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是一項挑戰
中學一畢業我就工作了,在一家股票經紀行裡做抄寫行情的記價員。我對數字很敏感,在學校學習了三年的算術,以心算最為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價格寫到營業廳的木質大報價板上。通常會由一位客戶坐在行情收報機旁高聲報出最新價格,我從來不會覺得他報得太快,因為對於我來說記住這些數字一點問題也沒有。
我們的辦公室裡有很多員工,我和一些人交上了朋友,但每當市場交易活躍時,我會從早上十點忙到下午三點,連和他們聊天的時間都沒有。當然因為工作性質就是如此,所以我從來沒有抱怨過。
繁忙的股票交易並沒有妨礙我思考自己的工作。在我眼裡,那些報價無關緊要,不過是些數字而已,雖然它們確實代表每股多少美元,而且總在變化。我最感興趣的是「變化」,它們為什麼會變呢?這是當時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老實說,那時的我不太關心,也很少去想它,我只是看見它們不停地變動。我注意到的只是在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的5小時和星期六的2小時裡,它們總在變動。我對價格的興趣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我的記憶力非常好,我可以記住價格在上漲或下跌的前一天是如何波動的。例如,我注意到股票在上漲前和下跌前總傾向於表現出固定的模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從這些例子中得到預測性的指導。當時我只有14歲,在觀察研究了數以百計的股票價格行情資料後,我就開始預測它們的精確性,比較股市行情的今日和往日。自那之後,沒過多久我就能預見股票價格了。而我唯一的依據就是它們過去的表現。這就好比我已經得到了可靠情報,然後期待著股價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
舉例來說,你可能會發現在什麼價位買入比賣出更有利。股票市場上多頭空頭互相爭鬥,而股價記錄器上的行情記錄才是你判斷的依據,利用這種方法,你差不多會有七成勝算。
我從早年的經歷中還學到的另外一個寶貴經驗是:在華爾街,根本沒什麼新鮮事,投機是人類的天性,而投機事業更是像山川一樣古老。股市上的事,今天發生的,過去也必然發生過,而且將來也肯定會再次發生。我從沒忘記這點。我真的想設法記住它們是何時及怎樣發生的,但事實上我是在交易中付出學費後才記住的。
我對自己的這套把戲著了迷,並急切地開始預測所有引起我注意的活躍股票的漲跌。我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把我的觀察記錄在裡面。它不是記錄一些想像中的交易,而是記錄一些我預測成功或失誤的例子,記錄了我預計股價進一步可能的走向。我的主要用意是驗證我的觀察是否準確,換句話說,我是否分析對了。
比如說,在研究了某檔活躍股票一整天的波動後,我會判斷它是否會如同以往那樣,將突破當前價位8點或10點。通常,我會在星期一記下股票的名稱和目前的價位,然後根據它先前的表現,記錄下在星期二和星期三它可能的發展,然後在股價記錄器上驗證我的判斷。
這就是我對股價記錄器上的資訊產生興趣的緣起。我最初從觀察股價的漲跌中建立了波動的概念,儘管股價的波動總是有原因的,但行情記錄本身並不會對股價的波動作出任何解釋。我在14歲時不會探究價格為什麼漲跌,現在我已經40歲了,我仍不會去問原因。股價今天漲跌的原因也許兩三天或者幾週甚至幾個月以內你也不會知道。但這有什麼關係呢?你是要在今天作出決斷而不是等到明天。況且還要找出原因需要等,而你要嘛立刻行動,要嘛被機會拋棄!有多少次,我曾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記得霍洛管道(Hollow Tube)公司股票曾經突然下跌了3點,而這時市場上別的股票已經止跌回穩了。後來在下個星期一的報導上說該公司董事會通過了分紅方案。這就是原因。董事們知道股價會怎麼樣發展,雖然他們沒有賣出他們的股票,但至少沒有買進,股價缺乏內部支持,有什麼理由不跌呢?
我用小記錄本摘錄行情大約有6個月。每天下班後,我並不立刻回家,而是繼續我的工作,記下那些我想研究的股票價格並研究其變化,並一直在尋找重複的或表現相似的波動形態,以此來學習觀察行情記錄,儘管當時我還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吃飯,辦公室裡一位比我年長一些的同事跑來找我,悄悄地問我身上有沒有錢。
「你想幹什麼?」我問。
「嘿,」他說:「我打聽到了伯靈頓(Burlington)公司的好消息,要是有人能跟我合作,我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玩一把。」
「你說玩一把是什麼意思?」我問。在我眼中,能夠玩這種遊戲的人都是有錢的老手——因為這種遊戲需要成千上萬的美金,只有那些擁有私人馬車,還雇有戴著絲綢帽子的馬車夫的人才有資格。
「我想要試一次!」他說,「你有多少錢?」
「你要多少?」
「嗯,我可以交5美元作為保證金,買5股伯靈頓。」
「那你準備怎樣做呢?」
「我打算把這些錢當保證金,放進一家對賭行買伯靈頓,他們讓我買多少股我就買多少股。」他說:「這件事就像從地上撿錢一樣,我們會立刻賺一倍!」
「等一下。」我對他說,然後掏出了我的小本子。
事實上,我對錢能否賺上一倍並不感興趣,但既然他說伯靈頓的股價快要上漲了,我的小本子也應該顯示出這一點。我一頁一頁翻著,果真,根據我的記錄,伯靈頓正表現得像它以前上漲前通常表現的那樣。在這之前,我從未買賣過任何股票,也沒和辦公室的同事一起下過賭注。當時我想,這實在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可以測驗一下我的研究成果。於是我把我所有的錢交給了他,他帶著我們湊起來的錢跑到附近一家對賭行買了一些伯靈頓股票。兩天後我們套現,我賺了3.12美元。
開了這個頭之後,我便獨自在對賭行裡做交易了。我總是在休息時間裡買進或拋空股票——這兩者對我來講並沒有什麼不同。我的祕訣是依據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套方法來買賣股票,而且不只是買賣一些我所鍾愛的股票,而且我能抵制住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買賣建議。我唯一關注的,只是股價的數字。事實上,我的這套方法在對賭行裡是最理想的,普通的交易者不過是拿著印有股票價格的紙條賭博而已。
【本書特色】
傑西•李佛摩毫無保留的交易心法
巴菲特指定教科書 彼得‧林區、索羅斯點評版
巴菲特說:「讀再多的投資書籍也不見得就真能笑傲股市,但是連這本書都沒讀過,盈利基本上等於妄談。」
他是20世紀最著名的操盤手之一。
他在市場中四起四落,成就一段不朽傳奇。
他精於賣空,被同時代投機者冠上「華爾街巨熊」的稱號。
他創下一個月賺取1,000萬美元的紀錄,更在股災中放空市場,盈利超過1億美元。
■ 傑西‧李佛摩(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投機之王」!
李佛摩曾經被美國經濟新聞媒體稱為「少年作手」,他在20世紀初期利用投機股票和農產品市場賺取巨額財富。他曾經在3個小時的市場搏殺中,賺進20萬美元——這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因為那個時候美國人的年平均收入只有1,000美元。到1925年,李佛摩的資產已經超過2,500萬美元,成為當時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 人性,是投資必學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
從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佛摩最重要的交易原則:(1)只持有正確的倉位,(2)只在盈利的倉位上加碼。毫不誇張地說,李佛摩對股市的見解和對股票價格波動的分析非常透徹,而且精闢獨到,不僅符合當時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也適用於今天的股市操作。許多金融專業人士和投資者從中學習證券操作應該秉持的態度,如何做好心理控制,以及如何順應市場趨勢操作。
作者簡介:
愛德溫‧勒菲佛(Edwin Lefèvre,1871~1943),美國新聞工作者、作家、外交官,1923年發表以知名股票作手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為藍本的傳記小說《股票大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並且首次在《星期六晚郵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連載而大受好評,被譽為是美國商業寫作的經典。
譯者簡介:
榮千,中信證券冠軍基金經理,長期對經濟趨勢發表文章,除此之外,對於股票交易、期貨交易、基金交易也有一套賺錢方法,認為每種投資商品賺錢的道理是一樣的,差別只是在於商品特性不一樣,所以最重要的是掌握投資的正確觀念和心態。
章節試閱
華爾街「投機之王」的投機人生
他是20世紀最著名的操盤手之一。
他在市場中四起四落,成就了一段不朽傳奇。
他精於賣空,被同時代投機者冠上「華爾街巨熊」的稱號。
他曾創下一個月賺取1,000萬美元的紀錄,更曾在股災中放空市場,盈利超過1億美元。
作為趨勢投機流派的奠基人,他還為後世投機者留下了許多精闢的投機箴言和諺語……
他就是本書主角「賴瑞‧李文斯頓」的人物原型——傑西‧李佛摩(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1940年),20世紀20年代美國最偉大的「投機之王」!
李佛摩曾被美國經濟新聞媒體稱為「少年作手」,他在20世紀初利用投機股票和農產品市場賺取了巨額財富。比如,他曾在3個小時的市場搏殺中,賺進20萬美元——這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因為那時美國人的年均收入才1,000美元。到1925年,李佛摩的資產已超過2,500萬美元。他擁有豪華的曼哈頓公寓、歐洲別墅、長島的度假房產、私人轎車,甚至還有私人專機。
20世紀20年代,李佛摩成了當時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有時就連他即將入市賣空的謠言也真的會引起股價下挫。因為他既富有又放蕩不羈,李佛摩很快成為眾矢之的。報界頻頻攻訐,稱他為「濫賭之徒」、「職業大熊」、「專事逆市掠奪的強盜」及「花花公子」。
雖然已經賺取了足夠支持他奢侈揮霍幾輩子的財富,但李佛摩選擇繼續留在市場遊戲中。不幸的是,他的好運氣不見了。
1930年,或許是因為他的頭腦不再清醒,或者是因為與妻子的關係影響了他的情緒,總之李佛摩開始走下坡路,不管是什麼投機總是上手就賠。到了1931年年底,他的一半江山易手。1933年,另一半也葬送了。
李佛摩沒能再重新振作起來。1934年,他已酗酒成性,同年3月,他申請破產保護。他的債務高達226萬美元,而財產卻只剩下令人詫異的18.4美元。
1940年11月,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李佛摩走進一家大旅館的洗手間,從口袋裡掏出手槍,對著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他在遺書中寫道:「我的一生是一場失敗。」而他的墓誌銘則寫著:「他的去世為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他的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從本書中,我們看到了李佛摩最重要的交易原則:(1)只持有正確的倉位;(2)只在盈利的倉位上加碼。毫不誇張地說,李佛摩對股市的見解和對股票價格波動的分析不僅十分透徹深刻,而且精闢獨到,不僅符合當時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也適用於今天的股市操作。
一代又一代的金融專業人士和普通投資者都曾閱讀過這本書,並從中學習證券操作所應秉持的態度、如何做好心理控制及怎樣順應市場趨勢操作。書中的一些經典論述和建議充滿無限的智慧和哲理,在今天依然讓人回味無窮。
第1章:投機是一項挑戰
中學一畢業我就工作了,在一家股票經紀行裡做抄寫行情的記價員。我對數字很敏感,在學校學習了三年的算術,以心算最為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價格寫到營業廳的木質大報價板上。通常會由一位客戶坐在行情收報機旁高聲報出最新價格,我從來不會覺得他報得太快,因為對於我來說記住這些數字一點問題也沒有。
我們的辦公室裡有很多員工,我和一些人交上了朋友,但每當市場交易活躍時,我會從早上十點忙到下午三點,連和他們聊天的時間都沒有。當然因為工作性質就是如此,所以我從來沒有抱怨過。
繁忙的股票交易並沒有妨礙我思考自己的工作。在我眼裡,那些報價無關緊要,不過是些數字而已,雖然它們確實代表每股多少美元,而且總在變化。我最感興趣的是「變化」,它們為什麼會變呢?這是當時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老實說,那時的我不太關心,也很少去想它,我只是看見它們不停地變動。我注意到的只是在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的5小時和星期六的2小時裡,它們總在變動。我對價格的興趣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我的記憶力非常好,我可以記住價格在上漲或下跌的前一天是如何波動的。例如,我注意到股票在上漲前和下跌前總傾向於表現出固定的模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從這些例子中得到預測性的指導。當時我只有14歲,在觀察研究了數以百計的股票價格行情資料後,我就開始預測它們的精確性,比較股市行情的今日和往日。自那之後,沒過多久我就能預見股票價格了。而我唯一的依據就是它們過去的表現。這就好比我已經得到了可靠情報,然後期待著股價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
舉例來說,你可能會發現在什麼價位買入比賣出更有利。股票市場上多頭空頭互相爭鬥,而股價記錄器上的行情記錄才是你判斷的依據,利用這種方法,你差不多會有七成勝算。
我從早年的經歷中還學到的另外一個寶貴經驗是:在華爾街,根本沒什麼新鮮事,投機是人類的天性,而投機事業更是像山川一樣古老。股市上的事,今天發生的,過去也必然發生過,而且將來也肯定會再次發生。我從沒忘記這點。我真的想設法記住它們是何時及怎樣發生的,但事實上我是在交易中付出學費後才記住的。
我對自己的這套把戲著了迷,並急切地開始預測所有引起我注意的活躍股票的漲跌。我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把我的觀察記錄在裡面。它不是記錄一些想像中的交易,而是記錄一些我預測成功或失誤的例子,記錄了我預計股價進一步可能的走向。我的主要用意是驗證我的觀察是否準確,換句話說,我是否分析對了。
比如說,在研究了某檔活躍股票一整天的波動後,我會判斷它是否會如同以往那樣,將突破當前價位8點或10點。通常,我會在星期一記下股票的名稱和目前的價位,然後根據它先前的表現,記錄下在星期二和星期三它可能的發展,然後在股價記錄器上驗證我的判斷。
這就是我對股價記錄器上的資訊產生興趣的緣起。我最初從觀察股價的漲跌中建立了波動的概念,儘管股價的波動總是有原因的,但行情記錄本身並不會對股價的波動作出任何解釋。我在14歲時不會探究價格為什麼漲跌,現在我已經40歲了,我仍不會去問原因。股價今天漲跌的原因也許兩三天或者幾週甚至幾個月以內你也不會知道。但這有什麼關係呢?你是要在今天作出決斷而不是等到明天。況且還要找出原因需要等,而你要嘛立刻行動,要嘛被機會拋棄!有多少次,我曾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記得霍洛管道(Hollow Tube)公司股票曾經突然下跌了3點,而這時市場上別的股票已經止跌回穩了。後來在下個星期一的報導上說該公司董事會通過了分紅方案。這就是原因。董事們知道股價會怎麼樣發展,雖然他們沒有賣出他們的股票,但至少沒有買進,股價缺乏內部支持,有什麼理由不跌呢?
我用小記錄本摘錄行情大約有6個月。每天下班後,我並不立刻回家,而是繼續我的工作,記下那些我想研究的股票價格並研究其變化,並一直在尋找重複的或表現相似的波動形態,以此來學習觀察行情記錄,儘管當時我還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吃飯,辦公室裡一位比我年長一些的同事跑來找我,悄悄地問我身上有沒有錢。
「你想幹什麼?」我問。
「嘿,」他說:「我打聽到了伯靈頓(Burlington)公司的好消息,要是有人能跟我合作,我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玩一把。」
「你說玩一把是什麼意思?」我問。在我眼中,能夠玩這種遊戲的人都是有錢的老手——因為這種遊戲需要成千上萬的美金,只有那些擁有私人馬車,還雇有戴著絲綢帽子的馬車夫的人才有資格。
「我想要試一次!」他說,「你有多少錢?」
「你要多少?」
「嗯,我可以交5美元作為保證金,買5股伯靈頓。」
「那你準備怎樣做呢?」
「我打算把這些錢當保證金,放進一家對賭行買伯靈頓,他們讓我買多少股我就買多少股。」他說:「這件事就像從地上撿錢一樣,我們會立刻賺一倍!」
「等一下。」我對他說,然後掏出了我的小本子。
事實上,我對錢能否賺上一倍並不感興趣,但既然他說伯靈頓的股價快要上漲了,我的小本子也應該顯示出這一點。我一頁一頁翻著,果真,根據我的記錄,伯靈頓正表現得像它以前上漲前通常表現的那樣。在這之前,我從未買賣過任何股票,也沒和辦公室的同事一起下過賭注。當時我想,這實在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可以測驗一下我的研究成果。於是我把我所有的錢交給了他,他帶著我們湊起來的錢跑到附近一家對賭行買了一些伯靈頓股票。兩天後我們套現,我賺了3.12美元。
開了這個頭之後,我便獨自在對賭行裡做交易了。我總是在休息時間裡買進或拋空股票——這兩者對我來講並沒有什麼不同。我的祕訣是依據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套方法來買賣股票,而且不只是買賣一些我所鍾愛的股票,而且我能抵制住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買賣建議。我唯一關注的,只是股價的數字。事實上,我的這套方法在對賭行裡是最理想的,普通的交易者不過是拿著印有股票價格的紙條賭博而已。
我的成績非常棒,不久我在股票交易上賺的錢就超過了做一名行情記錄員賺的錢,所以我辭掉了工作。起初我的家人都反對,但當他們看到我所賺的錢時就沒有再指責我。畢竟我還是個孩子,做一名報價員賺不了多少錢,而我在股票交易中卻做得不錯。
我15歲時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0美元。我把1,000美元現金放在我母親面前,這些錢是我在短暫的幾個月裡在對賭行裡賺的,而且還不算我已經帶回家的錢。我母親因此患得患失。她想讓我把錢存到銀行去,擔心我會胡亂花掉。她說她從未聽說過哪個15歲的男孩能白手起家賺到這麼多錢,她甚至不相信這是真的鈔票。其實對我來說,這只是一個能讓我一直驗證自己的推測正確與否的遊戲,我從不考慮別的事情。這就是我所有的樂趣——動腦筋作出正確的推斷。有時我買10股股票來驗證我的推斷,有時我買100股來檢驗,而這時我並不需要10倍的把握,它只代表更多的保證金而已。這需要更大的勇氣嗎?不!用不著!
不管怎麼說,15歲時我已在股市裡賺得了不錯的利潤。我開始是在一些較小的對賭行裡做交易,在這種地方你如果一手買賣20股也會被認為是大戶了。在那個年代,對賭行並不需要優待客戶。他們不需要那樣做,即使客戶猜對了股價的走向,對賭行也有辦法吞食客戶的保證金。這是一個暴利的行業。當時經營對賭行是合法的,你每天都能看到客戶保證金隨著股價的波動落入對賭行老闆的口袋。股價只需向不利於客戶的方向變動0.75點,就足以吞沒客戶為買進或拋空而交的保證金了。而且,如果客戶賴帳,他就再沒機會參加這個遊戲了。失去信用的人不會被允許再買賣股票。
沒有人跟我的風。我自己的事自己做,而且總單獨行動,我憑自己的腦子賺錢。當股價朝我預測的方向發展時,並沒有朋友或夥伴能幫我推動市價;而一旦股價朝不利於我的方向發展,也更加沒有人能使它停下來。所以我不需要把我做交易的事告訴別人,當然我身邊有不少朋友,但我總是獨自做交易,我找不到要和別人合夥的理由。
我總是賺錢,沒過多久,對賭行就不太歡迎我了。終於有一天,我去櫃檯繳納保證金時,那些傢伙只是盯著錢而不願意接受它。他們告訴我,這裡不接受我的交易單。就從那時開始,人們開始叫我「投機小子」。我只得不停地更換經紀商,從一家對賭行換到另外一家。到後來我不得不用假名去做交易了。我變得小心翼翼,剛開始只買賣15股或20股。有時我被他們懷疑了,我就會先輸些錢給他們,然後再狠狠地賺回來。這樣幾次後他們會發現賺我的錢太難了,於是便會讓我離開,不許我妨礙對賭行的老闆發財。
有一次,我在一家大對賭行做了幾個月交易後,他們拒絕再接受我的生意。我打定主意,臨走前要從這家公司撈一筆。這家對賭行有許多分公司,有些在旅店的大廳裡,有些在附近的鎮上。我找到了一家設在旅店大廳的分公司,進去問了經理幾個問題,然後開始買股票。就在我開始以自己的獨特技巧買賣股票時,分公司經理接到總部打來的電話,查問是誰在買賣這檔股票。我告訴分公司經理,我叫愛德華‧魯賓遜(Edward Robinson),從劍橋來。然而電話那頭還要知道我長什麼樣,我對經理說:「告訴總部,我是一個又矮又胖的人,深色頭髮,留著大鬍子。」但是那位經理如實地描述了我的外貌,緊接著他的臉變得通紅,然後掛斷了電話。
「他們對你說什麼?」我很有禮貌地問。
「他們說:『你這個瞎眼的白癡,難道我們沒有告訴你不許接受賴瑞‧李文斯頓(Larry Livingstone)的生意嗎?你竟然放水,讓他從我們這裡弄走700元!』」除此之外,他就沒再說下去了。
我一家接一家地試了幾乎所有的分公司,但他們都已認識我,彷彿我的錢是假的,都不肯做我的生意。甚至我只是去看看股票報價,都會受到店員們的挖苦。我試圖讓他們允許我做較長線的交易,他們也都拒絕了。
最終,我只剩下一家對賭行可去,那是所有的對賭行中最大最富有的一家——大都會證券經紀公司。
大都會公司有著極好的聲譽,生意做得很大,在新英格蘭的每一個工業小鎮上都開有分公司。他們倒是允許我去做交易,我在那裡買進賣出,有賺有賠,但是最終和過去一樣——我是贏家。他們並沒有像過去那些小公司一樣直截了當地拒絕我去做交易。這倒不是因為職業道德,而是他們知道,要是因為哪個傢伙碰巧有本事賺點小錢就不接他的單子——這種事情一旦傳開,對他們的名聲無益。但是,他們的舉動更叫人受不了。他們要我付3點的保證金和額外的溢價。溢價開始是0.5點,接著是1點,最終達1.5點。這太過分了!舉例來講,假定你買進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市價90美元,你的成交價通常為90.125美元。如果你交納1點的保證金,當市價跌破89.25美元時,你就自動賠光出局。證券所不會通知客戶追加保證金,也不需要得到客戶的通知或授權就幫你清理帳戶。
但是在大都會,他們要我增加額外的溢價,我就會更容易被清理出局。同樣假定美國鋼鐵公司股票市價為90美元,我買進它時報價為90美元,而他們給我的成交價卻是91.125美元。這樣的話,即使在我買進後,股票上漲了1.125美元,如果這時以市價賣出,我依然會虧錢。除此之外他們單憑3點的保證金就使我的交易潛力削弱了2/3。儘管如此,這是唯一讓我做交易的經紀公司,我要嘛接受這個苛刻條件,要嘛停止做股票交易。
當然了,我的帳戶淨值時升時降,不過大致上我仍然是贏家。不管怎樣,大都會公司對擁有我這樣的客戶大為煩惱,因為他們強加給我的條件足以打敗任何人。他們試圖讓我掉進陷阱,但我總能憑直覺逃掉,從來沒讓他們抓住。
前面曾經說過,大都會是我最後一條路。它是整個新英格蘭地區最富有的對賭行,它的交易規則從來不限制客戶交易的手數,我每天都會做交易,我應該是這家公司裡買賣股票手數最大的個人交易者。而它呢,是我所見過擁有最好的交易廳和最大、最完備的報價板的公司。我在交易廳裡走來走去,可以看到任何東西的報價。諸如紐約、波士頓股票交易所裡的股票,棉花、小麥還有金屬期貨,總之所有在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及利物浦交易的股票和商品期貨的價格在這裡都能看到。
華爾街「投機之王」的投機人生
他是20世紀最著名的操盤手之一。
他在市場中四起四落,成就了一段不朽傳奇。
他精於賣空,被同時代投機者冠上「華爾街巨熊」的稱號。
他曾創下一個月賺取1,000萬美元的紀錄,更曾在股災中放空市場,盈利超過1億美元。
作為趨勢投機流派的奠基人,他還為後世投機者留下了許多精闢的投機箴言和諺語……
他就是本書主角「賴瑞‧李文斯頓」的人物原型——傑西‧李佛摩(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1940年),20世紀20年代美國最偉大的「投機之王」!
李佛摩曾被美國經濟新聞媒體稱為「少年作手」,他...
目錄
譯者序:華爾街「投機之王」的投機人生
第1章:投機是一項挑戰
第2章:股市永遠是對的
第3章:股市上只有看對的一方
第4章:避免做虧錢的事
第5章:順市而行
第6章:堅持自己的判斷
第7章:在正確的時機買進賣出
第8章:牛市看多熊市看空
第9章:真正的股市之王
第10章:別讓希望和恐懼傷害你
第11章:交易者無法離開市場
第12章:獨立思考,不被別人左右
第13章:股市人生的重要一課
第14章:改變戰略適應市場變化
第15章:商戰是眼光和眼光的較量
第16章:不要依靠內線消息交易
第17章:投機者要接受必要的訓練
第18章:歷史總在不斷重演
第19章:操縱市場總有伎倆
第20章:戰略與戰術有質的區別
第21章:大眾賺的只是帳面利潤
第22章:沒有永恆的利益體
第23章:當心「匿名內幕人」的「忠告」
第24章:做多做空不信謠言
譯者序:華爾街「投機之王」的投機人生
第1章:投機是一項挑戰
第2章:股市永遠是對的
第3章:股市上只有看對的一方
第4章:避免做虧錢的事
第5章:順市而行
第6章:堅持自己的判斷
第7章:在正確的時機買進賣出
第8章:牛市看多熊市看空
第9章:真正的股市之王
第10章:別讓希望和恐懼傷害你
第11章:交易者無法離開市場
第12章:獨立思考,不被別人左右
第13章:股市人生的重要一課
第14章:改變戰略適應市場變化
第15章:商戰是眼光和眼光的較量
第16章:不要依靠內線消息交易
第17章:投機者要接受必要的訓練
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