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讀
(一)分析的一些取向問題
上面已經說了,我會嘗試與大部分現成研究兩岸及中美台關係略為不同的路徑取向和分析方法。這些取向並非單一或孤立的原則。有所重疊,也有聯合。細心的讀者,也許會從以下一系列的評論中,看到我的嘗試:
1.從具體事實出發,摒棄抽象觀念的綁架
A. 經典陳述
對具體分析最為強調的學派之一,要屬務實(實用)主義在美國的總其成又加開創的柏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他基本上認為除了邏輯的演繹及歸納之外,更常見而為歸納之前的必要步驟是:推斷(abduction)。推斷基本上是從一堆事實建立假說的一種思維程序。亦即從事實到觀念,而不是從理論到理論。不過,許多學派雖不用務實主義之名,卻也行具體分析之實。例如,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主要批評是黑格爾將國家當作抽象觀念來分析,而非從人在國家的實際境遇著眼。
現象學的基本主張:「回歸事物本身」,也可以視為稍微不同的角度強調具體分析。事物本身不是理論建構呈現的事物的鋪陳,而是未受理論描繪或扭曲的現象本身。觀察現象,而非分析或重複意圖陳述或呈現現象的理論,才是研究的起點。
B. 實際運用
兩岸關係分析中最為荒謬、危害最大的人為抽象觀念,莫過於兩岸政法學者奉為神聖不可動搖的真理:「主權獨立,最高,絕對,不可分割」的原則。事實上,這種觀念是法學家的杜撰,現在及歷史上從未存在。兩岸常常圍繞在主權觀念或理論的純度這種無謂之爭之上。【主權迷思】【兩岸何必讓主權】
討論「一國兩制」也遇到同樣問題。遇到問題,大陸方面通常的做法是拿出鄧小平的言論研究,而不是首先看看是遇到了什麽必須解決的問題。鄧小平的理論最多是一些假說,有待實踐的檢驗,不能以實際硬是套入既定的觀念框架。尤其是不能以自己主觀的理論,解釋本來就是理論的假說(例如,以單一國的偏見認定鄧小平「一國兩制」的一國一定必須是單一國。這最多是以理論解釋理論。)【隔靴搔癢】
過去在兩岸關係分析研究裡,有一群由加州大學政治系某教授訓練出來的一些學者提倡所謂「三角形」分析法。把國際關係用三個政治實體的互動,分為各種類型。例如什麽「家庭型」、「羅曼蒂克型」等不一而足。使用到兩岸分析就勉強將中美台套入既定的三角框架。這種脫離整體的分析方法,除了提出一些空論之外,證明是一無是處。
2.務實的結果取向
A. 經典陳述
結果取向也是務實主義的基本主張之一。詹姆士(William James)最有名的主張之一是:兩個不同概念導致的實際結果如果沒有不同,它們與一個概念,除了名稱,外表或結構看似不同之外,兩者沒有實質的不同。因此不要枉費力氣,去比較或分析兩種概念之間有何不同;或哪一個概念優於另個概念;或執著於一個特定概念,拒絕另一個相同效果的概念。【關於以務實主義批判總統元旦文告裡的兩岸分析。參閱〈壞了務實主義〉】
B. 實際運用
以結果檢驗概念分析:兩岸人民生活的安居樂業,族群的和平共處,才是共同努力的目標。所以,中國∕中華;統一∕統合;聯邦∕邦聯;一國∕兩制;兩制∕兩府∕兩治;主權不可分割∕主權獨立等等都是脫離結果取向的抽象觀念之爭。尤其是一國兩制的「一國」,要以能不能解決現實的問題加以檢驗,而不是以兩岸大多數論者腦中既定的僵硬單一國概念,試圖詮釋兩岸關係。或以堅持「一邊一國」的所謂「中華民國在台灣」,試圖以理論彰顯所謂的「主權獨立」。【元旦文告】【如果不限於兩岸關係的範圍,在法律適用及定奪政策的場合的實際演練,參考黃珊珊一文】
3.脈絡的整體取向
A. 經典陳述
整體脈絡取向最有名的主張當屬心理學中的整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不過,像胡塞爾的現象學也警告我們:人使用抽象思維將事物的整體在想像中切割或分類,幾乎沒有什麽困難和限制。有時雖然方便個別研究,通常導致支離破碎的理論和結論。務實主義的杜威曾舉呼吸的例子,認為呼吸是一個整體現象。為了研究方便,整個現象可以分別研究,包括化學、生理、物理、環境等等學科。但是,任何單一學科的研究無法替代整個呼吸現象。思維上人為抽象的分類往往阻塞整體現象的了解。所以,義大利的大社會學家巴瑞圖(Pareto)(也是數理經濟學的始作俑者)才說:有些經濟學家純粹以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進出口,不是說他們運用了錯誤的國際貿易理論做成結論,而是他們常常沒有看到同時存在的政治或國際關係的面向,導致結論常常只基於是片面的觀察。所以,抽象觀念及分門別類的切割常常妨礙整體的觀察。
B. 實際運用
兩岸關係是一種整體關係。為了方便或因傳統的分類,我們常常把研究分為政治、外交、經濟、文化、軍事、歷史,甚至只是針對大陸內部情況的所謂「匪情研究」。這種研究取向常常只見到整體現象的一部分,容易導致結論的偏差。例如,有軍事專家以兩岸武器發展的對比,斷定中共一定會在2020年前後以武力進攻台灣。【突襲】2020年來了又去,沒有看到中共進攻台灣的軍事行動。
又如以台灣島內民眾的中國認同決定統獨方向,也是切割無法切割的整體脈絡的分析方法。例如中研院某教授認為我的很多主張沒有看到台灣民主社會對兩岸關係議題的決定性,無法接受我的主張。我不是沒有看到台灣一些民意目前的傾向,反而是憂慮只看到台灣民意,而不注意環伺台灣的大脈絡,驟然為斷,導致失誤。以整體脈絡取向的分析尚且不一定牢靠。以局部的「現實」取代整體的實際,常常導致錯誤的觀察和結論。
4.辯證地看問題:尤其必須檢驗未曾明說或假設的前提
A. 經典陳述
集辯證法大成並發揚光大的是黑格爾。其基本觀點認為事物的發展是由現狀(正)向其對立的反面(反),最後提升並轉向融合正反的現象(合)發展。馬克思很早就闡釋和運用辯證分析。他的階級鬥爭的辯證發展,以及資本主義社會通過社會主義發展達到共產主義等等,多是辯證法的運用。
由於大陸學術界普遍存在的誤解,特別要指出:辯證法不是一分為二的二分法。二分法完全扭曲辯證的動態過程。我們不介入辯證法是科學或無法證明的玄學之類的爭議,而是取其對事物發展及理論分析極為有用的一種取向。其實,二十世紀從英國濫觴的分析哲學, 也有許多辯證法的成分。鼓勵從正反觀點檢驗其不曾明說的共同前提(合),從而洞察及解決爭論的盲點。雖然觀點有爭議,現代生物學家威爾遜(Edward O. Wilson) 認為真正的科學家必須精通其專業學科及至少一門對立學科,其研究才可能有辯證式的發展。【On Human Nature】
B. 實際運用
統獨的爭辯無止無休,因為兩者都受到有你無我的「主權絕對」的宰制。一旦從「統」或「獨」的反方向思考,你才會發現原來兩者完全一樣的前提。一旦認識兩者的共同來源,解套的辦法不是(也不能是)更「深入」或完善「統」或「獨」的分析。而是從根拔起,辯證地解析及批判兩者的共同假設。【主權迷思】
「一國兩制」的問題有大陸及台灣當局所未曾明說的同一個前提:即中共「單一國」的影像。解套之道在解析「一國」前提的假設,探索許多非單一國,或不同影像的「單一國」(例如,兩岸「分權」關係)的可能性。【十字路口】【今日香港】
5.未來取向,實踐取向 (發掘及解決問題;不是解決觀念或理論問題)
A. 經典陳述
對未來取向經典的陳述要屬海德格的現象學:他認為存活本身就是時間。時間的過去已不再發生;現在來來去去,不會發生;人在應對存活之中,唯一的關切是將來。存活是基於受到未來啟發的過去,在現在處理不斷湧現的將來的生活實際的一種實踐。也因此馬克思還說「從來哲學家只是分析這世界。重要的是如何改變世界。」顯然,我們雖然無法改變過去的已然,卻可探索落實無限可能的未然。【隔靴搔癢】
這樣說不是否認過去或傳統的作用和影響,而是要從未來探討過去,防止馬克思所說的:「死去的祖先的傳統像噩夢一樣,壓在活人的身上。」以過去宰制未來。【鄧小平】
B. 實際運用
此種例子不勝枚舉:中國大陸總是愛提中國百年來的羞辱;台灣人老是重提二二八。又常常認為兩岸問題是國共內戰未了,中共必須與國民黨做一了斷等等那種過去取向。又例如兩岸及藍綠多少年來一直爭辯有無或什麽是「九二共識」,而不是檢驗有無這種觀念是否一定無法達到兩岸和平共處的目標。【十評國民黨】
雖然和兩岸關係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如果問:什麽是過去取向的典型案例,則莫過於本文集刻意收錄的美國憲法解釋爭論裡的所謂「保守派」法官和法學者的態度。這些人凡事要看他們認為的所謂憲法原來的字義及所謂「原意」(18世紀)。爭論幾百年前的古老文件的意思,而硬是將當前及將來發生的實際問題,塞入自以為是的(古老)文字結構。【戲中戲】
6.不從理論上下定義;要從實際存活裡探討其意義
A. 經典陳述
海德格的現象學告訴我們:像是下定義的問「是什麽」,沒有多大意義。康德也主張:像「是什麽」這一類的分析(有別於綜合) 命題,沒有擴張主詞之外的意義。「是什麽」最多是理論上的了解,嚴格說來好似同義反覆,更沒有和我們在生活上應對他人及周遭世界沒有直接的關係。問問題要從問題在存活中的意義著手。【元旦文告】
B. 實際運用
台灣很多人喜歡問: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於是又問:什麽是國家。然後,既然台灣有土地、人民、政府及主權(或實際控制),符合國際法定義的國家,所以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既然台灣可以定義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獨立」國家,那麽,中華民國在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是「互不隸屬」。這種問法沒什麽特別及用處,因為國家的法律定義,充斥一般教科書或電子網頁,不問可知。問題是「國家」對你的意義何在?有了國家為了什麽一種目的。尤其是,台灣如果作為一個國家對台灣人民的意義何在?【兩岸何必讓主權】假定「中華民國在台灣」被正式在觀念上承認為「主權獨立」的「台灣共和國」,這對台海的穩定及兩岸人民的福祉會有什麽結果?下定義如果可以妥善地解決實際問題,點石也可成金!
7.取向本身的檢驗 (算數的結果反算, 或逆向工程)
A. 經典論述
取向不是理論的建構;反而是摒棄理論,回復應對存活的實際態度及作為。存活是事實和實際的現象。從事實返回理論(假說)的檢驗、修正和改進的過程,也可以稱之為一種詮釋現象學所說的「詮釋循環」(hermaneutic circuitry),也類似自然科學上對結論(也許限於假說、規律)的實驗查證。
所以,它們至少是本與事實,從生活的整體,尋求妥善的結果,應對未來不斷出現的問題的一種生活實踐。在實踐之中,既要時時警惕重新陷入運用抽象理論分析,難於根治的舊習慣,同時期待阻絕對取向的理解成為教條和框架的可能。
B. 實際運用
根據傳統的國際法對國家主權的定義,國家之作為國家必須擁有「最高、獨立、絕對、排他」的管轄權;而國際關係及世界體系就是由這些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所構成。但是,無論觀察歷史上的濫觴和演變,或當今全球化的發展及實際,沒有證據可以支撐這種理論。而以兩岸關係而言,依據這種不合事實的「原則」採取的動作或追求,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後果。
我們可以用一實例演練一下類似前述「推斷」的檢驗:根據台灣一般「主流」意見,幾乎不必多想,有這麼一種看法:
「如果中共以武力試圖解決台灣問題,美國及其友邦基於他們的國安利益必然以軍隊馳援台灣」。這當然最多是一個命題。
我們如果分析目前的情況(例如中美在台海的軍事對比),美國歷史上在西太平洋的國安要求(台灣不在其內)及未來與中國合作的必要(例如貿易、環保、南海航行自由、核子化朝鮮等盟邦自身的利益),以這些因素檢驗上述的假說,也許比較可以接受的命題會變成:
「如果中共以武力試圖解決台灣問題,除非是情緒上的誤判,美國及其盟邦不會或不一定會軍援台灣」。
這也是一個假說,必須隨時根據當時的特定條件隨時檢驗修正,不能像第一個假說,變成某些人心中的「原則」或「规律」。假定中美為台海或釣魚台問題發生嚴重軍事對抗,我們難料美國會不會以為可以重演韓戰的戰略。
(二)實質問題
不論我的論述是否成功地運用了以上的分析方法,我這一兩年發表的評論大致圍繞著三四個實質問題:首先,是關係到兩岸情勢的台灣內部問題。這些當然以島內的統獨爭議為首要。不過,釐清統獨問題的最終目的在促進台灣人民的福祉。所以,附帶地,有時也會評論島內的某些問題。其次,許多評論環繞著兩岸關係大脈絡的中美台互動。這當然不是說:除了中美台的因素就沒了其他,其他國家的態度和舉動當然也會影響兩岸關係。只是中美台的糾纏必然是主要的。再來,在考慮台灣內部問題及國際環境之下,兩岸問題如何解決?我認為為了台灣的繼續發展,以及和平的兩岸關係,世界各地多年來解決族群衝突的設想和實踐,可以運用到處理兩岸關係的努力。而這正是「一國兩制,和平共處」的精神和內涵。由於台灣某些政客的故意或無知的誤導,使至一國兩制汙名化。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我們努力的方向就在撥亂返正,回歸理性。總有一天,兩岸人民會理解這是解決兩岸關係最為務實的方案。
1.台灣島內的某些問題
(1)在我們腦海的影像中,統獨可是兩岸關係的兩個極端。實質的安排裡,兩極之間的光譜涵蓋無限的可能性。
統獨之爭是台灣內部影響兩岸關係最為關鍵的現象。如果以抽象的定義或法理的觀念相互辯駁,兩者當然是水火不容。但實質而言,統獨代表一個光譜的兩個極端,兩端之間有深淺不同的無限可能性。所以,不是更深入地鑽研「統」或「獨」,而是認識什麽是統或獨的實質要求,探求兩極之間有無共存的可能性。例如,與其把獨視為抽象的主權獨立(現實上不存在),理解其為生活及決定的自主;另一方面,如果將統一看成主要是收回故土,一洗清末敗戰之恥,那麽,現在的所謂「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不是一國,或是交戰團體,完全不是考慮的重點。台灣的某些人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能抹殺台灣不是絕大多數國際組織的會員的事實;中國大陸堅持台灣是尚未收復的一個省,無法消除台灣當局一直在國際上活動,擁有有效的政府及相當的軍隊這種現狀。所以,從尋求兩岸和平共處的角度看,絕對的所謂統獨只能存在於絕對的抽象觀念的影像之中,對現實的分析和解決,如果不起絕對的干擾,至少是相對的無用。
(2)統獨是手段,目的是實現人民的福祉。
台灣的所謂「現狀」,政治上不論是民進黨希望的萬年執政,或是借殼國民黨的所謂「中華民國在台灣」(?),嚴格而言,都是實質台獨,只是口頭無法宣示。但只就內部而言,這與人民的實質生活沒有直接關聯。小小的例子是實質的獨立,防止不了例如言論及講學自由喪失在威權統治的實際。【慎防威權泛濫】或經濟發展的果實是否公平分配的傳統議題。【區域經濟的孤兒】同樣的道理,傾向統一的共存關係,只是處理兩岸共存關係的手段。它的目的不是,也不能轉換為僵化的多數∕少數(不論是大陸對台灣,或台灣內部)族群關係,喪失族群共存共榮的本意和目標。
2.中美台關係及其他
(1)中美的國安利益有別:台灣對美國是「既得利益」;台灣對中國大陸是「核心利益」。
我認為對於美國如何看待台灣對其國安的利益,或者更確切地說,台灣不在中國的掌控之中的必要性,是判斷美國將如何應對台灣掌控權可能的變化的一個關鍵。如果像某些評論家的意見:台灣對於中國及美國都是「核心利益」,一方認為台灣的歸屬是民族興衰存亡的象徵和因素,他方認為是國家存亡最前線的所謂第一島鏈無可取代的一環,那麽,中美為台灣地位的衝突成為必然。當然,台灣是否都是中美國家安全的核心利益之所在是判斷問題,不能說它絕對是錯誤;但是,基於以下的理由,我認為這種判斷是錯誤的或然率較高。首先,從美國立國以來,甚至到了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從來沒有認為朝鮮、台灣、中南半島或掌控歐亞大陸的土地,是美國國安的根本核心利益。【大海撈針】固然歷史傳統價值可能隨著環境的變遷而改變,以前只是美國既得利益的台灣,在一定條件下,也有可能轉換為核心利益,只是,我看不到有這種變化的跡象。因冷戰而發明的所謂「第一島鏈」,在現代戰爭方式對照之下,大部分已經失去表面的光彩。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國家對國安的核心利益會採取「戰略模糊」的態度——而這正是美國長久以來對是否軍援台灣戰局的態度。所以,以我的判斷:
兩岸大戰略最基本的現象是: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共認為的國家核心利益;維持兩岸及台灣的現狀只是美國的既得利益。前者很難改變;後者因局勢可以權宜判斷。【和平宣言】
甚至可以進一步認為:美國的根本國家利益沒有必須與中國抗衡的必要,反而是多方協調合作才是穩妥的政策。在這種所謂新的外交政策安排之下,對台灣而言,將是一種三贏的場面。不論稱為什麽,兩岸需要達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共存」安排。【拜登】
(2)台灣的根本利益是和平發展,避免中美為台灣問題發生衝撞或戰爭。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民的最高福祉是安居樂業,進步發展,台灣和大陸人民不會是例外。由於台灣是中美關係的爭議中最為關鍵的問題,中美的競爭對抗,甚或衝突戰爭,一定捲入台灣【參閱梅洛斯】。即使台灣一時不能和中國大陸達到某種程度的共存安排,其最為理性的政策是盡量避免中美對抗,尤其是為台灣而產生衝突。即使沒有激烈的對抗,台灣也會一直處於高度的緊繃狀態。於是,很多非理性的動作,例如高價購買過期效率低的武器,浪費民脂民膏的金錢外交。(尼加拉瓜的承認與否與台灣人民的福祉有什麽實質關係?)費盡牛力試圖催生的所謂「南進政策」。甚至還有蠢人希望中美「幹起來」。(然後台灣呢?獨善其身地獨立於全球廢墟?)不幸,這種蠢貨還在台灣位居高位,也有很多人信其所言,以為支持這種人當權就是保障自己的幸福,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3)抗中保台、假美抗中、親美友中,都是程度不同的依賴美國及其盟國對抗中國核心利益的作為。對抗一定產生動盪,無法成就台海的終極和平。
中美台關係中,台灣內部應對美中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急速統一、「維持現狀」、急速獨立,三個較大的分類。其中,「維持現狀」應該是占大多數。但是,其中又有微妙的差別。這些人大都不反對與中國大陸交流,但大多不願或不認為與中共有任何政治安排的必要。以老國民黨延續下來的態度,即使在口頭或思想上承認有一個中國的事實,大都主張台灣的中華民國獨立於中國大陸的事實和必要。而以目前民進黨為象徵的「中華民國在台灣」,不僅認為政治上與中共沒有任何隸屬關係,更認為不必達成任何安排,而在語言或行動上緩慢地斜向法理台獨的方向。介於這兩種態度中間,我稱之為「不可知論」者。這些人最在意的是台海和平,不生戰亂。部分傾向維持中華民國,比較多數認可或縱容漸獨的民進黨當局。
在這個光譜分布圖裡,從不可知論到漸獨及急獨,甚至大部分的軟獨,在意識形態上幾乎都是親美。即使不一定認為美國支持台獨,至少認為美國支持台灣目前與中國大陸政治上分立的現狀。而其不曾言說的前提假設是:台海一旦有事,美國及其盟國一定會以軍事支援台灣。而這也是台灣大部分中美衝突論或必然衝突論者,以及主張中美新冷戰論的名嘴評論或蛋頭學究的觀點。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判。【大海撈針】
面對中國大陸認定台灣為其核心利益的信仰,親美抗中而希望台海保持和平,當然是一種相互矛盾,無法並存的期待。而就台灣人統獨態度分布的現狀下,一時也無法扭轉這種判斷。而只有在「不可知論」以左,甚至部分的「漸獨」,一旦了解到台灣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除非誤判,美國不可能為保護台灣與中共發生武裝衝突,才有改變台灣目前一面倒向美國的國安政策。我沒有說你必須贊同扭轉親美仇中的國安導向,我只希望你能同意我的分析和結論。
急速統一 「維持現狀」 急速獨立
中華民國 不可知論 中華民國
在臺灣
軟獨 藍獨 綠獨 漸獨
10% 30% 4% 6% 40% 10%
(4)中美對峙下的兩岸軍事情勢。
台灣問題自中國內戰結束已經七十多年了,中國國力的崛起,和台灣當局日益抗拒中共的傾向,自然升高兩方武裝衝突的機遇。尤其近年來中外預測台海發生戰爭的警告,更是此起彼落。【大海撈針】另一方面,與此同步的台灣政壇領導人對「用兵」的認識和重視,從老蔣到現在似乎呈現反比例的倒退現象。這是本文集部分為什麽收錄兩篇舊文,各自反映以前不同時代對兩岸軍事情勢不同的認識的理由。【核武】一文警告由發展核武挺向武裝衝突的危險,至今有它的相關性;【候選人】一文直接懷疑一些政客(就軍事而言)是否真有領導台灣的知識和能力。
糾纏在中美可能的衝突當中,台海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不僅有,而且其機遇可能更高於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雖然台灣最理智的策略是防止戰爭【不戰而屈中共之兵】【梅洛斯】,但是,永遠不能忽略武裝衝突的可能,和兩岸及中美軍事實力的槓桿已向中國大陸傾斜的事實【大海撈針】,軍事突襲的可能性【突襲】,以及台灣某種行動(例如發展核武)造成台海局勢動盪的顧慮【核子】,尤其是現代戰爭有異於傳統兩棲作戰或「兵臨城下」思維的殘酷性。
3.台海和平,共存共榮
(1)族群在價值、制度、歷史、習慣的不同,最好以共存的安排,處理可能的衝突。
A.共存(consociation)
兩岸如果要達到某種程度的共存關係,以中國大陸之大,相對於台灣之小,族群和解的學理上通常稱之為「不對稱自主」(asymmetric autonomy,稱為「自治」無妨)。總結這種安排的要素或特徵,大致有下列幾項:
a.地理區隔。
b.讓權分權(devolution),而非授權(delegation)。
c.法律(憲法,條約等)確立——不得單方改變。
d.自治是統合而非獨立的安排,沒有分離的權力。
e.自主區有政府的組織及結構。內部的立法及行政權(在鄧小平的觀念裡,台灣甚至可以有獨立的司法終審權)。
f.自主區域有相當的權力範圍。
g.兩方是平行而非垂直關係。
h.自主政府可以擁有某些對外權力。
j.最後的爭端解決機制;參與全國政治。
B. 一國兩制
比較鄧小平對一國兩制的構想,以及參照在港澳的實驗,兩岸由於天然地理的區隔,使嚴肅落實「不對稱共存」的安排和精神,更形迫切。在一些必須落實的關鍵安排中,顯然其中的雙方權力關係及爭端解決機制,如果不是有潛在的矛盾,就是還無一定的認識和共識。
在「共治」精神的族群權力關係的安排裡,由於不對稱的自主,有時候忽略而扭曲了族群權力關係是分權(devolution),而非一方向另一方「授權」的事實。授權是一種類似法律上的委任代理關係,授予的權力由授權一方(通常是中央)授予。所以,理論上此種權力可以單方擴大,限制,甚至收回。「分權」則不然,分權關係的改變必須由雙方協商同意。因此,國際上很多共治的安排,將否決權給予少數族群,對有侵害少數族群權益的法律或行動可由被波及方予以否決,保證不致喪失共治安排的性質和精神。【參閱瘦肉精含量】由於兩岸一般對分權(devolution)概念的生疏,雙方最難達到某種共識的區塊,應該是以上的b、c和g,我認為這將是未來兩岸關係落實最為棘手及關鍵的議題。中國大陸及台方的專家及決策階層必須捨棄僵硬的單一國概念,至少在雙方沒有最其他安排的必要之下,運用不對稱自治的分權制度處理兩岸的未來關係。
部分的理由是因為:雖然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同時強調設計與共存觀念互有聯繫,但兩者也有本質不同的「共存」與「自治」的矛盾,有時搖擺於共存與自治之間。這部分解釋了為什麽2019到2020年,香港與大陸對抗升級,引起大陸輿論界一片撻伐之聲,大多認爲「兩制」有其極限,應該轉向大一統的「國家治理」。各界也紛紛舉辦會議,探討如何正確認識和落實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思想。據説,動盪的根源在港人專注兩制,漠視一國,不了解一國兩制的前提重點是一國云云。【今日香港】我想如此理解一國兩制與共存精神發生了實質的偏差。
4.具體步驟:
(1)達到共存的目標必須先處理情緒問題,再顧及制度安排。
兩岸對談是希望,實現希望的手段卻是付諸闕如。
國際上的種族衝突專家早就指出一個惡性循環:化解衝突必須有某種程度的互信。沒有互信不會談判,但沒有談判則無互信。談判的必要條件是願意為談判接觸。當然,包括鄧小平在內的中共領導人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的關鍵性。但是所提的訴求不外「骨肉同胞」、「一個大家庭」、「同一民族」、「血脈相通」之類,這與世界平息群體衝突所必須應付的文化心理因素幾乎無關。如果我們接受佛洛伊德的理論,這些家庭訴求與心理分析(例如戀母情結)、家庭治療,不僅無助,反而有害。
情緒先於制度:「一國兩制」多以制度安排為重點。什麽是中共所提的一國兩制?其大致內容不外:台灣可以「保留原有的制度」、「特區」、「司法獨立」、「終審權不必到北京」、「保留自己的軍隊」、「不派人到台灣」、「比對香港更為寬廣的條件」,這些都是接受一國兩制之後的制度安排。
不過,要是說一國兩制完全忽略情感問題,那也不盡情理。一國兩制也有心理的成分:傳統地緣政治的安全恐懼因素,即「你不吃掉我,我也不吃掉你」,以及類似家庭內部糾紛的「都屬一個大家庭」。只是,實踐證明:制度的安排與感性的呼籲脫節,如何「從此岸到彼岸」?
問題出在哪裡?我想首先要看到族群衝突的文化∕心理因素,拋棄傳統「實在主義」、「實證主義」的偏見和包袱。
了解制度的良否固然重要,人不僅可能是「理性」的動物,她∕他還有情緒和感受。況且,「理性」不是過去長久被論者扭曲的毫無情緒的認知狀態,而是認知和感受混合的心理狀態。制度的優良與否的判斷,不僅在建議者的認定,更需對方同時以智性和感性的接受。不僅建議者是否可以信賴(因此相信建議可能不會是陷阱),取決於對對手的情緒感受;信任與否,不是理性分析,而是情緒和感覺的作用。即使認知衡量,也不能自外於情緒感性的左右。損益分析分析什麽?什麽因素必須分析?即證據的認定、選擇、信賴、分量,極大程度受到感情的左右,不是純粹智性的考量,因而沒有不帶情緒感受的損益分析。如果人能有不帶情緒感受的分析,那他∕她正是 「非理性」的動物。【先談情緒再談制度】
所以,文化心理因素是認真解決兩岸關係的先行和重要考量。任何化解族群衝突的談判如果有開始的希望,必須至少兩階段的設計:
(1)先行程序,也就是談判的前提,要求衝突的各方改變敵意,至少是相信對手有接觸的價值。這是情緒感受的心理變化。心理變化固然會受到制度安排的利弊所影響,如何衡量制度的良否,卻也取決於心理的感受。
(2)一旦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才有胡錦濤「從易入難」,進一步探討困難議題及安排的可能性。
5.不要徘徊在十字路口;要面向未來
對有些人來説,共存觀念下的一國兩制不是最好的安排。這個看法有它某種程度的道理。但是,共存即使也許是處置族群衝突的下策,它可能是戰爭之外的唯一選擇。由於香港問題,北京官方或半官方的氣氛是對一國兩制感到挫折和不耐。據説:江澤民的「井水 (香港)不犯河水(中國大陸)」說,強化了「兩制」間的張力,還虛化了「一國」前提。好像快意馳騁(情緒),猶重於平等尊重。另一方面,台灣當局到目前爲止也說:絕不接受一國兩制。我了解這種情緒感受的存在與宣泄的形式。不過,表面看似立場不同,骨子裡官僚對一國兩制的定義、內涵和了解,北京與台北完全相同——既不務實,又乏創意——可笑的是:台北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接受中共的定義了解,而進一步曲解一國兩制。
在雙方敵對情緒沒有轉換之前,正式的官方接觸談判大概是一種奢求。但如果為了避免敏感的官方接觸,先組織非官方的有兩岸人士共同參與的民間工作坊,在不預設立場的前提下,提出兩岸必須協商的問題及可能的解決選項。工作坊應有提出報告的期限,而報告並不一定要有確定的共識或建議。與此同時,中共應該可以做出在某種期間不會對台動武的承諾, 營造合作的氣氛和環境。【主要顧慮】
無論如何,應該以務實的態度繼續「找出路」 ,修正已經是不合時宜或無啥效用的老觀念。有如鄧小平所說「將一國兩制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不是解析鄧小平的隻言片語,而是具體分析,共同找出真正解決族群共存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