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開經典之門
當我們打開佛經,宣講其中深奧的妙義時,我們也同時隨著佛所指示的道而深人進去。佛典的文義是一道門,要通過我們的智慧與體悟來打開,使它內在的核心與我們靈妙的真心相碰擊,在碰擊中產生活的靈智去照破一切妄想習氣,恢復本來佛性的德用。
佛陀一代時教流傳下來極為豐富的三藏寶典,在幾千年來引領了眾多的行者進入了聖道,同時又通過祖師的發揚,使大道的形像永遠保持清新活潑的風格,至今仍熏沐我們這些求道的學子。
我們這次學習《圓覺經》,是所有根本經典中的根本,這是一部成佛的甚深、微妙的經典。因為學佛真正的目標是成佛,而要成佛首先要信人人本有的圓覺性,進而透過正確的理解圓覺的性質、迷悟、修證、功用等方面的原理,然後再去依解起行,使行行歸於圓覺,最終畢竟成就佛道。
但是佛教到了末法時代,正法式微,邪見縱橫。大家都是對佛的崇拜而求保佑與世俗的利益,對佛經僅作知識性的瞭解,不能消歸自性,直接體現。即使修行用功,也全是執著自我,追求外在功能與效果,少有以正定而開發正智慧的。這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是依人生世間的欲望而存在發展的世俗佛教,它適應了世俗人的信仰需要,但卻無法深入堂奧,得證真正的道妙。
佛住世時的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皆依自我解脫為本修行,所以佛以無我解脫的四諦法輪度至羅漢的化城,再勸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而成佛。佛滅後八百年左右,開始是以密乘的方法,先修成天身而再證人佛道,故其離般若正見即落外道。而現在是人間佛教--即以人的五戒、十善的道德行為作為學佛的標準,而進人後世增上、菩薩人生。因此,太虛大師有「人成即佛成」的提法。
佛法從普遍的存在現象看,是逐漸從聖界走向了天界,而今又走向了人間化。但是其中不乏圓頓根器之人,曾從無量劫來熏入大乘佛法,發心於末法時代自度度人。因此,佛教中仍有禪的正脈的傳承,密的無上瑜伽、大圓滿、大手印的教授。淨土的實相念佛、理事不二的修持,以及台、賢的圓滿教觀的弘揚,都說明了雖至末法,仍需要提倡明心見性、悟入佛道的法門,為的是使佛道正眼不滅,真實法義不失。用這樣的末法中的正法之光,來引導眾生心生菩提正信、正見,不斷地依正行轉化自我執著,逐漸深入佛智而方便利樂。
依天臺宗教來判斷佛一代時教,這部經屬於華嚴時所說的圓教。是佛在淨土說給已證法身的菩薩聽的,所以當時的凡夫、外道、二乘及淺位的菩薩都無法聽到這部經。而經中處處提到末法眾生修證大乘的問題,這說明就在我們現今的社會上,有許多的發心菩薩正需要通過《圓覺經》來悟修佛道。「發心即佛」、「發心畢竟無有二」。因地中發心,是與果地覺完全一致的。因此,現在諸位能發心聽受這部經,信心具足,並能發心依之學修而成佛,必是善根深厚,與佛在經中的咐囑是相一致的。
一個學佛人能在末法時代的世俗化潮流中,把自己擺脫出來,清淨不染,正見分明,正念堅固,真實地發心去修無上的大道,才是真正與佛相應的佛弟子,必受十方諸佛的護念,必是末法眾生的指路明燈。
黃龍祖師講:「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情。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何為而獨變乎? 」天地萬物沒有古今的差別,都是一樣的,因此,不要認為《圓覺經》的法門太深奧了,求開悟成佛太難了,應該想到「道」並未改變,我們本有的佛性也沒改變,只是世俗的眾生依賴物質、享受五欲的心更嚴重而已,如果能夠勇敢地脫出世俗的知見與執著,大道就在平常處呈現出來。
學習的這部經是一乘佛道,沒有三乘及宗派的偏見,是以佛的知見來修習的。從認識上講我們都是佛,但還是因地的佛,其中有解與證的區別;在修持上講我們都是菩薩,因為正有漫長的菩薩道需要我們去努力前進,直至寶所;從煩惱習氣講,我們又是凡夫,因為有許多幻妄的習氣未完全化除清淨,所以有時又有世俗的念頭出來。可見我們是佛的智慧,菩薩的行持,凡失的習性結合一體的一個學佛者,只要努力用功,不斷深入,一定會解脫凡夫習性,超越菩薩法行,證入圓滿的佛道。
儘管我們現在的發心與解悟的能力還很微弱,這是因為剛剛開始,行持還沒有完全相應,許多境界還沒透過,所以道用還未全部開發。但我們不能認為力量微弱而說不是「道」,沒有作用,「道」是由每秒每秒的智光與德行慢慢擴大並聯成一片而來的。悟可以頓開,行卻是慢慢地開發,隨著解行的相應,道性上的妙用也就不斷地顯現。因此,最初的發心與承擔是最最要緊的。所以學《圓覺經》的人應在內心深處,認識到我心即是佛,現成的佛被無明妄想所迷,成了凡夫、成了顛倒輪回,假如我們真正把佛性與無明弄明白,把無明化掉,開發佛性的功德,就能由微弱而壯大直至圓成。
學習《圓覺經》,最初的因--動機要正確,才會學習好,要把自己投入到經的甚深內容裡去,才不會與經義隔開或僅作佛學的一種知識來學習,所以現在的心念應當與經義相一致,與諸佛的心海相應,這樣才能使自我從輪回執著中一躍而跳進入大智慧的覺性之海中。
那麼,如何具體地去聽聞這部經呢?因為這部經是無上的微妙佛法,是佛果覺的全體流露,是稱性之談,所以聽聞的人應當離開一切知見,所謂凡夫貪著的知見、外道心外求法的知見、二乘偏空陝劣的知見、菩薩著相行法的知見,以及宗派與法門的知見等等,應放下一切知見,無心而聽,無為而入,自然與佛義打成一片而相應。因此,對於過去的人生經驗、各種的知識、虛妄的觀念、修持的體會,都不能執著而成對比,或者牽強附會,比量佛義,產生自以為是的妄覺,應在不執著、不比量的情況下,善用一切經驗與知識,深入佛智,一一化解,而成為有力的法種,助成佛道之行。
一個人在讀誦或聽聞佛經時,能把自心相應其中,實際上已經在修行了,所以不是聽完了經以後才去修行。現在把聽聞法義、正思、覺境與心行觀照相契在當下,即是絕妙的修行,無漏的道智必由此而開顯。為什麼呢?因為是佛的聖言量的力量,加持了我們的因心,藉佛的智慧之光,使我們凡夫蒙昧之心、顛倒之心、狂妄之心、污染之心、執著之心、散亂之心,頓時休歇下來,自性的心光同時得以照耀,心佛不二,感應道交。這種心佛不二的光明,就是智慧開發的最初階段,也是佛法裡面最圓實的信、解、行的最初階段,知見無見,信行一致,甚至道的果證也在因心中獲得最初一致的刹那頓現。當我們在聽聞時有一點點相應的體悟時,證的閃光也就在當下產生了。因為是佛性本具,所以人人都有相應契證的可能,所以信、解、行、證是一體,在圓教裡應該是同時顯現于行人心中的。
《圓覺經》是淨土說經。那麼我們在那裡呢?不要以為我們這裡全是穢土,要知道我們也在淨土之中。十方世界都有淨土,因為眾生心染所以只見穢土,如果心淨了,隨處都是淨土。但是因為共業、共識的關係,著相的人只見穢土而不見淨土,如能超越共業的束縛,打破共識的執取,一一化歸自性的淨德,那麼,當下也就呈現了淨土。淨土又有理事之分,理屬自性清淨之無相妙德;事屬聖德所示報、化。所以隨著修行人的程度不同,福智差異,所見淨土也有多層次的安立。如西方淨土講凡聖同居、方便有餘、實報莊嚴、常寂光。其實在我們現在的當下也同時亦具足這四土的。
如果你在聽經時,完全以世俗的眼光去領會,以世俗的道理與習慣去接受,或者覺得這部經深不可測,不是我們能夠修習的,最多也只是以「聽聽經罪業輕」的觀點來聽,那麼這類人就是以穢土心理聽經了。假使在聽經時,發現了佛、菩薩的廣大慈悲利樂之心,真實圓滿智慧之境,深悟法義,理解通達,發起真正的菩提之心,努力探索修道之路,內心有一種親切的覺受,身在穢土、心入淨域,雖有煩惱而具菩薩之心,這類人亦凡亦聖,也就是凡聖同居土了。若能進一步用禪定寂靜行把見思煩惱斷盡,無複三界業行,即入定性的方便有餘淨土了。空性不可住、不可偏,因為不是佛性的全部,所以偏在空寂處即不見佛性、不顯妙德。因此,更應起如幻三昧,普度眾生,培養、開發福德、智慧與一切利生的方便差別妙用,於是便成就實報莊嚴土。直到功行圓滿、性相融通,一切清淨無礙,即證法界全體的常寂光土了。
我們聽經學道的人,就是立足於佛性圓覺本體而開發始覺之智,深入佛法,成就性德。因此,必依各人的智行而成淨土的妙境。我們通過學修《圓覺經》,應體會到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淨土,煩惱的地方就是菩提,生死的地方就是涅槃,一切唯心所現,故心淨的人佛土也就清淨現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