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5 項符合
我對安寧療護的顛覆思考與經驗談
的圖書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我對安寧療護的顛覆思考與經驗談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這本書讓你思考什麼?
作者很早就發現:對醫護人員、專業人士或許需要講理論與學術,可是對一般社會大眾卻一定要多講些故事。曾有學員跟我說:「我以前上過生死學的課,可是教授都在講理論,聽得很無聊。」我回答:「有些教授根本沒到過生死交關的現場,當然只能講理論啊!」我常說:「講理論很無趣而且很快就忘記,講故事卻讓人記憶猶新而且印象深刻,因此對社會大眾必須用故事來傳達觀念。」
死亡非我所能掌控,我對死亡無能為力。我唯一可以決定的是:在死亡來臨之前,我現在可以怎樣活著?我可以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污、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我也可以「眾人皆睡(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活得與眾不同而且「目中無人」,這就是你想要活出怎麼樣的生命態度。
■這本書要讓你瞭解什麼?
在美國原來叫做「死亡學(Thanatology)」的東西,到台灣的大學教育,就變成「生死學」,潛意識裡面就是想用「生」的喜悅來稀釋「死」的恐怖,到中小學之後,就變個樣子成為「生命教育」,讓「死」字完全不被看見。
其實,「生命教育」的八大課綱其中之一是「臨終關懷」,把「死的恐怖」的稀釋度從二分之一急遽降到八分之一。可是,有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假如你永遠不會死,請問需不需要生命教育?」原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的必要與重要,就是建立在「所有人都一定會死」的前提或基底之上。
既然是因為「所有人都一定會死」,才需要「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卻連名稱都畏畏縮縮,感覺像是魚目混珠或掩耳盜鈴一樣,請問到底在怕什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許禮安醫師
1965年生,高雄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曾任:
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軍醫官兼法醫官。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及心蓮病房 主治醫師。
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 家醫科主任。
花蓮縣醫師公會 理事。
屏東美和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
現任: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理事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98年4月迄今)
高雄醫學大學「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兼任講師
作品:
《心蓮心語—安寧療護與生死學》、《在心蓮病房的故事》、《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我還活著—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蓮心安在—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的手記》、《許禮安醫師的家醫講座》、《橫跨生死長河—病情世界的多重現象分析》、《安寧緩和療護》、《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那些菩薩給我們的故事—安寧療護故事集》、《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許禮安談生說死》
許禮安手機(安寧諮詢專線,24小時開機):0955-784-748
許禮安e-mail:an0955784748@yahoo.com.tw
部落格:隨意窩Xuite日誌「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臉書:「許禮安」
目錄
序:帶病生活與基本人性
第一部分:如何組安寧療護團隊開安寧病房
∣ 學習新開安寧病房可能會遇到的狀況。
∣ 假如安寧病房開不成,不能是因為我不夠努力。
∣ 偷學整理製作表單,檔案全給別人隨意修改使用。
∣ 積極自我教育,進行內部行銷與對外宣導。
∣ 先進行安寧居家療護累積經驗,內科借床練功夫。
∣ 為末期病人不擇手段迂迴前進,終於轉進心蓮病房。
∣ 為優秀護理師直入虎穴要人,對安寧護理師有三個期望。
∣ 安寧護理師不要一直留在安寧病房,要能出去開枝散葉。
∣ 全國慈濟志工安寧療護訓練,通關密語「四全照顧」。
∣ 每週一次中午慈濟志工安寧療護演講,練習演講工夫。
∣ 寫安寧療護文章當講義、投稿、出書,一魚三吃。
∣ 到病人家裡開立死亡證明書,悲傷關懷和看不見的好處。
∣ 為何都收「茶包(trouble)」個案?因為你比別人強。
∣ 訓練葬儀社員工「侍死如生」,親自護送到急診門口道別。
∣ 敢讓任何人參觀,邀請別人幫忙看缺點而得以改進。
∣ 安寧療護需要體系高層人士的真正重視,否則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第二部分:安寧療護的顛覆思考
∣ 我還活著與活著真好
∣ 主治醫師與安寧療護
∣ 沒聽過安寧居家療護?
∣ 醫院為何不開安寧病房?
∣ 過去會一直回來找我
∣ 以利結合者因利而分離
∣ 以病人為中心的尊重
∣ 安寧療護的全職志工?
∣ 沒有幾個人敢做?
∣ 服務做全套或半套?
∣ 幸好還有時間可陪伴
∣ 從源頭開始改變
∣ 社區安寧療護行嗎?
∣ 止痛藥吃多不好?
∣ 追求善終與模範生?
∣ 急診與安寧療護
∣ 安寧不能讓人無痛苦
∣ 再論社區安寧療護行嗎?
∣ 死後聽覺最後消失嗎
∣ 安寧療護之外展
∣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安寧病房開幕致詞(爆內幕)
∣ 高雄市義大癌治療醫院5D思緣病房開幕致詞(爆內幕)
∣ 安寧追求進步無極限
∣ 推動安寧療護困難之處
∣ 誰決定接受安寧療護
∣ 安寧療護要搏感情
∣ 再談安樂死
∣ 趕回來與臨終助念
∣ 不想被插管,為何還不簽?
∣ 看出問題的根本
∣ 安寧病房開真的假的?
∣ 對安寧療護的疑問
∣ 設立安寧病房的必要條件
∣ 不要等你需要才覺得重要
∣ 使用止痛藥無極限?
第三部分:醫療體系的顛覆思考
∣ 水龍頭事件和法會
∣ 徒法不足以自行
∣ 老化與末期的大趨勢
∣ 台灣十大賺錢醫院
∣ 公立醫院自誇賺錢
∣ 宗教醫院變成財團
∣ 自知時至與無疾而終
∣ 醫療體系人性改革
∣ 解決問題的根本
∣ 前後測與滿意度調查
∣ 長照安寧與預防保健
∣ 尊重病人自主權的故事
∣ 為自己推動安寧療護
∣ 為何不想承認母校?
∣ 為何走家醫科和安寧?
∣ 關於輔助與另類療法
∣ 醫療常識的社會教育
∣ 專業人員有專業智障
∣ 歷史養老臨終制度
∣ 家醫科和其他專科
∣ 輔助與另類醫療的邏輯思考
∣ 如何與老人談死亡
∣ 如何與老人談死亡(續)
第四部分:日常生活的顛覆思考
∣ 所有事物都有副作用
∣ 人間享福
∣ 黑天鵝效應和傻瓜
∣ 新聞界已末期需安寧?
∣ 個別差異與生物多樣性
∣ 不講話不代表沒事
∣ 看清本質不被名稱矇騙
∣ 我的驕傲來自何處?
∣ 徵才2016黃金潛力職務
∣ 風吹草動的第一思考
∣ 不守規矩的生命態度
∣ 修行和臨終都是反社會
∣ 不為分數而做事
∣ 我坐著演講不行嗎
∣ 沒有小名哪來大名
∣ 請對待我像個人
∣ 學生缺乏求知動機
∣ 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 張啟華基金會願景
∣ 我的人生觀
∣ 安寧繪畫比賽人氣獎由來
∣ 對齊柏林導演的默哀
∣ 生命
結語:我當院長保證不賺錢,但可以讓你得健康,你會支持嗎?
附錄
《照顧服務員訓練指引》教科書的缺失
「給生命最後的安詳」網路知識思考推論
照顧革命之「約束等於虐待老人」思考推論
序
序
帶病生活與基本人性
安寧療護的目標不是要「讓末期病人面對與接受死亡」,因為正常人遇到死亡的標準反應是「轉身、背對和逃離」,恐怕要有點不正常,才會想要去面對與接受死亡。可以「面對與接受死亡」的意思是:命運現在讓你死,你也無所謂。我們自己都無法隨時準備好去面對與接受死亡,怎麼可能讓末期病人做到,這是不合理的要求與期望。
就像有些佛教徒志工會勸末期病人和家屬:「你要看開、放下!」可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偏偏就是看不開、更放不下。有家屬說:「假如志工自己癌症末期,我看他能不能看得開、放得下?」如果安寧醫護人員(包括安寧志工)自己都沒有寫好遺囑、做好死亡準備,請問有什麼資格去跟末期病人和家屬談死亡準備?如果你想要讓末期病人臨終前得到開悟,至少你要自己先開悟才夠資格吧!
而且,「讓末期病人面對與接受死亡」,好像你有一套標準技術規範,可以指導末期病人如何面對與接受死亡,但是,其實並沒有這回事。末期病人算「先行者」,其他人則是「後死者」,就算學到標準技術規範,我也不敢去對末期病人說嘴。例如,我沒當過院長,只不過多讀完幾本醫院管理的書,哪天竟敢跑去院長室,跟院長說:「來,我教你如何當個好院長。」我應該會被趕出去甚至被開除吧!
安寧療護其實是要陪伴末期病人和家屬「帶病生活」!病人只不過是帶著嚴重的疾病,甚至直到末期與臨終,他們都仍想要繼續過生活、繼續活下去。臨終關懷與「幽谷伴行」,不是將我們想要的「善終」和各種標準強加到末期病人身上,而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因此,陪伴他們「帶病生活」才是安寧療護真正的目標。
安寧療護必須看清「基本人性」,才能滿足人性的需求。例如,孝順父母不是基本人性,所以才需要教育,要有教養的人,才懂得孝順父母,然而,「孝順子女」才是基本人性,那是生物本能,因為要傳宗接代。當你看清基本人性,才不致於經常把家屬看做十惡不赦,而能有更寬容的態度去從事安寧療護。「帶病生活」就是一種「基本人性」,而「讓末期病人面對與接受死亡」其實是違反人性。
代為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921172
- 叢書系列:Youth青春講義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魯迅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17 66折: $ 2600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07-10-01 66折: $ 581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07-10-01 66折: $ 581 | | 作者:張晴琳(圈媽)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8-05 66折: $ 238 | |
|
| 作者:文月くみ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4 $ 119 | |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 |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 | 出版社:創新書報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6 $ 151 | |
|
| $ 170 | | 作者:九井諒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395 | | 作者:比爾.蓋茲 出版社:天下雜誌社 出版日期:2025-02-05 $ 553 | | 作者:にいさとる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5-02-07 $ 65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