實就是一種救贖。只要獲得救贖,整個心靈空間也為之開闊。這當然是我最幸運之處,畢竟我的朋輩裡,有不少人經歷太多的委屈與挫折。他們也許在海外,也許在自己的土地上,因為無法言宣而終於採取自我放逐的方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舔舐傷口。我所有的書寫,包括散文、書評、序文、論述,無疑都是屬於救贖的一部分。能夠仔細寫下去,人生格局就不再那麼窄仄。
印刻願意把我所有的散文作品合輯在一起,於我而言,這是相當奢侈的待遇。生命中不同時期的文字,可以同時並置在同一個系列叢書,正好帶來一個可以自我觀照的契機。我的書寫習慣,便是在稿子完成後,都會押上日期與地點。或許編輯成書時,日期與地點可能不見了,但是在我的檔案裡卻可以覆按。從原稿上的時間地點,大約可以看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我做了怎樣的思考。在我的文稿裡,有幾個熟悉的地名常常出現。海外時期包括西雅圖、洛杉磯、舊金山,那是我流亡海外時的生命軌跡。許多黯淡的心情或飛揚的神采,因地點的不同而有了起伏升降。回到台灣後,地點往往包括台北、台中,或甚至是我的故鄉高雄。這些旅途上的驛站,鮮明記錄了我特定時期的特定感覺。當這一套作品集完整羅列在一起之際,我更加清楚察覺生命版圖曾經擴張到多麼遙遠的境界。那曾經是我的宿命,不斷在不同的城市旅行或浪遊。現在似乎已經到了收攏的階段,這一套文學叢書就是我心路歷程的軌跡,也是我生命的終極歸宿。
二○一七年五月廿二日 政大台文所
時間越來越傾斜
──《晚秋夜讀》自序
我所有閱讀過的書,最後都會捐贈給政治大學台文所圖書室。那裡是我記憶的歸宿,也是我日常生活存檔的地方。每次收到贈書,或是我購買的新書,都會在扉頁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並且押上日期。這樣我就可以提醒自己,什麼時候與新書的第一次相遇。這是我的習慣,只有知道日期後,我可以重建最初翻閱新書時的某些感覺。如果說這是歷史研究者的脾性,也應該可以接受。對於時間的敏感,對於記憶的珍惜,從我大學時代就慢慢養成。在閱讀上,我是雜食主義者。在藏書的行列裡,並非只有文學與歷史的專書,也會有許多涉及社會學、政治學、文化理論的書籍。英文有一句庸俗的話: You are what you eat. 最淺白的翻譯是,你吃什麼,你就長成什麼。從我藏書的內容,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這輩子我會長成這個樣子。我的思維方式與書寫途徑,無疑就是一本書一本書累積起來。透過閱讀,我可以窺見社會的一角,也可以察覺時代的一抹。閱讀帶著我走出孤獨的研究室,也帶著我走入這個社會的活動。
如果二十歲是青春期,四十歲是中年期,那麼進入六十歲後,我便開始迎接晚秋的季節。對我的生命而言,晚秋是一個隱喻,似乎暗藏著一個成熟穩定的魂魄。這是慢慢傾斜的季節,生命走到這個階段,時間就越來越傾斜。在斜坡上的滑動,速度遠遠超過從前的任何一個時期。從前在青春時期,是一個爬坡的階段。有時覺得時間的峰頂是何等陡峭,幾乎高不可攀。到達晚秋時,我不僅可以向下俯望,也可以向四周瞭望。那樣開闊的風景,絕對是從前所無法企及。快要到達峰頂時,心情也逐漸調整為透明而清晰。在閱讀上,慢慢擺脫過去那種偏食與挑食的習性,而開始養成雜食的脾性。因為懂得放開,或者放下,這十餘年來更加可以接受並置或參差的閱讀方式。
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夜讀。很多人都說,老年人是早睡早起,我還是維持著研究生以來的晚睡晚起。我的工作時間是下午十二點以後,到半夜十二點以後。中間毋需午睡或假寐,可以擁有書寫與閱讀的完整時刻。老人不是一天造成的,夜讀其實也不是。我的身體自然有一種規律的流動,就像潮汐升降那樣,我也是屬於天體活動的一環。當我的前輩與朋輩逐漸停止筆耕之際,我自然而然會把眼光投向年輕世代。我是典型的現代主義者,相當熟悉文字的鍛鑄與濃縮。至少有二十餘年的時間,相當樂於穿梭在精緻的詩行或精練的散文,以及精製的小說作品。對於文字所釋放出來的魅力,有時在深夜時刻我也會產生悸動。尤其在現代詩行中間,相當訝異於詩人在行與行之間的銜接藝術。現代小說所帶給我的吸引力,或許不會讓我驚聲尖叫,但也有拍案叫絕的時刻。這樣的閱讀,使我的生命增加了質感,也使我的情緒變得特別敏銳。
當我開始翻開年輕作者的詩或小說,已經可以清楚察覺,我對現代主義的鄉愁逐漸淡化。於我而言,在我閱讀的定義裡,一九八○年代崛起的作家就是屬於新世代。尤其是見證女性作家大量出現於文壇時,我在內心告訴自己,現代主義的輝煌時期就要變成過去。迎面而來是一個鬆綁的時代,最能清楚感受的是,家國議題不再是那麼嚴重。代之而起的,無疑是性別與族群的關切。余光中、白先勇的國仇家恨已經變成過去式,在斤斤計較的文字營造之際,總會注入濃烈的鄉愁。當我開始接觸女性文學、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時,一個全新時代已經巍然誕生。這種微妙的變化,正好為戰後文學史發展做了精確的詮釋。
我是一個晚歸的流亡者,終於踏上海島的土地時,新興的都市紛紛誕生。我所熟悉的六○年代、七○年代城市,都已經歸檔在記憶深處。晚期資本主義終於改造了台灣的文化面貌,相應於這樣的變化,讀書市場也產生重大的變革。一九九二年回到台北定居時,才慢慢去熟悉新興的作者群。張大春、平路、朱天文、朱天心、林燿德、楊照的作品羅列在眼前時,才終於強烈感覺我遲到了。我是屬於受政治干涉的一代,但是在這些陌生作家的小說裡,他們竟是干涉政治的一代。這樣的翻轉,也對我的閱讀習慣造成極大挑戰。他們是屬於一九五○或一九六○年代出生的作家,僅僅相距十年或二十年,文字與美感的落差竟有如此。
投入新世代作品的密集閱讀,正好顯示我的時間焦慮感。彷彿被他們遠遠拋在後面,不免有著前生今世的反差。我願意持續閱讀下去,其實是在追趕我來不及參與的時代。必須要回到學界之後,我才能夠以比較從容的心情,重新閱讀年輕世代的作品。面對那樣龐大的年輕作家群,我更加可以感覺時間消逝的速度,也更加可以體會文字技巧的表現更為豐富。必須回到台灣十年之後,我才真正趕上了曾經失去的年代。伴隨著文學史的撰寫,也伴隨著公民運動的參與,我才真正感覺自己的生命有了寄託。這種感覺非常緩慢,我逐漸消化台灣,也被台灣消化。通過這樣的互動,我的生命才有紮根的感覺。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便是透過閱讀的實踐。
距離上一本《星遲夜讀》的出版,四年已經過去。未曾預料我所寫的書序與書評,竟然超過二十萬字以上。在文學史研究與散文創作之餘,這些額外的文字正好記錄著我長年夜讀的軌跡。無論是創作或批評的出版,其實都是在對自己生命過程的一種整頓。沒有閱讀,就不能研究。沒有研究,就無法教學。沒有教學,就不能整理自己的思考。這些連鎖的關係,我體會得特別深刻。現在我願意整理過去在聯合文學出版社的《陳芳明文集》,重新在印刻改版為全新封面。這冊《晚秋夜讀》是我過去四年的閱讀紀錄,容納了許多對新世代作品的感覺。這是我長途旅行的一次總結,新書出版只是代表著旅途上的一個驛站,也預告著下一程的長途跋涉。生命有多長,閱讀就有多長。
二○一七年五月一日 政大台文所
《陳芳明作品集》前言
到達年齡的一定高度時,似乎可以回望過去所有的書寫。這套散文系列,是我一九九二年最初回到台灣時,開始累積起來。仍然記得,最初回到這塊土地時,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感席地而來。這裡是我早年的知識啟蒙、思想啟蒙、政治啟蒙的出發點,應該相當熟悉台灣的颱風與暴雨。那年夏末抵達台北時,正好迎接一場颱風的襲來。那時走在街頭,冷冷的雨水打在肌膚上,讓我感覺又陌生又熟悉。只要經過一場雨淋之後,我便確知自己終於回到故鄉了。雨水與淚水盈眶,我非常明白那是從心裡所湧出的喜悅。
生命的再出發,就在那時刻展...
目錄
目次
【編輯前言】持續延長的傲岸身影
《陳芳明作品集》前言
時間越來越傾斜──《晚秋夜讀》自序
第一輯 序文
「Essay時代」前言
又冷又熱的散文──序劉思坊《躲貓貓》
三代的細微感情──序張輝誠《祖孫小品》
大稻埕的光影──序《春花忘錄》
台灣就是女性──序洪素麗《台灣好女》
她的退休與未休 ──序廖玉蕙《在碧綠的夏色裡》
內斂的青春旗手──序林禹瑄《夜光拼圖》
記憶的黑暗與光明──序《茶行的女兒》
從旅行到踏查──阿潑《介入的旁觀者》序
愛的背面與內面──序王聰威《生之靜物》
愛的輓歌──序王定國《敵人的櫻花》
詩的哲學浪子──序吳懷晨詩集《浪人吟》
歌手與寫手的奏鳴──序陳綺貞《不在他方》
男女故事,從頭說起──《親愛的小孩》序
《台灣新文學史》日文版序
舌頭的台灣探險──序焦桐的《味道福爾摩莎》
我們追求怎樣的東亞──寫在白永瑞《橫觀東亞》書前
看待台灣文學史的另一個方法──《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序
美與雄辯──林惺嶽《帝國的眼睛》序
散文的細讀──序何寄澎《永遠的搜索》
跨越語際的原住民文學──《台灣原住民文學英譯本選集》序
夢想如煙,現實似海──序《榮町少年走天下》
歷史沒有表情,就沒有故事──序施蜜娜《沒臉的人》
夢見愛與死──《龍瑛宗傳》序
翻轉吧!老師──序宋怡慧《愛讀書》
第二輯 導言與評論
公民與詩
天涯的亡友書──讀簡媜《我為你灑下月光》
他的線條詩──閱讀楚戈
以緩慢抵抗現代──讀馮傑《豬身上的一條公路》
未亡人的未亡史──《綠島》讀後
未成年的想像共同體──讀高翊峰《泡沫戰爭》
抒情的奧秘 ──「楊牧七十大壽學術研討會」前言
幸福進行曲──讀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哀傷清麗之美──讀王定國短篇集《誰在暗中眨眼睛》
茶與抒情──讀陳玉慧《幸福之葉》
黑色的淡水河──讀平路《黑水》
愛欲生死之書
遇見眷村的鄰家女兒──閱讀宇文正
歷史‧小說‧女性──施叔青的大河巨構
在美麗島的旗幟下──《反抗的意志》導讀
我的洛夫閱讀史
於梨華文學的意義
南方,是光與熱的源頭
風車詩社的文化暗示──為《日曜日式的散步者》紀錄片而寫
日新又新的新感覺──翁鬧的文化意義
張深切文學的歷史意義
楊牧散文的抒情詩學
當紫色變色時──讀謝里法《變色的年代》
歐陽子的細讀實踐
歷史縫隙中的生命力──寫在《大國民進行曲》演出前
窺探余光中的詩學工程
目次
【編輯前言】持續延長的傲岸身影
《陳芳明作品集》前言
時間越來越傾斜──《晚秋夜讀》自序
第一輯 序文
「Essay時代」前言
又冷又熱的散文──序劉思坊《躲貓貓》
三代的細微感情──序張輝誠《祖孫小品》
大稻埕的光影──序《春花忘錄》
台灣就是女性──序洪素麗《台灣好女》
她的退休與未休 ──序廖玉蕙《在碧綠的夏色裡》
內斂的青春旗手──序林禹瑄《夜光拼圖》
記憶的黑暗與光明──序《茶行的女兒》
從旅行到踏查──阿潑《介入的旁觀者》序
愛的背面與內面──序王聰威《生之靜物》
愛的輓歌──序王定國《敵人的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