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7 項符合
紀伯倫的詩的圖書 |
紀伯倫的詩 作者:卡里‧紀伯倫 / 譯者:徐翰林 出版社: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5-11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9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二手書 |
$ 160 |
蝦皮商城 |
Others |
$ 174 |
三民網路書店 |
文學 |
$ 187 |
樂天書城 |
西洋詩集 |
$ 187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小說/文學 |
$ 193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194 |
iRead灰熊愛讀書 |
世界詩集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 一流的經典名著,要有一流的譯者
本書由資深翻譯家徐翰林翻譯,是目前最佳的中譯本,文字流暢優美、清麗玲瓏,堪稱翻譯範例。譯者將紀伯倫潛藏在心中的感動與思想,用優美通順的語句譯出,具有獨特的美感與魅力。譯者力求呈現原著風貌,使讀者接受一場真正的文學洗禮。其譯筆優美,貼近原文,而且用詞符合一般人的用語。
■ 中英對照、版面精緻,詞藻、句型,句句精確優美
◎ 中英雙語對照,讓讀者站在兩種語言的高度來俯瞰紀伯倫的詩作,是一種無上的享受。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欣賞兩種語言的優美,激起讀者在文學上的同感、達到文化上的共鳴。
◎ 版面清爽,層次分明,增加閱讀舒適度。
■ 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值得你讀它一百遍!
紀伯倫的詩作,在現今文壇上很少有人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他不僅在阿拉伯語創作上取得可觀的成就,還用英文寫下數部傳世佳作,傳遍西方和東方。本書集結紀伯倫作品中的精華,希望用一本書來解讀紀伯倫詩作中的內涵,讓讀者可以用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準確的體會與掌握紀伯倫的永恆智慧。
■ 一股從東方吹來,橫掃西方的風暴!
1923年,紀伯倫的英文散文詩集《先知》出版,奠定他在文學史上不朽的地位。從此,阿拉伯語系和英語系民族都知道紀伯倫的存在。美國人曾經稱譽他為「像從東方吹來橫掃西方的風暴」,並將其作品視為「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
■ 芝加哥郵報將紀伯倫的《先知》譽為「小聖經」!
他用英文寫的散文詩代表作《先知》,被稱為「小聖經」。根據統計,它已經被譯成五十六種文字,發行量超過七百萬冊。
紀伯倫的作品獨具風韻。他的文筆輕柔、雋秀,宛如行雲流水;語詞清新奇異,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別致生動;加上富有神秘格調的預言式語句,構成世人公認的清秀、絢麗的獨特風格,被世人譽為「紀伯倫風格」。
作者簡介:
卡里‧紀伯倫(1883年~1931年),生於黎巴嫩北部臨海的貝什里村(Besharri)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家庭。
童年時期,母親教他阿拉伯文和法文,又專門請家庭教師教他英文。
1888年,隨母親和同母異父的哥哥及兩個妹妹離開家鄉,移居美國波士頓。全家在唐人街過著清貧的日子,紀伯倫則被送進美國公立學校學習英語,在那裡奠定了他扎實的英文基礎。
後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直至逝世。
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作小說為主,定居美國後逐漸轉為以寫散文詩為主。他的小說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有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叛逆的靈魂》和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等。散文有《音樂短章》,散文詩集有《淚與笑》、《暴風雨》,詩集有《行列聖歌》,以及《珍聞與趣談》、《與靈魂私語》等。他用英文寫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瘋人》。此後陸繼發表散文詩集《先驅者》、《先知》《沙與沫》、《人之子耶穌》、《先知園》、《流浪者》等,以及詩劇《大地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臨別贈言的方式,論述愛與美、生與死、婚姻與家庭、勞作與安樂、法律與自由、理智與熱情、善惡與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會問題,充滿比喻和哲理,具有東方色彩。紀伯倫並自繪充滿浪漫情調和深刻寓意的插圖。
譯者簡介:
徐翰林,哲學博士,對文學和哲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曾於報刊上發表大量的現代詩和散文作品,現為自由的撰稿人及專業譯者。以文學打開心靈之窗、以哲學豐富人生向度是他的重要人生觀。 從小即被文學及哲學所深深的吸引,喜歡筆觸於字裡行間那種流暢的感覺,喜歡用真摯的情感,喚醒人們心靈深處的不捨與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