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民作家堀辰雄名作《起風了》(風立ちぬ)
宮崎駿動畫《風起》的創作源頭
詩人田原全新譯本
它在疫病蔓延、人心惶惶的時代誕生
為絕望的人們灌注生存的勇氣
也為後世闢建了一處超越生死的心靈療養所
堀辰雄在自己的作品中構築了融合知性與抒情的獨特世界,展現了文學的自然主義,積極、樂觀、從容之中又帶有揮之不去的悲傷和寂寥,將日本審美意識中的物哀、幽玄、侘寂表現得更趨完美。──田原
那是兩年前我們初次邂逅的夏天,我的口中霎時冒出一句,後來喜歡時不時地吟誦的詩句:
「起風了,必須嘗試活下去。」
這樣的詩句在那以後常常被遺忘,不經意間卻又總是在我們心中復甦重現——可以說是一段先於人生的、比人生本身更生動、更悲戚的快樂日子。
作者簡介:
堀辰雄(1904-1953)
日本現代文學代表作家,一九○四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國文科。十九歲時透過詩人室生犀星介紹,師事芥川龍之介,從此視芥川為寫作與精神導師,一九三○年發表《神聖家族》確立其文壇地位。但他從高中時期就遭受結核病侵擾,直至四十九歲逝世,與病魔搏鬥了整整三十年。一九三八年出版《起風了》,取材於自身經驗,被三島由紀夫讚譽為「創造出獨創性文體的作家」。一九四一年以長篇小說《菜穗子》獲得第一屆中央公論社文藝賞。一九五三年離世,由川端康成任其治喪委員會主席。
譯者簡介:
田原
旅日詩人、日本文學博士、翻譯家。1965年生於河南漯河,90年代初赴日留學,現任教於日本城西國際大學。出版有漢語、日語詩集《田原詩選》、《夢蛇》、《石頭的記憶》、《夢的標點》等10餘冊。先後在台灣、中國、日本和美國獲得過華文、日文詩歌獎。主編有日文版《谷川俊太郎詩選集》(六卷),在中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翻譯出版有《谷川俊太郎詩歌總集》(22冊)、《異邦人――辻井喬詩選》、《讓我們繼續沉默的旅行——高橋睦郎詩選》、《金子美鈴全集》、《松尾芭蕉俳句選》、《人間失格》等。出版有日語文論集《谷川俊太郎論》(岩波書店)等。作品先後被翻譯成英、德、西班牙、法、義、土耳其、阿拉伯、芬蘭、葡萄牙語等十多種語言,出版有英語、韓語、蒙古語版詩選集。
章節試閱
序曲
那些連連夏日,在一片芒草叢生的草原上,當你久久站著一心不亂地繪畫時,我總是躺在不遠處一棵白樺樹的樹蔭裡。然而到了黃昏,你才會擱下畫筆來到我身邊,之後便會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們摟抱著彼此的肩膀,眺望遠方一團團只有邊緣帶著霞紅色積雨雲下的地平線。從終於染上暮色的地平線上,彷彿有什麼東西就要誕生出來……
就是在這樣的午後,(那是臨近初秋的一天)我們任憑你畫了一半的畫立在畫架上,一起躺在那棵白樺樹的樹蔭裡啃著水果。流沙一樣的雲在天空潺潺流動。這時,不知從哪兒吹來了一陣風。我們頭頂上空的枝葉縫隙間,一片藍色雲卷雲舒。幾乎與此同時,我們聽到了草叢裡有什麼撲倒的聲響。好像是我們置於不顧的畫與畫架一同倒下的響聲。你想立刻起身前去,頃刻之間,若有所失的我硬是將你一把拽住,不讓你離開我,而你則聽任於我的擺佈。
起風了,必須嘗試活下去。
我一邊將手搭在依偎著我的你的肩上,一邊在口中反復吟誦著霎時湧上心頭的詩句。然後你把我推開,站了起來。油墨未幹的畫布上在此期間已經沾滿了草葉。你將畫布重新放穩在畫架上,用調色刀剔除不易脫落的草葉,同時說道:
「哎呀,父親若是看到了這樣的場面……」
你轉過身望向我,露出些許曖昧的微笑。
「再過兩三天,父親就要來了。」
一天清晨,當我們在林間散步時,你冷不防這麼脫口而出。我有點心懷不悅似的沉默不語。你因此看著我,以略帶沙啞的聲音再次說道:
「若是那樣的話,這樣的散步恐怕也難以成行了啊。」
「散步怎麼了,想的話,當然可以啦。」
我似又感到不悅,感到你向我投來關切目光的同時,卻裝出一副被我們頭頂上的樹梢間不經意響起的沙沙聲奪去注意力的模樣。
「父親恐怕不會讓我離開他的。」
我終於用不耐煩的眼神看著你,說:
「那意思是,我們只能各奔東西了?」
「那還能有什麼辦法呀。」
說完,你恍若早已鐵了心,對著我露出勉強的笑容。啊啊,那時你的臉色,甚至你的唇色,都是那麼的蒼白!
「怎麼會變成這樣呢?你看上去明明就是把一切都丟給我來做決定的呀……」我思忖再三,步履艱難地沿著樹根裸露的狹窄山道,讓你走在前面。那裡的樹木看起來遮天蔽日,空氣冷清陰涼,塌陷的小沼澤隨處可見。頃刻間,我腦中閃過這樣的念頭:對今年夏天這個偶然相遇的我,你如此順從,那麼,對你的父親,以及包括你父親在內的、支配著你一切的人,你也是百依百順嗎?……「節子,如果你是那樣的人,我也許會更加喜歡你吧。等我的生活得以穩定,無論如何我都要迎娶你,在此之前,你就像現在這樣,待在你父親身邊就好……」我在心裡只是對自己這麼說,像要徵求你的同意,不由得拉住了你的手。你便聽由我拉著。我們就這樣手把手在一窪沼澤前駐足,相視無言,陽光好不容易從樹枝交錯的低矮灌木縫隙中鑽過,灑落在深深嵌入我們腳邊的小沼澤的最底部,陽光透過樹叢漏下來,我懷著一種悲傷的心情,注視著它們在微風中搖搖晃晃的影子。
兩三天後的一個傍晚,我在餐廳看見你和前來接你回家的父親共進晚餐,你背對著我,顯得笨拙。你在你父親身旁無意之間流露出的舉止與神情,讓我覺得你是一個從未見過的年輕女孩。
「即使我呼喚你的名字……」我喃喃自語道:「你也會若無其事地置之不理吧。好像不是我在呼喚一樣……」
那一晚,我無所事事地獨自外出散步回來後,又來到空無一人的你與父親用餐的旅館前徜徉許久。山百合散發著花香,我木然地望著旅館窗口流瀉出三三兩兩的燈光,不一會兒,起霧了,窗口裡的燈光像是畏懼霧的來襲,一盞一盞地熄滅了,整個旅館因此變得漆黑一片。就在此時,隨著輕微的嘎吱聲,一扇窗緩緩推開,一個身著薔薇色睡衣的年輕女孩依窗而立,那便是你。……
在你離去的日子裡,我的心一天比一天沉悶,那種近似悲傷的幸福氣氛,我至今依然能清晰地記起。
我整日待在旅館,重拾當初因你而荒廢已久的工作。就連我自己都沒料到,竟然還能平靜而專注地去埋頭工作。不久,一切都轉移到了其他季節,總算在即將啟程的前一天,時隔多日我走出旅館,去外面散了步。
秋天,樹林中變得雜亂無章。少了許多枝葉的樹木從這段時間開始,一直向前伸展到無人居住的別墅陽台。菌類潮濕的氣味混雜在落葉的氣味裡,意想不到的季節轉變——自從和你分別後,不知不覺光陰荏苒,讓我產生一種異樣的感受。是否因為在我心中的哪個角落存在著某種確信,總覺得我與你的分離只是暫時的,因此,時間的流逝於我而言,才有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意義吧。……這種事過了一會兒,在我徹底確認之前,眼前卻是一片茫然。
十幾分鐘後,我來到樹林盡頭,眼前頓然開闊,眺望著遙遠的地平線,踏入芒草叢生的草原。於是,在一棵葉片枯黃的白樺樹的樹蔭裡躺下。這裡就是那年夏天,我一邊躺著,一邊看著你畫畫的地方。那時,總是被積雨雲遮蔽的地平線周圍,此刻變得清晰可見,就連不知綿延在何處的遙遠山脈,以及在風中搖曳的白色芒草的穗子,它們的輪廓都一清二楚。
我極目遠眺,幾乎要把遠山的姿影默記於心。在此過程中,我確信畢竟找到了一直潛藏在我內心的、大自然為我保留的東西,它開始漸漸清晰地上升到自己的意識中。……
序曲
那些連連夏日,在一片芒草叢生的草原上,當你久久站著一心不亂地繪畫時,我總是躺在不遠處一棵白樺樹的樹蔭裡。然而到了黃昏,你才會擱下畫筆來到我身邊,之後便會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們摟抱著彼此的肩膀,眺望遠方一團團只有邊緣帶著霞紅色積雨雲下的地平線。從終於染上暮色的地平線上,彷彿有什麼東西就要誕生出來……
就是在這樣的午後,(那是臨近初秋的一天)我們任憑你畫了一半的畫立在畫架上,一起躺在那棵白樺樹的樹蔭裡啃著水果。流沙一樣的雲在天空潺潺流動。這時,不知從哪兒吹來了一陣風。我們頭頂上空的枝葉縫隙間,...
推薦序
美麗的輓歌
田原
1.
譯完小說在整理堀辰雄的年譜時,這才知道他原來就出生在我每週上課的東京千代田區的紀尾井町校區本部附近,「紀尾井町」的由來是以江戶時代紀伊德川家、尾張德川家、彥根井伊家三家的第一個漢字而命名。東京校區幾幢分散式的教學樓坐落在這裡,二號館就在堀辰雄的誕生地平河町。幾幢教學樓之間都咫尺之遙,徒步也就幾分鐘的距離。
麴町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西部,戰前劃分為麴町區,是日本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我上課的一號教學樓出來往右拐南下,走不到五分鐘就是日本的國會大廈,再往前走幾分鐘就是皇居。周邊有上智大學、法政大學、立教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早稻田大學等,以及文藝春秋社、講談社、思潮社等出版社,也包括供奉著十四名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麴町一帶從江戶時代初期就是豪門望族的居住地。明治維新之後,很多碧瓦朱甍的宅邸變成公共設施,如學校、紀念館、教會、大使館以及軍方的辦公大樓等。戰後這一帶成為幽靜的文教和辦公區域,也是皇親國戚、達官顯宦們的高級住宅區。
堀辰雄兩歲時被受母親委託的姨母(母親的妹妹)帶出堀家,跟離家出走遷往東京墨田區的母親生活在一起,之後一直在母親重建的家庭長大。因為年幼,估計他對麴町應該沒有留下什麼記憶。以前在撰寫日本現代詩的文章時,曾偶然得知詩人蒲原有明、作家武者小路實篤出生在麴町,後來在不少文獻資料裡也陸續讀到一些文人墨客如永井荷風、泉鏡花、國木田獨步、島崎藤村、菊池寬、近松秋江、與謝野晶子、高濱虛子等都在麴町居住過很長時間。基於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麴町曾經也是日本現代文學的一個中心。
2.
堀辰雄在高中時代開始寫作並發表作品。一九二三年,還在高中讀書的堀辰雄被查出肺結核,那一年他才剛滿十九歲。之後他與病魔晝夜抗爭了整整三十年,咳嗽、發燒、咯血、讀書、寫作成為他的日常。最終與夏目漱石的生命長度一樣,四十九歲病逝於長野高原的輕井澤家中。他的大部分作品皆為病中所作。肺結核是一個古老的病種,或許早於人類文明。已經有不少文獻披露,從埃及的木乃伊、中國出土的西漢時期的屍骨、日本彌生時代後期的古人脊骨中都發現了結核的痕跡。全世界已經有二十多億人感染過結核病,至今全球每年仍有一千多萬新發結核病患者,每年近兩百萬人死於這種疾病,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發生在發展中國家。中國每年的結核病新發患者也有七八十萬之多。從明治維新到昭和前期,肺結核在日本是一種毀滅性的病種,一直占據著日本死亡率的首位。一九五○年代初,每十萬人中就有近一百五十人死於這種疾病,因此,肺結核被稱為「國民病」和「亡國病」。在沒有製造出結核預防針和有效藥物之前,這種病魔肆無忌憚地收割生命,因感染性極強,全家覆滅的不在少數。歌人石川啄木一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小說《起風了》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寫成的。
由於健康原因,原文只有五六萬字的中篇小說《起風了》耗費三年多才陸續寫完。從堀辰雄的大部分作品來看,他似乎更擅長立足於自身經驗,然後將其加工、重構、提煉、想像、虛構,進而通過鋪展完成文學性和藝術上的飛躍。換言之,也就是從自身經驗出發,抵達或接近小說的物語性和文學的本質。他的不少作品都帶有日本私小說的傾向。這一點也是日本近現代文學的共同特點,如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孃》,志賀直哉的《暗夜行路》,島崎藤村的《新生》,田山花袋的《棉被》,三島由紀夫的《假面的告白》,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大江健三郎的《個人的體驗》等等舉不勝舉。堀辰雄在高中時期創作的短篇《麥稈草帽》就是他在暑假暗戀上一位少女而創作的,用文字還原了曾在內心蠢蠢欲動的一段苦澀戀情。從他作品的這一特徵來看,我不太情願支持人云亦云的他是受法國心理主義影響的作家這種論調。儘管這種論調已經成為「主流」或「共識」,甚或帶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我更傾向於三島由紀夫的論斷:「比起(堀辰雄)先生自己所嚮往的法國近代的心理作家,他更接近北歐的雅科布森那樣的作家。」堀辰雄在自己的作品中構築了融合知性與抒情的獨特世界,展現了文學的自然主義,積極、樂觀、從容之中又帶有揮之不去的悲傷和寂寥,將日本審美意識中的物哀、幽玄、侘寂表現得比較完美。我個人覺得堀辰雄更接近丹麥作家J. P.雅科布森(Jens Peter Jacobsen, 1847-1885),或曰雅科布森給予堀辰雄的影響或許更大一些。而雅科布森又是深受同是丹麥文藝批評家布蘭代斯(Georg Brandes, 1842-1927)文學觀念影響的作家。從布蘭代斯所強調的作家應該用現實主義手法進行創作這一觀點不難看出,堀辰雄的大部分作品非常符合他的觀點。我不認為這種現象完全是偶然和巧合。
3.
《起風了》的故事結構並不複雜,小說中的登場人物也不多,故事的起承轉合基本上是圍繞主人公「我」與「節子」而展開,通篇充滿了透明感。而有趣的是同樣躺在病榻上的「我」是虛構,「節子」卻是寫實。「節子」其實是二十四歲病逝於療養院的矢野綾子的化身,她是堀辰雄的第一位戀人。我個人推測,很可能是他們倆戀愛後,堀辰雄將肺結核傳染給了矢野綾子。這篇小說裡多少還能讀出作者的愧疚和自責。一對青年男女在高原森林中的療養院相愛的過程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則是因他們自身病情的不穩定這一內在因素,和其他患者接二連三的病故這一外在因素而此起彼伏。作者通過對療養院周圍自然環境的精彩描寫,使得他們的愛情頗具有傳奇色彩和悲壯感,大有若為愛情故,一切皆可拋的英雄主義情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小說裡自始至終並未透露有關「我」的任何個人和家庭資訊,這一創作意圖是刻意為了增添小說的神祕感,還是無意識地在小說中為讀者設下了回味無盡的思考和想像空間,可能要見仁見智了。我的理解是除此之外,說不定存在這樣的寫作動機—作者想投入更多的筆墨集中在對自然的描述和對「將死之人」的刻畫上。我覺得存在這種可能性。
小說的故事框架搭建在「我」與「節子」短暫的愛情經驗之上。一九三三年夏天,堀辰雄經友人介紹在輕井澤與矢野綾子相識,不久後兩個人便確立戀人關係,並在翌年訂婚。一九三五年底,感染肺結核的綾子在療養院病逝。某種意義上,《起風了》描述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走向死亡的過程,這個死亡過程屬於現實中的「節子」,也屬於被虛構的作者堀辰雄自身。與病魔抗爭的堅韌、掙扎活著的不確定性等等,交錯在美麗而又無奈、淡淡哀傷的字裡行間。對堀辰雄而言,生命如同死神唇邊上的微笑,與其說對命運的服從,莫如說在審視生命和死亡的同時,作者不但沒有流露出一點消極的心態和負面情緒,而是通過積極的求生意志,超越生與死的界限,打破生命將至的不安、絕望和恐懼,正如他引用保羅•瓦勒里(Paul Valéry, 1871-1945)的一句詩所寫的一樣:「起風了,必須嘗試活下去!」堀辰雄寫出的不僅僅是此生不渝的愛,更是在展現自己健康的人生態度。現實中的堀辰雄我想一定跟主人公的「我」一樣,是一位充滿清潔感的儒雅紳士。他譜寫出的是一支生命的輓歌,也是讚歌,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他純潔、神聖的對「節子」一往深情的愛之上。
按照三島由紀夫的說法,堀辰雄是與森鷗外、小林秀雄一樣「創造出獨創性文體的作家」,並稱堀辰雄在《起風了》之後確立了自己小說的方向性。三島還強調:「在日本,確立小說的方向只有一條,要麼犧牲文體追求現實性,要麼犧牲現實性追求文體。」還稱讚堀辰雄在徹底貫徹小說方向這一點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4.
由於小說設定的舞台是在森林中,整篇小說充滿了植物的味道。各種樹木、野草野花、藤蔓枯葉紛紛登場,對雲朵雷雨、晨光晚霞、鳥鳴蟲叫、松鼠野雞的描摹也成為每個章節裡的亮點。不惜筆墨對外部自然景觀的描寫,的確有別於那個時代的日本傳統意義上的小說,這或許就是被當時一些思想保守的批評家指責為僅僅停留在對西方小說的模仿上,甚至稱堀辰雄是「似非西洋」(假冒西洋之意)的依據吧。當然這種指責並不完全是空穴來風,堀辰雄的初期作品確實深受法國文學的影響,尤其是法國意識流小說大師普魯斯特的影響,堀的命運與自幼患有哮喘病、五十一歲謝世的普魯斯特也有相似之處。珍惜當下的生活,憧憬重新變好的明天是他們活著的最大理由和動力。《起風了》中對自然景觀的大量刻畫,我更想認為是出自堀辰雄的本能所為,小說每一處的自然描寫其實都是作者有意設下的伏筆,與小說的情節起伏和登場人物的心理波動緊密結合,這一點在堀辰雄的小說中可以說做得天衣無縫,十分完美。對植物的情有獨鍾也應和了堀辰雄曾坦言自己的性格中有植物性的一面。
一九三八年,《起風了》的完整版出版後隨即在當時的日本社會引起廣泛關注,除了這篇小說的經典意義外,也跟當時肺結核蔓延日本全國、有數以萬計的患者關心結核文學這一主題密切相關。堀辰雄因這篇小說掀起了「療養文學」熱,這本書一出版很快成為暢銷書,之後還被拍成影視劇,在當時的日本社會產生了很大的轟動效應。能把一個悲劇故事寫得如此美麗與浪漫,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上實不多見。這篇小說的誕生,為全國各地人滿為患的醫院和療養院、在絕望中掙扎的肺結核患者帶來了莫大的鼓勵和活下去的勇氣,其時代意義不可估量。批評家丸岡明曾評價說:「《起風了》給我們帶來的最大驚喜,就是他將如風一樣逝去的時光用文字完美地刻畫出來,並在時間的長河中捕捉並展示了人類的真實面目。」作家中村真一郎甚至評價堀辰雄是「培養了他與纖弱的現代主義作家們不同的堅強。」
5.
《起風了》在寫作期間,日本雖然在一九三六年發生了近代史上最大的「二•二六叛亂行動」事件,但這一重大的政變似乎沒有干擾到堀辰雄的寫作,他依然在森林中的療養院一邊靜養,一邊專注於讀書與寫作。堀辰雄十八、九歲開始接觸里爾克的詩,並為里爾克的詩歌語言和詩歌精神所折服。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中,里爾克可以說是最具有影響力的西方詩人之一。他的詩集、隨筆集和書信集在日本有多種譯本。小說中多次提到里爾克寫給三十一歲病逝的女友畫家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Paula Modersohn-Becker)的《安魂曲》,吻合了堀辰雄的人生遭遇,同時也是他尋求的心靈安慰。在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西方,「安魂曲」是一個普遍的主題,常常出現在詩歌、音樂、美術等文學藝術作品之中。它最初應該由天主教的「Requiem aeternam dona eis, Domine(主啊,請賜予他們永恆的安息)」演化而來,主要在悼念、追思、彌撒禮儀中派上用場,日語中一般翻譯成「鎮魂歌」。小說的結尾也有寫到德國的傳教士,其實西方人在一五四九年的室町時代(中國明朝)就已經進入日本進行傳教,四五百年之間,日本各地雖然也興建了一些十字架的教堂,但遺憾的是這一宗教至今仍沒有在日本發展壯大。
堀辰雄十九歲時經詩人室生犀星介紹,與芥川龍之介相識,並師從他寫作。詭異的是在與芥川認識的這一年他被查出了肺結核。堀辰雄二十三歲時,三十五歲的芥川龍之介的自殺給他帶來巨大的心靈衝擊,也可以說是遭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滅頂之災」。他除了在一九二八年寫完東京大學的畢業論文《芥川龍之介論》之外,還在一九三○年發表了以芥川自殺後受到打擊體驗為基礎的小說《神聖家族》。堀辰雄始終視芥川龍之介為自己寫作和精神的導師。除芥川之外,堀辰雄還與活躍在昭和前期的日本文學巨擘如川端康成、橫光利一、室生犀星、三好達治、丸山薰、菊池寬、立原道造、中野重治、中村真一郎、加藤周一、小林秀雄、三島由紀夫等過從甚密。這些人在堀辰雄住院療養期間,要麼不斷前來探望,要麼頻頻寫信慰問。他們的友情無疑就像肥沃的土壤,滋養著堀辰雄的文學理想和活下去的信心。
一九三○年代初,堀辰雄去奈良、京都和神戶作了短暫的關西旅行,日本文化歷史的發祥地啟發他創作了幾部古典主義題材的小說。期間還在神戶參加了詩人竹中郁的詩集《象牙海岸》的出版紀念會。寫完《起風了》的一九三八年春,堀辰雄與相識不久的加藤多惠(婚後改名堀多惠子)結婚。婚禮在東京目黑雅敘園舉行,詩人室生犀星夫婦主持婚宴,據說參加者大都是文學同行、記者和編輯。結婚後堀辰雄靠稿費和版稅養家糊口,編雜誌寫連載,並在長野縣的高原避暑勝地輕井澤以三千五百日元(其中的四百五十日元借自川端康成,一年後還清)的高價購置了一棟別墅。婚姻生活使得他創作出了挑戰描寫現代女性形象的小說《菜穗子》(一九四一年)。這篇小說被稱為是堀辰雄接近古典主義的成功嘗試。
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堀辰雄的病情急劇惡化。據他太太堀多惠子的描述,那兩天窗外雷鳴電閃,呼嘯不停的強風如同宣告世界末日的來臨。二十七日,堀辰雄大量咯血,夜晚十一點服用安眠藥就寢。二十八日上午淩晨一點四十分,在夫人多惠子的看護下,罹患三十年肺結核的堀辰雄在輕井澤家中與世長辭。六月三日,其告別儀式在東京芝公園增上寺舉行,川端康成擔任治喪委員會主席。八月,新潮社出版七卷本《堀辰雄全集》。堀辰雄去世後,因父親的工作關係在香港、廣東度過少女時代的妻子堀多惠子,一直孤身守護著堀辰雄位於輕井澤的家(後成為堀辰雄文學紀念館),創作了大量回憶堀辰雄的文章。二○一○年四月十六日,堀多惠子在與辰雄一起生活過十多年的輕井澤謝世,享年九十六歲。
在日本近一百五十年的現代文學史中,如果要列舉十位具有經典性的短篇小說家,堀辰雄毫無疑問名列其中。
二○二四年七月七日 寫於日本
美麗的輓歌
田原
1.
譯完小說在整理堀辰雄的年譜時,這才知道他原來就出生在我每週上課的東京千代田區的紀尾井町校區本部附近,「紀尾井町」的由來是以江戶時代紀伊德川家、尾張德川家、彥根井伊家三家的第一個漢字而命名。東京校區幾幢分散式的教學樓坐落在這裡,二號館就在堀辰雄的誕生地平河町。幾幢教學樓之間都咫尺之遙,徒步也就幾分鐘的距離。
麴町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西部,戰前劃分為麴町區,是日本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我上課的一號教學樓出來往右拐南下,走不到五分鐘就是日本的國會大廈,再往前走幾分鐘就是皇...
目錄
美麗的輓歌 /田原
序曲
春
起風了
冬
死蔭山谷
堀辰雄年譜
美麗的輓歌 /田原
序曲
春
起風了
冬
死蔭山谷
堀辰雄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