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復仇的党項民族
在党項人最早見於歷史記載的《隋書‧党項傳》中就稱其以「俗尚武力」著稱於世,他們民風彪悍,信守承諾,敢於戰鬥。党項人則用諺語「寧射蒼鷹不射兔,寧捕猛虎不捕狐」,表達其頑強的戰鬥精神。這種尚武精神成為後來西夏的立國之本。
《宋史‧夏國傳》中記載,在党項首領拓跋思恭助唐鎮壓黃巢起義時,他的弟弟拓跋思忠在與起義軍的戰鬥中,把對方逼到渭橋處,對方著「鐵鶴」,思忠竟然箭穿其羽,對方被嚇得逃走。漢代名將李廣射虎而箭簇僅能沒入石中,思忠射鐵鶴竟能「沒羽」,可見他的射箭能力的高超。
古書的記載雖不免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了思忠射術和臂力的驚人。
党項人驍勇善戰,到後來反宋自立的李繼遷和西夏的建國者李元昊,更是親自披堅執銳、馳殺疆場。
李繼遷是一位勇猛又有智謀的党項首領,能征善戰,百折不撓。在他年少時,就曾隻身射死猛虎,成為党項部落中無人不知的小英雄。而李元昊更是年輕時就立下了赫赫戰功,建國後,以「尚武重法」為立國之本,在對宋和遼的戰爭中,屢次大獲全勝。
不但是這些建立西夏的党項最高男性統治者英勇善戰,就連西夏的一些皇族女性也是尚武好戰。西夏毅宗的母親沒藏太后,就曾多次親自掛帥與宋朝作戰。而後的梁太后更是親率幾十萬大軍進攻宋朝的平夏城,既是指揮大軍的女統帥,又是披堅執銳、征戰沙場的女將。
與西夏對抗的府州折氏家族也是党項大族,世代為北宋之西北名將,在與遼、夏的戰爭中,屢立奇功,史稱「折家軍」。我們耳熟能詳的女中豪傑穆桂英、折太君(戲劇小說中的佘太君),都是党項族人。
党項族長期活動於青藏高原和中國西北地方,這裡地勢險峻,與外隔絕,生產落後,加之氣候多變,霜雪期長,屬於高寒地帶。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把党項人錘煉得吃苦耐勞、健壯勇敢。他們能耐寒暑飢渴,擅長騎射,而且一般都身軀高大。嚴酷的客觀環境培養了党項民族剽悍好鬥、善於戰爭的生活習俗。党項婦女同樣勇悍好鬥,有記載這樣寫:「唐憲宗元和十五年七月,鹽州送到劫烏白池鹽賊拓跋三娘並婢二人」,說的就是党項婦女帶奴婢劫鹽的事,可見他們就連女人也是十分強悍的。
在党項族的發展史上,經常受到周邊大民族的殘酷欺壓和奴役。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他們必須強大自己,與敵人頑強戰鬥。在反抗民族壓迫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鐵骨錚錚,尚武好勇的民族精神,所謂環境造就人才,所以也不足為怪。
尚武重義、吃苦耐勞、堅忍不拔、頑強善戰就是党項人最突出的特點。元代西夏後人余闕在《送歸彥溫赴根赴河西廉訪使序》中有對同族人品格的描述,大致是說他們民族的人民重義氣,民族內部相處融洽,沒有階級尊卑,好交朋友,有食均分。
西夏有諺語稱:「不交唯利是圖的小人為友;雖交朋友但不輕易與他人吐露心聲;不與他人惡語相向,儘量做到胸懷寬廣。」
這些記載都說明了西夏純樸的民風和人與人真誠相處的美德,這也是党項人民特別團結的重要原因。
本書特色
■從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等角度切入,還原曾經璀璨奪目的大夏帝國。
西夏又稱大白高國,是由一個崇尚白色、尚武善戰、極具神秘色彩的党項羌族建立。這個像風一樣消失了的民族,充滿了神秘色彩,它創造了神秘的大夏帝國,書寫了一段光輝燦爛的歷史。
■他們的王陵有「東方金字塔」之稱,他們的文字被稱為「魔鬼天書」至今無人可識
党項羌是中國一個神秘而古老的民族,是一個飽受戰爭磨難為了生存不斷遷徙的民族,從青藏高原到黃土高原,一路躲避一路奮進,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最終在中國的大西北落地生根,逐步建立了以夏州為中心的地方政權。
■三分天下居第一,雄踞西北兩百年!
一個以儒治國尊崇佛學而骨子裡又充滿党項民族特有殺氣的西夏,將國與國之間戰與和的遊戲玩到極致,巧妙地周旋於宋、遼、金之間,利用各方衝突,實現夏國利益最大化,最終將帝國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