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0 項符合

牧羊人讀書筆記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5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很親切...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5/07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很親切,因為書名跟我的粉專名稱很接近😋 讀了之後,發現這讀書筆記的境界太神啦!我的讀書筆記比較接近書摘的形式,而本書的筆記不談書本內容,全篇皆為作者的讀後心得與想法,且內容不侷限於單一本書,而是和其他相關書籍、甚至是不同領域的知識結合,拓展成一篇篇...
牧羊人讀書筆記 牧羊人讀書筆記

作者:朱敬一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05-0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牧羊人讀書筆記

菩薩不住相布施,其功德不可思量
朱敬一大使傳授「外交官不住相讀書法」
其功效不可思量

朱敬一,身上掛滿總統科學獎、中央研究院最年輕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等無數學術勲章。他是國際知名經濟學者與人口學者,卻也擔任過台灣的科技首長、駐外大使,跨足經濟、科技、外交領域;這大概是古今中外僅見的資歴涉獵。他派駐WTO大使期間 (2016-2019),適逢美中貿易與科技的激烈衝突,這又恰是朱院士經貿與科技專業所能發揮的戰場。朱大使認為

廣泛閱讀是創意外交的根本;
唯有知識,才能豐厚外交官的涵養與應變能力。

朱敬一院士擔任我國駐WTO大使三年多來,以靈巧彈性的「非典型」外交屢創新局,如「蘭花外交」、「書法外交」等,成功跨越語言藩籬,提升台灣形象。超越框架束縛的應變力和開創性,來自龐雜大量的深度閱讀,駐WTO三年期間,他讀了超過三百本書,不是僅僅翻閱,而是通透理解,並且為每本書寫下百餘字至八千字不等的書評,電傳WTO駐團所有同仁,逐步建構團隊的專業素養和戰力。

本書收錄朱敬一大使精選的25篇重磅書評,涵蓋思想、歷史、經濟、政治、貿易、生物、科技和中國研究等,涵蓄多元、雜融百家面向。閱讀不僅是知識涵養的基本功,亦是談判攻防的前置作業,全面理解書寫脈絡,回饋犀利批判,避免落入似是而非的數字陷阱或狹隘史觀的圈套,尋思因地因時因勢的應變之道。

名家推薦:
他往往能批判或進一步延伸讀書的內容,善於說出作者還來不及說出的下一句話。--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不拘一格的淵博知識與廣泛讀書經驗,看似遍地開花雲淡風輕,但功不唐捐的,他讀大書拓視野培養了胸中甲兵,有大功於江流石不轉的戰略部署,也有助益於他撒豆成兵的戰術運用。--童子賢(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關鍵點評:
--讀書不是為了「有用」而讀,至少事前不知道有什麼用;但是我們越是不執著於其應用,就越能自然而然地找到應用的方向。

--國際經貿環境瞬息萬變,在變局中外交官需要快速地調整主軸、改變論述切入點、扭轉合縱連橫的角度等,不能死抱著知識而不知變通。面對中美貿易戰的僵局,小國如台灣,要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需要應變,而涵養正是應變的基礎。

--什麼是民主?民主不只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決策要循一定的程序,民主必須是指「每一代」人民實踐憲政程序的意志不受扭曲、不被壟斷。

--電子時代的作戰情節、外包晶片如何癱瘓掉敵方的戰機與軍艦,可以參看《幽靈艦隊》一書。如果要防範關鍵時刻的癱瘓,美國幾乎每一個資訊環節都不能假手中國。一帶一路延線的所有國家,幾乎把所有基礎建設完全讓中國代工,萬一將來有衝突,他們幾乎注定是中國的俎上肉。

--兩隻大象打架,台灣不能只是怕被「波及」;我們是躲不掉的。但是台灣入局並非像是球賽啦啦隊那樣為一邊狂呼口號,而是要冷靜地尋找大象的罩門,全面性發揮我們的專業。

作者簡介:

朱敬一

一九五五年出生於台北市,二十九歲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一九九八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為當時最年輕的院士。二○○三年渠獲頒總統科學獎,當時也是國內第一位獲獎者。曾任中研院副院長、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委等職。二○一○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二○一七年復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海外院士,是亞洲第一位獲選的社會科學研究者。

二○一六年十月到二○一九年九月,擔任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常任代表。

著有《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十封信》、《朱敬一講社會科學:台灣社會的新世紀挑戰》、《通識經濟學》等書。

章節試閱
「經典」是恆久的「當代」

--讀《余英時回憶錄》

《余英時回憶錄》書分五章;後三章分述余先生在北京、新亞、哈佛三處的求學、研習閱歷,前兩章則是年幼的鄉居生活與抗戰期間對共產黨與共產主義的一些觀察。

余公對共產主義的觀察

後三章關於余公求學研習的經驗,確實是平鋪直敘,把點點滴滴的用功、投入、機緣,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我自己的初階學習經驗大抵與余先生相若,都是在美國研究所的前幾年投注極大的努力,奠下還算實在的基礎。這些基本馬步功夫一開始自己並不知道有多大作用,但是在步入研究生涯後,卻能隱隱然發揮功用。...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

獨於空曲交會之際

王汎森

朱敬一院士的先人龔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曾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贈魏源,我認為這也可以用在朱院士身上。

朱敬一院士持節WTO三年(二○一六-二○一九),在日內瓦的湖光山色中,一方面為國家的權益盡心盡力,一方面潛心讀書,沉浸於知識累積的喜悅。朱院士在本書的〈序〉中開列了一張書單,是他在日內瓦WTO三年所讀的約兩百本書,其品類之廣,真是令人詫嘆。老實說,除了其中兩、三本外,我竟然連書皮都沒見過。承他不棄,希望我在文集出版之時寫一篇序,我固辭不獲,只好浮光掠影地寫...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代序:外交官的涵養與應變

二○一六年初民進黨再度取得政權之後,內定的行政院長林全前後找過我兩、三次,希望我接任「中華民國駐WTO大使」一職。第一次當面邀約,我說回去考慮一下,大約一週之後我以簡訊回覆婉拒。又過了一個多月,他再打電話來,說大使擬聘名單要送上去了,他還是覺得我比較適合WTO,問我要不要再考慮。我的回答仍然是婉謝,這是第二次婉拒。再過了十幾天,開車時又接到林院長電話,他說大使名單與高層討論後只對WTO大使人選有意見,希望再來問我一次。這已經是第三次詢問了。基於種種當時情境的考量,我是在非常特殊(...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獨於空曲交會之際/王汎森
好牧人必不致拋棄他的羊/童子賢
代序:外交官的涵養與應變

通識基本功

「經典」是恆久的「當代」--讀《余英時回憶錄》
丘成桐院士的「宇宙幾何」
《漢寶德談美》,牧羊人談「功夫」
米其林於我何有哉?
經濟學家讀生物演化
「學界大咖」與「大學者」,差別在哪裡?
評論「大歷史」撰寫的兩個嘗試

廿一世紀經濟學

《窮人經濟學》—解決貧窮或是「研究」貧窮?
由《世界不平等報告》,談遺產贈與稅
從《富稅時代》評論二○一七稅改
解析台灣不同階層的所得來源–...
顯示全部內容
圖書評論 -   評分: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很親切...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5/07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很親切,因為書名跟我的粉專名稱很接近😋

讀了之後,發現這讀書筆記的境界太神啦!我的讀書筆記比較接近書摘的形式,而本書的筆記不談書本內容,全篇皆為作者的讀後心得與想法,且內容不侷限於單一本書,而是和其他相關書籍、甚至是不同領域的知識結合,拓展成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作者朱敬一是一位經濟學家,曾任中研院副院長及中華民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本書精選25篇書評,涵蓋思想、歷史、經濟、政治、貿易、生物、科技和中國研究等,可見作者博學多聞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這本書是朱敬一先生的讀書筆...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09/04
- 這本書是朱敬一先生的讀書筆記,也就是他在讀書過程中產生的心得與思考。他羅列的清單,高達八成都是我沒讀過的書,難以在心得上產生共鳴。但我在文字中學到了許多,算是學識資訊的提升,就拿「總統都可以普選了,大學校長為什麼不能普選」來說,從朱先生提供的資訊,我了解大學校長職務的特性,以及國外對於大學校長這個職務的運作模式。若非閱讀此書,我想也不太有機會接觸到這些。
- 閱讀這本書對我來說頗有挑戰性,而挑戰來自我所知太少,而新知與所知間又有一段距離。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收穫是,儘管我在已知領域有手到擒來之感,但自己未知的領域仍十分廣大。學海無涯,還得多加油才行。
 什麼是讀通一本書呢?我認為,就...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3/02/16
什麼是讀通一本書呢?我認為,就是能夠用一句話總結一本書的論點,或是用一個例子反駁別人的論點,那就已經達到金玉良言、融會貫通之大師境地。

好比作者對「加入國際貿易組織」講了幾點,無懈可擊:
1.當官員說簽某個協定「利大於弊」,那就是背後就是有人受損有人獲利。若對受損失的某甲說「某乙的獲利大於你的損失」,無異於火上澆油。
2.自由競爭的市場雖然能提升效率,但國際貿易市場從來不是自由競爭市場。就像老美擅長在談判中逼迫對手開放美牛美豬。

在《超級資本主義》,作者發現美國工會人數從1945的30%降到2006的8%...為什麼與全球化有關呢?《世界是平的》所陳述,全球化各種勞務外包、廠址原物料,公司可以跨國移動。當國際化選擇變多後,資方可以跟勞方說:「我要遷廠到越南了,那邊勞工較便宜。」勞工團體還有搞頭嗎?


本書展現作者朱院士博覽群書,批判思考的能力。
 不知不覺也寫了超過70篇閱讀筆...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01/24
不知不覺也寫了超過70篇閱讀筆記,一開始紀錄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救救金魚腦,解決讀完了以後又全部忘光光,彷彿船過水無痕般,作白工的辛酸。

偶爾也抬起頭來看看其他人是怎麼做的,較常見的做法是,將書中精華的部分摘要,整理成文章。不過最近我發現,除了上述書摘式的閱讀筆記,其實還有別的做法。

《牧羊人讀書筆記》就是一本示範,不太談這本書說了什麼,而是直接切入評論。如果說書本身是一堂課,而常見的書摘式閱讀筆記是共筆,能幫助沒有上到課的同學迅速完整吸收到課程內容,那麼朱敬一博士的書評則更像是補充教材、延伸閱讀,幫助學生以不同角度切入該本書的主題,拓展知識邊界。

而這樣等級的書評,不只要博學多聞,同時還必須具有批判性思考、邏輯清晰且化繁為簡的寫作能力才能辦到。

完整閱讀筆記請見:中途筆記
 跟作者一樣,我過去三年也讀了差...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5/23
跟作者一樣,我過去三年也讀了差不多300本書吧,沒有騙人,因為閱讀的軌跡都留在博客來了,以前銘記在心的一個”教訓”果然應驗,別空口說白話,就像職場KPI,凡事都要留下紀錄或證明,不然根本不會有人相信。我到大學畢業也都無法相信別人說一年認真地讀上百本書(非漫畫或輕小說),覺得根本唬爛,現在自己也做到了,知道這是可能的,不過~~這沒啥了不起,因為我把打電動、看電影、看影集…其他娛樂活動的時間”全部”(真的是全部!)都投注在閱讀上,而且是死命地讀,就像很多人把Netflix上面所有的美/日/韓劇全部看完一樣,投入的時間夠長當然OK,剛好又遇到當替代役、找工作…等等的空窗期,所以有機會一試。

最初開始閱讀的初衷很簡單,試著釐清人生的意義,各種媒介我都已經嘗試過(電動、電影…),只剩還沒認真閱讀,定下心一路讀下來差不多已經讀到一個臨界點,覺得好像夠了。閱讀會帶給每個人不一樣的感想,心靈的成長,智識的蛻變…都是必然的,但不全然是正面的。這種感覺沒有自己體驗過就很難理解,我試著分享一下個人的心得,這種講法一定會被高級知識分子唾棄,可能我就是一介凡夫俗子,一個閱讀粗漢。

首先,閱讀會讓你與眾人脫節。文本裡很愛一個詞叫”時代精神”(Zeitgeist),透過各種辨證、反思、哲學、演繹、歸納…嘗試去捕捉一個時代底下,主流的集體文化/記憶/情緒。例如,中國文人永遠都會拿當下的時代與五四運動相對比,探討集體的失憶,不再追求自由民主,只專注在眼前的小確幸,消費主義的奢靡…等等,哀嘆美好的昨日世界(呼喚褚威格~)已一去不復返。讀久了這種論述,心中會有一把小小的怒火,嘗試透過自己做出某些改變,把社會導向”正途”。現在大家很愛譏諷投身公民參與的年輕人叫覺青,就像文青一樣,本來是一個中性偏正面的詞句,在口水戰後就變質了。你看世界的角度會與多數人不同,這種境界的確是天下唯我獨醒,對於不公不義變的義憤填膺,久而久之,個性就會變得比較嚴肅,對很多事情都抱持懷疑的態度,與一般人產生距離感。

以台灣當例子好了,如果你去閱讀民國40~60年代出生的台灣作家的作品,一定會感受到一股失落情緒瀰漫在書頁中,多數作家都是社會的觀察者和參與者,或多或少經歷過戒嚴到解嚴後,迸發的社會活力。關於政治的改造,就我閱讀感受到的氣氛,幾乎都是從狂喜到幻滅,認為當年的政治理念早已不復天真,成為赤裸裸的利益政治。感到無奈失落卻無處宣洩,只能付出文本口誅筆伐,因此我這個90後的讀者,接收到的資訊就像高潮後的昏昏欲睡,加上新時代的骨感困境(如薪資),心裡就更鬱悶了。當然當然,有很多正面積極的力量,整體環境也是越來越好,所以很敬佩那些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理念家,少了這些人,社會就不會進步了。

我只是想說,閱讀這種作品,自己的思考模式會改變,客觀上來說這是思想的成熟,一個懂得思辨的人。(強調~~我的)主觀上來說,這會讓自己與主流脫鉤,心裡會有點寂寞,因為以我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來說,當大家都在看Youtuber耍白癡,笑得樂呵呵,我卻在看德國之聲的紀錄片,科技引起的失業、貧窮與不平等…這些議題講實在,沒有辦法跟別人交流,別人會覺得你很難聊,吃飯氣氛那麼好,你幹嘛講這些掃興的話?? 怕乾掉,我還是聽你們說就好,就會變得越來越安靜,偏偏安靜是當下時代最鄙視的性格,活潑外向大辣辣,大家才愛你。我常看著鏡子,疑惑幹嘛讓自己變成這個樣子。

下面是真實的案例…
上個月走去全聯巧遇失聯十年的朋友,突然對街有人叫我的名字。
他第一句話:[你也變太多了吧?! 怎麼變得那麼斯文?]
我:[有嗎?]
他:[我記得你國中的時候很活潑外向,超級好聊的呀!]
我:[我還是一樣啊,乾!(笑)] 男生開場白就是要講幹話#$%&^*。
他:[不知道耶,就覺得看起來有點冷冷的,不知道要先說什麼。]
後來還是聊開了,我還得自嘲~你看我還是很好聊吧XDD,這個時代斯文是一種錯誤,我終於懂為何很多知識分子都一副悶悶不樂了。

講完閱讀的缺點,該來說優點了。

最大的優點應該是找到一種安慰感,我的閱讀出發點是尋找人生意義,經過那麼大量的閱讀,我覺得終於找到了。四年前,我逐漸意識到未來即將鋪天蓋地的壓過來,電玩裡,電影裡,永遠都有失意的中年大叔當NPC或配角,在酒館或深夜食堂抽著菸哀嘆青春已逝。現在社會複雜,青春期的定義延長到25歲,在那23歲載浮載沉的延畢一年,我突然感到未來的不可知,升學的軌道已近終點,過往只知掉書袋追求學業表現的自己,終於茫茫然不知今夕是何年。

身旁的人似乎踏上康莊大道的起點,明亮的職場成就在不遠方招手,或是去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讀會計碩士。會計系畢業了,該去四大事務所囉,審計的挑燈夜戰,熬個五年當上經理,就能往業界跳槽,CFO是掌管一間公司財務命脈的舵手,上市櫃公司的CFO年薪都好幾百萬,你看~蔡崇信當上阿里巴巴CFO,獲得多大的成就;就算待在事務所,十年就有機會當合夥人喔,年薪都五百萬起跳。

在校招和104遊走,突然很絕望,可能聽到心底的呼喚,高點志聖的工讀生經常在課後不請自來的站上講台開始佈道:[來考公職吧!朝九晚五,鐵飯碗,記得順便報名會計師考試喔! 對了,如果你想考美國CPA也能向我們諮詢喔,美國CPA能抵台灣的四科。] 我心裡呢喃,所以飛去關島考個CPA,我是要在關島執業嗎? 關島會計師考試還可以出團呢(請上PTT查詢)! 住宿飲食妥善打理,學員專心考試即可。

好吧,看來人生就是如此這般過下去罷了…天生就有叛逆的基因,既然這就是未來,我偏偏要考個不一樣的,國際認可的會計師證照除了AICPA,就剩CPA Australia,或英國的ACCA了。ACCA官網上搜尋不到台灣的會員,卻在對岸風生水起,那就來考吧! 抱持著衝勁上淘寶買了考試書籍,翻開的當下窘了,為何我的人生只有不斷的考試呢? 而且就算考到了台灣會計師,每年差不多有500個人考上喔! 事務所只會每月加薪2000元,或給一次性2萬元的獎勵,KPMG比較慷慨給10萬~That’s it! 我準備未來幾個月沒日沒夜繼續平衡借貸方,但在第二天發現靜不下心,從來不曾如此抗拒考試,永遠都在考考考,銬銬銬,靠靠靠,從國小開始清醒的時光都在應付考試,這次該踩個煞車了。

我想到鄭丁旺教授那一代人,制定了整個新世代的遊戲規矩,也太羨慕,聽說經濟起飛的那幾年,在事務所有人六七年就升合夥人了呢! 最慢10年一定OK。我想著自己坐在國貿大樓 or 101六十幾樓 or 忠孝南京(現在搬到南山廣場了~)的辦公室忙季看日出的場景,一坐就是30年,而且要現在最快也要15~20年才有升合夥人的機會(個案除外)。我上Quora搜尋美國四大的條列,What is it like to work for the Big 4? 看到一個驚人的數字,某一間美國合夥人平均壽命55歲!(後來讀了一本叫<<追逐日光>>的書,KPMG美國CEO對於死亡的感悟,得年53歲…詭異的巧合?) 

我曾經幻想未來能像那些影響20世紀的名記者一樣,第一手的參與在時代的脈動中。海明威瘋瘋癲癲,世界各地風流倜儻,打獵釣魚寫快電,如今全世界的孩童都要讀他的老人與海,旅行社專門設計follow the tracks of Hemingway的套裝行程,連高雅時尚的巴黎都需引用那句流動的饗宴,這才叫活的痛快的人生啊! 其他記者就不細數了…Bruce Chatwin(巴塔哥尼亞高原上、澳洲的歌之版圖);Jan Morris (隨希拉蕊爵士登上聖母峰、變性、環遊世界);Tyler Brule創立了Wallpaper和Monocle…世界是充滿驚喜的遊樂園,恣意徜徉。

白日夢冒險王難怪會收穫商業上的成功。既然無法圓夢,我決定把計算機丟到一旁,開始漫無目的的閱讀。喬治馬丁有一句話很讚:[I have lived a thousand lives and I’ve loved a thousand loves. I’ve walked on distant world and seen the end of time. Because I read.] 照這種說法,目前為止,我也活了幾百種人生,最大的感觸就是人生的侷限和有限。曾經幻想自己的無限潛能,貪心的什麼都想體驗。看了那麼多書才懂得放下和認命,我的認命是不管在多麼偉大的人,能夠完成的事物終究只是滄海一粟,一個科學家終極一生只能鑽研一項課題;一位文豪只能專精用一種語言寫作;一個人的一生只能專注的愛一個人(對吧!Sandy!)。我已經很幸運了,是時候該放下童年幻想,專心在手頭上的工作了。

以上跟朱敬一博士的書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薄弱,但是相關。

有人可能不信,但是去讀一些作家的書評吧,經常會發現作者都在說自己的故事或經驗,反而幾乎沒著墨書的內容。一般下意識的直覺會認為書評就是摘要,應該要把書的內容提綱挈領,簡潔扼要地列出來,讓讀者快速的飽讀詩書,看完書評就好像讀完這本書。我最初也是這種想法,後來才發現作家們經常在書評裡融入個人的看法和故事,書的主旨也會稍微介紹,但主旨反而不是主角。什麼意思呢? 朱敬一博士在開篇評論<<余英時回憶錄>>,他分享的是與余院士的第一手互動,兩人在中研院裡交往的幾次回憶,提供認識余先生的另一種視角。最簡單的書評就是重點摘要了,把余院士的生平用條列的方式寫下來,然後引用一些書中的段落描述余院士,最後說這是一本精彩的回憶錄。中規中矩很好,不過這種摘要式的寫法就像在讀作者簡介或封底,少了一點讀者內心的啟發。我常常在Goodreads上讀網友的書評,我覺得最喜歡的是那種融合自己體驗的分享,呈現閱讀後內化的感動。最初我記錄自己的閱讀過程,只是不想要忘記內容,漸漸地覺得應該把自己當下的心境記下來才對,本來就是寫給自己開心的,若能與有興趣的人分享更好,當然也會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不管怎樣,總是一種捕捉自己智識成長的經歷,幾十年後有材料回頭緬懷蒙昧無知的年少時光。

我在三民書局購入朱院士的這本書評集,沒想到現在還有作者簽名的首刷版~
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評論集,作者博學強記,廣泛涉獵之程度令人佩服,特別具備了經濟學家的分析功力,除了提煉每本書的概要,更能進一步論述,提出耳目一新的另一種觀察。作者閱讀的幾本書我也有讀過,例如<<貧窮經濟學>>,透過朱先生的辯證,我才了解原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原來隱含了倫理的爭議。唯一想提醒的點為此書比較嚴肅,屬於廣義的政經評論。如果你喜歡用深入淺出又優美的文字了解當下台灣的國際地位,本書不會讓你失望。

書的封面也挺漂亮的,遊藝的黑白方格,像悠揚的鋼琴音。那一小塊金色的格子,暗示書中自有黃金屋吧?真心認同呀~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愛的人,要走(有聲書)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啟動內在感官的十二堂課第2輯:健康.活力﹝新版﹞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15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實相的本質有聲書第14輯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富足人生的12把金鑰有聲書﹝新版﹞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08-10
66折: $ 79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作者:尼克.馬朱利 (Nick Maggiulli)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5-30
$ 31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療傷遊戲 重新開始 5(首刷限定版)
$ 17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相反的你和我(06)
作者:阿賀沢紅茶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5-02-06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獵豹閱讀法︰如何快速讀透一本書
作者:吳珊珊
出版社:虎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4
$ 30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治癒悖論 deeper 上
$ 13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不執著的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0
$ 26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