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開悟心自寧
中國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堪稱是那個時代皇帝中最具道德修養的一位。
梁武帝曾經親自開堂講解《般若經》與《涅槃經》,並且深深以此為驕傲。因此,當他會見遠從天竺來到中國的菩提達摩(達摩祖師)之時,不免露出一種得意自滿的神情。當時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曰:「自從朕即位以來,建了不少的佛寺,印了不少的經典,也供養過僧尼不可勝數,您認為我的功德有多少了呢?」
「毫無功德可言。」達摩祖師冷冷地回答。
聽到這個回答,梁武帝大吃一驚,於是便趕忙地轉變話題:「什麼是最高的真理?」
「沒有最高的真理。」達摩答道。
梁武帝又問:「如果這樣,現在面朕的又是誰?」
「不認識。」達摩說。
讀到這裏,彷彿見到了梁武帝驚惶失措的神色。梁武帝自認為造寺、寫經、供僧等所累積的功德必然不小,因此希望藉著達摩祖師給予肯定和讚美。沒想到達摩祖師以冷淡的態度對他說「並無功德」,一口便否定了一切。
達摩回答無功德,乃是用遮斷的手法,使對方瞭解這些所謂的功德,乃是世間小小的因果報應,如果自以為是了不起的成就,反而變成了欲望之因。因此達摩的回答,並非完全否定了造寺、寫經、供僧的價值,而是為了打破梁武帝對佈施功德的執著,使他能夠更加往上提升。
由於梁武帝篤信佛教,廣建寺院,禮遇僧侶,使得當時的首都(建康)成為各地的僧侶們聚集遊學之地。因為梁武帝將財力過度地耗費在保護佛教上,而被指責為財政窘迫、國力衰退的原因。這又謂何功德?
以物悟道
有一個國王生性好鬥,傲慢不羈,以自己為尊。但又有心向佛,可自己卻難以平心修行。
他有一個嗜好就是鬥雞。於是將鬥雞命令一位得道高僧馴養,想從其中有所得獲。
一日,國王問高僧:「和尚,現已多日,雞可養好?」
高僧回答:「還沒,現在雞還驕傲自大,難以控制。」
國王心中自知是在說他,於是回去平和幾日再來詢問。
「高僧,現在此雞可養好?」
「還不行,它們一聽到聲音,就驚慌起來。」高僧答到。
於是國王又回去平和心態,幾日後又問:「現在可否?」
高僧又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此次國王已有所頓悟,又過幾日來問:「師父最近可否安康?」
高僧問:「陛下可否要問鬥雞如何?」
「已經無所謂了,朕現在已經不再鬥雞,此來是想探望師父,更為尋求為事之道。」國王平和地回答。
高僧笑道:「差不多了,它們都已達到了『望之似木雞』的最高境界。」
開悟心自寧
中國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堪稱是那個時代皇帝中最具道德修養的一位。
梁武帝曾經親自開堂講解《般若經》與《涅槃經》,並且深深以此為驕傲。因此,當他會見遠從天竺來到中國的菩提達摩(達摩祖師)之時,不免露出一種得意自滿的神情。當時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曰:「自從朕即位以來,建了不少的佛寺,印了不少的經典,也供養過僧尼不可勝數,您認為我的功德有多少了呢?」
「毫無功德可言。」達摩祖師冷冷地回答。
聽到這個回答,梁武帝大吃一驚,於是便趕忙地轉變話題:「什麼是最高的真理?」
「沒有最高的真...
作者序
禪是一種生活,是喧囂塵世中的一道清泉,身處俗世中的一道靈光。用禪心去體會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提煉出生活中真正的美好所在。
「生活是禪」,是要人們在生活中體悟禪道。離開了生活去求禪問佛,無異於緣木求魚,無從可悟。正如六祖惠能禪師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為心,塵埃源於生活,用禪的智慧去清掃,便自現寧靜天地。
人的心大多是從浮動處失去純真的本性。如果任何私心雜念都不產生,只是自己靜坐凝思,那一切念頭都會隨著天際白雲自然消失。隨著雨點的滴落,感受心靈被清洗的感覺。聽到鳥的呢喃,就會有一種喜悅的意念。看到花兒飄落,就會有一種開朗的心情。這樣,任何地方都有真正的妙境,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機。只要心能澄清寧靜,生活中的一切足以引出無限佳趣,讓人愉快,這就是「心砥菩提亦空明,靜坐凝思天地空」。
置身迷惘的都市,如果有緣走進禪的世界,你會發現,禪是探究生命的極高智慧,是悟道的精髓,是打開心靈解脫之道的一扇門,能幫助我們尋覓到心中所失去的樂園。
禪又是治療現代人浮躁心靈的良藥。以禪的意境去對待工作中的困惑,將禪的智慧融入工作中,就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面對繁忙的工作、複雜的市場、變化無常的人際關係,只要有一顆禪心(信心、愛心、誠心),就足以承受這些。
所以,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融入生活和工作當中,有助於把生活、工作推向更高的意境,使你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圓滿,感情生活更純潔,人際關係更和諧。
品讀經典的禪林故事,讓你在輕鬆自然的享受中,領悟禪的獨特思想魅力。讓你知道,禪雖高深,但形式卻極其簡單、生動,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書中每一則故事都充盈了禪家智慧,隱含了無窮的人生真諦,實為一本覺悟人生的最佳圖書。
禪是一種生活,是喧囂塵世中的一道清泉,身處俗世中的一道靈光。用禪心去體會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提煉出生活中真正的美好所在。
「生活是禪」,是要人們在生活中體悟禪道。離開了生活去求禪問佛,無異於緣木求魚,無從可悟。正如六祖惠能禪師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為心,塵埃源於生活,用禪的智慧去清掃,便自現寧靜天地。
人的心大多是從浮動處失去純真的本性。如果任何私心雜念都不產生,只是自己靜坐凝思,那一切念頭都會隨著天際白雲自然消失。隨著雨點的滴落,...
目錄
第一章 頓悟--一沙一世界
禪,不以敬畏,而是拈花微笑去頓悟。汲取瞬間的領悟,不經意間便可得之法門,參透生命的玄機:能由一物而知天下,能由小事而識大理。
俗眼無珠∕滴水開悟∕這就是地獄∕一切皆因自我∕師姑是女人∕當下之時∕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謙讓頓悟∕自傘自度,自求自救∕無爭無價∕ 老賊教子∕信馬由韁∕男女無別∕一生萬法∕同圓種智∕從容處事∕除去閑名∕第三個金人∕禪師解夢∕不淋一人淋兩人∕剪指教徒∕肉眼心眼∕佈施有度∕吃飯睡覺也是修行∕禪師化鹽∕心靜才大悟∕道信拒旨∕禪師的洗腳石∕ 哭婆變笑婆∕六識逐六塵∕即心即佛∕靈光頓悟∕獨超物外∕禪無生死∕禪化頑石∕法力無邊∕如非虛無∕婆為媳牽驢∕禪是自由∕帶不走∕無心自然∕ 禪說心性∕皆有生死∕事事隨行∕會心頓悟∕慈悲不易奉行∕隻手之聲
第二章 空色--亂花欲迷眼
禪花非錦繡,身處色法空,春秋作化雨,法界如虛空。若拋盡虛渺的名利,必能換回那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空與色∕知色知欲∕色即是空∕枯木寒岩∕開悟心自寧∕以物悟道∕非禮勿行∕生滅無常∕時間鈕扣∕黃金毒蛇∕銀貨兩訖∕悟禪無欲∕禪意清明∕無休止的錢袋∕苦集滅道∕皆因繩未斷∕僧與佛珠∕月光滿堂∕順治悟禪∕內不心亂為定∕和尚喝粥∕攥與展∕四大皆空∕山高怎阻野雲飛∕畫餅充饑∕禪乃無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雲水隨緣∕當頭棒喝∕心無外物∕悟無邊緣∕佛祖吃水∕迷悟習性∕性不生滅∕一生萬法,萬法皆一∕一宿禪∕不生禪∕禪房花木深∕為師之師∕虎狼與佛∕人悟稱得∕一念自在∕覺而不迷∕悟無生忍∕ 佛語心為宗∕心有滯,而眾法皆不通∕體相本自然∕靈利道人∕從心所欲∕ 禪之味道∕皆是虛妄∕心外求法,患得患失∕心在內悟∕行腳僧∕豁然大悟∕ 臨濟拜祖∕變與不變∕「這個」是什麼∕上座何在∕廢紙一堆
第一章 頓悟--一沙一世界
禪,不以敬畏,而是拈花微笑去頓悟。汲取瞬間的領悟,不經意間便可得之法門,參透生命的玄機:能由一物而知天下,能由小事而識大理。
俗眼無珠∕滴水開悟∕這就是地獄∕一切皆因自我∕師姑是女人∕當下之時∕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謙讓頓悟∕自傘自度,自求自救∕無爭無價∕ 老賊教子∕信馬由韁∕男女無別∕一生萬法∕同圓種智∕從容處事∕除去閑名∕第三個金人∕禪師解夢∕不淋一人淋兩人∕剪指教徒∕肉眼心眼∕佈施有度∕吃飯睡覺也是修行∕禪師化鹽∕心靜才大悟∕道信拒旨∕禪師的洗腳石∕ 哭婆變笑婆∕六識逐六塵∕即心即佛∕靈光頓...